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发展历程_简介.doc_第1页
隋朝发展历程_简介.doc_第2页
隋朝发展历程_简介.doc_第3页
隋朝发展历程_简介.doc_第4页
隋朝发展历程_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三百年的分裂和混战的局面。隋王朝是一个短暂而繁荣的朝代。由于其创建者隋文帝杨坚的苦心经营,使隋朝在二十余年时间里就成一个初步繁荣和强大的国家。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年间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的推进,未能与建立民生顺遂、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相结合起来,最终爆发严重的统治危机。隋朝创建之后,其创立者杨坚兴利除弊、改革旧制,创建新制,隋制为后来的历代王朝所效法沿用。杨坚对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进行了改革。他崇高节俭,反对奢侈,对民众实行比较宽缓的政策,关心民间疾苦,努力发展生产,使隋王朝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比之历代封建王朝,隋朝最富饶。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隋书高祖纪资诒通鉴说:“天一储蓄,可供五十年”。到隋炀帝时,大兴土木,修长城,开运河,筑驰道,加上对外大量用兵等等,使得百姓不满。大业七年(611年),山东邹平、王薄造反,揭开了隋末农民战争的序幕。接着各地农民军纷纷响应。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举事,表明隋朝统治者内部公开分裂。杨玄感是隋代开国功臣隋朝丞相杨素的儿子,隋朝礼部尚书,因在炀帝夺权时有功,继续掌握大权,深为炀帝所疑忌。杨玄感对此事非常了解,因此,起兵反对隋炀帝。在农民和统治阶级内部纷纷起兵反隋逐麂的时候,李渊和李世民也开始起事。李渊,字叔德,赵郡(今河北隆尧)人,出身关陇贵族。祖父李虎为北周开国功臣,受封唐国公,后来由李渊承袭。公元616年9月李渊担任太原留守兼阳宫监,当时正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于是李渊乘机起兵晋阳,争夺天下。李世民(公元599649)李渊的次子。自幼聪敏,熟读兵书,擅长骑射,又聪明能干,临机果断,不拘小节。受到父亲李渊的重视。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义兵四起,他“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为了推翻隋王朝的残暴统治,扫清寰宇,安定天下,作好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李世民李渊任太原留守时,年仅十八岁的李世民就向他父亲分析当时天下形势,他认为隋朝大势已去。劝父亲及早举事,他说:“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都成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之将至,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这是上天给予良好的时机啊!”李渊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但下不了决心。李世民昼夜劝说父亲举兵反隋,并且积极招兵买马,招揽英雄豪杰。在李世民的推动和帮助下,公元617年李渊终于在太原起兵。虽然当时李渊身为太原留守,重兵在握,但要密谋造反,还需继续招兵买马,因此,他派李世民及其亲信,自行招募一批新兵,这支部队便成为晋阳起兵的主力军。李氏父子起兵后目标非常明确,即乘虚而入关,直取长安,以号令天下,建立新王朝。隋朝派大将宋老生等率兵阻止李渊西进,李渊在霍县(今山西霍县)大败宋老生后,长驱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自己以大丞相摄理国政。618年,隋炀帝死于兵变当中,李渊废掉杨侑的帝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唐,改元武德。李渊即为唐高祖。至此,他在关中重新建立了封建王朝,自己成为占据了九鼎之尊之位的最高统治者。李渊称帝后,唐朝仅占据关中一隅,地方群雄割据和纷争不断,如果要建立一个统一中国的庞大封建王朝,还需要进行一场艰苦的战争。在这场统一战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李世民。按着一般的说法,李世民实际上是唐朝的创建者。其实在旧唐书隐太子传中,唐高祖自己对这一事实,也承认不讳。