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面构图.ppt_第1页
电视画面构图.ppt_第2页
电视画面构图.ppt_第3页
电视画面构图.ppt_第4页
电视画面构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画面构图的目的和任务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第三节构图原理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第五节空间 立体形状和质感的表现 教学目标 1 熟悉电视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 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及在构图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掌握突出主题的方法和手段 同时能正确处理和运用陪体 前景 背景 空白 3 了解均衡的方法以及对均衡有影响的因素 4 掌握常见的对比方法 5 了解正面 侧面 斜面 背面构图各自的特点 6 了解平摄 仰摄 俯摄 顶摄构图各自的特点 7 熟悉长焦距镜头和短焦距镜头构图有何不同 8 掌握远 全 中 近 特不同景别画面的主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构图的方法和技巧 2 如何应用画面造型为主题服务 教学方法 本章的重点为电视画面的造型方法和技巧 课堂讲解中配合多媒体课件 录像等手段 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 电视画面构图 多媒体课件讲授 课外自学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网络课程 实验教学中采用摄像机 通过外景拍摄 体会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掌握固定画面和运动画面的拍摄方法和技巧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一节画面构图的目的和任务 一 电视画面的含义 所谓电视画面是指通过摄录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不间断地拍摄的形象素材 它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 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 二 画面构图的目的和任务 想表现什么 该怎样表现 1 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画面中某一被选择的物体上来 2 画面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使其内容鲜明突出地去影响观众的感受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一节画面构图的目的和任务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一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与要求 运动性 时限性 3 多视点 4 构图处理的一次性 5 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画面要简洁 主体要突出 3 立意要明确 4 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 一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与要求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有人物活动的画面 风光 环境描写的画面 3 静物画面 4 特技画面 画面的种类 5 不同景别的画面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形状 线条 3 光线 4 色彩 二 构图的要素 5 质感 6 立体感 7 运动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形状 1 方形方形对边等长且保持平行 四角均为直角 给人以方正 严谨之感 这种形状用以表现庄严雄伟的建筑最为适合 比方说四四方方的紫禁城 拍摄这类照片切记仔细构图 要做到 横平竖直 否则一旦线条歪掉 本身雄伟的建筑也就变得东倒西歪 缺乏震撼力了 二 构图的要素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形状 2 圆形圆形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太阳 饱满的果实等 圆不仅有着饱满 圆润的意思 而且还常常带有团圆的涵义 从古代的诗人到现在的摄影师都喜欢用圆圆的月亮来借喻同亲朋好友团聚共欢 由圆形衍生出来的各种曲线和椭圆也是摄影中常用的构图手段 如人体摄影中就常常用到柔和饱满的曲线来表现女性柔美的特征 二 构图的要素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形状 3 三角形三角形由三条边构成 它不像方形那样中规中举 也不像圆形那样圆滑 三角形如果是正立向上 最典型的就是金字塔 给人稳固 结实 不可动摇的感觉 反之 如果三角形一头向下呈倒立状 则会给人一种强烈的不稳定感或隐含着危机动荡和不安 如果一个正立的小三角形上倒立一个大一点的三角形 则给人以轻巧 典雅的感觉 例如一个精致漂亮的香槟酒杯 二 构图的要素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线条画面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分界线 形象之间的连接线 二 构图的要素 垂直式 挺拔 威严 S型 动感 沿对角线构图 斜线式 动感活泼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3 光线 二 构图的要素 1 光线可以表现时间环境 2 利用光线效果突出被摄体 3 利用光线创造气氛 4 利用光线 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4 