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离散控制系统 7 离散控制系统 7 1基本概念 离散控制系统 具有离散信号的控制系统 连续信号 离散信号 采样 离散化 数字编码 脉冲信号 数字信号 t y t 连续信号 采样器 y t 脉冲信号 t T 3T T y kT 数字信号 t 3T T 0 q 3q 7 离散控制系统 离散控制系统 采样控制系统 数字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 采样开关和A D D A和保持器 被控对象 反馈器件 r t e t e kT f kT y t b t 计算机 保持器 被控对象 反馈器件 r t e t e kT f kT y t b t S T 控制器 控制器 7 离散控制系统 把连续信号转变为离散信号的操作或过程 称为采样 采样过程 T 0 t y t y t y t y t T T 采样周期 采样持续时间 0 t T y t 0 t T 2T 0 y t t t 0 T T 2T 2T 1 t kT y t 0 t T 2T y t 离散信号 7 离散控制系统 采样的物理过程就是对连续信号每隔一定时间 采样周期T 取其信号值的过程 显然 采样周期T越小 离散信号y t 越接近于连续信号y t 即越能反映连续信号的变化 如果采样周期T过大 离散信号y t 就不能准确反映连续信号y t 的变化 即由y t 不能复现连续信号y t 现在的问题 采样周期T究竟应该在什么范围内为好 采样定理 香农定理 采样频率fs至少应是被采样信号最高频率fmax的2倍 即 7 离散控制系统 保持器 将离散信号 数字信号 转换为连续信号的装置 0 t y t 0 t y t 保持器 y t y t 数值保持 显然 保持器是一种在时域内的数值外推装置 按常数 线性函数和抛物线函数关系外推的保持器 分别称为零阶 一阶 二阶保持器 零阶保持器 ZOH 把kT时刻的数值不增不减地保持到下一个采样时刻 k 1 T 其数学表达式为 7 离散控制系统 离散控制系统的性能主要有 1 稳定性 2 响应特性 含控制精度 但是由于系统的信号类型不仅有连续信号 还有离散信号 数字信号 使得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方法或采用的数学工具与连续控制系统的不相同 主要的数学工具是 z变换 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思路仍然是 首先 建立数学模型 脉冲传递函数 其次 基于脉冲传递函数进行性能分析 再次 基于性能分析给出改善性能的控制器设计 最后 进行控制器的工程实现 7 离散控制系统 离散控制系统的性能主要有 1 稳定性 2 响应特性 含控制精度 但是由于系统的信号类型不仅有连续信号 还有离散信号 数字信号 使得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方法或采用的数学工具与连续控制系统的不相同 主要的数学工具是 z变换 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思路仍然是 首先 建立数学模型 脉冲传递函数 其次 基于脉冲传递函数进行性能分析 再次 基于性能分析给出改善性能的控制器设计 最后 进行控制器的工程实现 7 离散控制系统 离散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 的主要特点 1 计算机担任控制器的作用 数字控制器 2 系统中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数字信号 并存 由此引申出不少的控制优势 1 控制的适应性强 通过编程可以完成复杂的控制任务 2 数据存储 计算 分析处理的能力强 3 易于实现集散控制和网络控制 离散控制系统的知识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 7 2z变换 7 离散控制系统 z变换是拉普拉氏变换的一种变形 它是分析离散系统的一种常用数学方法 1 z变换 对于离散信号 拉普拉氏变换为 令 z变量是一个复变量 离散信号y t 的z变换定义为 7 离散控制系统 注意 习惯上也称Y z 是连续信号y t 或Y s 的z变换 其含义是指对其采样后的离散信号的z变换 2 z变换的计算 按定义式计算 这实际上是级数计算方法 一般地 在一定条件下 即 z R 这个级数是收敛的 可以写成级数和的形式 收敛半径R取决于y kT 例7 1 计算连续函数e at的z变换 a 0 解 连续函数e at的采样值 其z变换为 若 e aTz 1 1 则 7 离散控制系统 按部分分式展开法计算 这是针对连续函数y t 的拉氏变换式Y s 的z变换计算方法 其本质是对连续函数Y t 在各采样时刻的离散序列y t 的z变换 如果 其中 Ci是部分分式展开的系数 pi是Y s 的极点 于是有 按 7 离散控制系统 例7 2 计算以下函数的z变换 解 部分分式展开有 查z变换表 可得 7 离散控制系统 3 z变换的性质 7 离散控制系统 4 z反变换 将Y z 转换为离散信号y t 的操作或过程 称为z反变换 即 例7 3 计算以下函数的z反变换 习题7 3 5 解 多项式长除法 对照z变换表 z反变换为 7 离散控制系统 例7 4 计算以下函数的z反变换 习题7 3 2 解 部分分式展开 对照z变换表 z反变换为 7 离散控制系统 7 3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7 3 1差分方程 1 差分的定义 微分方程是连续系统的典型表示形式 对离散系统就是差分方程 对于离散序列信号y kT 一般记作 y k 定义 一阶向前差分 y k y k 1 