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GDYD 00062002ICS 31.220.20M41 YD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发布201-实施201-发布通信用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器技术条件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devices with automatic-reclosing devices for telecom uses(报批稿)YD/T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VIIYD/T 目 次 目 次I前 言通信用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器技术条件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品分类45 技术要求45.1 外观和结构45.2 外壳安全性45.3 介电性能45.4 温升45.5 动作特性55.6 机械和电气寿命65.7 在短路电流下的性能65.8 试验装置65.9 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技术要求75.10 主电路过电流时,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工作情况75.11 在浪涌电流下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性能75.12 自动重合闸功能75.13 环境适应性76 试验方法76.1 外观和结构76.2 外壳安全性76.3 介电性能86.4 温升试验96.5 动作特性试验96.6 机械和电气寿命试验106.7 短路电流下的性能试验116.8 试验装置性能试验136.9 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试验136.10 过电流情况下不动作性能试验156.11 抗浪涌电压、电流能力试验166.12 自动重合闸性能166.13 环境适应性试验177 检验规则177.1 交收检验177.2 型式检验(例行检验)188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198.1 标志198.2 包装198.3 运输198.4 储存19附录A 短路试验中被试保护器安装要求20图1 温升试验接线图9图2 动作特性试验电路图10图3 机械和电气寿命试验接线图11图4 单相双极剩余电流保护器短路电流性能试验接线图12图5 三相四回路保护器短路电流试验电路12图6 线路故障时保护器的动作功能试验电路14图7 线路故障与剩余电流同时存在的试验电路14图8 单相保护器过电流情况下不动作性能试验电路15图9 三相保护器过电流情况下不动作性能试验电路15图10 抗浪涌能力试验电路16表1 温升极限值5表2 短路试验电流最小值5表3 短路试验的功率因数5表4 间接接触保护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大分断时间6表5 直接接触保护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大分断时间6表6 操作循环次数6表7 外壳绝缘部件的灼热丝试验条件8表8 控制电路、辅助电路试验电压9表9 动作特性试验项目10表10 机械和电气寿命试验11表11 试验装置性能试验项目表13表12 交收检验17表13 型式检验18II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器在我国通信局(站)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IEC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GB/Z6829-2008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和prEN50557: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具有自动重合闸功能的不带过流和带过流保护的断路器等标准制定的。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还注意了与以下标准的协调一致:GB16916.1-2003家用和类似用途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断路器GB16917.1-2003家用和类似用途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断路器。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广东天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真如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长量电器有限公司 苏州新大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粤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裕城 张锦旸 陈少川 谈儒猛 杨建华 刘健 张永平 李文富 YD/T 通信用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通信局(站)用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器(以下简称:剩余电流保护器),这种电流保护器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安装在设备中的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保护器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10963.2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 第2部分:用于交流和直流的断路器 GB 14048.