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课案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执教理论支持小学语文自主发展理论。小学语文自主发展教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为主要目标,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独立、能动、创新地学习,使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主动和谐发展的教学。多元智能理论。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与学生的语言智能关系最为密切,但是语文学习并不仅仅和语言智能有关,还牵涉到其它智能。如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或模拟的交际,就要涉及交往交流智能;用语言表达思想陈述理由,就要涉及数理逻辑智能。扎实进行词语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同时,适当渗透学习词语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是本课时的首要任务,为下节课美读其文打好基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一些好词、好句。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等词语。教学难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设 计 内 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 读一读:认真练读北大荒的秋天课文,读准文中生字和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地意思。2画一画,把自己阅读感受比较深的句段画下来,练习感情朗读。3想一想,针对课文,提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 师 引 导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二、初读课文,初读感知三、再读课文,1.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有一个地方,人们把那儿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看老师写“荒”这个字。长满了野草,没有人耕种,所以这里有个草字头,什么都没有,注意中间是个“亡”字。能给“荒”组个词吗? 为什么取这么个名字?想象一下原来的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样的?e1Vmqr7te5C小学教案课件网 2.过去的北大荒一片荒芜,人烟稀少。但是解放后,经过建设者们的开垦,荒地已变成了良田。现在的北大荒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东北的大粮仓。(出示图片)3.#VrQe*n;_y5q小学教案课件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北大荒”有关的课文,(板书:的秋天)一起走进北大荒的秋天。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第一组词语 银灰 橘黄 血红 绛紫 五彩斑斓要求学生读准“绛”字,再说出几个颜色的词。(2)出示第二组词语抖动、燃烧、赞美、荡起、要求学生先读,在把每个词扩成短语。(3)出示第三组词语:一碧如洗 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 大豆摇铃千里金让学生说出句子。(4)出示第四组词语流云 高梁 大豆 榛树 3.检查读书:出示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1.一叶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北大荒的秋天究竟是怎样的呢?课文中用了一句话来概括的?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交流后出示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2.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快速浏览,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指名交流,结合回答板书:天空、小河、原野 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读读。让选择相同句子的同学站起来齐声朗读。板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小河 美原野 三、课后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课案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执教理论支持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人更是用“平等中的首席”来称呼之。本课引领学生在文本的天空中品读北大荒天空、小河、原野的美,营造自主阅读的氛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感悟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优美,感受北大荒秋天天空、小河、原野的美。教学难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通过对课文中词语的理解,能感受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的热闹,物产的丰富。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设 计 内 容一、课前自主预习读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 师 引 导二次备课一、深情导入,切入中心二、争当最佳导游组三、欣赏诗歌北大荒1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说说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大家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北大荒。2大家用一些词语来赞美北大荒,可作者呢?用了一句话来赞美北大荒。师出示: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3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4这三个地方各有特点,他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1三个地方,各有千秋,我相信大家也肯定有自己最爱的地方。好好地把这三小节读一读,再把这三个地方比一比,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地方?并且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令你喜欢?2大家各有所爱,都有自己的理由。现在我是一个到北大荒旅游的人,我站到三叉路口,我不知道要到小河那里看看,还是要到天空那里,或者是要到原野那里。你们能否向我介绍一下各自的特点,或者通过你们的读,或者通过你们的介绍,看看哪一组介绍的好,能把我这个游客吸引走!3哪一组先来?看到了一点,但还不太清晰,谁能通过语言再补充介绍一下。4是呀!小河是多么的清澈。说的让我心动了!还真有点想去。不过我怕上当,你们谁再读一遍,让我再想象一下,看能否想出来?5看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去发现美。看似常见的小河在你们的朗读中有了别样的美丽,我真想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6不过,我想起买东西时的一句话:货比三家不吃亏。今天我也要把你们三家比一比,看看究竟哪个好,最后再定夺。下面请喜欢天空的来向我介绍。7天空中有这么多色彩,真美!还有吗?师:是吗,我想看看流云,你们想看吗?那谁再来读读天空的美?师:这么美,难怪作者要赞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8不错!是很美,你们介绍得也美!不过我还是要看看原野,说不定那更美!谁来介绍?9确实很美!我们难免要再次发出了一声感叹:再次齐读最后一句话。10北大荒这个地方确实太美了,我也发出了一声感叹。师读最后一句话。11其实,北大荒除了一个美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再把文中的第5小节读一读,思考一下。12北大荒有什么宝物呢?读读这一小节,看看哪些你能不能找到北大荒的宝物来!13所以说这是富饶的北大荒。师板书。