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劳动者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姓名年级专业层次分校指导教师 目录内容摘要(3) 正文一、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概述(5) (一)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涵义(5) (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性质和价值定位(6)(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特征(6) (四)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分类(7)二、我国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存在的问题(9) (一)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9) (二)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11) 三、我国劳动者单方解决劳动合同权利与制度的完善(12) (一)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完善(12) (二)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完善(14) 参考书(15)内容摘要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合法有效形式。劳动合同为劳动制度改革、稳定劳动关系、推进劳动关系走向法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诸多的劳动争议。近年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围绕劳动合同单方解除问题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显著增加,深入剖析该现状的原因,与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联系的纽带,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该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事关双方利益的保障。实践中,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因是作为权利人的劳动者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所为,更是极为容易产生纠纷,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损害,而且最终也会危及到劳动者自身的利益。2007年我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与劳动法相比,在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上有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期能对我国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达到适度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平衡劳动关系主体双方之间的利益,进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本文讨论了我国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之现行立法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的相关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析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之完善,针对我国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论劳动者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2006年3月,劳动合同法草案颁布,其第36条对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作出了较之劳动法相对完善的规定,比如,增加并细化了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另外,还增加了可以即时解除的兜底条款。马慧敏.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探析D. 暨南大学 2007. P2随着我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其所确立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立法思想和相关制度设计,尤其是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但是社会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部分大企业经常做出大幅度裁员的决定,给劳动者的权利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我国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可以说是伴随着极大的争议而形成的。虽然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似乎这些争论终该尘埃落定了,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其的争议反而是愈演愈烈。而如上文所述,该法律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着不少困境。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论题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厘清。一、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概述(一)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涵义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是指在劳动合同依法有效成立后,尚未完全履行合同期限与职责之前,一方在法律许可条件下,单方面终止劳动关系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刘盼盼. 论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1)下. P118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是指劳动合同合法有效成立之后,尚未完全履行完毕之前,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征得用人单位许可解除劳动合同、消灭劳动关系的权利。“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有效的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在劳动合同依法成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合同单方的法律行为。张颖. 论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J. 文史博论. 2005(22). P78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实质是劳动者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亦即提前终止双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劳动合同权利和义务关系。”(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性质和价值定位1 追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利益的实质公平,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追求劳资平衡、共同发展才是社会期望达到的目标。因此,不能采取绝对赋予劳动者无限制的权利来破坏追求的平衡,而必须同时对其进行适当限制才是可取的做法。而且,就劳动合同而言,私法性的合同化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在特定情形下公法才能进行适当的干预。这样方能真正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从而使得和谐的劳动关系能够得到稳定发展。2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可以自由的流动,寻求更好的资源组合方式,这样可以使得劳动力资源达到优化配置。此外,这也可以刺激用人单位在人才和科技上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如此,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最终都会推动经济的发展。石化东,闫建功. 论劳动者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J. 法学. 2005(3). P394(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特征首先,在终止合同的方式上,一般民事合同的解除,一般主要通过协商约定来解除,这充分体现了民法自治和合同自由的精神;而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则需要通过法律来进行裁决,因为涉及到劳动关系与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因此需要国家机关来进行干预。其次,民事合同的解除一般是由于单方面出现了违约情况,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则不一定是双方某一方面的过错,例如中国劳动合同法的第37条规定,只要劳动者提前30天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则不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出现过错,都必须要履行终止劳动合同的义务。孙振宏.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研究J. 吉林大学. 2007. P6第三,在立法上上倾向于保护劳动者。而民法则对一般民事合同的双方都平等对待,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则在法律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相关劳动法规定,如果劳动者的要求预申请符合一般法定程序,则劳动者可以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这清楚地反映了劳动法倾向于以保护劳动者权利的地位。张星麾.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10. P7(四)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分类1 以解除原因是否有过错为标准在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中,因为用人单位是否出现过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用人单位有过错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另一个是用人单位无过错而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吴海东.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P7前者是指由于用人单位的不法行为损害了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行使有权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和补偿,并且在解除合同之前不用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后者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没有过错或者轻微过错的的情况下,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或避免单方面终止劳动者的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劳动者必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当然,用人单位也有权要求劳动者支付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2 以单方解除权行使的方式为标准(1)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提前一定时间将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通知用人单位,预告期届满后,双方劳动关系即告终止的一种法律行为。(2)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在通知对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的同时,该行为即可发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果。(五)我国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立法目前关于我国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方面的立法,主要体现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之中。