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部分:断路器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接地故障电流 earth fault current由于绝缘故障而流入大地的电流。3.2 对地泄漏电流 earth leakage current无绝缘故障,从设备的带电部件流入大地的电流。3.3 剩余电流(I) residual current(I)流过剩余电流保护器主回路电流瞬时值的矢量和(用有效值表示)。3.4 剩余动作电流 residual operating current使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规定条件下动作的剩余电流值。3.5 剩余不动作电流 residual non-operating current电流保护器在规定条件下不动作的剩余电流值。3.6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circuit-breaker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接通、承载和分断电流,以及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规定值时能使触头断开的机械开关电器。3.7 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无关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independent of line voltage其检测、判断和分断功能与电源电压无关的剩余电流保护器。3.8 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functionally dependent on line voltage其检测、判别和分断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注:为了检测、判别和分断,剩余电流保护器上要施加电源电压。3.9 自由脱扣 trip-free 闭合操作开始后,若进行(自动)断开操作时,即使保持闭合指令,其动触头能返回并保持在断开位置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注:为保证正常分断可能被接通的电流,触头可能瞬时到达闭合位置。3.10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分断时间 break time of a residual current protective device从突然施加剩余动作电流瞬间起到所有极电弧熄灭瞬间为止所经过的时间间隔。3.11 极限不驱动时间 limiting non-actuating time对剩余电流保护器施加一个大于剩余不动作电流的剩余电流值而不使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的最大延时时间。3.12 延时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time delay residual current protective devices 专门设计的对应于一个给定的剩余电流值,能达到一个预定的极限不驱动时间的剩余电流保护器。3.13 闭合位置 closed position保证剩余电流保护器主电路预定的连续性的位置。3.14 断开位置 open position保证剩余电流保护器主电路的断开触头之间有预定的电气间隙的位置。3.15 极 pole仅与主电路的一个独立的导电路径相连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部件,具有用来连接和断开主电路本身的触头。它不包括那些用来将各极固定在一起并使各极一起动作的部件。3.16 开闭中性极 switched neutral pole只用来开闭中性线而不需有短路保护能力的极。3.17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主电路 main circuit 用作闭合和断开电路的所有导电部分。3.18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控制电路 control circuit 除主电路外,接入电路用作开关电器的闭合或断开操作的所有导电部分。注:本定义包括用于试验装置的电路。3.19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辅助电路 auxiliary circuit除了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以外的电路,包括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所有导电部件。3.20 AC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Type AC 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剩余正弦交流电流能确保脱扣的剩余电流保护器。3.21 A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Type A 对突然施加的或缓慢上升的剩余正弦交流电流和剩余脉动直流电流能确保脱扣的剩余电流保护器。