他对李世民说:“发迹晋朝,本是汝计;克平宇内,是汝大功。”充分说明李世民在创李世民一役擒两王建唐朝过程中的功勋。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又领导了七年的统一战争。首先进行了平定陇右,讨伐薛举、薛仁杲的战争,这是唐初统一战争的第一次大战役,实质是双方争夺关中王之争。李世民亲自挂帅出征。从617年11月开始到618年底,双方经过近一年的战争,最后迫使薛仁果投降。这场战争的胜利,解除了唐王朝来自西北方面的威胁,消灭了争夺关中的对手,使关中为唐统治。接着发动了平定河东对刘武周的战争。从619年11月出征,到第二年4月大获全胜,收复了太原、并州、汾阳旧地。在李世民统一战争中,取得第三个辉煌胜利的是平定河朔。619年,隋将王世充篡夺帝位,自称皇帝,国号为郑,改元开明。发兵入侵河南等地,扩大势力。但是,王世充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将领秦叔宝、程知节等人先后降唐。李世民又亲自领兵进行荡平王世充割据势力的战争。到621年2月,王世充紧闭洛阳城门不敢出战,双方相持不下,此时王世充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援。窦建德自称夏王,在河北、山东一带人多势重,为了农民军自身的利益,窦建德同意了王世充的求援,率兵南下,以救洛阳。621年4月,虎牢之战,击溃了窦建德军队,王世充被迫投降。至此,唐朝统一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平定刘黑闼战争,是李世民在唐初统一战争中的最后一战。621年7月,刘黑闼起兵反唐。经过李世民的军事打击和太子李建成按魏征建议采取安抚政策,争取人心,安定社会,刘黑闼部众终于溃散,后来刘黑闼被杀。从617年到624年,七年的统一战争期间,李世民指挥若定,剪灭群雄,为巩固封建王权政治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唐朝的统一天下。在隋末混战中,统治阶级的一些成员和隋王朝一些官僚也乘机起兵割据,称王称帝,在这些起兵的大军中,李渊及其儿子李世民是较为杰出的。在李世民的推动下,李渊创建了唐朝,但是,据说唐朝的实际创建者却是其次子李世民,即唐太宗。最后,唐太宗率领军队剪灭群雄,使天下归为一统,巩固了封建王权统治,并使唐朝成为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编辑本段隋恭帝陵位于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为平地起冢,周长大约为200米左右,地面已无任何建筑物,在封土西边有隋恭帝陵很明显的盗洞。隋朝(西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朝代。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建立隋朝,619年王世充篡位,隋朝灭亡。隋朝也是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短命的王朝之一。这是一个苦难而又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皇朝。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推行汉化,为后来唐宋汉文化大发展奠定基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大隋之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当时社会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此时的中华帝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有隋文帝开创的“开皇之治”。隋朝(公元581年-619年),始于文帝杨坚,终于炀帝杨广,共2帝。杨广后虽还有恭帝(617.11-618.5)在位,秦王浩(618.3-618.9)在位,皇泰帝(618.5-619.4)在位,但他们都是傀儡皇帝,且在位时间极短,故在此不被列入。隋朝结束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又形成大一统的王朝。隋朝皇帝谱:隋文帝杨坚(541-604)581年称帝,在位24年父杨忠,是北周的隋国公,杨坚袭位后,迫静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隋”。杨坚称帝后,于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朝统一后,社会秩序安定,废除了一些酷刑,与民休息,对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604年,杨坚被其子杨广杀死,时年64岁。