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1 页 共 14 页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矢径为 y x r 其速度大小为 C A dt r d B dt dr C 2 2 d d d d t y t x D dt r d 2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 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达式为 j bt i at r 2 2 其中a b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B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3 以下五种运动中 a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D A 单摆的运动 B 匀速率圆周运动 C 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 抛体运动 E 圆锥摆 运动 4 质点沿 x 轴作直线运动 其 v t 曲线如图所示 如 t 0 时 质点位于坐标原点 则 t 4 5s 时 质点在 x 轴上的位置为 C A 0 B 5m C 2m D 2m E 5m 5 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x 2t 7t 3 3 SI 则该质点作 D A 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沿 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沿 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沿 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沿 x 轴负方向 6 对于沿仰角 以初速度 V0 斜向上抛出的物体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物体从抛出至到达地面的过程 其切向加速度保持不变 B 物体从抛出至到达地面的过程 其法向加速度保持不变 C 物体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之前 其切向加速度越来越小 D 物体通过最高点之后 其切向加速度越来越小 7 对于作曲线运动的物体 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B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 法向分速度必为零 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 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 若物体的加速度为常矢量 它一定作匀变速率运动 o 1 2 1 2 5 2 3 4 5 4 1 t v o 1 2 1 2 5 2 3 4 5 4 1 t v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2 页 共 14 页 8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 t Av dt dv 2 式中 A 为大于零的常数 当 t 0 时 初速为 0 v 则速度 v 与 t 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C A v t A v 0 2 B v t A v 0 2 2 1 C v t A v 0 2 1 2 1 D v t A 0 2 1 2 v 9 有一质点沿 x 轴作直线运动 t 时刻的坐标为 x 5t 2 3t 3 SI 则 1 在第 2 秒内的平 均速度为 m s 6 2 第 2 秒末的瞬时速度为 m s 16 3 第 2 秒末的加速度 2 m s 26 10 物体作斜抛运动如图所示 在轨道点 A 处速度的大小为 v 其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成 30 则 1 物体在 A 点的切向 加速度 t a 2 g 2 轨道的曲率半径 g 3 3 2 2 v 11 质点 M 在水平面内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oA 段为直线 AB BC 段分别为不同半径的两个 1 4 圆周 设 t 0 时 M 在 o 点 已知运动方程为 s 20t 5t 2 cm 则 t 2s 时刻 质点 M 的切向加速度 t a 2 m s 10c 法向加速度 n a 2 cm s 3 160 12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 其运动方程为 m 2 4 2 t t x 则 0 5 s 内物体位移为 5m 走 过的路程为 13m 在第 5s 的速度为 m s 6 13 在相对地面静止的坐标系内 A B 二船都以 3ms 1 的速率匀速行驶 A 船沿 x 轴正向 B 船沿 y 轴正向 今在船 A 上设置与静止坐标系方向相同的坐标系 x y 方向单位矢量用 j i 表示 那么在 A 船上的坐标系中 B 船的速度为 j i 3 3 m s 1 14 一快艇正以速度 v0 行驶 发动机关闭后得到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与速率平方成正比的 加速度即 2 v k a 则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又行驶 x 距离时的速度为 kx e 0 v v 第二章 牛顿定律 1 质量为 m 的物体自空中落下 它除受重力外 还受到一个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的阻力的作 用 比例系数为 k k 为正常数 该下落物体的终极速度 即最后物体做匀速直线的速度 将是 A k mg A k g 2 B gk C gk D A B M s o C M cm 30 cm 15 cm 15 A B M s o C M cm 30 cm 15 cm 15 v A 30 v A 30 v A 30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3 页 共 14 页 2 在倾角为 的固定光滑的斜面上 放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 在竖直 木板被迅速拿开的瞬间 小球获得的加速度 B A sin g B tan g C cos g D cos g 3 用一根细线吊一重物 重物质量为 5kg 重物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细线 细线只能经受 70N 的拉力 现在 瞬间用力向下拉了一下下面的线 设此力最大值为 50N 则 D A 下面的线先断 B 上面的线先断 C 两根线一起断 D 两根线都不断 4 一小环可在半径为 R 的大圆环上无摩擦地滑动 大圆环以其竖直直径为轴转动 如图所 示 当圆环以恒定角速度 转动 小环偏离圆环转轴而且相对圆环静止时 小环所在处圆环 