3.22 试验装置 test device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里的模拟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规定条件下动作的剩余电流条件的装置。3.23 剩余短路耐受电流 residual short-circuit withstand current 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确保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的剩余电流最大值,大于该值时,该装置可能遭受不可逆转的变化。3.24 预期电流 prospective current 如果剩余电流保护器和过电流保护装置(如果有的话)的每个主电流回路用一个阻抗可忽略不计的导体代替时,在电路中流过的电流。注:预期电流同样可以看作一个实际电流,例如:预期分断电流,预期峰值电流,预期剩余电流等。3.25 接通能力 making capacity 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规定的使用和工作条件下以及在规定的电压下能够接通的预期电流的交流分量值。3.26 分断能力 breaking capacity 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规定的使用和工作条件下以及在规定的电压下能够分断的预期电流的交流分量值。3.27 剩余接通和分断能力 residual making and breaking capacity 在规定的使用和工作条件下,剩余电流保护器能够在分断时间内,能承受和能够分断的预期剩余电流值。3.28 限制短路电流 conditional short-circuit current 被一合适串联的短路保护装置(以下简称SCPD)保护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规定的使用和工作条件下能承受的预期电流的交流分量值。3.29 限制剩余短路电流 conditional residual short-circuit current 被一合适的串联的SCPD保护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规定的使用和工作条件下能够承受的剩余预期电流的交流分量值。3.30 恢复电压 recovery voltage分断电流后,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一极接线端子之间出现的电压。注:1:此电压可以认为有两个连续的时间间隔组成,第一个时间间隔出现瞬态电压,接着的第二个时间间隔只出现工频恢复电压。注:2:本定义指单级剩余电流保护器。对多级剩余电流保护器,恢复电压是指剩余电流保护器电源端子之间的电压。3.31 瞬态恢复电压 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在具有显著瞬态特征的时间内的恢复电压。注:根据电路和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特性,瞬态电压可以是振荡的,或非振荡的或两者兼有。此电压包括多相电路中性点位移的电压。3.32 工频恢复电压 power-frequency recovery voltage在瞬态电压现象消失后的恢复电压。4 产品分类4.1 剩余电流保护器按动作时间分为1.有延时剩余电流保护器。2.无延时剩余电流保护器。4.2 剩余电流保护器按电流保护分为1.带过电流保护剩余电流保护器。2.不带过电流保护剩余电流保护器。5 技术要求5.1 外观和结构产品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划痕、无裂纹及变形,各紧固件应牢固,产品标志应完整清晰、耐久可靠。除了专门用于变换剩余动作电流整定值的器具外,应不可能用外部工具来改变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多极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所有极的动触头在机械上应这样联结,除了可开闭的中性极(如果有的话)外,所有极无论是手动操作或自动操作基本上同时接通和同时分断。剩余电流保护器应具有自由脱扣机构。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有能可靠地表示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的指示。如果使用指示灯,当剩余电流保护器处于闭合位置时指示灯应点亮并应是明亮的颜色。指示灯不应是唯一的指示闭合位置的装置。5.2 外壳安全性5.2.1 电击保护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结构应使其在按正常使用安装和接线后,其带电部件是不易触及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中规定的IP2X。5.2.2 外壳着火危险性外壳绝缘部件应是不易燃的,或是能自熄灭的。5.3 介电性能剩余电流保护器应具有足够的介电性能。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后正常进行的绝缘测量所产生的直流高压不能损坏连接到主电路的控制电路。5.4 温升温升极限:剩余电流保护器各部件的温升不应超过表1规定的极限值。剩余电流保护器不应有影响其功能和使用安全的损坏。表1 温升极限值部件温升/K连接外部导体的接线端子60在手动操作剩余电流保护器过程中,易触及的外部部件,包括绝缘材料的操作件以及连接各极绝缘的操作件的金属部件40操作件的外部金属部件25其他外部部件,包括剩余电流保护器与安装平面直接接触的表面60周围空气温度:表1所示的温升极限值仅适用于周围空气温度保持在正常工作条件的范围内。