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词的用法.doc_第1页
常见文言词的用法.doc_第2页
常见文言词的用法.doc_第3页
常见文言词的用法.doc_第4页
常见文言词的用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 书: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字书籍 请:请求邀请:乃请宾客(信)拜访:公子闻之,往请(信)表敬副词 对:回答:奏对称旨(谭)对着:对酒当歌(成语) 幸:幸运: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论)帝王到某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六)宠爱、 宠幸:如姬最幸(信)侥幸:幸复得此妇(孔)表敬副词:大王亦幸赦臣(廉) 许:答应:宁许以负秦曲(廉)表示不确定的零数:高可二黍许(核) 负:倚仗:秦贪,负其强(廉)承担: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黄)背弃:决负约不偿城 (廉)辜负:吾上恐负朝廷(左)背败 立:站立直立:大石侧立千尺(石)即刻、马上:赵立奉璧来(廉) 交:交往:臣以为布衣之交(廉)交互:叶叶相交通(孔)接触:交头接耳(成语) 设:安设、设置:设九宾于廷(廉) 引:导引:左右引相如至(廉)牵、拉: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察)引退:引次江 北(赤) 恐:担心:秦王恐其破璧(廉)害怕:舟人大恐(石) 毕:完、尽:录毕,走送之(送)都,全:靡不毕现(屈) 卒:步兵死终于:卒相与欢(廉)通“猝”:卒然边境有急(论) 士: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 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训)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毛)士兵 将:将领带领:使将将其军归魏(信) 抚:安抚:则宜抚安(赤)巡抚:以大中丞抚吴者(五) 走:快跑:持剑盾步走(鸿)趋向: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 事:事情侍奉:以地事秦(六) 礼:礼仪:毕礼而归之(廉)礼貌:秦则无礼 计:计策、谋划:莫知计所出(指) 难:(nn)困难(nn)灾难:奉命于危难之时(出)反驳:所谓交相问难(问) 愿:乐意:臣愿奉璧往使(廉)希望:愿结友(廉) 案:几案察看:召有司案图(廉) 方:方圆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方位、方向 语:(y)谈论:越人语天姥(梦游)(y)告诉:不可不语。(鸿) 名: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取名、命名:而此独以钟名。(石) 曰:说叫作,称作:曰师曰弟子云者(师) 文:文字:其文漫灭(游)文章:其文约(屈) 进:前进:其进愈难(游)进献:相如前进缶(廉)出来做官:进亦忧,退亦忧 (岳) 奇:(q)奇异、罕见:其见愈奇(游)(j)单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好:(ho)美好(ho)喜好: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 出:与“入”相对:以筒水灌之,始出(促)出产:殚其地之出(捕)超出:其出人 也远矣(师)出现、显露:水落石出(成语) 极:尽: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 观:(gun)看、观赏: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观察:古人之观于天地(游)景象: 非常之观(游)(gun)宫廷建筑:大王见臣列观(廉) 求:寻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请求:求而不得者也(送) 险:地势不平坦:险以远,则至者少(游)险要,险阻:此为长江险已与我共之矣(赤) 云:说;如此,这样:曰师曰弟子云者(师)云气:云霏霏其承宇(涉) 鼓: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动,鼓动,挥动: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弹 奏:赵王鼓瑟(廉)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是:与“非”相对:是己而非人(问)代词:是吾剑之所从坠(刻) 遗:(y)丢失:得遗金一饼(乐);遗漏、忽略:小学而大遗(师)遗留:始访其遗 踪(石)(wi)赠送:先以书遗操(赤) 得:得到收获:往往有得(游) 谓:对说叫做,称为:可谓死君乎(崤)以为: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指) 至:到,到达 察:细看:徐而察之(石)考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 乐:(l)高兴,快乐:喜闻乐见(成语)(yu)乐曲:今王鼓乐于此(孟) 师:军队老师学习:不耻相师(师) 传:(zhun)传记: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黄)注释经义的文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驿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廉)(chun)传送、传递;传授:师者,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师)流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 道:道路道理,规律学说,思想:益慕圣贤之道(送)说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风尚:师道之不传(师) 受:接受遭受: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传授、授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 惑:迷惑:不亦惑乎(察)疑惑:惑之不解(师) 贱:物价低:心忧炭贱愿天寒(卖)卑贱、地位低:其辱人贱行(五)谦词:贱妾留 