y k 二阶向前差分 2y k y k 1 y k y k 2 2y k 1 y k 一阶向后差分 y k y k y k 1 二阶向后差分 2y k y k y k 1 y k 2y k 1 y k 2 高阶差分可依此类推 差分的本质是表示离散序列信号前后序列之差 7 离散控制系统 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y u 分别是离散系统的输出 输入 2 差分方程 例7 5 下图为一离散控制系统 计算其差分方程 u t e t e t eh t y t T 零阶保持器 按零阶保持器的作用 其输出应为 积分器 按积分器的作用 在一个采样周期内的输出应为 又有 所以 一阶非奇次差分方程 7 离散控制系统 迭代法 已知k 0下的y j j 0 1 n 和已知输入u k 以及采样周期T时 用迭代方法计算差分方程 有 3 差分方程的计算 1 初始条件 已知k 0下的y j 和已知u k 2 令k 0和计算长度n k k 1 计算y k k n 结束 No Y 注意 采样周期T取得不适当时 计算可能会出现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7 离散控制系统 例7 6 计算其差分方程 已知y 0 和输入u k 解 零输入响应 输入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由零输入响应决定可见 当 1 aT 1 则 1 aT ny 0 项随n的增加而衰减 即0 a 2 T时离散系统是稳定的 否则 不稳定 而对于相近的连续系统 即 只要a 0 系统就是稳定的 7 离散控制系统 z变化计算法 例7 7 计算差分方程的解 已知y 0 y 1 0和输入u 0 0 解 对差分方程的两边同时进行z变换 由卷积公式 7 离散控制系统 7 3 2离散传递函数 脉冲传递函数 1 离散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 在零初始条件下 系统输出信号的z变换y z 与输入信号的z变换u z 之比 即 注意 这里对输出信号 输入信号的z变换实质是对其采样信号的z变换 采样开关存在与否并不影响这一含义 对于 若输入信号是单位脉冲信号 即u z 1 有 yg z 是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信号采样值的z变换 7 离散控制系统 2 脉冲传递函数的计算 若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G s 或单位脉冲响应函数g t 则对G s 进行z变换 或按下式计算G z 若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 且初始条件为零 则可以对差分方程进行z变换计算获得G s 应当指出 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表征系统的固有特性 它是关于z变量的有理函数 除了与系统结构及参数 含采样周期 有关外 还与采样开关在系统中的位置有关 7 离散控制系统 对于各环节相串联的离散系统 若各关节之间都有采样开关 则系统总的脉冲传递函数为各环节脉冲传递函数的乘积 即G z G1 z Gn z 若各环节之间没有采样开关 就需先计算串联各环节的总传递函数G s G1 s Gn s 然后再对G s 进行z变换 即G z z G s G1 Gn z G s H s u t y t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e t b t 7 离散控制系统 对于闭环的离散系统 其脉冲传递函数的形式因采样开关所在位置的不同而异 G s H s u t y t G s H s u t y t G1 s H s u t y t G2 s G s H s u t y t 7 离散控制系统 例7 8 计算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已知T 0 25 u t y t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取z变换 得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由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有 7 离散控制系统 已知 有 即 z反变换就为 7 4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7 离散控制系统 这里主要介绍离散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是 响应特性 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响应特性 稳定性 7 4 1动态响应特性 离散控制系统在典型信号输入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可以采用z变换方法求得 从而可以分析或知道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 设离散控制系统的极点为pi i j时 pi pj 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 则离散控制系统的输出为 G z 为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ci为常数 Z反变换为 动态响应 稳态响应 7 离散控制系统 