5.5 动作特性5.5.1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n)厂家规定的必须动作的剩余动作电流值,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优选值:0.006,0.01,0.03,0.1,0.3,0.5A。5.5.2 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Ino)厂家规定的必须不动作的剩余动作电流值,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0.5 In 。5.5.3 额定接通分断能力(Im)带短路保护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接通分断能力,如剩余电流保护器执行主电路接通分断功能的部分采用家用及类似场所用断路器时,应符合GB10963的要求,如剩余电流保护器执行主电路接通分断功能的部分采用低压断路器时,应符合GB14048.2的要求。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的最小值见表2,相应的功率因数见表3。表2 短路试验电流最小值In /AIm、Im 、Inc 、Ic /AIn1030010In5050050In1001000100In1501500150In2002000表3 短路试验的功率因数短路电流Ic,A功率因数Ic5001500Ic15000.9515000.03任何值0.20.10.0440(只适用于由独立元件组装起来的组合式剩余电流保护器)0.2-0.15直接接触保护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大分断时间见表5。表5 直接接触保护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大分断时间Im AInA最大分断时间,sIm5Im0.03任何值0.10.045.5.8 延时动作时间如有延时动作特性,延时时间的优选值为:0.2,0.4,0.8,1,1.5,2s。延时动作特性只适用间接接触保护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如产品没有延时动作特性,则本条规定不适用。5.6 机械和电气寿命剩余电流保护器应能能承受表6规定的操作次数,每个操作循环包括一次接通和一次断开。表6 操作循环次数额定电流In操作循环次数其中有载操作次数无载操作次数In25A400020002000In25A3000200010005.7 在短路电流下的性能剩余电流保护器应能进行规定的短路操作次数,在短路操作时不应危及操作者,也不应在带电的导电部件之间或带电的导电部件与接地部件之间产生闪络。5.8 试验装置剩余电流保护器应具有一个试验装置来模拟一个剩余电流通过检测装置以便定期地检验剩余电流装置的动作能力。注:试验装置是用来检验脱扣功能,而不是根据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来检验脱扣功能是否有效。在额定电压下,操作试验装置时产生的安匝数不应超过在保护器任一主电路流过等于In的剩余电流时所产生的安匝数的2.5倍。剩余电流保护器具有几个剩余动作电流整定值时,应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设计的最低整定值。操作试验装置时,设备的保护导体不应变成带电导体。剩余电流保护器处于断开位置并按正常使用接线时,操作试验装置应不可能对负载侧的电路供电。试验装置不是专门用来进行断开操作的工具,因此不是用来进行断开操作的。5.9 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技术要求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应在0.85倍至1.1倍的额定电压之间的任何电源电压下正确动作。这情况下,多极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所有电流回路应由电源的相线和中性线(如果有的话)供电。在电源电压异常情况下剩余电流保护器包括断开主电路和不断开主电路两种动作功能。5.10 主电路过电流时,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工作情况 对于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规定的过电流条件下不应动作。对于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保护器,视乎产品对应的标准而采用GB10963或者GB14048.2中相关条款的要求。5.11 在浪涌电流下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性能剩余电流保护器对通过设备的电容负载流过的对地浪涌电流和设备闪络而流过的对地浪涌电流均应有足够的耐受能力。延时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对设备闪络而流过的对地浪涌电流应具有足够的耐误脱扣能力。电源线间(L-N)施加1.2/50s(8/20s)组合波、2kV,应不发生误动作。电源线间(L-N)施加1.2/50s、4kV冲击电压,样品工作正常不损坏。电源线L对N流过8/20s、20 kA雷电流,附加安装电涌保护器时,样品工作正常不损坏。5.12 自动重合闸功能如果保护器不具备断开后线路漏电检测功能,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断开后20s -60s自动重合闸1次,如果不成功,延时15min进行第2次重合闸,若不成功,延时15min进行第3次重合闸,如果不成功,则禁止再重合闸。 如果保护器具备断开后线路漏电检测功能,要求如下:(1)1min内如果3次合闸不成功,则不能再重合闸。(2)检测电压:24V。成功合闸是指合闸动作后能维持合闸状态5s不跳闸。5.13 环境适应性工作环境条件: 温度范围:2540。 湿度范围:95。 大气压力:70kPa106kPa。