我国劳动法第 31 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第 37 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两条规定明确赋予了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权。其特点在于:除了规定提前 30 日的时间和以书面形式外,没有其他任何附加条件。张鑫. 论劳动合同解除法律制度D.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P17这种立法当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先,劳动法为劳动者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符合现代劳动法的理念,在劳动者与雇主的劳动关系中,劳动法更倾向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与价值其次,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可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潜能,根据他们的专业来自由选择最合适的的工作,在职业生涯中热情参与工作,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合理配置劳动资源,也为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同样,劳动法对解除合同的通知期限的规定,使劳动者滥用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行为也有一些制约作用。此外,劳动合同法中对相关具体情况做出了更详细的赔偿责任规定,有助于在此类争议发生时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二、我国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存在的问题(一)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1 条件、程序定性不明对于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性质问题,还具有很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根据劳动法第 31 条规定的法律性质,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赋予劳动者一种辞职权,但这一规定并未得到学者普遍认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的条件与程序定性依然不够明朗和确切。在劳动法规定中,最具争议的是单方解除合同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工人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赞成违约的主要观点认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合同精神,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单签定合同,但是又单方面解除合同,没有履行自身的义务,使得合同中的劳动约定没有实现,这是对具有约束力的劳动合同的背叛,可能会损害劳动合同的尊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而劳动者无论是否事先通知解除劳动合同,都在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另一种观点认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不违反法律,劳动者单方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是法律明确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工人依法行使这一权利是维护自身合法的权利,因此在法律逻辑上来说,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行为。2 适用范围过宽我们的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太广,不能不加区分的适用于所有的劳动合同,例如包括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临时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履行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按照合同,劳动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例如用人单位为了完成一些工作,设定了劳动合同期限,与劳动者还明确约定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用来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如果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将使这份固定合同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3 法律责任性质不明确在实际操作过程之中,如果出现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往往会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在法律条文中所规定的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却并不明确。如果是劳动者应该承担违约的责任,那么劳动法所赋予的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形同虚设,劳动者无法真正享受到这种权利,反而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劳动者要通过数额很大的经济赔偿或者负担来实现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那么这对于劳动者来说也是非常不公平的。(二)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存在的问题1 判断条件不明确实践中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劳动者行使单方即时解除权的纠纷时有发生,裁判者们只需按照法律规定对相关条文进行适用即可,但是虽然劳动合同法明确且比较详细的规定了各种情形,裁判者们在判断用人单位存在过错的问题上仍然易陷入困境,主要问题就在于,法律对用人单位过错的判断缺乏明确的标准。如对于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情形的认定上,“未及时”和“足额”如何看待?是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劳动者即可行使该权利,还是“未及时足额”须达一定的标准?后者即用人单位迟延多久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未支付多少比例的报酬才构成“未及时足额”支付的条件。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判断。夏天.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 2011. P212 程序上不够科学完备对于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我国劳动法律并未在程序上作明确的规定。对于劳动合同法第 38 条规定的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前五种情形,劳动者是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没有期限和通知形式的要求;对于第六种情形,劳动者则是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须事先通知,更不会有形式的要求。这对于确保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权的正当行使和劳动关系的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也不符合现今法治时代讲究程序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作出规定。3 用人单位违约责任承担上存在缺失我国劳动法律所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单方即时解除权”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演绎成“鸡肋”式的“权利”,似乎为权利,但是这样的权利行使能否能够获得行使该权利所取得的社会效果和法律后果则存在疑问。法律如果不规定用人单位在此情况下应承担的责任,而单单规定劳动者的即时解除权可以说难以起到对用人单位进行威慑的作用,相反倒有可能使得用人单位对此制度进行利用。仪晓兰. 关于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 2005. P43三、我国劳动者单方解决劳动合同权利与制度的完善(一)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完善1 明确定位从法律上来看,我国宪法明确规劳动者享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也包含了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意志,因此劳动者的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自由劳动者不但能够自由选择职业,还能够自由的辞职,否则法律将无法真正保障工人的权利,劳动者成为了用人单位和雇主的附属物,无法具备独立意志,这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是不能接受的。劳动者依法享有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而用人单位不得给其设置障碍,并在适当时间内履行。劳动者行使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时,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予以配合。2 限定范围法律应该对劳动者行使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进行适当限制,例如权利只适用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不得适用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约定完成某项任务的劳动合同。这样做会使劳动者遵守合同精神,也保障了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这种做法不仅使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也限制了这一权利可能被滥用的可能,但也使用人单位不必时刻担心劳动者提出解约,从而为劳资双方是有益的,稳定了劳动关系,对劳动秩序有着积极的影响。3 设置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则不存在劳动者违反合同或损害赔偿的责任。在该系统的适用范围内,对不同的劳动者行使权利的条件,提前预告期等都进行详细规定,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平衡,劳动者在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当然由于部分合同有特殊约定,如果劳动者违反了法律或合同的约定,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考虑只承担违约责任。在特定环境中的普通劳动者,从保护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只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而不需要承担其它附加的责任,这种做法是较为可取的。(二)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完善1 完善判断标准对于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兜底条款,考虑到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其极为灵活变动性较强,而且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而想出的层出不穷的变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法律却显得较为滞后。因此,不宜按照现行法中的规定进行设计,可在现行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放松条件,将兜底条款规定为:用人单位严重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监督题库绿色文库
- 2025年婚礼策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保护工程师职业资格认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使用文字注意事项
- 新冠后遗症教学课件
- 2025年智能物流系统技术员面试模拟题
- 2025年县级体育馆社会体育指导员飞盘运动专业技能测试题库
- 2025年医学数据分析师面试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2025年宠物动物科学高级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B卷复审试卷答案解析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
-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方案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北邮社电机拖动与调速技术教学包课后题解
- 学校门卫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 JJG 1105-2015氨气检测仪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呆滞物料预防与处理(精益培训)
- 《中式面点制作第二版》教案高教版
- 看门狗定时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