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农业局工作汇报[范本]_第1页
某县农业局工作汇报[范本]_第2页
某县农业局工作汇报[范本]_第3页
某县农业局工作汇报[范本]_第4页
某县农业局工作汇报[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县农业局工作汇报一、单位基本情况农业局下设二级机构22个,现有干部职工320人,其中公务员11人,事业工作人员309人。专业技术人员116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高10人,中级职称48人,初级职称56人。5个基层党支部,117名党员。二、上半年重点工作 争取项目已争取项目3个,到位资金2574万元。分别是:小麦及秋作物良种补贴项目1467.5万元;小麦“一喷三防”资金补助392.5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300万元;县渔场水产良种工程建设项目414万元。夏粮生产XX年全县小麦收获面积95万亩,单产达到494.0公斤,比去年的483.2公斤增加10.8公斤,增幅为2.2%,总产到达4.69亿公斤,比去年增1026万公斤,按目前小麦市场价格2元/公斤计算,仅增产一项就实现农民增收2500万元。实现连续九年增产。我县共建成亩产550公斤以上的高产乡镇7个,亩产600公斤以上的万亩高产示范方3个,亩产630公斤以上的千亩示范方3个,亩产650公斤以上的百亩示范方5个,亩产700公斤以上的高产攻关田10块。高产乡镇平均单产达到554.1公斤,万亩高产示范方平均单产达到607.7公斤。6月7日,司寨乡范庄村王学富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733.6公斤。三、打造“中国第一麦”一是组建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关怀下,经过多方协调,确定了以新良公司、金粒麦业、嘉合公司、金粒面业为核心公司组建新乡小麦产业集团。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已经成功召开了集团首次股东大会,通过了集团章程,制定了集团内部管控系统及发展规划,目前正协调资金进行集团注册。二是开通中国第一麦官方网站。XX年1月5日,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农业局承办的中国第一麦大型门户网站开通上线运行。该网站以“扎根、立足新乡、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打造品牌”为办网宗旨,全力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粮食核心区建设服务。网站的开通运行,标志着县组建新乡小麦产业集团,打造中国第一麦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三是院县合作,共建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示范县。XX年4月9日,合作共建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示范县暨农业科技促进年科技服务活动在新乡成功启动,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段武德、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农业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委农办、省农科院等主要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合作共建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示范县暨农业科技促进年科技服务活动的正式启动为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打造中国第一麦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召开高层论坛会议。XX年5月23日,县打造中国第一麦暨郑麦“366”高层论坛会在新乡国际饭店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农业部种植业司粮油处处长万富世、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粮食厅、省农科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专家领导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领导实地观摩了小麦的生产种植及小麦产业发展,对所形成的从田间?车间?厨房?餐桌的食品产业发展给与高度评价。三、特色基地建设1、 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建设。今年我县优质小麦种子基地面积达到25万亩,种子基地面积占麦播面积的26%。全县优质强筋小麦播种面积突破50万亩。建立美麦、加麦、奥麦、苏麦及河南、山东、陕西、河北等地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试验田30亩。强化对小麦种子基地田间验收,高标准排杂,确保我县小麦种子质量。2、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巩固、发展45万亩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基地建设,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强技术培训及农业投入品监督,印制县绿色、有机食品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户使用手册8万份,培训5万人次。45万亩绿色食品小麦亩产达507公斤高于全县平均产量2.6%。3、有机小麦基地建设。我县与国酒茅台合作共建有机小麦生产基地2万亩,3月19日上午在乡新丰堤村举行了国酒茅台县有机小麦转换基地揭牌仪式。国酒茅台县有机小麦转换基地是我县和贵州茅台一次深入合作的硕果,是我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县打造“中国第一麦”工作向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四 、种植业结构调整一是积极扶持发展有机蔬菜。建立县有机蔬菜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园,该园区依托乡祥安社区,一期流转土地515亩,投资700万元,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35座。目前基地已基本通过有关部门测评验收,预计今年年底可取得有机转换证书。二是积极推广高油花生新品种、新技术,建立花生万亩方2个、千亩方5个、百亩方14个,全县花生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定XX年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职能,以蔬菜为主,周检与不定期检测相结合,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城区超市、批发市场等单位的抽检,累计开展检测60次,检查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60家次,抽检蔬菜、水果样品1800个,经检测,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7.5%以上。同时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简报60期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大规模宣传和现场咨询活动,利用乡镇集会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累计设立专场宣传6次,出动执法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7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送优质农资产品80余吨。六、水产工作县渔场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开挖鱼池151亩,其中成鱼池124亩,苗种池26亩。完成土方24.89万方,粘土回填3.92万方。下半年工作计划一、加大农业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已上报待批复的项目3个,总投资488万元。分别是: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88;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100万元;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100万元。二、组建小麦产业集团,打造中国第一麦按照“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做大新乡小麦产业集团,成立新乡小麦产业协会,组建“中国第一麦”专家顾问团,构建新乡小麦产业发展的强势平台。着力加强小麦基地建设,优化小麦品种布局,推行标准化生产,绿色小麦基地稳定在45万亩,确保基地顺利通过年度验收。加强与贵州茅台集团的合作,共建有机小麦原料基地2万亩。整乡、整村推进种子基地建设,建立优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25万亩。加强与农科院、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小麦内在品质。加大对小麦深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小麦产业链,提升小麦产品知名度。加强舆论宣传,塑造小麦品牌。三、狠抓秋粮生产,实现全年粮食增产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46万亩,以优质高产、合理密植、适时晚收为重点,建成玉米亩产600公斤的高产乡镇3个,800公斤的万亩方3个,900公斤的百亩方10个,1000公斤的超高产攻关田6块。花生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以上,建成亩产320公斤的花生万亩示范片2个,亩产350公斤的千亩示范方5个,亩产420公斤的攻关田14块,示范带动全县花生增产5%以上。积极推广高油新品种、增加密度、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建成万亩片1个,全县增产5%以上。四、继续优化种植、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园区按照“粮食作物抓板块,经济作物抓园区”的工作思路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工作方针,积极调整种植、水产业结构,以高效农业园区引领高效农业发展,突出特色优势,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水产等高效园区,增加农民收入。整合集聚生产要素,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提升规模、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产业化水平为主攻方向,建设一批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标准高效农业园区。重点抓好南苑社区设施农业园区、祥安社区万亩生态农业园区、胡萝卜园区、石婆固无公害设施蔬菜园区、僧固无公害设施蔬菜园区等高效园区建设。调整优化渔业结构。大力开发河洼地和坑塘,合理利用现有宜渔资源,发展特色渔业、生态渔业、休闲渔业。开展名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抓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及防治,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全年认定绿色水产品基地1个,“天波”牌无公害水产品打入大中型超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68万吨以上。五、落实监管责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认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基地建设和市场监管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实行源头管理,对通过国家、省、市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过的基地、企业、合作社全面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训,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全程记录管理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实行县蔬菜水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年蔬菜水果检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六、实施品牌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1、积极扶强扶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强龙兴农”为抓手,帮助企业申报国家扶持资金,积极鼓励企业增加技改投入,提高科技开发项目和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质量和带动能力有新的提高。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2家。2、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做好“创、扶、保、宣”工作,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进一步树立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积极注册商标,争创品牌,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加大品牌的对外宣传力度,尤其是对“中国第一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