色彩 二 构图的要素 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 某一色相总是与某个具体物象联系在一起 长期以来 人们就对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受与联想 蓝蓝的海水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小舟在水波中荡漾 给人以恬静 闲雅的感觉 选择黎明未出太阳时的光线拍摄 画面偏蓝青色 显得宁静 深邃 辽阔 石广智摄 清晨 拍摄出来的彩色照片呈蓝紫色 整个画面效果清新 淡雅 田野之春 前景中的一片金黄色的菜花在暗绿色背景衬托下格外鲜明醒目 画面三大色块互相协奏 谱写出一曲优美的春之赞歌 前田真三摄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中永远是喜庆 吉祥的象征 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主要是由于人的感官在受到色彩的刺激后所引起的与温度感觉相联结的心理反应 红色使人联想到火焰 日出 灼热的金属而萌生暖意 蓝色使人联想到海水 碧空 炎夏的树荫和冰雪的阴影而产生凉爽和寒冷感 一般地说 倾向于红 橙 黄等色的色相为暖色 给人以一种热烈 温暖 积极 热情的视觉感受 而倾向于青 蓝 紫等色的色相是冷色 给人一种寒冷 严峻 冷静 收缩的视觉感受 金色的希望 高健生摄选择傍晚的光线 使整个画面呈金黄色调 表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选择黎明未出太阳时的光线拍摄 画面偏蓝青色 显得宁静 深邃 辽阔 色彩的轻重与进退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也是由联想作用引起的 轻盈的物体看起来多是浅色的 如白云 烟雾 棉花等物质 沉重的物体多是深色的 如钢铁 煤炭 岩石等物质 因此 我们容易以这种日常生活经验来看待色彩的轻重感 明度较高的色彩看上去感到较轻 明度较低的色彩看上去往往感到较重 在摄影中 可利用色彩的轻重感来求得画面视觉效果的均衡 飘扬的经幡 唐卫东摄利用经幡的暖色与天空的冷色 在视觉上构成远近有别的幻觉 色彩的进退是指在同等远近距离上的色彩 红 橙 黄等暖色看上去比蓝 青等冷色显得近 在视觉上构成远近有别的幻觉 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指画面不是以某一种颜色为基调 而是以两种对比色彩为基调 如冷暖色对比 互补色对比 明度的对比 饱和度的对比等 大地神韵 组照之一 龙福云摄 高饱和度的原色对比 色彩鲜艳 醒目 颜色跳动感强 彩图11 40 高原圣事 刘小强摄采用互补色对比 视觉冲击力很强 采用互补色对比 视觉冲击力很强 红花绿叶属于互补色对比 花朵显得醒目突出 江声树摄 色彩和谐 色彩的和谐指整幅画面上色彩配合的统一 协调 悦目 和谐构成与对比构成的色彩效果相反 它不给人们强烈的色彩刺激 而追求色彩的和谐与协调 尽量使观者感到优雅 舒展 平静 悦目 以柔和的色调唤起人们的美感 用相邻色相红与橙黄作对比 这种色彩对比过渡自然 没有强烈的色彩跳跃感 画面显得和谐 使观赏者获得悦目 平衡 统一的感觉 林思齐摄 同类色和谐 低饱和度和谐 低饱和度和谐 消色的调和作用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1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是什么 2 电视画面构图有哪些基本要求 3 如何利用线条造型 4 光线在造型中有哪些作用 5 色彩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有哪些 思考题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主体 陪体 3 前景 4 背景 一 画面的布局 5 空白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陪体 一 画面的布局 1 对主体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2 陪体可以渲染 烘托画面的主体形象 3 陪体对画面构图的均衡和美化作用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对称均衡 非对称均衡 二 画面的均衡 均衡的两种形式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构图要素对均衡的影响 空白对均衡的影响 3 趣味中心对均衡的影响 4 运动对画面均衡的影响 二 画面的均衡 5 要符合自然客观情况 对均衡有影响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6 视觉右撇现象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大小的对比 明暗 色彩的对比 3 形状 线条的对比 4 动静对比 三 画面的对比 5 质感对比 6 虚实对比 7 新旧对比 8 方向对比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画面的视觉节奏是指把画面中特征相近的物体和构图要素加以归类 结合 以各种形式不断重复 形成视觉上的 节拍 1 相同形状物体在画面上重复出现 2 物体表现形式渐变 3 以相同速度运动的物体 背景不同也形成不同的节奏 四 画面的视觉节奏 4 画面内物体运动形式造成的节奏 5 摄像机运动形式造成的节奏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1 相似的形状或相似的方向的重复可延续能产生节奏和动感 使各部分结合为一整体 2 将多个物体 按相似条件组合为单个物体 3 使用统一的背景 也使画面具有统一感 五 画面的统一性 4 部分与整体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呼应 也获得统一感 5 线条把各个零乱的物体连接起来 使其趋于统一 6 色调的连贯或单一 使画面具有统一感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三节构图原理 1 电视画面由哪几部分组成 2 如何突出主体 3 举出几种对比的方法 4 什么叫视觉节奏 思考题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一 拍摄方向 一 