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赫章县财神岳家坡萤石矿普查地质报告赫章县山上矿业有限公司二八年十月贵州省赫章县财神岳家坡萤石矿普查地质报告编写单位: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 编 写 人:陈 星 审 查 人:金翔霖 总工程师:孟昌忠 队 长:石 平编写单位: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提交单位:赫章县山上矿业有限公司提交时间: 二八年十月23 / 28委 托 书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兹有赫章县财神岳家坡萤石矿已经赫章县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建设。根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为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合理和综合利用好矿产资源,特委托贵队对该矿开展地质工作,并按有关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提交矿山普查地质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等成果资料。特此委托赫章县山上矿业有限公司 二八年七月十八日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1.1 目的、任务11.2 位置、交通1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21.4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21.5 本次地质工作概况4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52.1 地层52.2岩浆岩62.3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82.4 区域矿产9第三章 矿区地质概况103.1 地 层103.2 构 造10第四章 矿床特征114.1矿体特征114.2 矿石特征114.4 围岩蚀变134.5 水文地质134.6 赋矿规律及找矿标志134.7 矿床类型14第五章 开采技术条件155.1 水文地质特征155.2 工程地质条件155.3 环境地质评价16第六章普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176.1普查方法及其工程布置176.2探矿工程质量评述176.3地形测量及其质量评述176.4地质测量及其质量评述176.5 样品采集及化验18第七章 资源量估算197.1工业指标的确定197.2资源量估算方法的确定197.3资源量估算参数的确定197.4资源量估算结果20第八章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评价228.1资源形势分析228.2矿床资源储量228.3矿床开发外部建设条件228.4采矿方案及生产规模228.5矿床经济效益分析22第九章 结束语239.1 取得成果239.2 存在问题239.3 今后工作建议23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贵州省赫章县财神岳家坡萤石矿地形地质及工程布置图1:1000022赫章县财神岳家坡萤石矿剖面图1:500033赫章县财神岳家坡萤石矿资源量估算平面图1:500044赫章县神岳家坡萤石矿工程素描图1:500附件目录1、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资质证书2、关于对赫章县国土资源局请求对财神镇岳家坡山脉萤石矿矿权进行招拍挂的批复(毕地国土资复200857号)3、赫章县山上矿业有限公司委托书4、承诺书 第一章 前 言1.1 目的、任务赫章县财神岳家坡萤石矿是经赫章县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建设的项目。根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为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好矿产资源,赫章县山上矿业有限公司特委托我队对该矿开展普查地质工作,其主要任务如下:a.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b.大致了解矿界内的含矿层位、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分布规律;c.大致了解矿石品位、品级、对矿石质量及工艺性能作出初步评价;d.大致了解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e.大致查明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远景和其它矿产的分布情况;F编制贵州省赫章县财神岳家坡萤石矿普查地质报告。