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王府井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王府井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王府井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王府井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府井调研报告2014年10月北京调研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一.王府井历史背景及现状。 1.名称的由来。2.王府井的历史。3.王府井的现状 4.王府井的改造。二.王府井的区位分析。 1.区位分析。 2.功能分区。 3.人流分析。 4.车流分析。3. 王府井的街道空间分析。1.限定界面. 2.立面建筑形态 天际线. 3.街道宽度 高宽比. 4灰空间分析 .4. 街道.景观分析。 1.主要广场景观分析 2.街道公共设施分析 3. 艺术设施 . 4.铺砖五.总结.现存问题及建议。一王府井历史背景。 1.王府井名称的由来。 王府井大街定名于1915年。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 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清光绪、宣统年间,这里开始繁华,街的两旁出现了许多摊贩和店铺,还有一个“官厅”,成为当地有名的一个市区。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绘制北京详图时,就把这条街分成三段:北街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一眼甜水井(井址在大街的西侧,现今的大甜水井胡同)而称王府井大街了。后来,逐渐用王府井称呼整条街了。2.历史背景 据清光绪十一年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数一千二百五十八个,大多水质咸苦,只有极少数甘甜,能饮用的不多,而十王府井则在甘冽可用之中。在威莎(WEE KEND)店之前有用铁链子圈起的井盖,记录着王府井得名的缘由。此街始建于元代至元四年(公园一二六七年),历有“十王府街”、“王府大街”之称。据考证,得名“王府井”,渊于明中叶以来街上的一口水井。乾隆京城全图和民国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均绘该街只有一井并明示位于此处。此井上世纪二十年代被湮没,一九九八年王府井大街整修改造时被发现,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进行了保护,井可以说是这条街的根。其实还有更古老的遗存,一九九六年东方广场施工,发现了旧石器晚期距今二万五千年的文化遗址,距地表十二米,有两层灰褐色文化层,表明古人类曾在王府井地区生活、栖息,在约两千平方米的面积上,发现了两千多件文物,这也是首次在国际大都市中心发现了古人类文化遗存。3. 王府井的现状. 王府井大街全长810米,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五四大街、东四西大街,西起南河沿,东至东四南大街、东单北大街。有“中国第一街”之称。随经济的发展,王府井渐渐变成了北京的一个代表性符号,成为了旅游景点之一。在街道上不仅仅有北京市民,更多的是来自外地的游客,并且综合性越来越强,逐步成为城市商业休闲的综合街,同时,其各方面的辐射范围也在扩大,带动了周边的发展。体平面图 (1:1000) N 街道的发展是离不开其综合性的改造的,目前为止经过3次改造,使原有的老街道得到了各方面的发展,并且为其他街道的发展开创了先例。4. 王府井的改造 a.改造过程 改造前 (1945年) 改造后作为北京市最早的商业街之一的王府井大街,形成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建街史、100多年的商业发展史.但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街道的改造也相应的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王府井大街同古老的北京一起,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并且改造在也在不断的进行中。