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术.doc_第1页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术.doc_第2页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术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的浅静脉,位于颈外侧皮下,表浅而且较易固定,易于穿刺,但不可多次穿刺。其管腔相对粗大,血流速度较快,留置针外套管可漂浮在血管内,不易造成对血管壁的直接损伤,且因血流量大,药物进入血管后能迅速被稀释并进入血液循环,大大降低对血管壁局部的刺激,留置时间较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留置延长1倍以上。颈外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也高,主要是掌握穿刺技巧和配合方法。解剖:颈外静脉起始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平对下颌角处,由下颌后静脉和耳后静脉汇合形成,在下颌角后方垂直下降,越过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锁骨上方穿过深入筋膜,最后通汇入锁骨下静脉。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导管针,由钢质针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肝素帽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导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内进行输液。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术操作步骤:1体位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头部尽量后仰,必要时肩下垫小枕,使颈部伸展平直。2穿刺点部位选择左、右侧均可,但置管多选右侧,除有可能损伤胸导管外,右侧无名静脉比左侧短而直,所以多选右侧。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的外侧缘 。 见图3.消毒在穿刺点为中心,要求做到穿刺部位的彻底消毒。消毒需做到三足够:即足够的消毒范围,在8cm10cm以上;足够的时间,消毒时间至少在1分钟以上;足够的消毒剂,用碘消毒2次,再用75%酒精消毒1次。4.穿刺操作者立于床头,消毒左手食指及拇指,左手食指按压锁骨中点上方颈外静脉入胸处(即锁骨上凹颈静脉流入处)以阻止血流,使血管充盈,左手大拇指固定血管,进行向心性穿刺,穿刺时应在血管的正上方以30-40度角直刺血管,避免损伤静脉内膜,穿刺进入静脉速度稍慢,见回血(有落空感,或回抽)即放平角度,再进针少许,将针芯退回外套管内再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撤出针芯。5.固定穿刺成功后,以穿刺点为中心,使用透明敷贴完全覆盖固定,并在敷贴上写上留置时间日期。6.整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并按医疗废弃物和锐器处理原则要求进行正确处理。7.封管停止输液时,根据患者病情将留置针正压封管备用。封管方法:5ml封管液,推至剩下2ml时边推边退针头,使整个管腔被充满封管液,不致留置针尖端的血液回流,保持正压状态,立即将夹子夹闭,旋紧针栓,固定于耳后颈部。再次输液时只需用碘伏消毒肝素帽,插入针头推5ml生理盐水畅通管道,即可接输液器输液治疗。封管液的选择:0.9%氯化钠作用维持时间6-8小时,用于普通病人。肝素稀释溶液(每毫升生理盐水中含肝素10-100U),作用维持时间12小时,用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如高血压病及血液粘稠者)以及无肝素使用禁忌的患者。8.拔管拔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折断外套管。拨管后在穿刺点加压数分钟,以防空气进入静脉或出血,最后消毒穿刺点并覆盖纱布。24小时内不能沾水。操作注意事项:1.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水肿以及局部炎症等,及早发现及早处理。2. 留置针敷贴一旦出现汗多、潮湿、松脱,应及时更换,以防引起套管脱落或感染。3. 有凝血机能障碍者不宜采用颈外静脉穿刺。4. 若穿刺失败不宜同一侧血管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5. 颈外静脉穿刺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6. 颈外静脉因离腔静脉近,在穿刺和输液过程中均应严防空气栓塞。7. 因解剖学特点及颈外静脉皮肤松弛,操作时可两人协作,助手按压颈外静脉锁骨上陷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