1.2 位置、交通1.2.1 位置赫章县财神岳家坡萤石矿位于赫章县城北西约22公里, 其行政区划属赫章县财神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地理坐标东经:1043200-1043500;北纬271411-271650。申请采矿权范围以下两个矿区拐点坐标组成:矿区一XY13017964354537922301796035455002330170983545499943017094354559895301795635455992630179523545709273014967354570828301496135458733930139453545872910301396335453777矿区二1301884435457288230188403545860833018101354586064301810635457285面积为15.0074平方公里。1.2.2 交通赫章至六盘水S102省道从矿区南西侧经过,矿区到财神镇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1.3.1地形地貌工作区属中低山地形,矿区内为构造溶蚀地貌,区内自然地理环境较差,地形切割强烈,崎岖不平。碳酸盐岩、砂泥岩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发育,峰丛、漏斗、悬崖峭壁多见。地表水系不发育,河流多为季节河。最高海拔高程点在矿区北东,为2386.3米,最低在矿区南部,高程为1860米,相对高差约406米。1.3.2气候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季气候较寒冷,赫章地区素有“西部高寒山区”之称,年平均气温不到13.3,年降雨量较多,日照少,多雨雾天气,夏季多冰雹,秋季多阴雨,雨季集中在78月,冰雪期从头年12月至次年3月,年降雨量约859.6毫米。植被较发育,但多为灌木、荆棘和杂草。1.3.3经济概况区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发展极不平衡,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不发达。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和洋芋。工业主要集中在赫章县城、兴发乡、珠巿乡等地,以煤炭、冶金为主,多为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或集体企业。近年来,区内民营企业的发展,使民采铅锌、铁矿盛行,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区内杂居汉、彝、苗、回等民族,劳动力资源丰富。1.4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一)以往基础地质工作上世纪70年代,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大队开展的威宁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矿产调查已经覆盖本区。区内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已经完成,区内1:5万区域地球化学普查多为非正规图幅化探,主要为1978-1980年贵州省地矿局物探大队在黔西北寻找铜多金属矿产为主的区域化探普查项目中完成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主要分布于黑石头、小赛二个图幅内。区域重力调查:1100万、150万、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已完成。(二)以往矿产勘查开发工作(1)实施大调查项目前的矿产勘查工作铅锌矿:建国以后至上世纪末,各地勘队伍在测区已开展铅锌矿找矿工作,发现铅锌矿床(点)多处,并对猫猫厂铅锌矿进行了勘探工作。铜矿: 70年代,主要开展过含铜砂岩型铜矿的普查找矿,共发现铜矿床(点)十余处,其中小型2处(德卓、么站)、矿点15处。银矿:于90年代中期和末期分别开展过昭通六盘水银铅锌成矿区(贵州部分)独立银矿的少量找矿威宁地区独立银矿找矿(资补费基金项目)及研究工作。(2)大调查项目实施以来的地质勘查工作本区在2000年至今,先后实施了贵州威宁-赫章地区银铅锌矿评价、黔西北地区铜铅锌矿评价、水城纳雍织金铅锌矿评价、垭都蟒硐铅锌矿评价、水城纳雍锰矿评价等五个矿产预查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对矿床外围及深部的矿产调查评价,对矿床成因的深入研究和成矿规律、成矿条件的总结及少量验证工程的投入,在银厂坡、云炉河坝、五里坪、白砂硐、云贵、沙沟、云盘等工作区均取得了铅锌银矿找矿的突破,提交了部分矿产地,并揭示出铅锌银矿等尚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为进一步的矿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