空房(孔) 圣:圣明、贤明:圣人之所以为圣(师)具有较高智慧和道德的人:是故天下有七十一圣 (察)尊称皇帝:圣旨 愚:愚昧、愚蠢谦词(自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 足:脚足够、充足: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值得:竖子不足与谋(鸿) 攻:进攻学习、研究:术业有专攻(师) 经:经典经络:技经肯綮之未尝(庖)经过:备经年裹物之用(芙) 劝:勉励劝说学:学习 中:zhng内、里不高不下:中述汤武(屈)zhng合乎:木直中绳(劝) 疾:病痛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屈)通“嫉”: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子吴起 列传)急速: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谭)加强:声非加疾也(劝) 致:达到:而致千里(劝)招致:以致天下之士(过)假:借:人多以书假余(送)借 助,凭借:假舆马者(劝)宽容:愿大王少假借之(荆)给: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边形 (潭) 绝:断,断绝:楚诚能绝齐(屈)横渡:而绝江河(劝)极:佛印绝类弥勒(核舟 记) 兴:兴起:风雨兴焉(劝)发动:大兴师伐秦(屈) 功:成绩、成效:功在不舍(劝)功劳:以相如功大(廉) 强:有力:筋骨之强(劝)强盛:强国请服(过) 用:使用资财:君子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训) 军:军队驻扎:沛公军霸上(鸿) 击:敲打:为一击缶(廉)攻打:为击破沛公军(沛) 内:(ni)与“外”相对内心:内怀犹豫之计(赤)(n)接纳,放入:内所著披袄中肝 沥胆(王) 如:到,去:至海陵,如高沙(指)赶得上:固不如也(鸿) 倍:加倍:尤倍重于三十年前(黄)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谢:道歉:至鸿门,谢曰(鸿)辞别:乃谢客就车(信)拒绝:阿母谢媒人(孔)告 诉、告诫:多谢后世人(孔)凋落:花之既谢(芙) 意:心意、意图:吾意决矣(赤)意料: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 坐:坐座位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因:停车坐爱枫林晚 (山) 举:举起,抬起成功:莫令事不举(孔)攻占:戍卒叫,函谷举(阿)全拿:举 以予人(六)发动:举事必循法以动(察) 胜:(shng)胜利(shng)能承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五);尽:刑人如恐不胜 (鸿) 斗:(du)酒器:亚父受玉斗(鸿)(du)斗争,争斗:钩心斗角(阿)置:放置 声:声音伸张:为之声义(五) 发:(f):发出出发、派遣:主人忘归客不发(琵)打开: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荆)显露:雄姿英发(念)(f):头发 易:换取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容易轻视:是以古之易财(五) 顾:看,回头看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但,不过:顾吾念之(廉) 加:加上,放上:加彘肩上(鸿)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孟)更加: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 遇: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五)相遇: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左传)接触:臣以 神遇而不以目视(庖) 记:记忆:不记语从何起(祭)记载:余是以记之(石) 明:明亮照亮:火尚足以明也(游)证明、阐明:明死生之大(五)清楚、明白:谗 谄之蔽明也(屈) 草:荒野:草行露宿(指)草稿:文方成草(左) 良:美好:未为良时(梦)优良、杰出:良剑期乎断(察) 有:与“无”相对通“又”:邹忌修八尺有余(邹) 归:返回:予不得归矣(指)归还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实:与“虚”相对: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梦)果实实际:今以实校之(赤) 虚:与“实”“盈”相对:有苗时采,则虚而浮(梦)成顾蟋蟀笼虚(促)虚心 长:(chng)与短相对长处、优点(zhng)生长: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梦)担 当:尔翁长铨(记)年长:孰与君少长(鸿) 定:安定、平安规定: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决定:计未定(廉) 守:太守守卫:战守迁皆不及施(指) 类:种类像:俨然类画(促) 理:道理规律:依乎天理(庖)条理:称为政理(张) 怪:奇异的,奇怪:怪石乱卧(促) 正:正面献上:臣乃敢上壁(廉) 法:法令、制度方法效法:犹若不可得而法(察) 成:完成成功: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出师表) 持:治理:悖乱不可以持国(察)拿 宜:应当,应该:理固宜然(六)适宜,合适 病:疾病生病缺点、毛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 动:与“静”相对感动:感天动地窦娥冤(窦) 反:与“正”相对反叛、谋反: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 投:抛掷:譬若以肉投馁虎(信) 见:(jin)看见会见:未得与项羽相见(鸿)表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xin)显露:图穷而匕首见(荆)推荐,介绍:胡不见我于王(孟子) 先:与“后”相对抢先,走在前面: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祖先对已死的人的尊 称:先君子尝言(左) 列:分、割:列缺霹雳(梦游)位次,行列:陈力就列(论语)一般:大王见臣列 观(廉) 止:停止,留住:止子路宿(论语)阻止、禁止:臣舍人蔺相如止臣(廉) 