离散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取决于系统在z平面上的极点分布 令s j z Re jIm 由于z eTs 则有 因此 s 2 T 可见 1 极点在z平面单位圆内 离单位圆周越近 动态响应的衰减越慢 反之 越快 2 极点位于z平面单位圆周上时 动态响应是等幅变化的 3 极点在z平面单位圆外 系统不稳定 其动态响应是发散的 7 离散控制系统 7 4 2稳态响应特性 稳态误差 G s H s y s u s e s 离散控制系统的误差定义为 其中 GH z 是系统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u z 是系统的输入 b s 按照z变换的终值定理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 依据离散控制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GH z 所含z 1的极点数 称为0型 I型 II型系统 7 离散控制系统 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别为 Kp Kv Ka分别是位置误差系数 速度误差系数 加速度误差系数 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取决于输入信号u t 和系统结构GH z 以及采样周期T 7 4 3稳定性 稳定性与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密切相关 离散系统的稳定程度 取决于系统极点在单位圆内的位置 决定了系统动态响应特性 与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极点 即系统特征根 在s平面上的分布一样 对于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极点 即系统特征根 在z平面上的分布 当离散控制系统的输入为单位脉冲信号时 其输出可以表示为 ci为常数 zi是系统的特征根 显然 7 离散控制系统 7 离散控制系统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离散控制系统的所有特征根 即z特征方程的所有根 或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 均位于z平面上以原点为中心的单位圆内 一般地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1 GH z 0 则可依据其根zi的模是否均小于1来判断是否稳定 注意 对于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 1 G s H s 0 是根据其根si的实部小于零来判断是否稳定的 因此 劳斯判据和赫尔维茨判据不能直接用于判断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但是 当取双线性变换 w变换 时 就可用连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判别方法来判断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7 离散控制系统 例7 9 试分析判别如下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u s y s 解 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离散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7 离散控制系统 应用w变换 即令 有 按连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判别方法 该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可见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不但与系统的结构参数 K a 有关 还与采样周期T有关 当K 4 a 0 005时 若T 0 01 就有条件不满足 7 离散控制系统 7 5离散系统的根轨迹与频域分析 7 5 1离散系统的根轨迹 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是z变量的有理函数 其特征方程是关于z变量的代数方程 离散系统的根轨迹就是其特征方程的根随系统某参数变化在z平面上所描绘的曲线 离散系统的特征方程一般表示为 由于 则z平面上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为 与连续系统的一样 幅值条件 相角条件 7 离散控制系统 若离散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zi是系统的零点 pj是系统的极点 K是系统的开环增益 则离散系统根轨迹绘制的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可以表示为 可见 离散系统的根轨迹绘制可采用连续系统根轨迹绘制的方法 那么 按根轨迹确定系统极点后 就可根据零极点分布与系统参数及输出响应的关系 分析获得系统的性能 或者依据系统零极点分布要求 可确定系统的参数 例7 10 试绘制如下系统的根轨迹 并确定系统临界稳定时的K值 7 离散控制系统 u t e t e t eh t y t T 1s 