总之,工作区经过地矿、有色、化工、建材、石油、核工业部等地质勘查单位几十年来的地质勘查工作,特别是地矿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在地质、矿产、物化遥等勘查及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以矿产勘查成果较为显着,这些成果不断揭示出黔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突出优势,揭示出黔西北地区良好的区域成矿条件和巨大的找矿潜力,给目前及今后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以往其它地质工作20世纪80年代,完成云贵川三省毗邻地区铅锌矿区划。20世纪90年代,完成铅锌矿(银、金、锑)二轮区划。1995-1997年,完成贵州威宁地区独立银矿找矿研究(定向科研)。1996年王华云等在贵州铅锌矿地质中重点对区内铅锌矿作了总结。2001-2002年,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持下完成了“川滇黔相邻区”十五规划。此外,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对区内铅锌矿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测试工作,提出了诸如低温热液成矿域、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层控铅锌矿、沉积改造型铅锌等观点;桂林冶金地质学院郑传仑、贵州工业大学毛健全等分别从成矿动力学、同位素年龄测试、稀土配分模式以及六盘水断陷控矿等方面对区内银铅锌矿开展了研究;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及峨眉地幔热柱研究的深入亦为本区银铅锌矿的进一步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程浴淇院士、陈毓川院士开展的成矿系列研究,将区内银铅锌矿从时空四维上以及内在成矿作用上联系了起来,有助于在银铅锌资源评价中进行系统性的找矿工作;柳贺昌对滇东北铅锌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为黔西北地区银铅锌的认识起到了借鉴作用;有色冶金地勘行业在区内铅锌矿勘查实践基础上,亦在矿床成因及找矿模型等方面的提出了一些有益见解。1.5 本次地质工作概况本次对矿区开展了工作,工作从二OO七年3月二OO八年九月进行了普查工作,重点对矿(化)体采用了山地工程进行矿体控制,取得如下地质成果:1、基本查清了区内的地层构造,了解了区内矿体的分布规律、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2、通过1:10000地质填图、老硐调查等工作,目前在区内发现三个矿体,即:、号矿体。区内三个矿体共估算求得333+334矿石量:36.34万吨,其中333:5.30万吨,334:31.04万吨;333+334CaF2:32.62万吨,其中333:4.76万吨,334:27.86万吨,333占总量的14.6%。本次工作全面收集、整理、研究了区内萤石矿的地质资料,对区内的三个矿体进行了阐述。共完成实物工作量见下表。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表1-1项 目单 位工作量备 注1:10000地质填图Km219草测1:10000水文地质填图Km2301:10000工程地质填图Km230老硐m/个621.5/5采样化学分析样件32刻槽岩矿鉴定样件3打块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工作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该断裂带具多期活动、构造性质有多期次变化的特点,对其周围的沉积过程、岩浆活动、构造演化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并与这一沉积域中的Ca2F、Fe、Cu、Pb、Zn、Au、Ag、As、Sb等矿产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矿产所形成的矿床在平面空间上呈有规律的分布,矿区为Ca2F、Pb-Zn-Ag-Au等成矿系列(见图2-1)。2.1 地层区域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石炭系下统上司组(C1s)、摆佐组(C1b)、上统滑石板组(C2h)、达拉组(C2d)、马平组(C2m),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栖霞组(P2q)、茅口组(P2m)、峨眉山玄武岩(P)、宣威组(P3x)及第四系(Q)。现将各组岩性分述如下:(一) 石炭系(C)1. 