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美,更重要的是为祖国奉献了那么多的宝物,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齐读课文最后一节)1北大荒的秋天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曲丰收的歌。让它永留我们心田。欣赏北大荒的诗歌。北大荒的秋天是怎样来的刷刷刷,傍晚拿出画笔,把流云画成五彩斑斓的锦缎,啊!北大荒的秋天是夕阳画出来的!剥剥剥,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把蓝绸子一样的小河弄皱了,啊!北大荒的秋天是小鱼顶着来的!铃铃铃,豆荚摇起金色的铃铛,把北大荒金色的九月惊醒,啊!北大荒的秋天是大豆摇着铃铛来的!板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流云斑斓 景美 小河 清澈见底 原野 热闹非凡 物丰 大豆摇铃千里金三、课后拓展延伸1.阅读同步阅读美文。 2.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西湖第一课时课案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执教理论支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一篇新课文,至关重要的是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真心想学、真心去学。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教师就要做到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用情感震撼学生,用心灵呼唤学生。我出示西湖美景图片和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新奇的认知中,自觉靠近文本,走进文本,在兴奋的氛围中拉开序幕。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一学段目标强调让学生喜欢读书,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咀嚼,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课文。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的比喻句的优美,学习写比喻句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设 计 内 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 读一读:认真练读西湖课文。2. 找一找:西湖美景的图片。二、课内精讲精练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教 师 引 导一、调动积累,激发兴趣1.同学们还记得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吗?2.出示西湖图,配乐欣赏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三、研读文本体悟美感1讲解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2组织学生组词。3指导小组合作,解释难理解的词语。如:(心旷神怡、镶嵌、掩映等)4检查词语理解情况5组织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看看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2出示填空:杭州素有( )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 )。3分析:哪些词语用得好?美在哪里?4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1配乐朗读。这一自然段,从哪儿观察西湖的?写了西湖哪些景色?2找一找,你喜欢的景色,读一读,哪些词语用得好?3出示比喻句。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4.指导仿写比喻句5.教师引导背课文1.总结教学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摘抄好词佳句。学生回顾课文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培养良好的习惯。板书设计: 6西湖 青山 层层叠叠绿青浓淡 湖水 静如银镜一闪一闪三、课后拓展延伸1.画一画美丽的西湖。2.把西湖介绍给父母听。 西湖第二课时课案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执教理论支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对智力的开发是重中之重本课我以读促悟,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朗读中体会句子的语气,增强语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指名读、有感情地读,表演读等,既避免枯燥,又加深了对句意的理解,还提高了朗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有所创新,有所提高。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话写话注重“授之以渔”,使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训练思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西湖优美的风景,得到美的享受。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运用打比方手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设 计 内 容一、课前自主预习背一背: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 师 引 导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课文感受西湖之美三、体会月光下的西湖美景四、总结课文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杭州被称为,而西湖就是 2.引导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3出示几句话。学习第三自然段:1引导自由读第3自然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圆圈圈出。2指导交流:(1)指名答,板书(2)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对的图片。(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想一想:你还可以把白堤和苏堤比作什么?(长龙)(4)下面请同学们再找一找,还有哪些比喻句?(5)仿佛这个比喻词还可以换成哪些比喻词呢?(6)选择你喜欢的比喻词造句。(7)你理解的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8)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高兴、舒畅)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9)用心旷神怡造句出示几幅图片(鲜花盛开的公园、绿树环绕的河面等)1. 出示第四自然段,放录音朗读,找一找优美的词语?(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2.你能用四个字的词语来形容月光下的西湖吗?3.指名朗读月光下的西湖美景。4你觉得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5.引导理解溶化与熔化等词语的区别6.美美地朗读,练习背诵。西湖这样美丽,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去西湖游览过,你能给他当小导游,介绍一下西湖的一个景点吗?板书设计: 西湖 景点: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月光下的西湖明月东升华灯倒映 三、课后拓展延伸动脑筋思考:美丽的西湖风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能想到哪些赞美西湖的语句?拉萨的天空第一课时课案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执教理论支持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如果使学生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诱发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记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互相启发,相互评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人人是识字的主人,处处是识字的课堂。