半径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 为 B A 2 B arccos 2 R g C arctan 2 g R D 需由小环质量决定 5 一只质量为 m 的猴子抓住一质量为 M 的直杆 杆与天花板用一线相连 若悬线突然断开 后 小猴则沿杆子竖直向上爬以保持它离地面的高度不变 此时直杆下落的加速度为 C A g B M mg C g M m M D g m M m M 6 质量为 m 的物体 在 F F0 kt 的外力作用下沿 x 轴运动 已知 t 0 时 x0 0 v0 0 则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 v 2 0 2 t m k t m F 和位移 x 3 2 0 6 2 t m k t m F 7 已知一物体质量 m 沿水平方向运动 初速度为 v0 所受的阻力为 Ff k v 则停止运 动时 物体运动的距离为 0 v k m 8 质量为 m 的小球在水中受的浮力为常力 F 当它静止开始沉降时 受到水的沾滞阻力为 f kv k 为常数 则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k F mg v e m kt 1 9 已知一质量为 m 的质点在 x 轴上运动 质点只受到指向原点的引力作用 引力大小与质 点离原点的距离 x 的平方成反比 即 f k x 2 k 是比例常数 设质点在 x A 时的速度为零 则 x A 2 处的速度大小为 mA k v 2 2 1 R R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4 页 共 14 页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1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1 保守力作正功时 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2 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 保守力对质点作 的功为零 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两者所做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其中正 确的说法是 B A 只有 1 是正确的 B 只有 2 是正确的 C 只有 3 是正确的 D 2 3 是正确的 2 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 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正确的是 A A 机械能不守恒 动量不守恒 角动量守恒 B 机械能守恒 动量不守恒 角动量守恒 C 机械能守恒 动量守恒 角动量不守恒 D 机械能守恒 动量守恒 角动量守恒 3 一个质点在恒力 N 9 5 3 k j i F 的作用下的位移为 m 6 5 4 k j i r 则这 个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做的功为 B A 91J B 67J C 17J D 91J 4 甲 乙 丙三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1 2 3 若它们的动能相等 并且作用于每一个物体上 的制动力都相同 则它们制动距离之比是 C A 1 2 3 B 1 4 9 C 1 1 1 D 3 2 1 5 如图所示的系统 物体 A B 置于光滑的桌面上 物体 A 和 C B 和 D 之间摩擦因 数均不为零 首先用外力沿水平方向相向推压 A 和 B 使弹簧压缩 后拆除外力 则 A 和 B 弹开过程中 对 A B C D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D A 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 B 动量不守恒 机械能守恒 C 动量不守恒 机械能不守恒 D 动量守恒 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D B C A D B C A D B C A D B C A 6 以下四种说法中 哪一种是正确的 D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一定是等值异号 B 内力不能改变系统的总机械能 C 摩擦力只能作负功 D 同一个力作功 在不同的参考系中 也不一定相同 7 在水平冰面上以一定速度向东行驶的炮车 向东南 斜向上 方向发射一炮弹 对于炮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5 页 共 14 页 车和炮弹这一系统 在此过程中 忽略冰面摩擦力及空气阻力 C A 总动量守恒 B 总动量在炮身前进的方向上的分量守恒 其它方向动量不守恒 C 总动量在水平面上任意方向的分量守恒 竖直方向分量不守恒 D 总动量在任何方向的分量均不守恒 8 质量分别为 1 m 2 m 的两个物体用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联 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 当两物体相距 x 时 系统由静止释放 已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x0 物体相距 x0 时 1 m 的速度 大小为 D A m x x k 1 2 0 B m x x k 2 2 0 C m m x x k 2 1 2 0 D 0 2 1 1 2 2 m m m x x km 9 今有劲度系数为 k 的弹簧 质量忽略不记 竖直放置 下端悬一小球 球的质量为 m 开始使弹 簧为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接触 今将弹簧上端缓慢提起 直到小球刚能脱离地面为止 在此过 程中外力作功为 A A k g m 2 2 2 B k g m 4 2 2 C k g m 2 2 2 D k g m 2 2 4 10 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以速率为 v0 与水平面夹角为 60 的仰角作斜抛运动 不计空气阻 力 小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这一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 2 3 0 v m 冲量的方向 是 沿 y 轴负方向 11 今有劲度系数为 k 的弹簧 质量忽略不计 竖直放置 下端悬挂一小球 球的质量为 m0 开始时使弹簧为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接触 今将弹簧上端缓慢地提起 直到小球刚能 脱离地面为止 在此过程中外力作功为 k g m 2 2 2 12 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一质量为 m 的车上悬挂一长为 l 质量为 m 的小球 开始时 摆线水平 摆球静止于 A 后突然放手 当摆球运动到摆线呈铅直位置的瞬间 摆球相对 地面的速度为 m v m m gl 1 2 k 1 m 2 m k 1 m 2 m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6 