6 试验方法6.1 外观和结构通过直观检查和手动试验来检验。6.2 外壳安全性6.2.1 电击保护使保护器按照制造厂说明书规定的方式安装,对有可能触及的部位按照GB4208的规定使用标准试指进行检查,如果部件能被标准试验指触及,则认为该部件是易触及的。6.2.2 外壳着火危险性按GB/T 5169.11规定的方法进行。外壳绝缘部件在表7规定的灼热丝试验时,样品应满足下述要求:a) 没有可见的火焰或持续火光;b) 灼热丝移开后,样品上的火焰或火光在30s内自行熄灭,并且不应点燃试验用的铺底层中的薄绵纸(绢纸)或烧焦松木板。表7 外壳绝缘部件的灼热丝试验条件绝缘部件灼热丝顶端温度()试验持续时间(s)外壳中支持或固定接线端子载流部件85015301不支持或固定载流部件绝缘外壳65010301注:1.就本试验而言,平面安装式的基座应看作是外部零件。2.对陶瓷材料制成的部件不进行本试验。3.如果绝缘部件由同一种材料制成,仅对其中一个部件按相应的灼热丝试验温度进行试验。6.3 介电性能6.3.1 试验项目介电性能试验包括绝缘电阻试验和耐压试验两项。试验分别在以下位置进行。a) 保护器主电路触点处于断开位置,依次对主电路每一极的输入-输出端子之间进行试验。b) 保护器主电路触点处于闭合位置,依次对主电路每一极与主电路其他极之间进行试验,连接在各极电流回路之间属于控制电路或辅助电路的电子元件在试验过程中应拆下。c) 保护器主电路触点处于闭合位置,对连接在一起的主电路所有电极与用覆盖在保护器绝缘外壳外表面的金属箔之间进行试验。如果保护器采用金属外壳,则对连接在一起的主电路所有电极与金属外壳之间进行试验。6.3.2 绝缘电阻试验对试验点施加500VDC测试电压5s后,绝缘电阻不低于5M。恒定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不低于2M 。6.3.3 耐压试验对试验点施加2000V/50Hz的工频试验电压持续1 min,产品不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试验设备的泄漏电流动作值设为100mA。试验开始时试验设备输出电压不大于0.5倍试验电压,然后在5s以内平稳地升高到试验电压并保持到试验结束。6.3.4 控制电路、辅助电路介电性能试验将保护器的所有电子电路按照是否有直接的电气连接关系分成若干模块,并将单个模块的所有与外部连接的端子短接。介电性能试验包括绝缘电阻试验和耐压试验。(1) 绝缘电阻试验对试验点施加500VDC测试电压 1 min后,绝缘电阻不低于2M。试验在以下位置进行。a) 模块端子与保护器金属外壳(或绝缘外壳外部包覆的金属箔)之间。b) 不同模块端子之间。(2) 耐压试验按照电子电路的工作电压选择表8给出的工频试验电压并持续1min,产品不应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试验设备的泄漏电流动作值设为10mA。试验开始时试验设备输出电压不大于0.5倍试验电压,然后在5s以内平稳地升高到试验电压并保持到试验结束。对试验点施加试验在以下位置进行。a) 模块端子与保护器金属外壳(或绝缘外壳外部包覆的金属箔)之间。b) 不同模块端子之间。表8 控制电路、辅助电路试验电压控制电路、辅助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AC或DC)(V)试验电压(V)3060030501000501101500110250200025050025006.4 温升试验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产品应放置在无明显气流的环境,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不大于5。采用图1的试验线路,使主电路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给主电路的每一极加上额定工作电流In。每半小时记录一次产品各处的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当连续两次记录的表面温度变化值小于1K时,认为产品已经达到稳态。按下式计算温升值。(K)式中:t温升值T0试验开始时环境温度T1试验结束时环境温度T2试验结束时被试品表面温度产品的温升不应超过表1规定的数值。图1 温升试验接线图6.5 动作特性试验6.5.1 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案将保护器按照正常使用条件放置,按照图2连接试验电路,对产品声称的每一个剩余电流值都进行表9给出的试验项目。表9 动作特性试验项目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次数6.5.2任意选取保护器的一极分别进行所有项目的试验。5次6.5.35次6.5.45次6.5.51次图2 动作特性试验电路图6.5.2 剩余电流缓慢增加时的动作特性选择试验极,依次合上断路器、S1及被试保护器,剩余电流从不大于0.2In开始缓慢增加,大约在30s达到In,连续进行5次试验。记录脱扣时的电流值,所有记录的电流值应在In和Ino之间。6.5.3 保护器带剩余电流闭合时的动作特性预先调节电流到In,合上断路器、S1,合上被试保护器。在电阻R1两端连接由隔离变压器供电的示波器,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变化波形推算出保护器的动作时间。保护器应能正常动作,动作时间应符合5.5.7的要求。6.5.4 剩余电流突变时的动作特性预先调节电流到In,合上断路器和被试保护器,合上S1给保护器施加剩余电流。在电阻R1两端连接由隔离变压器供电的示波器,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变化波形推算出保护器的动作时间。保护器应能正常动作,动作时间应符合5.5.7的要求。6.5.5 突然出现高幅值剩余电流时的动作特性预先调节剩余电流到10A,合上断路器和被试保护器,合上S1给保护器施加10A剩余电流。