拍摄角度的选择 1 根据主题内容精心设计画面构图 2 对已有的客观环境进行安排 调整 3 选择合适的摄像机机位和拍摄方式 二 拍摄高度 三 拍摄距离 二 拍摄方式的选择 一 固定画面 二 运动画面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1 正面构图 2 侧面构图 3 斜侧面构图 4 背面构图 拍摄方向 水平方向构图 正面 斜侧面 斜侧面 正侧面 A B C D 1 正面拍摄 1 画面特点摄像机对着被摄物正面拍摄 以展现被摄体正面的形态 特征 主体一般处于画面的中心 正拍是突出表现主体外部特征的一个常用的主要的角度 1 正面拍摄 2 正面拍摄作用用于表现人物时 人物面对观众 似乎可以通过眼神 表情和姿态与观众面对面交流 具有亲切感 用于表现物 可以表现物体正面的气势和对称结构的风格 给人一端正 安定 稳重的视觉效果 3 正拍的局限性它只表现被摄物的一个平面 建筑物多出现平行线条 各种透视关系不明显 立体感不强 在表现运动时 动体的运动空间被压缩 缺乏动势 2 侧面拍摄 1 画面特点侧拍是拍摄物体的侧面 表现其侧面轮廓特征 侧拍画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2 侧面拍摄 2 侧面拍摄的作用在人物中景中 适合于表现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侧拍能很好地表现动势 2 侧面拍摄 3 侧面拍摄局限性立体感比正面构图有所加强 但由于侧拍也只表现一个正侧面 仍然缺乏透视变化 所以立体感还比较弱 3 斜侧方向拍摄 1 画面特点是介于正面与侧面之间的任一点 对着被摄物的斜侧面拍摄 2 作用正斜侧方向拍摄建筑物 桥梁 道路 能使被摄主体的横向线条在画面上变成斜线 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 能扩大画面的纵深空间 有利于表现主体的立体感和环境的纵深感 正斜侧方向拍摄人物 兼有正面拍摄与侧面拍摄的特征与优点 既能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 心理活动 又能刻画人物的轮廓形态以及交流时的手势动作 斜侧角度是拍摄中常用的角度 都江堰景区一角 初雪罩峨嵋 过肩镜头 over theshouldershooting 过肩镜头 鲁豫有约 毛阿敏 交叉拍摄 crossshooting 拍摄两人谈话节目时采用的普遍方式 利用反打视角来建构两个主体的近景 特写 画面 CCTV 电视你我他 CCTV 电视你我他 4 背面拍摄 1 画面特点背拍是从被摄对象背面拍摄 人物背影轮廓线上升到造型的主要地位 2 作用背拍具有很强的传情写意功能 通过着力刻画人物背影的姿态轮廓 并提炼典型的线条结构 从而诱发观众的联想与思考 有的背摄镜头 作者既表现了人物的背景 又突出了环境 背景 这样的画面写实成分较强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1 平摄构图 2 仰摄构图 3 俯摄构图 4 顶摄 拍摄高度 拍摄高度 在拍摄距离 拍摄方向不变的条件下 拍摄点的高度不同 画面中的主体 陪体和环境背景的关系也会有很大的改变 可导致画面水平线的变化 前后景物可见度的变化和透视变化 1 平摄 1 画面特点平摄是用视平线的角度来拍摄 地平线在画面中间 2 作用平摄符合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特点 给人以平易亲切感 以平摄的角度 让人物面对摄像机 也是播音员 主持人及新闻人物讲话的最佳角度 有利于与观众面对面交流 亲切自然 3 拍摄注意点平摄人物为主的画面应注意选择背景 运用各种方法突出主体形象 平摄以风景为主的画面应注意尽量避免地平线平分画面 平角度拍摄 图示 2 仰摄 1 画面特点摄像机低于被摄对象向上拍摄 地平线处于画面下部或下部之外 仰摄善于表现景物的垂直构图 会使本来不太高的物体显得高大 使本来就高大的物体显得更挺拔 2 作用仰摄改变了人们通常观察事物的视觉透视效果 突出和夸张了被摄体的高度 可以创造崇高 威严的气势 给人以舒展 开阔 崇高 景仰的感觉 利用贴近地面的仰摄 可以夸张运动对象的腾空 跳跃动作 从而产生比实际生活更强烈的冲击力 3 拍摄注意点使用仰摄时应注意 如果角度选择不当 容易在画面上产生人和物体严重变形的视觉效果 仰角度拍摄造型效果 3 俯摄 1 画面特点摄像机高于被摄对象向下拍摄 地平线在画面上部或上部之外 2 作用俯摄在于它能使地面景物层次在画面上平展开来 纵向线条能够得到充分展现 有利于交待环境 数量 地理位置和人物的关系 盛大的群众场面 平原上的万马奔腾 建筑物的图案型布局 逶迤的山间公路等 采用俯摄角度加以表现能展示场景的图案美和雄伟壮观的气势 俯角度常用于表现压郁 鄙视的寓意 3 拍摄注意点俯摄角度一般不适合表现人物 它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感 不利于感情上的交流 不利于人物神情的表达 俯角度拍摄展示环境与空间深度CCTV 新中国大阅兵 4 顶摄 1 画面特点摄像机镜头近似于垂直地面 位于被摄体的上方自上向下拍摄 其视觉效果近似俯摄 但画面各方面配置比一般俯摄有较大的变化 2 作用用它拍摄景物 人物更能强调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和造型上的图案变化 高空对地面的拍摄以及手术操作 拍摄昆虫 生物活动情况等常用顶摄角度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拍摄距离 定焦距 景别的形成方式 变焦距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同一景别画面时 改变的仍然是拍摄距离 短焦距镜头要近拍 长焦距镜头要远拍 用不同焦距 不同距离拍摄同一景别的画面构图效果不同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1 远景 2 全景 3 中景 4 近景 拍摄距离 景别的划分 5 特写 2 景别的作用景别的运用是导演规范观众注意力的手段 导演通过景别和拍摄角度的选择和变化 决定观众看什么 不看什么 从而把本质的 重要的画面内容保留在镜头的视野中 排除一切次要的 甚至是多余的部分 有利于明确表达主题 特写 近景 中景 全景 景别划分 特写 远景1 画面特点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 它以大自然为主要对象 以开阔的视野展示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山河气势 以环境为主 以景物 