b.改造进程.从1993年起,王府井大街也加入到“金街”打造的热潮中,曾先后两次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自1996年开始对王府井进行扩建改造,如今投资10亿多元改造的王府井大街已重新亮相,东方广场成为它的另一大景观;老北京一条街也从首层移至地下一层。并与1997年,完成。门店装修方面,三条大街共装修、翻建、喷涂门脸100余个,进行外立面清洗的有50家。装修、清洗总面积约51500平方米,总投资2858万元。 绿化工程方面,种植、修剪树木200余株,铺设草坪3184平方米,种植花卉苗木38660株,3800盆,摆放花钵120多个夜景照明方面,公共照明系统使用各类灯具约3300盏,都是选用飞利浦、GE、索恩、赛恩等世界知名品牌;对三条大街的23座大型建筑物设计了专门的夜景照明系统,总投入达278.5万元。 街道小品和雕塑方面,从美观、实用的角度出发,大街上共设置座椅200余个,垃圾桶160余个,电话亭61对,雕塑5组。以2000年9月11日二期工程竣工为标志,王府井二期改造工程完工,具有悠久历史的王府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呈现出现代化商业街的风貌。c.总结 总体改造还是很成功的!在原有保留老北京风味的同时。又加入了新的元素。增加了更多景观的元素,是街道有更多的生机。扩大了道路的宽度,使更多人群参与其中。打通教堂前的牌坊,是市民跟家与街道交流,并加大了空间,可以汇聚跟多人流。但是改造还有一些小弊端,不如街道的过大扩宽,是行人只能单侧购物,不能同时进行,这在一方面就影响了商业经济的利益。二.王府井的区位及现状。1. 王府井的区位分析。 王府井地处北京市二环内的中心地段,它位于市中心的东长安街北侧,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1600米 ,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形成了“金十字”的构架。以金鱼胡同西口的十字路口为中心。朝东是宾馆饭店一条街,向西是小吃休闲一条街,南面是繁华商业街,往北是文化一条街。其总体位置较为优越,所以使其快速的发展。由于靠近中央美院,街道的文化气息相比其他商业界来说有较强的文化气息。 2.功能分区王府井商业街将划分为文化艺术区、旅游服务区和购物休闲区三大特色区域。他是集聚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商务、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和国际性商业旅游中心。根据政府政策,将其逐渐变为休闲综合性消费商业街。3. 人流分析 a.具有沿步行街区域由南向北的明显方向性 街道布局流畅,可以准确地引导人的运动行为。 b.相邻地块回游较为频繁, 灰空间,是人流聚集,设有座椅,可供人休息。(百货楼前,新天地小吃街入口前)c.步行街内部回游频繁,以外地区,特别是离主要出入口较远的北部区域鲜有人的活动d、大型百货商店之间的回游,特别是对面地块之间的互串较为频繁,最大的回游出现在新东安市场-北京市百货大楼。e.中断为步行街道,人流较多。 百货大楼前聚集的人流较多灰空间形成合理) 4.车流分析旅游观光路线以世都百货为起点,经王府井大街、帅府胡同、校尉胡同、东单三条,再由王府井大街返回世都百货 出步行街外,车流量较多。集中在路口,并且又换成现象。由于来步行街的人较多,所以设置的停车场也较合理,使道路不是过于拥挤。三街道空间形式(建筑立面形势较为平和)1. 限定界面 主要靠建筑里面的商业店面来限定 道路在进入步行街道时,地面的铺装有变化,暗示机动车不得入内。2. 立面建筑形态 天际线 受规划高度限制,虽然百货大楼和东安市场建筑高度较高,但王府井大街天际线总体平淡。但沿街三处小广场的建筑退让给单调的街景带来一定的张弛变化。在建筑形态和体型方面,南端建筑高4755米,中段有612米的低层建筑,也有20多米的多次建筑,北端建筑多为20米左右。两侧建筑高度相差很大,从6米到50多米的差异,很不和谐。总体建筑形式大图东侧建筑形态(较为缓和,整体里面高度大) 西侧建筑形态(起伏较强,有置高点,节奏感强)3 街道宽度 高宽比王府井大街道路红线宽度为40米,高宽比接近3缺乏宜人的尺度感。