页 共 14 页 13 一个质量为 m 的质点 仅受到力 3 r r k F 的作用 式中 k 为正常数 r 为从某一定点到 质点的矢径 该质点在 r r0 处由静止被释放 则当它到达无穷远时的速率 v 0 2 mr k 14 一质点在坐标平面内作圆运动 其轨迹方程为 2 2 2 a x a y 有一力 F 作用在质点上 大小为 0 j y i x F F 求质点从原点运动到 2 0 a 位置过程中 这个力 所作的功 W 2 0 2 a F 第四章 刚体转动 1 一人握有两只哑铃 站在一可无摩擦地转动的水平平台上 开始时两手平握哑铃 人 哑 铃 平台组成的系统以一角速度旋转 后来此人将哑铃下垂于身体两侧 在此过程中 关于 系统角动量和机械能正确的是 A A 角动量守恒 机械能不守恒 B 角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 C 角动量不守恒 机械能守恒 D 角动量不守恒 机械能不守恒 2 关于力矩有以下几种说法 1 内力矩不会改变刚体对某个轴的角动量 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同一轴的力矩之和 必为零 3 质量相等 形状和大小不同的两个刚体 在相同力矩的作用下 它们的角加速 度一定相等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只有 2 是正确的 B 1 2 是正确的 C 2 3 是正确的 D 1 2 3 都是正确的 3 如图所示 A B为两个相同的定滑轮 A 滑轮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 B滑轮受力F mg 设 A B 两滑轮的角加速度分别为 A 和 B 不计滑轮的摩擦 这两个滑轮的角加速度的大 小关系为 C A A B B A B C A B D 无法确定 A m B F mg A m A m B F mg B F mg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7 页 共 14 页 4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 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则卫星的 C A 动量不守恒 动能守恒 B 动量守恒 动能不守恒 C 角动量守恒 动能不守恒 D 角动量不守恒 动能守恒 5 一轻绳跨过一具有水平光滑轴 质量为 M 的定滑轮 绳的两端分别悬有质量 m1 和 m2 的 物体 m1 B 但两圆盘的质量与厚度相 同 如两盘对通过盘心垂直于盘面轴的转动惯量各为 JA 和 JB 则 B A JA JB B JB JA C JA JB D JA JB 哪个大 不能确定 8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表明 刚体所受的外力对转轴的力矩之和等于刚体对该轴的 转动惯 量 与刚体的 角加速度 的乘积 9 一条缆索绕过一定滑轮拉动一升降机 滑轮半径 r 0 5 m 如果升降机从静止开始以 a 0 4 m s 2 的加速度上升 则 1 滑轮角加速度 2 s rad 8 0 2 t 5 s 时角速度为 1 s rad 4 转过的圈数为 1 6 圈 3 t 1 s 时轮缘上一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2 s m 51 0 10 一长为 l 重为 P 的均匀梯子 靠墙放置 墙光滑 当梯子与地面成 角时处于平衡 状态 则梯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f P 大小 cot 2 P 方向为水平向左 o 1 m 2 m o 1 m 2 m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8 页 共 14 页 11 一质量为 m 长为 L 的均匀细棒 可在水平桌面上绕通过其一端的竖直固定轴转动 已 知细棒与桌面的摩擦因数为 则棒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矩M 的大小为 mgL 2 1 12 质量为 m 半径 R 的均匀圆盘可绕过中心的光滑竖直轴自由转动 在盘缘站一质量为 m0 的人 开始人和盘都静止 当人在盘缘走一圈时 盘对地面转过的角度为 m m m 0 0 2 4 13 在开启电源后电磁力使得电风扇转动 若经 1 t 时间电风扇稳定转动即达到了额定转速 此时相应的角速度 0 当关闭电源后 经过 2 t 时间风扇停转 已知风扇转子的转动惯量为 J 并假设摩擦阻力矩和电机的电磁力矩均为常量 则电机的电磁力矩为 1 1 2 1 0 t t J 14 如图所示 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与绕在定滑轮上的绳子相联 绳子的质量可以忽略 它与定滑轮之间无滑动 假设定滑轮质量为 M 半径为 R 其转动惯量为 2 2 MR 则该物 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 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 2 M m mgt v 第五章 第五章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 5 1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 总能量为 1 E 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重物的 质量增加为原来的四倍 则它的总能量E 变为 D A 1 E 4 B 1 E 2 C 2 1 E D 4 1 E 5 2 一个质点作简谐运动 振幅为 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2 A 且向 x 轴正方向运 动 则代表该简谐运动初始时刻的旋转矢量为 B 5 3 一个作简谐运动的物体 某一时刻位于平衡位置 则 B A 动能为零 势能为零 B 动能最大 势能为零 C 动能为零 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 势能也最大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9 页 共 14 页 5 4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周期为 T 质点由平衡位置向 x 轴正方向运动时 由平衡位置到 二分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B A 4 T B 12 T C 6 T D 8 T 5 5 两个同振动方向 同频率 振幅均为 A 的简谐运动合成后 振幅仍为 A 则这两个简 谐运动的相位差为 C A 60 o B 90 o C 120 o D 180 o 5 6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此 图 它 的 周 期 T 24 7 s 初 相 位 4 3 5 7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速度最大值 vm 5 cm s 振幅 A 2 cm 若令速度具有正最大值 的那一时刻为 t 0 则振动表达式为 2 1 2 5 cos 10 2 2 t x SI 5 8 一质点按如下规律沿 x 轴作简谐振动 3 