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哥特式建筑.doc_第1页
建筑美学-哥特式建筑.doc_第2页
建筑美学-哥特式建筑.doc_第3页
建筑美学-哥特式建筑.doc_第4页
建筑美学-哥特式建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设计(一)班 郑华中南林业可及大学实验实习报告评分:环境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专业 一 班 姓名:郑华 实验实习内容:建筑美学 指导老师:何伟 2009年 6月 20 日哥特式建筑 通往信仰与神灵之地有一种建筑将信仰与建筑美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它给我们带来了美的视觉震撼和心灵的净化,它就是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又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流行于12世纪至15世纪。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由于起源于法国,因此当时又称为法国式。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哥特式一词是后來文艺复兴时期出現的,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才是正統艺术,這种新建筑形式是野蛮民族式的,故贬称为哥特式上,哥特式建筑与哥特人并无关系。 (米兰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的历史悠远:哥特式建筑继承了罗曼式建筑的很多特点。1.早期: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斯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为以后許多教堂所效法。1144年,在庆祝圣丹尼斯重修完成举行的典礼上,各国的主教们吃惊地发现这种建筑形式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於是25年之後,凡有代表参加过庆典的地区都出現了哥特式教堂。(圣丹斯教堂内部)2经典時期: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晚期:辐射哥特式和火焰哥特式发展。 直到16世被文艺复兴风格取代。3.复兴:1820年,哥特式裝飾風格复兴主要在內装饰上。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 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哥特式建筑的建筑特色: 1.尖肋拱顶 2.飞扶壁 3.花窗玻璃 4.十字平面 5.门 6.束柱1.尖肋拱顶: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並且尖肋拱頂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性。 2.飞扶壁:巴黎圣母院成排的飞扶壁 法国亚眠大教堂双层飞扶壁扶壁,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來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設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但哥德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來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 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強了。亞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兩道拱壁,以支撐來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德国科隆大教堂高耸的尖肋拱顶)尔大教堂用橫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伟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裝饰 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裝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3.花窗玻璃: ( 巴黎圣母院成排的飞扶壁 ) 哥特式建筑逐漸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側廊窗戶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這些窗戶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並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學得的彩色玻璃工藝,拼組成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紅、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紅色象征基督的鲜血。 窗棂的够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戶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內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並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內心理想。4.十字平面 :法国沙特尓大教堂平面图這也是继承自罗曼式建築,但扩大了祭坛的面积。5.门(门) 层层往內推进,並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將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著很強烈的吸引力。6.束柱:柱子不再是簡單的圓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強調了垂直的線條,更加襯託了空間的高聳峻峭。