场面为主要对象 可以没有人物 有人物也只占很小的位置 2 远景的作用 1 交待事物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 表现宽广 辽阔的场面 展示雄伟 壮观的气势 2 描写景物 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3 远景的拍摄注意点 1 从大处着眼 注意整体构图 不要把精力放在太具体的细节部位 要化繁为简 力戒杂 乱 2 调动一切手段表现空间的深度 二 全景1 画面特点全景以某一主体事物的整体形象为构成画面的依据 它的表现范围包括对象的全貌 人的全身 物的整体和周围一定的环境 在全景中有了明显的主体 它是画面所表现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 2 全景的作用 1 确定事物 人物的空间关系 为一组画面定向 2 把主体 人或物 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加以表现 通过一定环境的烘托和渲染来表现人或物的动势 表现人物的风度和气质 人物全景 场面全景 3 全景的拍摄注意点 1 主体外缘轮廓线要完整流畅 避免全景不全 2 调动各种方法突出主体 如选择适当的前景加强空间深度感 选择色调不同的背景突出主体 把主体放在画面的突出位置 占有较大的面积或置于视觉中心等 三 中景1 画面特点中景主要表现人物的动作和人物之间的交流 中景概括的范围是 对人来说包括了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 对物来说是表现富有特征的结构或部位 中景中主体 人或物 的形象 形态特征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分 环境部分降为次要地位 2 中景的作用主要用于表现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情节 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表现物富有特征的结构 形态 3 中景的拍摄注意点拍摄中景时 人的身体可以不全 但应保证手的动作活动的空间不超越出画面 对于物则应抓住具有本质特征的部位 四 近景1 画面特点近景以人的表情和物的质地为表现对象 它概括的部分 对人来说是人的上半身以上的部分 其中面部应占有相当的面积 眼睛成为画面的重点 对物来说应着力于表现物的重要部位的细节特征 并突出其质感 2 近景作用 1 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 刻画人物性格 2 容易产生交流感 3 近景的拍摄注意点 1 人物面部表情不能 出戏 2 背景要简洁 五 特写1 画面特点特写是表现某些细小的局部的景别 它概括的范围 对人来说 是指肩部以上的部分 它使被摄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 对它作更细致的交待 给人以强烈集中的印象 2 特写的作用 1 突出和强调突出刻划人物 表现细微的 用眼睛不易察觉到的人的心理活动和形体动作 2 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对观众造成冲击力 震撼观众的感情 3 转场 3 特写的拍摄注意点 1 构图要饱满 2 严格控制画面曝光量 景别的划分就是运用电视的表现手法 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来表现对象的大小 远近 由远到近的组合形式 和画面越来越高涨的情节发展相辅相成 适用于表现愈益高涨的情绪 由近到远的组合形式 适于表现愈益宁静 深远或低沉的情绪 并可把观众的视线由细部引向整体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固定画面是指摄象机在机位不动 镜头光轴不变 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固定画面拍摄 1 固定画面的作用 2 固定画面的局限 3 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固定画面拍摄 1 固定画面的作用 1 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 2 能突出表现静态人物 3 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 4 富有静态造型之美及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5 引发趋向于 静 的心理反应 6 表现的客观性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固定画面拍摄 2 固定画面的局限 1 视点单一 视域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 2 在一个镜头中构图难以发生很大变化 3 对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较大的主体难以很好的表现 4 难以表现复杂 曲折的环境和空间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固定画面拍摄 3 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1 注意捕捉动感因素 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2 要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3 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 可视性 4 固定画面在拍摄时一定要稳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运动镜头是指通过摄影机 摄像机的运动或连续改变光学镜头的焦距所拍摄得到的画面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种类 1 推镜头 2 拉镜头 3 摇镜头 4 移镜头 5 跟镜头 6 升降镜头 7 转镜头 8 虚镜头 9 晃镜头 10 甩镜头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1 推镜头 推镜头是指被摄主体不动 