2 8 cos 1 0 t x SI 则此振动的周期为 0 25 s 振幅为 0 1 m 初相为 3 2 速度最大值为 s m 5 2 加速度最大值为 2 63 s m 5 9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曲线如图 则这 两个振动合成之后的振动的初相为 5 10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运动 振动方程分别为 2 1 3 10m cos 6 xt 2 2 4 10m cos 3 xt 则他们的合振动振幅为 5cm 5 11 三个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如图所示 则合振动的振幅为 0 s t x 4 2 o 2 2 3 1 A 2 A 3 A O x 2 3 O t A A 2 x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10 页 共 14 页 第六章 第六章 机械波机械波 6 1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 正确的说法是 C A 波源不动时 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B 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 C 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落后 D 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点的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超前 6 2 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 沿传播方向相距为 2 1 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定 A A 大小相同 方向相反 B 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C 大小不同 方向相同 D 大小不同 而方向相反 6 3 图示为一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 t 0 时刻的波形 若各点振动初相取 到 之间的值 则 A A 1 点的初位相为 0 1 B 0 点的初位相为 2 1 0 C 2 点的初位相为 0 2 D 3 点的初位相为 0 3 6 4 一简谐波沿 Ox 轴正方向传播 t 0 时刻波形曲线如左下图所示 其周期为 2 s 则 P 点处质点的振动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为 A 6 5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 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 则它的 能量是 B A 动能为零 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 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 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 势能为零 6 6 一列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为 cos 4 x yAt u 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为 沿 x 轴负方向 坐标原点处质点的初相位为 3 4 x 0 1 2 3 4 u y v x u Y P 0 A 0 1 2 A v s t D 2 0 A v 1 5 0 A 1 2 0 s t B A 1 2 v A 0 5 0 C s t s t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11 页 共 14 页 6 7 一平面简谐波 波速为 6 0m s 振动周期为 0 1s 则波长为 0 6m 在波的传 播方向上 有两质点的振动相位差为 6 5 此两质点相距为 0 25m 6 8 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负向传播 波长 1 0 m 原点处质点的振动频率为 2 0 Hz 振 幅 A 0 1m 且在t 0 时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 y 轴负向运动 则此平面波的波动方程为 0 1cos 42 2 ytx 6 9 一平面简谐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波速为 u 已知 x 1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 t A y 若 则此波的表达式为 1 cos u x t A y 6 10 如图所示 一平面简谐波沿 Ox 轴正方向传播 波长为 若 1 P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为 vt A y 2 cos 1 则 2 P 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12 cos 2 LL yAt 6 11 一平面余弦波沿 Ox 轴正方向传播 波动表达式为 2 cos x T t A y 则 x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2 cos 1 T t A y 若以 x 处为新的坐 标轴原点 且此坐标轴指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反 则对此新的坐标轴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是 2 cos 2 x T t A y 6 12 两列波满足相干条件方可干涉 相干条件为 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一致 相位差恒定 6 13 如图所示 1 S 和 2 S 为同相位的两相干波源 相距为 L P 点距 1 S 为 r 波源 1 S 在 P 点 引起的振动振幅为 1 A 波源 2 S 在 P 点引起的振动振幅为 2 A 两波波长都是 则 P 点的 振幅为 2 2 cos 2 2 1 2 2 2 1 r L A A A A 6 14 如图所示 A B 两点为同一介质中两相干波源 其振幅皆为 5 cm 频率皆为 100 Hz 当点 A 位于波峰时 点 B 恰为波谷 波速为 10m s 两列波传到点 P 时发生干涉 P 点的 振幅为 0 x x 1 P 2 P O 1 L 2 L L r 1 S P 2 S 15 m 20 m A B P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12 页 共 14 页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波动光学 14 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若单色光源 