过宽的路段既不方便往返两侧街面,又使行人看不清街道对面的橱窗,造成行人只能单侧购物。宽度可分为南、中、北三段。南段人车混行路段,车行道宽23米,东西人行道分别宽25.2米、19米(步测估算)。 南段高宽比示意图中段道路宽度较窄,东侧集中建筑以二层建筑为主体的传统店面,中间步行带宽124米,东西步行带分别为6米、72,其中两侧步行带分别在靠近中间步行带一侧设有座椅、路灯、电话亭、垃圾桶等公共设施 中段道路断面 中段高宽比示意图北段中间步行带呈微微的折线形,东西步行带宽度也因此略有不同,中间步行带宽17.8米,东西分别约11.3米、14米,在两侧步行带中部设有4米宽公共设施。北段高宽比示意图 4.灰空间分析 商业广场(百货大楼,好友广场,利生广场)前的空地,聚集较多的人流。商业空间跟有吸引力。设有休息设施,供游人休息 天主教广场,改造后,把原有的牌坊拆除,空间得到很大的增加。同时使游客市民更好的参与其中。改造后天主教教堂 改造前天主教教堂四街道.景观分析总体:经改造后大大的拓宽了道路的宽度,但是总体景观缺少,又没有高大的树木垂下来的枝条,空间层次很少,因此显得开放,实际吸引力不足;自然景观不足。1主要广场景观分析百货大楼前广场 百货大楼前广场是利用百货大楼与新东安商场之间较开阔且又有一定围合的空间形成的。广场大小为 61 m 69 m 。地面铺装采用浅红色毛面花岗岩,并饰以光面花岗岩分格带,交叉点处饰以铜制的刻有王府井标志图案的小“金砖”,广场的铺装图案将穿过的道路铺装截断,虽然不影响交通穿行,但在视觉效果上将道路空间也融入到广场空间中来,增强了广场的完整性。广场采用对称式布局,与两侧对称式建筑相协调。中间设大型隐蔽式音乐喷泉,喷泉的水流随音乐变幻律动,使广场充满祥和欢乐的气氛。广场中心铺砌着王府井大街街徽图案,利用光纤技术使街徽在夜晚也生辉,与喷泉的灯光交相辉映,场景十分热烈。在冬季或其他一些喷泉不启动的时间,广场可供人通行,兼顾了景观和交通的需求。 好友广场.位于好友大厦前,仅有 20 m 83 m ,只好似大街到此突然加宽了一些。广场南部以旱喷和花坛结合,形成一个活泼动感的景观区,北部结合花坛和座椅形成休息区;而且整个步行街两侧都有座椅,但是消费者的反映情况为太少,2 街道公共设施分析 座椅:王府井大街公共空间的基本座位是木质长条座椅,辅助座位还有店前台阶、坛边缘等。南段没有座椅,中段也较少;总的说来,大多数人对座位数量不满。小广场上过于集中,小吃和道路两侧上虽然有,但是实用性不是很强。 照明设备;在中央道路与不步行道间设有路灯,但路灯形势较为单一。出路灯外,几乎没有其它设备,但广告牌着照明力度很大。 卫生设施;垃圾桶每个20米设置一个,并且根据人流的多少而设置不同的密度。没有公共卫生间,是游客需要到店面里解决,需要得到解决。 无障碍设计;较为完善,在几个主要的商场门口和有小高差的地方设有坡道。北京百货大楼入口 新天地3艺术设施 艺术性景观小品以趣味性雕塑和各种雕塑为主,加上各式各样的喷泉,能吸引消费者在此停留,增加消费可能性有的公共设施也经过美化,使其在满足实用功能时,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4铺装 步行街的街道铺装缺乏设计感,个别小广场虽在图案拼接、色彩搭配、质感上有一些变化,但色彩灰暗,对比不明显,未考虑到人流导向和功能划分,总体较粗糙。王府井大街南口中间铺装道路统一,与商业店前广场有的区别,但不明显。六总结.现存问题及建议. 1.总结 作为中国的一条商业老街,王府井保留了老北京的特点,同时大大的扩大道路面宽,丰富其商业气氛,增加了景观小品等设施,使原有的街道功能更加完善。 但是还有一些缺点是不可避免的,就王府井出现的问题在分析之余,也提出了小小的建议。希望得到问题解决。 2.现存问题及建议: a:街道尺度不是很亲近。 建议 :在道路两旁多种植绿树,或是座椅等公共设施,使视觉上减少空旷感。 并且在像小吃街的具有传统感强的街道,恢复其传统街道尺度控制在12 5之间。 b:休闲功能还有欠缺。 建议 :王府井步行街虽然已设立了一些椅子,但是寥寥无几。要在再次改造中量化的加大座椅的数量。 3:设施不够完善,如地处市中心的商业街入流集中,车流量大,而现有的窄街小巷满足不了交通行驶和车辆停放的需要。 建议 : 在主要的入口假设地下停车场,实行有效的强有力管理。 4:街道上没有公共卫生间,这一点是相当不合理的, 建议 :应该在规划时十分注意,如在街道分接处设有小型卫生间,可以大大的缓解这一问题。 5:照明设备较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