哥特式建筑经过岁月的洗礼与鉴证也有它的的传播与变异:首先是法国:法国是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地。然后还有英国:英国西敏寺的葱形筋梁。威廉一世回到英国即位后,引入了很多法国习惯,也帶來了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在英国出現了多种筋梁結够的穹頂,例如伞形、扇形、葱形等。德国:弗莱堡大教堂意大利:哥特晚期米兰大教堂意大利沒有追逐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主要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这种建筑分格的世俗代表建筑有:总督宮捷克:圣维特大教堂(布拉格)中国也有哥特式建筑:石室圣心大教堂(广州), 徐家雁天主教堂(上海)。哥特式建筑是美与信仰的象征,它有许多经典的闻名于世的代表作品。 1.巴黎圣母院:教堂所在地:法国巴黎西岱岛东南端。建造时间:11631345。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的简介:圣母院可以说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尽管原名上并不带地名,但我们却习惯于称它为“巴黎圣母院”。不少法国的天主教教堂都以“圣母院”(Notre-Dame)命名,却没有哪一座的名声和地位能与巴黎圣母院媲美。它矗立在塞纳河中西岱岛的东南端。西岱岛被誉为巴黎的头脑、心脏和骨髓,是司法、治安和宗教的中心。巴黎圣母院也称作法国天主教大教堂。位于巴黎塞纳河城岛的东端,始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 (巴黎圣母院) .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 2.亚眠主教堂: 地理位置:法国庇卡迪夫区索姆省亚眠市。建造时间:1152年始建,1288年教堂基本竣工。亚眠主大教堂的简介:亚眠主教堂总面积达7760平方米,内部由三座殿堂、一个十字厅(长133.5米、宽65.25米、高43米)和一座后殿组成。中世纪时,它可以容纳全城的百姓,还绰绰有余。东西长145米,相当于一个半足球场的长度,它包含中厅及两边平行的侧廊,其中的袖廊或者叫十字厅,长70米,其整个平面土上呈拉丁十字状。大教堂不仅仅是长和宽,而且高大,中厅内从地面到拱顶有44.5米高,当你站在大教堂前仿佛感到神之伟大、教堂的神圣、以及人又是如何的渺小,也许这正是当年设计师们的初衷。亚眠大教堂外观为尖形的法国哥特式结构。中厅宽约15米,高约43米,墙壁几乎为每扇12米高的彩色玻璃覆盖,体现了建筑发展的新观念。教堂共分三层,巨大的连拱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 亚眠大教堂从里到外,到处是精美的雕刻物品,正门的雕塑是最后的审判,北门雕塑的是殉道者,南门雕塑的是圣母生平。这一组组雕像被称为“亚眠圣经”,是雕刻中的精品。林林总总,多达四千多枚。因为这 (亚眠主大教堂)些木雕石刻生动地再现了圣经中的几百个故事,这在当时,对于中世纪那些众多、且不识字的教徒来说,是一套真正的活生生的圣经。 3.威斯敏斯特教堂:又译西敏寺。正式名称:圣彼得联合教堂。建造时间:始建于公元960 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地理位置: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广场,毗邻议会大厦和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建筑规模:教堂总长156米,宽22米;大穹窿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简介:在1540年英国国教与罗马教廷决裂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笃会即天主教的隐修院修会之一的教堂,1540年之后,西敏寺一直是伦敦的国家级圣公会教堂。这座教堂首先受关注的是它的政治意义,其次是纪念意义,第三才是它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和艺术价值。作为英国中世纪建筑的主要代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虽然在马拉松式的建造年代中不断地推移变化,从诺曼式、哥特式,一直到早期文艺复兴的式样,不过它 的基本特色仍属于哥特式,所以历经700 多年的修葺而犹能保持原貌,实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在多亏了斯科特这样的建筑师。4.锡耶纳大教堂:地点:Siena,意大利。建造(或竣工)年代:公元12世纪末叶1382年。设计者:Giovanni Pisano等。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拱、穹顶及木屋架。风格:意大利哥特式建筑。锡耶纳大教堂的主要特征:教堂明显地采用了哥特式建筑的构成元素,如西立面上和穹顶周围的三叶券装饰柱廊,叠层门洞,中廊与侧廊的构成关系,肋拱顶棚以及镂空窗等。但源自罗马风时代的当地风格对上述哥特式的元素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修正,主要体现在西立面的构图,圆拱券的大量使用,交叉廊上部穹项的形状,钟塔的位置和形状,深浅两色大理石的横向交替砌筑以及室内的壁画等方面。 -5.沙特尔大教堂:地点:法国。建造(或竣工)年代:公元11941250年。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拱及木屋架。风格:盛期哥特式建筑(建筑主体部分) (锡耶纳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的主要特征:沙特尔大教堂的平面构成基本上与兰斯大教堂相同,但室内拱廊(柱垛上)的壁柱从地面直达起拱点,使室内空间的向上性更为强烈。沙特尔大教堂的中廊的外墙基本由大面积的窗来取代,彻底地应用了“飞券+扶壁”的结构系统,此外,横厅的南北两立面的玫瑰窗和多层叠入的门洞也淋漓地体现了盛期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教堂的西立面虽然完成了双塔的建造和玫瑰窗的设置,但由于保留了以前建筑的一部分立面,使西立面看上去更具有罗马风建筑的特征。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还有很多,德国科隆大教堂,乌尔姆大教堂,望景城堡,米兰大教堂 等等。它们都用自己别具一格的恢弘豪迈传承成着哥特式建筑独特的美与信仰气息 。(沙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