在电阻R1两端连接由隔离变压器供电的示波器,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变化波形推算出保护器的动作时间。保护器应能正常动作,动作时间应符合5.5.7的要求。6.6 机械和电气寿命试验6.6.1 试验条件按照图3连接被试保护器,试验分为施加额定电压和额定负载电流进行和不带负载进行两种。保护器按照使用情况在每一极接上模拟负载。模拟负载中的电感应采用空心电抗器,试验电流应为正弦波,功率因数在0.850.9之间。一次试验循环包括闭合和断开操作各一次,操作时间应符合表10的要求。试验时应避免对产品的操作件施加明显超过需要的机械力。表10 机械和电气寿命试验被试产品额定工作电流(A)操作循环周期(s)接通操作持续时间(s)25151.522530图3 机械和电气寿命试验接线图6.6.2 试验顺序(1) 在额定负载条件下操作被试保护器上提供的手动操作件进行闭合和断开电路的操作,1000次循环。(2) 在额定负载条件下操作被试保护器上提供的试验装置按钮进行断开电路的操作,利用手动操作件进行闭合电路的操作,500次循环。(3) 在额定负载条件下对被试保护器的任意一极施加操作In进行断开电路的操作,利用手动操作件进行闭合电路的操作,500次循环。(4) 不带负载条件下操作被试保护器上提供的手动操作件进行闭合和断开电路的操作,试验循环数按照表6的要求根据产品的规格进行选择。(5) 合格判定通过试验的保护器不应有从外部可观察到的过度磨损、零件损坏、机械或电气组件松动等现象。在6.5.4条件下施加1.25In试验电流应能脱扣(不测量动作时间)。能够通过6.3.3耐压试验。6.7 短路电流下的性能试验6.7.1 试验条件根据被试保护器的类型分别选择按照图4、5的电路连接被试保护器。图中熔断器(F)的动作电流约为100A,调整L、R使试验电流符合表2的规定。试验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产品按照正常使用状态安装,具体要求参见附录A。图4 单相双极剩余电流保护器短路电流性能试验接线图图5 三相四回路保护器短路电流试验电路6.7.2 试验顺序(1) 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Im性能试验经过开关S1和电阻R1使被试保护器在试验期间持续通过10In的剩余电流,合上断路器T。利用手动操作件合上被试保护器,保护器应在瞬间恢复断开,1.52 s后断开手动操作件,循环操作3次,每次间隔时间3min。(2) 额定剩余接通和分断能力Im性能试验断开被试保护器的输出电路R2,调节R1使得短路电流是一个剩余电流,依次对每一相线极进行试验。利用手动操作件合上被试保护器,保护器应在瞬间恢复断开, 1.52 s后断开手动操作件,循环操作3次,每次间隔时间3min。6.7.3 合格判定在试验过程中不出现持续燃弧、闪络或熔断器F不应熔断。试验结束后被试保护器应能够正常使用,不需要经过修理便可通过6.3.3耐压试验。在6.5.4条件下施加1.25In试验电流应能脱扣(不测量动作时间)。通过上述试验判定样品是否合格,或者通过检查样品关键元器件的第三方检验报告来判定。6.8 试验装置性能试验按照表11的内容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被试保护器不发生任何损坏情况。表11 试验装置性能试验项目表试验顺序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次数试验间隔1低电压性能试验给被试保护器加上85%额定电压,合上保护器操作件,手动操作试验装置,保护器应能脱扣。255s2高电压性能试验给被试保护器加上110%额定电压,合上保护器操作件,手动操作试验装置,保护器应能脱扣。255s3连续操作试验给被试保护器加上110%额定电压,合上保护器操作件,手动操作试验装置并保持30s。16.9 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试验6.9.1 确定电源电压变化下限值的试验对于声明产品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保护器按照产品说明书说明的最低工作电压极限值进行试验。在被试保护器的电源侧加上额定电压,然后在30s内平稳的将电源电压调低到零。如果产品具备延时动作功能,需要时可以适当延长30s的时间要求。测量发生自动断开时的电压值,连续测量5次。所有的测量值均应小于产品声明的最低工作电压极限值。6.9.2 确定电源电压变化上限值的试验对于声明产品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的保护器按照产品说明书说明的最高工作电压极限值进行试验。在被试保护器的电源侧加上额定电压,然后在30s内平稳的将电源电压调高到120%(需要参考产品说明书声明的最高工作电压)。如果产品具备延时动作功能,需要时可以适当延长30s的时间要求。测量发生自动断开时的电压值,连续测量5次。所有的测量值均应大于产品声明的最高工作电压极限值。6.9.3 线路故障时保护器的动作功能试验按图6连接,双踪示波器和直流电源均应使用隔离电源与主路电源隔离。被试保护器不连接负载部分。给被试保护器加上额定电压,闭合保护器,断开输入电源,测量输入电压断开至主触头断开之间的时间,重复试验5次,每一相线都需要进行试验。不具备延时功能的被试保护器应能在0.5s内自动断开,具备延时功能的被试保护器应在产品说明书声明的时间范围内自动断开。6.9.4 线路故障与剩余电流同时存在的试验按图7连接,给被试保护器加上额定电压,闭合保护器,开关可以在保留一相电源的同时断开其他输入电源相线,在制造厂规定的延时动作时间之内按照第6.5包含的试验项目施加剩余电流,检查保护器的动作时间是否符合5.5.7的要求。图6 线路故障时保护器的动作功能试验电路图7 线路故障与剩余电流同时存在的试验电路6.10 过电流情况下不动作性能试验6.10.1 不同类别产品的试验规则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过电流情况下的动作性能按照对应的GB10963或者GB14048.2标准测试,或者通过检查样品的第三方的检验报告来判定。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过电流情况下的动作性能按照下面的条款测试。