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北京化工大学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北京化工大学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北京化工大学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北京化工大学安全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07月安全评价报告北京化工大学储罐区安全评价安全现状评价报告2010年7月安全评价报告课程. 北京 .目录一、评价目的第03页二、评价依据第04页三、评价范围和评价程序第06页四、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第07页1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第07页1.1危险化学品识别第07页1.2危险物质分布第08页1.3物质危险性分析第08页1.4装置各区域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第09页2有害因素分析第10页2.1毒性危害因素第10页2.2噪声与振动危害因素第11页2.3高温危害因素第11页2.4腐蚀危害因素第11页2.5其它危害因素第11页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第11页五、危险性定量评价第15页1危险度评价第15页2道化学公司的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第20页3火灾、爆炸危险评价第31页4评价结果分析第38页六、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第39页1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第39页2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第45页七、评价结论第50页附录第51页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安全评价报告一、 评价目的本次评价对象为一个液化石油气罐区,内有一个容积1000m3的液化气储罐,装有800m3液化气,其成分为40%丙烯与60%乙烯。本次要通过安全现状评价实现对设施的危险因素识别与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罐区的本质安全。实现安全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安全评价可有效揭示在选址、施工、操作之前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缺陷,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2)对潜在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对曾经发生过的事故进行评价,提出纠正措施。(3)评价装置、设备、设施或系统的设计是否使收益与危险达到最合理的平衡。当危险过高时必须更改设计,当达不到规定的可接受危险水平而又无法改进设计时,则只好放弃这种设计方案。(4)在装置、设备、设施或系统进行试验或使用之前,对潜在的危险进行评价,以便考核已判定的危险事件是否消除或控制在规定的可接受水平,并为所提出的消除危险或将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的措施所需费用和时间提供决策支持。(5)评价装置、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6)安全评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使潜在和显在的危险得以控制。通过安全评价我们可以做到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对于该罐区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进行分析以达到安全评价目的。二、 评价依据第一部分 引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其它适用于安全评价的法律法规相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二条 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验收部门及其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二条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 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第二部分 安全评价通则 安全评价通则(2003年3月31日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本通则适用于工程、系统的安全评价。 第三部分 安全评价导则 安全现状评价导则(2004年3月26日安监管规划字200436号):本导则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矿山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生产企业除外)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内容:1)、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事故的影响范围、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 3)、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进行整改优先度排序; 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三、 评价范围和程序评价范围:根据国家对大型储罐区的相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次安全评价的范围主要是对象储罐日常工作、维护中的几个主要方面。(1) 装置。 及对已有的安全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分析其可靠性。(2) 设备。 