固:坚固:据崤函之固(过)一再:乃辞谢,固请(廉)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 山) 后:与“前”相对国君:夏后皋之墓也(崤)王后 寡:少老而无夫国君自称 问:询问 勤:辛劳:四体不勤(论语) 废:废弃,停止:今有其本不忍废(指) 欲:欲望:暴秦之欲无厌(六)想要:余方心动欲还(石) 舍:(sh)房屋住宿、居住: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sh)放弃,舍弃:舍问其奚决焉 (问) 甚:厉害,严重 恶:与“善”相对w厌恶:死亦我所恶(孟) 患:灾祸,忧患:诸侯之所大患(六)担忧:不患贫而患不均(论语) 身:身体自身:向为身死而不受(孟)亲自:将军身率益州之兵(隆)妇女怀孕:且 以汝之有身也(与) 游:游览游学:游于三辅(张)游泳交往:秦时与臣游(鸿) 国:国家国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崤)诸侯王封地 拜:行礼:拜送书于庭(廉)授官:公车特征拜郎中(张) 数:(sh)几个: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旧指命运:胜负之数(六)(sh)计算: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责备: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shu)屡次:数请魏王 目:眼睛看:不敢以说书目敬亭递眼色:范增数目项王(鸿)列:而不在使者之目 (指) 分:(fn)分开,区分:五谷不分(论荷)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fn)名分,职分:予分当引决(指) 忍:忍耐:隐忍以行(指)忍心:忍能对面为盗贼(茅) 间:(jin)中间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jin)间隔、间或:间以诗记所遭 (指)离间:谗人间之(屈)小路:道芷阳间行(鸿) 贼:强盗害:天下之大贼也(论)对敌人蔑称:骂逆贼当死(指) 曲:弯曲不正直、理亏:宁许以负秦曲(廉) 下:与“上”相对 无:没无论:士无贤不肖(信)不要: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史记) 以:认为用:贤不必以(涉)虚词(介词,连词) 故:与“新”相对交情:君安于项伯有故(鸿)缘故: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廉) 故意: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就:靠近,趋向:金就砺则利(劝)完成:然嬴欲就公子之名(信) 过:经过拜访:愿枉车骑过之(信) 待:等待:皆待公子举酒(信)对待:以季孟之间待子(论语) 急:与“缓”相对迫切,紧急:江都围急迅速,快:急湍甚箭(与) 度(d)量长短标准衡量:度足而居(治)限度:用之亡度(论)制度,法度:治 威严,整法度(张)器度,器量: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du)估计,揣测:相如度 秦王虽斋(廉) 辞:告辞推辞,拒绝:于是辞相印不拜(指)言辞文辞:皆好(ho)辞(屈) 存:生存,存在问候,思念:公子亲数存之(信) 独:单独,独自表反问(虚词):独不怜公子姊耶(信) 厚:与“薄”相对厚度看重: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厚道:宽厚而爱人 (信)丰厚:欲厚遗之(信) 通:通行,通过精通:通五经,贯六艺(张)畅通:政治未毕通也(论)全部:通计一 舟(核舟记) 制:构造:其牙机巧制(张)控制:履至尊而制六合(过)制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 兵:武器兵士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 余:剩余整数后零头第一人称代词 亡:死亡灭亡:此亡秦之续耳(鸿)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逃跑:追亡逐北 (过)通“无”:亡何,国变(柳) 北:北面,北方战败而逃:追亡逐北(过)指元朝:北虽貌敬(指) 金:金属古代计算货币单位:予我十金(狱中杂记)金属制的乐器、兵器或器物:铸 以为金人十二(过) 信:确实、实在:烟涛微茫信难求(梦)信物:今行而无信(荆)信用信任:怀王贪 而信张仪(屈) 利:利益锋利:非兵不利(六)顺利: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 势:力量:其势弱于秦(六)形势:攻守之势异也(过)势头,趋向:犹有可以不赂而 胜之之势(六)权势: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五) 破:残破:亡国破家相随属(屈)战败:六国破灭(六) 力:力量,势力:赂秦而力亏(六)有能力:力能窃之(信) 思:思考,想思念:国乱则思良相(史记) 起:站起,起来兴起,发动:将军起兵江东(赤) 弱:与“强”相对 终:完结,终了:惜其用武之不终也(六)始终:终不能加胜于赵(廉) 与:(y)给予结交,亲附: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 (y)参加:蹇叔之子与师 速:迅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招致:始速祸焉(六) 败:与“胜”相对衰落,凋残:霜中败叶(芙)残破:于败堵丛草处(促) 使:使者出促派遣 爱:爱护,爱惜吝惜 君:对对方尊称:今为君计(赤)道德高尚的人,做官的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 君主 适:适合女子出嫁:始适还家门(孔) 穷:贫穷阻塞交通:日暮途穷(成语)穷尽:欲穷千里目(登鹳雀楼)不得志: 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处境困难:人穷则反本(屈) 乱:无秩序,与“治”相对:悖乱不可以治国(察)乐章的尾声:乱曰(屈) 遣:派遣送走:遣去慎莫留(孔) 作:兴起:有圣人作(五)劳动:昼夜勤作息(孔)著作:作二京赋)(张) 制作:作浑天仪(张) 相:宰相、国相容貌辅助或辅助的人:无物以相之(游)互相:黄泉下相见(孔) 动作偏指一方:登即相许和(孔) 取:与“舍”相对取出:青取之于蓝(劝)选择:须取无茎叶时采(梦)通 “娶”:终老不复取(孔)结:构造:结庐在人境(饮)结交:愿结友(廉) 岁:年:不终岁(促)年龄:成有子九岁(促)年成:岁恶不入(论) 令:命令,法令县令时令:群葩当令时(芙) 报:回复:求人可使报秦者(廉)报答,报复:将军之仇报(荆)上报:遂为猾胥报 