6.10.2 单相保护器过电流情况下的试验试验线路见图8。被试保护器按照正常使用条件连接,施加额定工作电压。负载端连接阻性负载,电流调节到6In。操作循环:接通负载持续1s后断开间隔1min,重复这一操作循环3次。试验期间被试保护器不应出现断开现象。通过上述试验判定样品是否合格,或者通过检查样品关键元器件的第三方检验报告来判定。图8 单相保护器过电流情况下不动作性能试验电路6.10.3 三相四极保护器在单相过电流情况下的试验试验线路见图9。依次给被试保护器电源端的中性线和一根相线施加额定工作电压,对应的负载端连接阻性负载,电流调节到6In。操作循环:接通负载持续1s后断开间隔1min,重复这一操作循环3次,每一相线都需要进行试验。试验期间被试保护器不应出现断开现象。通过上述试验判定样品是否合格,或者通过检查样品关键元器件的第三方检验报告来判定。图9 三相保护器过电流情况下不动作性能试验电路6.11 抗浪涌电压、电流能力试验6.11.1 抗浪涌电流能力试验试验电路见图10。冲击电流为2kV、1.2/50s8/20s组合波。被试保护器加上额定工作电压,合上保护器,负载电流调节在0.5In1In之间。依次给每一组相线中性线、相线相线施加各2次冲击电流,两次试验间隔不少于3min。试验期间保护器应能正常工作,不出现断开现象。在图10中,不接负载R,雷电波发生器为8/20s冲击电流发生器,耦合阻抗一般为0,样品的输出端L对N接一浪涌保护器,分别依次给每一组相线中性线施加各2次8/20s、20kA冲击电流,两次试验间隔不少于3min。试验期间保护器允许重合闸,试验结束后,保护器能够通过6.5试验。6.11.2 抗浪涌电压能力试验试验电路见图10。雷电波发生器为4kV、1.2/50s冲击电压,耦合阻抗与雷电波发生器内阻串联后的阻值不少于500,样品的输出端L对N接一浪涌保护器。被试保护器加上额定工作电压,合上保护器,样品的输出端保持开路状态。依次给每一组相线中性线、相线相线施加各2次冲击电压,两次试验间隔不少于3min。试验期间保护器允许重合闸,试验结束后,保护器能够通过6.5试验。图10 抗浪涌能力试验电路6.12 自动重合闸性能按图2连接试验电路。给被试保护器加上额定工作电压,负载电流调节到额定值,调节剩余电流为In。分别在无持续剩余电流和有持续剩余电流两种情况下进行试验。当被试保护器完成5.12规定次数的重合闸动作后,使保护器断开,继续在无剩余电流条件下通电1.5h,应不出现重合闸动作。(1) 无持续剩余电流时自动重合闸性能试验试验开始时按下S1使被试保护器断开,在自动重合闸后的45s60s时间内再次按下S1使被试保护器断开,被试保护器的自动重合闸间隔时间应符合的要求,重合闸3次后,试品应不会自动重合闸,自动重合闸次数应符合5.12的规定。如果保护器具备断开后线路漏电检测功能,1分钟内如果3次合闸不成功,则不能再重合闸。(2) 有持续剩余电流时自动重合闸性能试验试验开始时按下S1使被试保护器断开并保持S1持续接通,被试保护器应在5.12项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自动重合闸,并在5.5.7项规定的时间内断开,重合闸3次后,试品应不会自动重合闸,自动重合闸次数应符合5.12的规定。如果保护器具备断开后线路漏电检测功能,在首次断开后应持续保持断开状态直至整个自动重合闸时间结束。(3) 检测电压测试 试验开始时按下S1使被试保护器断开并保持S1持续接通,测试保护器输出端电压,应符合5.12的要求,即所测电压24V。如果保护器不具备断开后线路漏电检测功能,则此项不适用。6.13 环境适应性试验6.13.1 试验顺序低温试验高温试验湿热试验6.13.2 低温试验按GB/T 2423.1中“试验Ab”方法进行试验,其中:试验温度为-25C,恒温持续时间为2h,在标准的试验大气条件下1h恢复后进行测试,设备应能正常工作,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符合5.4要求。6.13.3 高温试验按GB/T 2423.2中“试验Bb”方法进行试验,其中:试验温度为+40C,恒温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大赛理论考试试题库答案
- 纸箱纸盒制作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急救护理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附答案)
- 烟草评吸师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站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地理生物试题及答案
- 柠檬酸原料粉碎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急诊科笔试面试题及答案
- 压路机操作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GB 29518-2013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 32)
- GA/T 594-2006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 筑梦项目启动仪式PPT模板
- 2023年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经营试题及答案分解
- 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题库答案
- 珂立苏的使用方法2011-3-23课件
- 赣价协〔2023〕9号江西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基准价
- 婴幼儿教养环境创设
- 颅脑外伤(共61张PPT)
- 防爆设备规格书
- 污水井 化粪池清掏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