下统(C1)(1)上司组(C1s):上部灰、灰黑中至厚层状细晶灰岩夹燧石灰岩和灰色白云岩;下部浅灰、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块状岩夹灰黑色燧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和灰绿、紫红页岩,底部时为深灰色至灰色角砾状灰岩(“溶塌”角砾岩)夹泥灰岩,局部有萤石矿产出。富含珊瑚、腕足类、蜓类化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95158米。(2)摆佐组(C1b):深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细至粗晶白云岩,夹少量灰、浅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珊瑚、腕足类等化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110175米。2.上统(C2)(1)滑石板组(C2h):浅灰色、灰色中厚至厚层块状灰岩,夹白云岩团块,富产蜓类、有孔虫、菊石及珊瑚和腕足类。厚85150米。(2)达拉组(C2d):浅灰色、灰白色厚层块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富产蜓类、有孔虫、菊石及珊瑚和腕足类。厚65125米。(3)马平组(C2m):深灰、灰色中厚至厚层块状致密灰岩,中夹鲕豆状、瘤状灰岩、燧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层间常有红色铁质充填。含蜓类、珊瑚、腕足类。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75120米。(二)二叠系(P)中统(P2)(1)梁山组(P2l):灰、浅灰色中厚层状至厚层状细砂岩、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夹浅灰色薄层砂岩、灰色页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线)。含植物化石。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53130米。(2)栖霞组(P2q):灰、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夹燧石灰岩及不规则白云质灰岩。燧石呈结核状,团块状,分布不均;下部夹较多深灰色呈波状分布之泥质灰岩。富含蜓类及珊瑚,其次有腕足类等化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8395米。(3)茅口组(P2m):上部灰、深灰色中厚层、厚层致密灰岩,夹少量深灰色中厚层燧石灰岩;中部灰黑、黑色薄至中厚层状燧石灰岩、夹燧石层及深灰色灰岩,燧石灰岩与燧石层有时呈互层出现;下部浅灰色厚层块状致密灰岩、夹灰、浅灰色豹皮状白云质灰岩、透镜状白云岩。本组化石以蜓为主,珊瑚、腕足类、苔鲜虫、腹足类次之。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96120米。上统(P3)(1)峨眉山玄武岩(P):主要为暗绿、暗灰、灰黑色拉斑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玻基斑状玄武岩;次为玄武质熔岩砾岩,火山角砾岩、玄武集块岩、凝灰质玄武岩、玻屑凝灰岩、玄武质沉积凝灰岩,并夹有少量凝灰质粘土岩、粘土质砂砾岩、炭质页岩及劣质煤层(线)。本组底部产本矿区萤石矿。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10800米。(2)宣威组(P3x):灰黄、浅灰至深灰色泥岩、粘土岩、页岩、砂质页岩、夹黄绿、灰褐色中厚层砂岩、粉砂岩、角质页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线),为区生主要含煤岩组,局部夹紫红色凝灰岩、凝灰质页岩、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及透镜状灰岩和砂质灰岩。页岩中时夹透镜状,似层状,结核状菱铁矿和铁绿泥石,底部时有0.20.3米厚之含鲕状赤铁矿、菱铁矿(含铜)及鲕状、豆状含铁绿泥石铁矿层。本组以植物化石为主。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180258米。(三)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山谷、河流低洼处,主要为砾石、砂泥、粘土等组成。厚度020米。2.2岩浆岩区域内岩浆活动不发育,主要为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基性岩浆喷溢形成的峨眉山玄武岩。1.地质特征呈岩被(席)产出的峨眉山玄武岩在区内表现为西厚东薄,最厚1249m(威宁含居乐)。区内峨眉山玄武岩指:“平行不整合于中二叠统茅口组之上、上二叠统含煤岩系之下的一套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与玄武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少许砂岩、粘土岩等正常沉积岩组成的岩层”。