充里正役(促) 靡:(m)没有,无倒下,后退(m)浪费 纳(内):接纳,接受:距关勿内诸侯(鸿)放入:内所著披袄中(记) 转:转动:转侧床头(促)迁职:再转为太史令(张) 伏:趴:有虫伏棘根(促)敬词:伏惟启阿母(孔) 复:再,又恢复:成子精神复旧(促)通“”(夹层):复道行空(阿) 气:自然界冷热现象气息:则气断声吞(促)人的精神状态:神气痴木(促) 木:树木材:木直中绳(劝)呆:但儿神气痴木(促) 冠:(gun):帽子(gun):戴帽子:楚人沐猴而冠(项羽本纪)古礼,男满二十岁 行冠礼位居第一 历:经过,经历:历艰难险阻(黄)逐个:先遣内侍持历朝圣训(谭)历法,历术:犹致 思于天文历算(张) 役:兵役,劳役战役 寿:寿命敬酒或赠礼祝人长寿:若入前为寿(鸿) 载:(zi)年,刊登(zi)装载乘坐:直上载公子上坐(信) 善:好友好擅长:衡善机巧(张)通“缮”,修治:善刀而藏之(庖) 开:打开,张开开放:只在花开之数日(芙)开辟:此一部开国血史(黄) 乘(chng)乘坐:乘犊车,从吏卒(赤)趁着:因利乘便(过)(shng)古代战车: 超乘者三百乘四: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轻:与“重”相对轻视: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指)轻佻:秦师轻而无礼 谋:商议,谋划: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计谋:管仲之谋也(史记) 脱:脱身疏漏:入险而脱(崤) 及:赶上:号呼靡及(指)到:自古及今趁着:及时相遣归(孔) 市:市井:谤讥于市朝(邹)市场作买卖:将市于周(崤)买:愿为市鞍马(木 兰辞) 具:准备:居则具一日之积(崤)完全: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器械:修守 战之具(过) 奉:两手捧着: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进献,送给:天奉我也,奉不可失 (崤)供给: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接受: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赤) 子:儿子或女儿对人尊称:吾子淹久于敝邑 右:右边明代以前的右为尊贵:位在廉颇之右(廉)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担任警卫的叫 车右 孤:幼年丧父孤独侯王谦称 辱:侮辱: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毛)受辱: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崤)可耻:其辱人贱 行(五人) 治:治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察)太平:治平既久(治) 视:看比较: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看待:子孙视之不甚惜(阿) 试:尝试、试验:试以一家计之(治)考试 高:与“低”相对高尚:轻辞天子,非高也(五) 世:父子相继:世以清白相承(训)时代天下、世间:此子贤者,世莫能知(信) 居:居住 敌:敌人,仇敌匹敌:势亦足以相敌(治) 辟(b):躲避: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崤)征召:连辟公府不就(张)(p)开辟 府:储物之所:悉府库以赈之(治)官府 约:套:约车骑百余乘(信)盟约,订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简要:其文约 (屈)节俭:以约失之者解矣(训) 拔:攻占:秦伐赵,拔石城(廉)拔出:项庄拔剑起舞(鸿)超出: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 左:方位以东为左,坐位以左为上,官位以左为下 色:脸色颜色:面色灰死(促)容貌:年长色衰(琵) 言:说言语字:凡六百一十六言(琵) 命:性命命名:命曰琵琶行(琵) 重:(zhng)与“轻”相对重视:故人重之(五)(chng)重复,重叠 封:修筑坟墓: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五)筑土祭神:封狼居胥(永)授予封号:封 公子为信陵君(信) 老:年老老人对老人尊称:余宗老涂山(左) 从:(cng)跟随由:从此以往十五郡予赵(廉)(zng)合纵:从散约败(过) (cng)次于最亲近的亲属: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 应(yng)应该(yng)答应、回答应和:天下云集响应(过) 亲:父母: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亲人:洛阳亲友如相问(芙)亲近:今行而无信, 则秦未可亲也(荆) 深:水深时间久:夜深忽梦少年事(琵)程度深: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 解:分割:始臣之解牛之时(庖)消除:可以解燕国之危(荆) 教:(jio)教育,教导(jio)使:曲罢曾教善才服(琵) 资:财物凭借:此帝王之资也(赤)蓄积:如姬资之三年(信) 振:挥动、抖动:振长策而御宇内(过)通“赈”救济: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通 “震”: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 图:地图谋取:宜别图之(赤) 室:房屋家:今其室十无二三焉(捕)刀剑的鞘:剑长,操其室(荆) 被:(bi)遭受:禹汤被之矣(论)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p)通 “披”,如被冰雪(促) 属:(sh)一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zh)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 楼记)连接: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写文章:衡少善属文(张) 伐:攻打砍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功业:此五霸之伐也(信)夸耀:每一令 出,平伐其功(屈) 疏:奏疏:论积贮疏(论)疏远:王怒而疏屈平(屈) 离:离散:约从离衡(过)通“罹”,遭受:离骚者,犹离忧也(屈) 本:草木的根茎根本:人穷则反本(屈)本来的:今归民而驱之农,皆著于本(论) 志:记:博闻强志(屈)标记:寻问所志(桃)志向:其志洁(屈) 指:指向:名曰指南录通“旨”,意图: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 闻:听见:而闻者彰(劝)听说:吾闻之(屈)见闻:博闻强志(屈) 留:停留,留下:城入赵而璧留秦(廉)扣留: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屈) 迁:迁移:战守迁,皆不及施(指)流放: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官职调动:再迁为太史 令(张) 父:(f)父亲(f)对老年人尊称:渔父见而问之(屈)(f)古代在男子名字下的 美称,通“甫”:王回深父(游) 弹:用手指轻敲:新沐者必弹冠(屈)用手指演奏:莫辞更坐弹一曲(琵 常见虚词释义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 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 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 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 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 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 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 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 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表假设。)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 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 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 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 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 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 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 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 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 时。例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蛟或浮或没。(周处) 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 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 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 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既 1.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 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 用,意义不变。例如: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文公元年)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 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例如: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即 1.用作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 果假如。例如: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2.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 即马上就等。例如: (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 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 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 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 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 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 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 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 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 也这样用。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 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虽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 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然 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 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 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