摄像机逐渐逼近主体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框由远而近向主体接近拍摄的画面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推镜头画面特征 1 在镜头向前推进的过程中 画面框架向前运动 造成画面向主体方向推进 由远及近 由整体到局部 由大景别到小景别变化的效果 2 随着镜头的推进 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在画面中逐渐变大 次要部分从画面中逐渐消失 与此同时主体物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推镜头画面特征 3 推镜头最后的落幅使被摄主体处于醒目的结构中心 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突出表现的部位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推镜头的表现力 1 推镜头具有突出主体人物 突出重点形象的作用 2 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 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3 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 4 推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不断发生变化 5 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物体的动感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推镜头拍摄注意事项 1 推镜头表现重点在落幅 要保证焦点准确 2 推镜头速度要均匀 防止 打气筒式 3 推镜头在推进的过程中 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2 拉镜头 拉镜头与推镜头相反 是指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框由近而远与主体脱离的一种拍摄方法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拉镜头画面特征 1 在镜头向后拉出的过程中 画面框架向后运动 使画面从某一主体开始逐渐退向远方 景物由小的局部拉向所在的大环境 由近及远 由小景别到大景别 2 随着镜头的向后拉开 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由大变小 主体周围的环境由小变大 画面表现空间逐渐展开 起幅中的主体形象逐渐远离 视觉信号越来越弱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拉镜头的表现力 1 用来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 从某一主体物逐渐拉开 画面逐渐出现主体周围的环境 最后在一个远大于主体的空间和范围内停住 在一个镜头中既在画面的起幅处表现了主体形象 在落幅画面中表现了主体所处的环境特点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3 摇镜头 摇镜头是指摄像机位置不动 改变镜头的拍摄方向 借助于三脚架上的云台或拍摄者自身的身体 水平或垂直地摇动摄像机机身所拍摄的画面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摇镜头画面特征 1 摇镜头使画面始终不离开它所表现的空间 对空间的再现是依次顺序地连续不断地通过镜头的摇动展现出来 2 摇镜头使被摄物体在画面内停留的时间相对于静态画面来说减少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摇镜头画面特征 3 摇镜头比剪辑更能客观地表现现实空间的真实性和整体感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摇镜头的表现力 1 展示空间扩大视野 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2 对一组外形相同或相似物体用摇方式让它们在画面上逐个出现能形成一种累积效果 3 介绍 交代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或事物的内在联系 4 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 动势 运动方向和运动轨道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摇镜头拍摄注意事项 1 摇摄要有目的性 2 摇镜头速度要均匀 3 整个摇镜头构图要完整与均衡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4 移镜头 移镜头是指在拍摄过程中 摄像机位置不断变化 在移动中拍摄静止或运动的被摄对象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移镜头拍摄形式 横移是肩扛摄像机或把摄像机架在移动车上 在水平方向作左右横向移动 拍摄一侧的景物 造成巡视或展示的视觉效果 1 横移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移镜头拍摄形式 跟移是摄像机跟随被摄对象的运动移动拍摄 摄像机与被摄对象运动方向相同 两者基本上保持不变的距离 造成跟随的视觉效果 跟移还包括摄像机跟随被摄对象的运动而向前或向后移动拍摄 2 跟移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移镜头拍摄形式 摄像机随着复杂空间作曲线移动拍摄的画面 3 曲线移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移镜头拍摄形式 摄像机随着升降吊车运动拍摄的画面 4 升降移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移镜头画面特征 1 画面不再是呆板的框框 而变成一种流动而活跃的因素 2 移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 3 直接调动人们生活中运动的视觉感受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移镜头的表现力 