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doc_第1页
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doc_第2页
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doc_第3页
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doc_第4页
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一、由设备部门计量员建立健全计量器具档案,对车间内每个在用器具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规格型号、出厂编号、测量范围、使用期限等详细记录。二、计量器具的使用,由各使用部门直接管理,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计量不准确等现象,由使用人送所属部门更换。对在使用过程中人为损坏计量器具的,当事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三、所用计量器具,制定简易的测试计量器具准确度和精确度的程序,定期安排专人用标准砝码检测称量是否准确,尺度是否清晰,零件是否齐全,结合部位是否有油污,班后由专人负责计量器具是否清洁干净,是否有损坏现象,并做好记录和进行简单维护。四、机房、锅炉房人员每天每班对本部门的计量仪表进行全面检查,并详细记录,发现工作不正常的仪表应立即报告,及时检查,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对各种仪表和容器的使用期限要有详尽的了解,保证器具的及时保修和按期更换。五、做好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车间用称应确保无油脂和生锈,用毕放置于通风干燥处。六、使用计量器具的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对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以确保产品的计量合格,提高企业的形象与信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计量知识的培训。七、按法律法规要求每年请计量部门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测,检定频率为温度计每年一次,电子称每半年一次。对计量器具的标准状态,做明确标识,对已经过使用期限和无法修复的器具应强行报废,报废时应首先向上级部门写报废申请书,经批准后,再向使用部门下报废通知书,对需报废的器具应妥善处理,并在计量器具档案中有所标识。八、检测程序:1、电子称(1)校正:每周一次对电子称进行校正。将电子称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准砝码分别放在电子称的四个角及中间位置,待称显示稳定后分别记下五个位置的数值与标准砝码比较数值是否一致,数值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则为合格电子称可使用,否则不能使用,放电子称待修处由计量器具管理员进行维修。(2)使用首先明确所用电子称的计量范围。待电子称读数稳定后读取数据。每次使用时电子称处于“置零”状态。2、温度计 加工车间内不允许使用汞柱玻璃温度计。(1)校正:采用冰水混合物进行“0”校正a.向5001000ml的容器内加2/3容器的自来水,再加冰直到所加的冰不再融化,成为冰水混合物。b.把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c.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记下温度计的数值,与“0”比较,如有误差,将误差记录。d.如误差超出1,立即停止使用。采用沸水进行“100”校正。a.向5001000ml的容器内加水,加水至水沸腾。b.继续加热3分钟后插入温度计,待读数稳定后记录读数。c.该读数与100的差值即为误差。d.如误差超出1,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厂家进行维修。使用标准温度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a.在不同温度的区域(0-50、-30-0、50-100)将待测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放在同一测温点待显示稳定后进行读数、记录。b.待测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的差值即为误差。c.如误差超出1,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厂家进行维修。(2)使用首先明确所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误差,测量水温或鲜品温度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水中或肉中心位置,测量冻品温度首先用直径略大于温度探头的钻头钻孔,钻至产品的的深层中心,拔下钻头后立即将温度计探头插入产品中心。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读取数据并记录。计算测量的温度时要注意把温度计的数值加或减去误差值。(3) 每周1次对温度计进行校正。3、温度表(1)车间各处温度表(冷藏库、速冻库、洗涮间等处)用经校正手持温度计每周校正一次。(2)发现误差超过1时,立即停止使用。4、水表 (1)预冷机水表校正:每周一次班前进行校正,在三号预冷机做上水位线,做为固定容器(14立方米),通过水泵单独往三号预冷机打水,至水位线,通过水表数于14立方比较,误差在0.25立方以内为合格,否则应立即停止使用,需对水表进行调整。 (2)高压冲洗水表校正:每周一次班前进行校正,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