及对象储罐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3) 操作。 及对储罐进行操作中的安全问题。(4) 事故危险性分析。 及通过定量分析来确定可能的危险性及事故后果。(5) 防火防爆措施。 及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是否有针对的应对措施。(6) 安全管理。 及日常对储罐进行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合理。 评价程序:安全现状评价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危险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识别、定性和定量评价、安全管理现状评价、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确定评价结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 前期准备: 明确评价的范围,收集所需的各种资料。重点收集与现实运行状况有关的各种资料与数据。 危险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识别: 针对评价对象的运行情况及工艺、设备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确定主要危险部位、物料的主要危险特性、有无重大危险源,以及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缺陷和隐患。 定性与定量评价: 通过定性分析方法确定危险因素,常用方法有SCA、PHA、WhatIf法、HAZOP等方法。 通过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事故隐患部位、预测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同时进行风险排序,常用方法有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蒙德、FTA、ETA、QRA定量评价等方法。 安全管理现状评价: 包括安全制度评价、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价、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及演练计划 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确定评价结论: 根据评价结果明确自出该单位的安全状态水平,提出安全可接受程度的意见。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 按内容和格式要求完成评价报告。四、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1)危险化学品识别该罐区储存的液化气主要成分构成为丙烯和乙烷,比重分别为40%、60%。其理化特性:丙烯乙烷外观气味无色、有烃类气味的气体。无色气体,纯品无臭。熔点()-191.2-183.3沸点()-47.72-88.6相对密度(水=1)0.50.4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481.04饱和蒸气压(kPa)602.88(0)53.32(-99.7)燃烧热(kJ/mol)20491558.3临界温度364.75K32.2临界压力(MPa)4.5504.870闪点()-108-50引燃温度()455472爆炸上限%(V/V)11.716.0爆炸下限%(V/V)2.03.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溶于苯。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强氧化剂、卤素。(2)危险物质分布本次分析的危险物质主要存在于主题储罐,这里应成为分析与防护的重点部位。(3)物质危险性分析丙烯与乙烷均为易燃易爆物质,有火灾爆炸危险性。丙烯: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乙烷: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窒息性。液化石油气通常以液态在常温压力下储存,具有气、液两相的性质。其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燃烧速度快。液化石油气燃烧属于气、液化混合燃烧,燃烧速度快,火势猛烈,蔓延扩展迅速。(二)火焰温度高,辐射热高。液化石油气燃烧热值高达105000KJ/m3,火焰温度高达2000。(三)爆炸速度快,冲击波威力大,破坏性强。液化石油气爆炸速度快,达到2000-3000m/S。 (四)易发挥。常温下,液化石油气易发挥,一旦暴露在空气中能迅速扩到 250 倍以上。(五)比空气重,爆炸下限低,最小着火能量小。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 1.5 到 2.5 倍,在空气中易向低洼地方流动,并聚集起来。液化石油气爆炸浓度范围较窄,只有 2%-10%, 最小着火能量也很低,只有 3 10-4 J。(六)复燃、复爆危险性大。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与空气混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形成爆炸性空气混合物,由于爆炸下限很低,遇明火就会发生化学性爆炸并猛烈燃烧,在外界高温作用下,罐体内液化石油气压力迅速升高,超过罐壁设计压力时,就会发生物理性爆炸,形成多点多处泄漏,火势会更加猛烈,所以就会出现物理、化学爆炸的复燃和复爆,危害极大。(4)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丙烯火灾爆炸危险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烷火灾爆炸危险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该罐区的主要储存物具有火灾危险性和爆炸物危险性,且储量大。一旦储罐泄露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可能是储罐泄漏遇明火、火花引燃爆炸,也可能为内部压力突增导致超压造成物理爆炸,从而引发泄漏,导致化学燃烧爆炸。原油在储运过程中的泄漏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的严重破坏。