1 移镜头在表现大场面 大纵深 多景物 多层次等复杂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2 移镜头可以表现某种主观视向 创造出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 从而表现出更加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5 跟镜头 跟镜头是指摄像机跟随着运动的物体拍摄 使运动着的被摄体在画面内的位置基本不变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跟镜头画面特征 1 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 被摄对象在画框中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位置上 2 画面对主体表现的景别相对稳定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四节画面构图的表现方法 运动画面拍摄 跟镜头的表现力 1 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对象 它既可以突出运动中的主体 又能交待运动主体的运动方向 速度 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 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同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一 标准镜头及其造型特性 照相机的标准镜头是指焦距长度与底片对角线长度基本相等的镜头 对于电视摄像机来说 标准镜头是指视场角为24度 25mm焦距 的镜头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标准镜头造型的特点 1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 画面覆盖的面积接近人眼正视时的状态 因此基本上符合人们的观赏习惯 2 所表现的被摄对象及其空间关系与人眼的观察十分接近 景物的透视效果最正常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二 广角镜头及其造型特性 广角镜头又叫短焦镜头 它的焦距比标准镜头短 如5 7mm 10mm 16mm等 视角比标准镜头宽 它的水平视角一般大于30度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广角镜头造型的特点 1 焦距越短 景深越大 2 拍摄景物范围大 成像小 3 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强 尤其是摄像机位置越靠近被摄体 线条透视效果就越强烈 近大远小 变形夸张效果也就越明显 4 电视画面的色彩还原好 清晰度高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广角镜头造型的特点 1 焦距越短 景深越大 2 拍摄景物范围大 成像小 3 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强 尤其是摄像机位置越靠近被摄体 线条透视效果就越强烈 近大远小 变形夸张效果也就越明显 4 电视画面的色彩还原好 清晰度高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广角镜头的应用 1 广角镜头拍摄的范围大 可以利用广角镜头在较近的距离 表现较大场面的景物 2 广角镜头焦距短 景深大 可以对被景物进行立体的 多层次的表现 即大景深镜头 从而增加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 3 广角镜头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强 利用前大后小透视感被加强的特点 可以用来夸张前景 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同时又保持背景的清晰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广角镜头的应用 4 广角镜头视角大 拍摄范围广 用以跟摄运动动体 动体不易脱离出画框 且运动拍摄时画面稳定 5 广角镜头表现纵向运动的物体 动感强 表现横向运动的物体 动感弱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三 长焦镜头及其造型特性 长焦镜头又称窄角镜头 望远镜头 远摄镜头 其焦距比标准镜头长 如50mm 75mm 100mm 300mm等 视角比标准镜头小 水平视角一般小于20o 拍摄范围窄 成像大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长焦镜头造型的特点 1 拍摄景物范围窄 成像大 景深短 2 透视特性方面 空间距离和深度被压缩 前后景物大小变化不大 画面透视变 平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长焦距镜头的应用 1 利用长焦镜头调拍远处的物体 可以从远处钓到一个近景 2 利用长焦镜头强烈的空间压缩感 可使画面中的前景 中间和远处的景物的距离大大缩小 使画面显得饱满 3 长焦镜头的景深短 可以通过调焦使主体清晰 而前景 背景虚化 有利于突出主体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五节不同光学镜头及其造型 长焦镜头的应用 4 用长焦镜头进行移动拍摄 画面不稳定 容易出现慌乱感 5 长焦镜头表现横向运动的物体 动感强 显得 快 表现纵向运动的物体 动感弱 显得 慢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六节轴线规律及机位三角形原理 朝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 站在不同的侧面去拍摄它 观察的视点不同 在屏幕上会出现完全相反的运动方向 第八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六节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