解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及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1 0 368 0 72 Re Im K 15 2 1 K 2 43 按幅值条件 根轨迹分离点和汇合点计算 可计算 z平面上复共轭段根轨迹为圆 与单位圆方程联立解得 系统临界稳定的K 2 43 7 离散控制系统 7 5 2离散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离散系统的频率特性函数为 幅频特性 指系统输出序列的包络线幅值与输入序列包络线幅值之比 相频特性 指系统输出序列的包络线的初相位与输入序列包络线的初相位之差 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在三角函数输入下的稳态输出序列 这个稳态输出序列的包络线仍为三角函数 其频率与输入函数频率一致 7 离散控制系统 绘制离散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图 需先对系统脉冲传递函数G z 进行w变换 即将G z 变换为G w 并令w j a a称为伪频率 把G w 变换成G j a 然后再绘制以lg a为横坐标的Bode图 有关系 例7 11 试绘制如下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图 T 0 1s 解 对系统脉冲传递函数做w变换 有 令w j a后 就可按连续系统Bode图绘制方法绘制 这是一个非最小相位系统 1 0 0 462 0 607 20lg1 5 a a L a a 900 1800 7 离散控制系统 7 6离散控制系统的校正 当系统性能不满足控制要求时 需对系统性能进行校正 即用串联 并联 反馈等方式引入控制器 使引入控制器后的整个系统性能满足控制要求 但是 由于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在离散系统中一般是共存的 因此 校正可分为 1 模拟化校正 先按连续系统校正方法获取控制器D s 然后将D s 变换为D z 2 数字化校正 对离散系统G z 直接在z域内设计控制器D z 7 离散控制系统 7 6 1数字控制器设计 对被控对象G0 s 和零阶保持器构成的传递函数G s 变换为脉冲传递函数G z 并计算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闭环误差脉冲传递函数 2 依据控制性能要求 确定应具有的 z 和 e z 3 由要求的脉冲传递函数 z 和 e z 计算数字控制器D z 7 离散控制系统 显然 在已知G s 的情况下 如何依据控制性能要求确定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z 和 e z 是设计D z 的关键 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设计D z 1 模拟化设计 先绘制G s 的Bode图 同时依据控制性能要求绘出希望的Bode图 将希望的Bode图减去G s 的Bode图所获取的就是D s 的Bode图 然后将D s 变换为D z 即成 2 数字化设计 先将G s 转换为G z 并变换为G w 绘制G w 的Bode图 同时依据控制性能要求绘出希望的Bode图 将希望的Bode图减去G w 的Bode图所获取的Bode图就是D w 然后将D w 变换为D z 即成 7 离散控制系统 7 6 2离散系统的最少拍控制 在信号的采样过程中 一般将一个采样周期称为一拍 最少拍控制系统就是指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 系统的动态响应输出能在有限拍 最少拍 的时间内完成 对于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当n个极点均位于z平面坐标原点时 系统的输出响应时间最短 即在最少拍时间内完成动态输出 这时有 表明 具有无穷大稳定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入门培训计划
- 文旅企业IP版权运营与商业化模式创新分析报告
- 坐井观天少儿美术教学体系
- 流体密封技术面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阜阳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日照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4D打印技术
- 2025年3D打印的个性化定制技术
- 中国银行2025丽水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行业新兴技术发展分析
- 小学教育学(第5版)课件 曾文婕 第0-4章 绪论、小学教育源流-小学教师
- TCANSI 133-2024 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动力船舶槽车气试加注作业安全要求
- 力学篇01秒解动态平衡-高考物理答题技巧与模型
- 2025新高考数学核心母题400道(学生版)
- 项目管理技能与经验分享
- 逆向设计单元整体教学
- 烟草证委托经营管理协议书
- 混砂机安全操作规程(2篇)
- 儿童心理健康的饮食疗法探索
- 安宁疗护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初中生人身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