(a) 由于生产装置跑、冒、滴、漏,可以使原油从设备的连接点、管道的连接部位、阀门等处的破裂处泄漏出来,其蒸气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即发生火灾、爆炸,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高热会破坏生产设备,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扩大,造成人员伤亡。(b) 对储罐进行输油的设备和管道内部压力超过输油系统的耐压强度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并有引发储罐爆炸的危险,促使火势蔓延扩大,危害十分严重。(c) 储罐与阀、泵相连接的法兰如果不严密或受到破坏,造成原油泄漏在建筑物内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就有可能发生爆炸。2、有害因素分析 (1) 毒性危害因素丙烯: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乙烷:健康危害: 高浓度时,有单纯性窒息作用。空气中浓度大于 6时,出现眩晕、轻度恶心、麻醉症状;达40以上时,可引起惊厥,甚至窒息死亡。长期处在使用乙烷的工作环境中,会使人的腿部关节麻木,失去平衡感。液化石油气链烃为主的混合物,其高浓蒸气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作用,严重时可造成窒息甚至死亡。(2) 腐蚀危害因素储罐易受内部、界环境影响形成腐蚀。储罐内装液化石油气会含有杂质(如液相水和H2S)等,随着压力的变化易发生应力腐蚀。储罐外部环境的酸碱性会对储罐造成腐蚀影响,例如我国逐渐严重的酸雨现象。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伴随雨水会对储罐造成腐蚀。储罐所属部件也会发生腐蚀,从而影响储罐安全。地上管道受到大气中的水、氧、酸性污染物等物质的作用而引起大气腐蚀。埋地管道所处土壤环境,会造成管道的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应力腐蚀和干扰腐蚀。腐蚀减薄管的壁厚,导致变形或破裂,也有可能导致管道穿孔,引发漏油事故。腐蚀条件:(a)介质中含有液相水和H2S,且H2S浓度越高,应力腐蚀引起的破裂越可能发生;(b)pH I(6) = I(7) = I(8)= I(9) I(1) = I(2) = I(3) =I(4) 评价结论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液化气达到爆炸极限是发生爆炸过程中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条件事件a(达到爆炸极限浓度)结构重要度最大,是燃爆事故发生的最重要条件,因此,罐区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液化气达到爆炸极限。2、 道(DOW)化学公司的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评价法”选取工艺单元确定物质系数(MF)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1F2)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计算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确定火灾、爆炸指数(F&E1=F3MF)确定暴露面积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C2C3)确定基本MPPD确定实际MPPD确定危害系数确定MPDO确定BI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逐步推算的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定量的依据是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放在措施的状况。该法的评价目的是:(1) 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2) 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3) 向管理部门帖哦国宝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该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储存、处理、生产易然、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也可用于分析污水处理设施、回收装置、公用工程系统、管路、整流器、变压器、锅炉、热氧化器以及发电厂一些的单元的潜在损失。该法还可用于潜在危险物质库存量较少的工艺过程的风险评价,使用易燃或活性化学物质的最小处理量为454Kg左右。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评价要点如下图3-1所示:(1) 评价对象简介本次的评价对象是液化石油气储罐,为一个球形储罐(容积1 000m3 )在储罐四周设有防火堤,以及喷淋冷却装置。(2) 火灾爆炸指数的确定 物质系数(M F)的确定物质系数M F是表述由燃烧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潜在能量释放的尺度,其数值的大小是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物质NF、NR (分别代表物质的燃烧性和化学活性)决定的。 以上数值查询道化学公司的化学物质的物质系数表可得。物质物 质系 数MF燃烧热Hc/(kBtu/lb)NFPA分级闪 点/沸点/NHNFNR丙烯2119.7141-162-52乙烷2120.4140气-128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1 )的确定一般工艺危险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其包括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料的处理和输送、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通道、排放和泄露控制这6项内容,有关各项取值之和即为单元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以上6项并不是每项都须采用,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在本液化石油气储罐区中选取物料的处理和输送、排放和泄露控制两项内容。基本危险系数:给定值为1.00。i、物料的处理和输送:丙烯与乙烷的NF为4,故危险系数取0.85。