S 到两缝 S1 S2 距离相等 则观察屏上中央明条纹位 于图中 O 处 现将光源 S 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 S 位置 则 B A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 且条纹间距不变 B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 且条纹间距不变 C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 且条纹间距增大 D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 且条纹间距增大 O S1 S2 S S 14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 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B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14 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屏幕 E 上的 P 点处是明条纹 若 将缝 S2 盖住 并在 S1 S2 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高折射 率介质反射面 M 如图所示 则此时 B A P 点处仍为明条纹 B P 点处为暗条纹 C 不能确定 P 点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D 无干涉条纹 14 4 如图所示 折射率为 n2 厚度为 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分别为 n1 和 n3 已知 n1 n2 n3 若用波长为 的单色平行 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 则从薄膜上 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 与 的光程差是 A A 2n2 e B 2n2 e 2 C 2n2 e D 2n2 e 2n2 14 5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 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 a 4 的单缝上 对 应于衍射角为 30 的方向 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B A 2 个 B 4 个 C 6 个 D 8 个 14 6 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 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 60 光强为 I0 的自然光垂直 入射在偏振片上 则出射光强为 A A I0 8 B I0 4 C 3 I0 8 D 3 I0 4 P E M S1 S2 S n2 n1 n3 e 大学物理 1 总复习资料 第 13 页 共 14 页 14 7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所用光波波长 5 461 10 4 mm 双缝与屏间的距离 D 300 mm 双缝间距为 d 0 134 mm 则中央明条纹两侧的两个第三级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7 32 mm 14 8 一束波长为 600 nm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 n 1 33 的透明薄膜上 该 薄 膜 是 放 在空 气 中的 要使 反 射 光得 到 最大限 度 的 加强 薄 膜最 小 厚度 应 为 113nm 14 9 惠更斯引入 子波 的概念提出了惠更斯原理 菲涅耳再用 子波干涉 或答 子波 相干叠加 的思想补充了惠更斯原理 发展成了惠更斯 菲涅耳原理 14 10 一束自然光从空气投射到玻璃表面上 空气折射率为 1 当折射角为 30 时 反射光 是完全偏振光 则此玻璃板的折射率等于 1 732 14 11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 作如下调节时 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 1 使两缝之间的距离变小 2 保持双缝间距不变 使双缝与屏幕间的距离变小 3 整个装置的结构不变 全部浸入水中 4 光源作平行于 1 S 2 S 联线方向上下微小移动 5 用一块透明的薄云母片盖住下面的一条缝 答 1 条纹变疏 2 条纹变密 3 条纹变密 4 零级明纹在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急诊医学应急处理能力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浙江博思睿招聘(派遣至海宁市硖石街道办事处)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危重病房急救处理流程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6广东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百万英才汇南粤”第三次招聘政府雇员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助理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内镜检查操作规范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热疗热疗技术应用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肿瘤学肿瘤标记物检测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中国移动北海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模拟30问及答案
- 昌都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美发师考试题
- 浙江安保考试题库及答案
- 苏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专题讲座-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93阅兵
- 兵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贵州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免疫细胞治疗安全性评价-第1篇-洞察及研究
- 车间师带徒管理办法
- 桥梁工程监理工作实施方案
- 2025年秋期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服装辅料基础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