识字教学不能局限于薄薄的课本,也不能局限于小小的课堂,生活才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才是最好的识字课堂,只有把大小课堂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俗话说得好“只有两条腿走路,才会走得稳稳当当的”。从新课程的角度看,过去提倡“在环境中识字”的“环境”是狭义的,只把识字与词语、句子、上下文联系起来,识字成了语文课特有的任务,成了语文教师的专利。这一狭隘的认识既不利于教师的教,也不利于学生的学。数学、音乐、美术等各门学科哪一门能完全脱离汉字呢?报刊图书、电影电视、包装袋、牌匾站牌、铺天盖地的广告等,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可见。因此,识字的课堂就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生活这一大“环境”中识字,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鼓励他们随时随地主动识字,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自己认识的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理解部分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结合语境,理解“湛蓝、蓝晶晶、明洁”等词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设 计 内 容一、课前自主预习读熟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尝试理解。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 师 引 导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感受天空的特点。1.我们参观了秋天的北大荒,游览了“人间天堂”西湖,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众不同的天空。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那儿的天空怎样呢?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边读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以借助工具书。3把课文读通顺,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4同桌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专注地听读,同伴、教师帮助正音。5读过课文后,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2识记生字字形。3指导书写。忍:上面是“刃”,写好“丶”的样子,摆好“丶”的位置。线:右半部的“戋”中的斜钩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结构的字,再写几个这种结构的字。 四、课堂作业,完成习字册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姿势。板书设计: 7 拉萨的天空蓝三、课后拓展延伸1阅读语文补充阅读上的布达拉宫2学唱或欣赏有关西藏的歌曲。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课案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执教理论支持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产生的各种可变因素,它还认为学习是对环境的适应,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学生是通过学习者的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向。根据这一理论,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不但要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 教学就其本质或主要内容而言,乃是教师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创造条件引导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引导转化的作用,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简言之,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全过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文中描写的形象与精妙。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拉萨的情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设 计 内 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认真练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减字,能根据提示背诵课文。2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 师 引 导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唤起记忆二、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1认读词语。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天空的美,读完后可以用笔圈出来。2拉萨的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3在这一自然段你还发现了什么?品读比喻句。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体会到什么?你也来把“拉萨的天空”打个比方。怎样读好这句话?4那为什么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因为拉萨一天中太阳照射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我们称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5你喜欢这个日光城吗?那就请你用你的朗读来告诉老师你有多喜欢。6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仰望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同学们,站在这湛蓝透亮的天空下,你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想呢?作者又有怎样的感想呢?请同学们朗读第二自然段。2根据学生的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督察文员考试题及答案
- 数据分析基础模型与运用工具集
- (正式版)DB15∕T 3223-2023 《捕食螨防控设施蔬果叶螨技术规程》
- 德国警犬考试题及答案
- 农村区域农业种植项目合同书
- 大学单元考试题及答案
- 学术诚信承诺书实例(6篇)
-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工具包
-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现象:物理光学基础教案》
- 特种设备安全培训
- 压裂泵往复密封动态磨损机理及失效自愈控制技术研究
- 消除三病反歧视培训
- 公司储备干部培训启动大会
- 《旅游研究方法课程》-课程教学大纲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时检测2
- 聚焦高质量+探索新高度+-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 【基于危险预知训练方法的安全实践探究12000字(论文)】
- 《智慧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课件-第11章 农业预测预警
- 农村宅基地自建住房技术指南
-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清版)TDT 1066-2021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