ii、排放和泄露控制: 有堤坝防止泄露夜流到其他区域,但堤坝内所有设备露天放置,故取危险系数为0.50。故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为:F1 = 基本系数1.0+i=12F1,i=1+0.85+0.5 =2.35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F2 )的确定i、毒性物质:毒性物质能够扰乱人体的正常反应,从而降低人员在事故中制定对策和减轻伤害的能力。其毒性系数为0. 2NH 。本品丙烯与乙烷NH均为1,毒性系数为,0.2。ii、燃烧范围或其附近的操作: (a)、对于储存NF = 3或NF = 4的易燃液体储罐,在储罐泵出物料或者突然冷却时可能吸入空气, 危险系数为0.50。(b)、只有当仪表或装置失灵时,储罐泄露出的物料才可能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取系数为0. 3。(c)、由于惰性气体吹扫系统不实用或未采用惰性气体吹扫,使操作总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时,危险系数为0.8。本项目中具有燃烧危险的是储存NF = 4易燃液体的储罐,在储罐泵出物料或者突然冷却时可能吸入空气,故取系数为0. 5。iii、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本项目储罐内的易燃物质为丙烯与乙烷。Hc取燃烧热,其总能量计算如下:丙烯:159.14103 kg45.8106J/kg=7.291012 J乙烷:132.96103 kg47.5106J/kg=6.321012 J总能量:13.611012J=12.90 G Btu根据道化学公司提供的危险系数与储存中的总能量之间的曲线图可知,本次评价对象为液化气,故应该选曲线1,方程为:lgY=-0.289069+0.472171lgX-0.074585(lgX)2-0.018641(lgX)3(X=13.611012J=12.90 G Btu) 故危险系数Y=1.31iv、腐蚀:储罐材质为碳钢,故取该项系数为0. 3。v、泄露:连接头和填料处。本项目所评价的储罐法兰连接处会产生正常的一般泄露,该项系数取0. 7。故特殊工艺危险系数为:F2 = 基本系数1.0+i=15F2,i=1+0.2+0.5+1.31+0.3+0.7 =4.01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的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是一般工艺危险系数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的乘积,即:F3 = F1 F2 (F3大于18的取值范围时,按8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为 F3 = 2.354.01=9.4235 因为 , F3值范围为:1-8,若F38,则按8计。 故,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为 F3 =8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的确定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F&EI) 是单元危险系数( F3 )和物质系数(M F)的乘积,即:F&EI = F3 M F故本项目储罐区评价单元的火灾爆炸指数为: F&EI =821=1681、一般工艺危险基本系数: 1.00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1) 物料处理与运送0.25-1.050.85(2) 排放和泄漏控制0.25-0.500.5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2.352、特殊工艺危险基本系数: 1.00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1.00(1) 毒性物质0.2NH0.2(2) 易燃范围及接近易燃范围的操作0.500.5(3) 易燃及不稳定物质质量物质质量/Kg物质燃烧热/(J/kg)1.31(4) 腐蚀及磨蚀0.10-0.750.3(5) 泄露接头和填料0.10-1.50.7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401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1*F2)8火灾爆炸指数(F&EI=F3*MF)168安全措施补偿系数根据经验提出的安全措施是有效的, 其不仅能预防严重事故的发生, 也能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 安全措施可分为工艺控制(C1) 、物质隔离(C2)和防火措施(C3)三类。项目补偿系数范围采用补偿系数说明I、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1、应急电源0. 980. 98备用电源,采用双回路。2、冷却装置0. 970. 990.97喷淋系统,冷却超过15min。3、抑爆装置0. 840. 980.97设有呼吸阀。4、紧急停车装置0. 960. 990.98自动报警、切断装置。5、惰性气体保护0. 940. 960.95储罐惰性气体保护。6、其他工艺危险分析0. 910. 980.98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0.841II、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1、遥控阀0. 960. 980.972、排放系统0. 910. 970.96排放装置能处理少量泄露物料3、连锁装置0.980.98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0.913III、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31、消防供水0. 940. 970.97消防供水压力为620 kPa2、喷洒系统0. 740. 970.95采用普通喷洒消防系统3、泡沫灭火装置0. 920. 970.95有保护浮顶罐密封圈的泡沫灭火系统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3=0.875安全补偿系数= C1 C3 C2=0.672储罐区评价单元的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为 C =0.672。