在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宣帝即位。杨坚的长女做了皇后,杨坚升任上柱国、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加上年少的皇帝也比较昏庸荒淫,在群臣中没有威信,于是,杨坚便开始准备取而代之。杨坚的行动多少让小皇帝有所察觉,但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没法处罚杨坚,何况他还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更难下决心做事。杨坚为了避免皇帝的猜疑,就想到地方上去任职,也为将来有变时能利用实力争夺皇位。于是,他便把这种愿望告诉了自己的朋友、内史上大夫郑译。到了公元580年,机会来了,皇帝决定出兵南伐。郑译便向皇帝推荐了杨坚,皇帝对郑译原来就很信任,于是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但是,还没有等出征周宣帝便一病不起,而且很重。在郑译的参与下,杨坚他们做了一个假诏书,以宣帝遗诏的名义宣布:杨坚总管朝政,辅佐刚八岁的周静帝宇文衍。宣帝死后,杨坚等人并没有立即公布消息,而是趁机用假诏书夺取了军政大权,以及京城部队的指挥权,等一切准备就绪后,这才发布了皇帝去世的消息,辅佐小皇帝即位。杨坚做了辅政大臣后,首先建立了新的领导班子,吸收了一些有才干的人,稳定政局。然后又向威胁他地位的宗室各王展开了攻势。刚去世的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赞在朝廷中和杨坚的地位不相上下,是杨坚秉政的一大障碍。杨坚便派人对他说,你不必再这样劳累地参与政事。以后的皇帝位置肯定是你的,你只管回家等着就行了。宇文赞一来年轻,二来也没什么谋略,就相信了。没了身边的对手,杨坚又向其他的王下手了。已经成年而且在地方有些势力的是五个王,如果他们联合起兵,杨坚还很难对付。所以,在他们得知宣帝病逝的消息之前,杨坚便用假诏书将他们召回到长安,然后收缴了他们的兵权和印信。五个王见自己无法与杨坚抗衡,便秘密联系在外的另一个王起兵,但不久便被杨坚打败。五王只好寻机下手。一次,他们设下鸿门宴,请杨坚去,幸亏随从的人有所察觉,拉他借口跑出来。然后,杨坚便以谋反罪杀掉了主谋的两个王,其他三个不久也被除掉。宗室势力被消除后,杨坚的皇帝之路平坦了许多。解除了中央的威胁后,地方势力也开始反对他,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将领纷纷起兵。经过打与拉两手策略的较量,杨坚在半年后,终于平定了三地的军事力量,彻底控制了北周的政权,做皇帝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了。到了公元581年的正月,杨坚走了一个前人使用过的体面形式-皇帝禅让帝位。他让人替周静帝写好退位禅让诏书,然后送到他的王府。杨坚假意推辞,最后才接受了大家的意思,穿上皇帝服装,登上心仪已久的宝座。这时的杨坚刚四十岁。因为杨坚是继承的父亲的爵位随国公,后来又进封为随王,因此把新王朝定名为随,但又觉得这个字有个和走同义的偏旁,于是,把这个不太吉利的偏旁去掉,成了隋。年号也按照惯例改了,定为开皇。但都城没有变动,仍上长安。杨坚虽然改了随字,但隋朝还是没有逃脱短命的命运,仅仅三十年便灭了。说来也是巧合,当初杨坚夺取的是宇文氏的帝位,而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也是命丧宇文氏之手。隋炀帝杨广(569-618)604年即位,在位15年杨广,文帝第二子,曾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在他杀父即位后,杨广过起淫奢的生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并频频出巡。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于618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时年50岁。在位14年,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困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隋炀帝,名杨广(公元569618年),隋文帝次子,他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在位14年,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困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他立有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杨勇由于生活奢侈,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每当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浓装艳抹的姬妾锁进里屋,王府中只安排几个又老又丑的妇人,穿着粗布衣服,在左右侍侯,他又故意将乐器的弘弄断,使乐器上布满了灰尘。