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76例报告.doc_第1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76例报告.doc_第2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76例报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疾病,是致命性慢性传染病。全球HIV感染正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增加,这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极大威胁,妇女儿童感染HIV的状况更令世人关注。我国1995年HIV感染进入快速增长期1,面对这一种特殊群体,我们医务人员将经受严峻的挑战。为了解HIV/AIDS高发区妇女感染HIV的情况,我们回顾分析在南部非洲赞比亚首都卢萨卡Maina soko医院2年工作期间76例HIV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均为门诊就诊病例,选择随机进行,检查HIV抗体征得患者同意。2年期间对255例患者进行了HIV抗体检查,查出HIV阳性84例,其中8例有慢性咳嗽、消瘦、发热、腹泻、口腔溃疡等全身症状,余76例以当地常见妇科疾患就诊。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确诊为AIDS。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38岁,平均26.2岁,均为黑种人。1.2 感染途径 均为性传播,女方性伴侣2人以上24例,占31.58%(24/76),男方性伴侣2人以上39例,占51.31%(39/76),男方性伴侣情况不清者13例。1.3 HIV抗体检查方法 乳胶凝集法(PA)初筛后,以蛋白印迹法确定,HIV抗体阳性84例,占37.33%(84/225)。试剂由美国生物工程公司提供。1.4 临床表现 一般都以当地常见妇科病患就诊。不孕41例;其中伴盆腔炎性包块8例,双附件明显增厚,有压痛13例,白带异常21例。外阴瘙痒并异物生长6例;月经不调13例,会阴一侧红、肿、痛有包块4例;早期妊娠12例;伴腹痛、阴道流血9例。1.5 诊断 HIV抗体阳性不孕症41例(原发不孕9例,继发不孕32例);外阴尖锐湿疣6例;月经不调13例;前庭大腺脓肿4例;早孕3例;先兆流产2例;不全流产2例;异位妊娠5例。2 讨论HIV传染途径主要有3个方面,即性生活传播、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和母婴传播。我们收集的资料全部为性生活传播,无一例吸毒者,全部无输血史。感染HIV的孕妇所分娩的婴儿有1/41/3在妊娠后期或产程中感染HIV,现母婴垂直传播所引起的儿童AIDS有上升趋势,故妇女感染HIV的现状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我国近年HIV感染总数已达100万人,且呈上升趋势,许多妇女正受到该病的威胁。对于AIDS的临床特点,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已有所认识。但患者自身感染HIV到发展为AIDS有一段漫长的潜伏期,其临床表现可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急性期,又称为“窗口期”,症状在23周时间自然消失。第二阶段为“无症状期”,这个时期较长,占整个病程的80%左右,此期患者也称为“HIV”携带者。第三阶段为“症状期”。由于AIDS是HIV病毒选择性破坏了辅助性、诱导性T淋巴细胞亚群,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2,故易发生各种局部或全身性机会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学感染。再加上漫长的“无症状期”,因而感染HIV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这就给临床工作者的诊断带来困难,易漏诊。本组84例HIV阳性者,虽有8例表现为明显的AIDS,但无一例以HIV感染或AIDS主诉就诊,所有病例均以妇科症状及体征就医,76例HIV阳性患者,均有常见妇科疾病。由于妇产科专科性强及工作性质决定,不论是在门诊诊治患者或病房接生、手术等操作,均常接触到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及血液。如果为HIV感染患者,这些均带有HIV,可通过黏膜及破损的皮肤传染给医务人员。因此建议在AIDS高发区对手术、生产的妇女进行常规的HIV抗体检查,门诊加强自我防护,这样有利于HIV/AIDS患者的早期诊治及医护人员本身的防护。【参考文献】1 陈春林, 张随学.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yxyy/main/index.php.2011(04)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xyfm/class/. 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huanmei/class/.2010(02)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MRI三维重建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qikan/class/.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01) 9 高成杰, 张随学,裴强,徐达传.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 2005(03) 11 续靖宁,邓晓红.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 2009(02) 12 刘增佑,朱艳宾,王淼,崔艳双, 张随学,胡群英.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31) 13 佟艳,张晶,钱荣华,李蕊. 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药. /news/class/.2010(24) 14 林丽珍,杨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11) 15 狄海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11(09) 16 张随学,杨彦,杨伟文.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 /news/class/. 2007(09) 17 马丽,叶新红,张文静. 311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18 冯妍,刘蒙娜,赵兰娣. 褪黑素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8) 19 易媛媛,其木格, 张随学. 182例妊娠期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