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i、火灾爆炸指数为了解评价单元的火灾、爆炸危险的严重程度,下表将火灾、爆炸指数按照数值大小划分为5个等级,具体划分情况如下表:F&EI值160619697127128158 159危险等级最轻较轻中等很大非常大 经过安全补偿后的F&EI值为112.896,属中等呈度危险等级。 ii、暴露半径与区域暴露半径表明了生产单元危险区域的平面分布,它是一个以工艺设备的关键部位为中心,以暴露半径为半径的圆。暴露半径的计算公式:R = F&EI 0. 84 式中R 为暴露半径,单位为英尺。或 R = F&EI 0. 256 式中R 为暴露半径,单位为米。通过暴露半径的计算公式,可得:补偿前的暴露半径:R = 43.008 m;暴露面积:R2 =5810.97m2;暴露区域的高度:h = R = 43.008 m;暴露区域体积: hR2 =2.5105 m3。以上计算表明了储罐评价单元的危险区域,在补偿前是一个以储罐为中心,半径为43.008m,高度为43.008m的圆柱体,在平面上的暴露面积为5810.97m2 ,暴露体积为2.5105 m。经过安全措施补偿后,得到:暴露半径为43.0080.672= 28.9 m;暴露面积为2623.88 m2;暴露区域高度为28.9 m;暴露区域体积为0.76105 m3。工艺单元危险汇总如下表:项目F&EI危险等级暴露区域半径/m暴露区域面积/m2暴露区域体积/m3补偿前168非常大43.0085810.972.5105补偿后112.896中等28.92623.880.76105iii、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可由区域内含有的财产的更换价值来确定,即:更换价值 = 0.82原来成本增长系数式中,0.82是考虑了场地平整、道路、地下管线、地基、工程费等,事故发生时不会遭受损失或无需更换的系数,即只有18的财产损失了。更换价值 = 0.8220001.1=1804 其中,原来成本取2000万元;增长系数取1.1iv、危害系数的确定危害系数是由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给出的,它代表了单元中物料泄漏或反应能量释放所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危害系数表示单元中物料泄露或反应能量释放所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危害系数的数值通过下图由物质系数MF和单元危险系数F3曲线的交点确定。如果F38.0不能外推,而按F3=8.0确定危害系数。当M=21时:Y=0.340314+0.076531X+0.003912X2-0.00073X3式中,X为单元危险系数(F3)由于单元中MF=21,F3=8,查阅上图,可以知道该单元的危害系数为0.83。v、确定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MPPD)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是假定没有任何一种安全措施来降低的损失。计算式为:基本MPPD=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危害系数=更换价值危害系数故该储罐基本MPPD=18040.83=1497.32万元vi、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实际MPPD)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表示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后,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计算式为:实际MPPD=基本MPPD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本项目,实际MPPD=1497.320.672=1006.2万元vii、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估算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是评价停产损失BI必需的一个步骤。停产损失常常等于或超过财产损失,这取决于物料储量和产品的需求状况。MPDO可根据MPDO与实际MPPD的关系按下图曲线2查取。为了求得MPDO,必须先确定MPPD。用X代替MPPD,用Y代替MPDO:认为是正确的时,:lgY=1.3251320.592471(lgX);认为70%以上正确:lgY=1.5502330.598416(lgX);认为70%以下正确lgY=1.0455150.610426(lgX)。图 MPDO的求取X: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百万美元;Y: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天。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人民币元=0.1476美元 1美元=6.7730人民币元X=10.0620.1476=1.49百万美元lgY=1.3251320.592471(lg1.49)Y=27天viii、停产损失(BI)式中,BI按美元计;VPM为每月产值;0.7表示固定成本和利润(如:尽管停产,但水、电、原材料等30无损失,故乘以0.7)。故,本项目BI=(2730)1000.7=63万美元。(3) 危险分析汇总项目获得数值单位火灾爆炸指数(F&EI)168暴露半径43.008米暴露面积5810.97平方米暴露区内财产价值2000万元危害系数0.83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MPPD)1497.32万元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C2C3)0.672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实际MPPD)1006.2万元最大可能停产天数(MPDO)27天停产损失(BI)63万元国家/地区:北京部门:XX石化场所:储罐区位置:储罐区生产单元:储罐操作类型:储存评价人:白晟生产单元当前价值:2000万日期:2010.07工艺单元主要物质物质系数火灾爆炸指数F&EI影响区内财产价值/万基本MPPD/万实际MPPD/万停工天数MPDO/天停产损失BI/万美元丙烯2116820001497.321006.22763乙烷213、火灾、爆炸危险评价 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当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到敞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