放置在引人注目的位置上。文帝见了以为杨广象自己,十分称心。有一次,杨广外出狩猎,正逢大雨。侍卫给他送上油衣(雨衣),他拒绝着说道:“兵士们都在大雨中淋着,我一人岂能穿上独自避雨呢?”文帝听了以为杨广还具备仁爱之心,日后能成大事,更加喜爱,与此同时,杨广又勾结和杨勇不和的越国公杨素,在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极力中伤杨勇,诬陷杨勇在文帝生病期间,说他盼望父皇快死。文帝听后逮捕了杨勇,于公元600年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广篡位的第一步成功。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重卧床,杨广认为登上皇位的时机已到,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怎样处理将要到来的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给了文帝。文帝读后大怒,马上宣召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此时,宣华夫人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乘她换衣时无耻地调戏她,使文帝更醒悟到受了杨广的蒙骗,拍着床子大骂:“这个畜生如此无礼,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皇后误了我的大事。”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得到安插在文帝周围的爪牙的密报,忙与大臣杨素商量后,带兵包围了皇宫,赶散宫人,逮捕了柳述、元岩,谋杀了文帝。杨广又派人假传文帝遗嘱,要杨勇自尽,杨勇还没有作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将杨勇拖出杀死,就这样,杨广以弑父杀兄的手段夺取了皇位。史称炀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大业”。 杨广一夺到帝位,就显露出荒淫奢侈,残虐人民的本性,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浪子、暴君。 杨广即位的第一年,就决定迁都洛阳。他命杨素营建东京宫室,又命宇文恺与封德彝等造显仁宫。每月役使200万人营建洛阳。又征集各地的奇材异石,运送洛阳。农民被迫运输,千里络绎不绝,使许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他下令在洛阳西郊建筑一座西苑,占地二百多亩,苑内有海,海中修造三个仙岛,高一百多尺,岛上建筑亭台楼阁,十分壮观。海的北面有龙鳞渠,渠水曲折流入海中,沿渠修建了16个别院,建筑非常华丽,每院由一个妃子主管。整个西苑被点缀得四季如春,秋天,用彩绫剪成花叶,挂满树枝。冬天,杨广所到的宫院,池沼中的冰得赶快凿掉,用彩绸剪成莲叶荷花布置在上。苑内还饲养着各种珍禽异兽,供杨广游猎、观赏。晚上,杨广经常带着几千骑马的宫女,吹奏着乐曲,到西苑游览、夜宴。 同一年起,杨广为了游玩和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征调一百多万民工,历时六年,修建了一条东北起自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东南到苏杭,全长四千多里的大运河。河的两旁开辟大道,道旁种上榆树和柳树,岸边每隔两个驿站设置一座供杨广休息的行宫。自洛阳到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共设置了40多座行宫。开凿大运河,共用了约1亿5千万个人工,平均当时每户百姓要出近20个人工,还有许多开挖运河的民工累死在河中。有一段河道挖得浅了些,杨广竟下令将挖掘这一段的官吏和民工五万多人全部捆住手脚,活埋在岸边。在客观上,这条用无数劳动人民血汗修建成的大运河,起着便利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 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八月起,杨广三次通过大运河到江都巡游,他乘着长二百尺,高四十五尺,上下四层的大龙舟。 随行的嫔妃、王公大臣、僧尼道士分别乘几千艘华丽的大船,首尾相望,绵延二百多里,拉船的纤夫就有八万多人,两岸还有骑兵护送,旌旗蔽日,热闹非凡。一到晚上,灯火通明,鼓乐喧天。杨广在船上纵情饮酒作乐,观赏两岸风景。沿途五百里以内的百姓,被迫奉献食品。珍贵美味的食品吃不完,开船时就挖一个坑掉了事。许多百姓被弄得倾家荡产。 有一年,杨广从陆路去北方巡游,带了50万大军,特地征调了十几个郡的民工。开凿太行山,修起一条大道。又征调了一百多万人,限期二十天,修筑长城,以保护他的安全。虽然杨广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但大运河在此后的近千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唐代诗人皮日休曾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与禹论功不较多.”到了北方,没有行宫,他命令巧匠宇文恺建造了一座活动宫殿,称观风行殿,上面可容几百人,可随时装拆,下有轮子转动。 杨广先后三次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在朝鲜半岛,隋朝时分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高丽最强,炀帝继位后,征召高丽王入朝不至,炀帝率大军征讨。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杨广进行了第一次征讨。出兵以前,他征调大批工匠在山东东莱(今山东省掖县)海口大规模造船。工匠被迫在水中不分昼夜地劳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亡的有十分之三、四。他还征调江淮以南的民工和船只,把黎阳仓,洛口仓的粮食运到涿郡,船只前后相继,长达一千多里。奔走在路上的民工和兵士,经常有几十万人。很多人倒毙路旁,尸臭不绝。准备就绪后,隋军一百多万人分海、陆两路进攻高丽,大败,只有2700人逃回。大业九年正月,杨广第二次征讨高丽,四月炀帝再渡辽水,六月国内杨玄咸起兵攻洛阳,炀帝因后顾之忧,只好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国内农民起义席卷大东南北。炀帝妄想以对外胜利来扭转危亡的命运。对高丽进行了第三次征讨。但当时农民起义军遍地皆是,征集的士兵或因道路阻隔不能到达;或沿途逃散。以致兵员不足,无法进军,只好与高丽和议,乘势收兵。 同时,杨广为了表示隋朝的富足强盛,他利诱西域使者和商人入朝,沿途郡县奉命耗费巨资迎送。公元610年,西域各国使者和商人齐集洛阳。从正月十五夜间开始,杨广命令在皇城端门外大街上置设盛大的百戏场,为西域人演奏百戏,戏场大至周围五千步,奏乐人多至18000人,几十里外都能听到乐声,灯光通明如同白昼,直演奏到正月底结束。西域人到洛阳东市做交易,杨广命令本市商人盛饰市容,广积珍货,商人都服装华美,连地摊上的卖菜人也得用龙须席铺地。西域人经过酒食店门前时,店主都得邀请他们入座吃饱喝足,不收分文,还说隋朝富饶,酒食照例不要花钱。市内树木也都用帛缠饰,以示富足。西域人问道:“你们隋朝也有赤身露体的穷人,为什么不用这些帛给他们做衣服穿,却白白用来缠树?”市人无言以对。就这样,隋文帝时期积累起来的巨量财富和民力被杨广无限止地挥霍和消耗着。而无止境的徭役和兵役,又迫使千千万万的农民离开家园,大量田地荒芜,广大农民无法生活,只得吃树皮,树叶,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杨广又言无又无信。公元615年,他再次去北部边境巡游,突厥几十万骑兵突然来袭,把他围困在雁门(今山西小代县),他只能抱着幼子杨杲日夜啼哭,束手无策。最后接受了大臣苏威等建议,下诏书保证不再出兵攻打高丽,并重悬赏募兵,各地县令纷纷应募,领兵前来求援,使他才得解围。但是,他回到洛阳后就推翻诺言,不给赏赐,并下令再次攻打高丽。 杨广如此暴虐的统治,终于在公元611年激起了农民大起义。但杨广却仍不加收敛,依然奢侈残暴,而且拒绝臣下的劝谏,他自以为才学杰出,对侍臣说:“别人说我只不过是继承先帝的遗业,其实,即使和士大夫比才学,我也应该做皇帝。”又说:“我生性不喜欢别人劝谏。如果是达官,再想以进谏来求取声名,我更不能饶他们。如果是一般百姓,我还可以饶他些,但决不让他有出头之日。”开国功臣高颖,贺若弼、宇文弼等重臣因为不满炀帝的奢侈,被炀帝加上诽谤朝政的罪名处死。公元616年,他不顾隋朝的安危,再次巡游江都,临出发时,小官崔民象上表谏阻,他把崔民象杀了。走到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小官王爱仁上表劝谏,他又杀死王爱仁,继续前行。到了梁都(今河南开封),有人拦路上书,说你如果定要去江都,天下就不是你的了,他又杀死了上书人,最后,他来到江都。 农民大起义的烽火越燃越烈,杨广预感末日临头,一直胆战心惊,晚上他难以安睡,睡梦中又常惊呼有贼。要几个宫女象哄孩子那样哄着,摇抚着才能入睡。一天夜里,大业殿起火,他以为是农民军杀了进来,慌忙逃入西苑,藏在草丛中,直到大火熄灭以后才敢出来,逃到江都后,他更加荒淫无度,在宫中建造了一百多座殿房,各居美女多人,每天轮流由一房作东,他带着后妃侍女一千多人前去饮酒,整天酒不离口,日夜昏醉。他不愿听到不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