由于峨眉山玄武岩下伏和上伏地层的时代明确,其喷发时期即限定在中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2.岩石学特征岩石组合有喷发相的玄武质熔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岩(包括向熔岩过渡和向正常沉积岩过渡的岩类),夹少量喷发问间歇的正常沉积岩。以熔岩占绝大比例,主要集中在中部;上部和下部则为熔岩夹火山碎屑岩,或以火山碎屑岩为主。(1)玄武质熔岩多呈灰绿色、黑灰色,块状,柱状节理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辉石,次有玻璃质、磁铁矿、钛铁矿等。斜长石含量一般50%,晶体大小多为0.nmm0.0nmm,时而出现较大的晶体构成斑晶。An多在51-67之间的拉长石范围,威宁、水城地区时而出现倍长石。斑晶常较基质中的斜长石高5-10号,厚度较大的喷发层,其表层相的斜长石号码往往偏低,出现中更长石。辉石为普通辉石和含钛普通辉石,含量一般30%。粒径多0.05mm,时有达0.1-0.8mm者而构成斑晶。据毛德明等(1992)研究,辉石在喷发过程中,从早到晚是向富钙方向演化。玻璃质含量一般10-35%,磁铁矿、钛磁铁矿、钛铁矿含量一般3-5%,粒径多0.1-0.3mm。微量矿物有磷灰石、金红石、石英、锆石、电气石、石榴石、十字石等。值得注意的是所见锆石 (粒径0.1-0.2mm)有浅色(无色浅玫瑰色)和深色(深玫瑰色、茶色)两种:浅色者少,一般呈正方柱状、复正方柱状、正方双锥状;深色者较多,普遍呈磨损程度相当高的浑圆状。浅色者可能是岩浆中的原始成分,而深色者则很可能是地壳物质混染于岩浆而残存的成分。岩石结构以拉斑玄武结构为主,另还有斑状结构、玻基斑状结构、间隐结构、交织结构等,较厚喷发层的内部相,可出现间粒、嵌晶含长全晶质结构,表层相及厚度小于1m的喷发层,有时出现玻璃质结构。喷发层的上部和底部常具杏仁状、气孔状构造。杏仁体和气孔含量一般0.5%,以圆形、椭圆形居多,直径一般1-3mm,充填物以绿泥石为主。顶部杏仁体和气孔常大量聚集,含量可达10-25%乃至50%,个体明显增大,直径可达5-10mm,最大超过10cm,同时还出现长条状、云朵状、蝌蚪状等复杂形态,充填物除绿泥石外,还时有石英、玛瑙、玉髓,沸石、方解石、绿帘石、黄铜矿等。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的东部边缘地带,时见淬碎所致的角砾状玄武岩,淬碎角砾一般小于1cm-10cm。角砾核心至边缘时具分带现象:核心部位结晶程度较高,边缘常出现玻璃边、氧化铁晕圈或杏仁体带。角砾之间很少位移,间隙宽一般1-5mm,填隙物有硅质、绿泥石、方解石氧化铁、粘土矿物,以及与角砾边缘同成分的粉砂质碎屑。(2)玄武质火山碎屑岩向熔岩过渡的玄武质熔岩火山碎屑岩,多产在峨眉山玄武岩的下部,在垂向及横向上时见与玄武质熔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火山碎屑成分以同源玄武岩为主,常具刚性棱角状和塑性面团状等两种形态,少量为棱角状等刚性形态的灰岩、硅质岩等异源成分,其粒径往往大于同源碎屑。在同一喷发层中,粒径下大上小,可由玄武质熔岩集块岩,向上过渡为玄武质熔岩角砾岩乃至玄武质熔岩凝灰岩。胶结物为玄武质熔岩。玄武质正常火山碎屑岩普遍见于峨眉山玄武岩的下部和上部。下部的火山碎屑常以块砾角砾级居多,成分有玄武岩,也有少量灰岩、硅质岩等,上部的火山碎屑常以凝灰级为主,成分多为玄武岩屑,并常具刚性和塑性(浆屑)两种形态,少量为玻屑和很少的斜长石晶屑。火山碎屑间的填隙物主要是更为细小的火山尘和玻屑等。2.3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2.3.1 地球物理特征本区位于我国第二条重力梯度带的龙门山梯度带上,属幔隆与幔坳的过渡区,构造活动强烈,习称乌蒙山幔坡带。150万航磁测量(19581959年)在本区获得两个异常区:威水异常和黔北异常。威水航磁异常区:磁场变化剧烈,在区域负磁场背景上出现大量局部正异常。异常呈线性分布,幅度变化100200,变化梯度大。当时推测结论为:“表明威宁水城存在一条大断裂,并是岩浆通道,推断沿该断裂带是一条金属构造成矿带”。而“纳雍南20km呈东西向线型分布异常,可能是裂隙型玄武岩”。黔北异常区中,赫章、织金有一片负磁场分布,“反映深部磁性相当范围内与黔中隆起重合”。筲箕湾矿区属黔北异常区。上述表明:本区航磁异常对区域构造(隆起、断裂)、岩浆岩等反应十分明显。2.3.2 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岩石地球化学根据全省基岩光谱、汞量测量及金基岩光谱定量分析,各岩层中一般含有Pb、Zn、Cu、Cr、Ni、Co、V、Hg、Au、Sb、As、Sr、Sn、Sc、Ti、Ba、Be、Zr、Mn、Ag等二十多种元素,其中反应较连续的有Pb、Zn、Cu、Cr、Ni、Co、V、Hg、Au等元素,Pb、Zn、Cu、Hg在各主要地层岩类中的分配特征如下:Pb在前震旦纪及震旦纪丰度一般不高,早古生代较富集,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的中侏罗世有所降低,自晚侏罗世后日趋贫化。Zn自震旦纪至侏罗纪,虽各时期都有一些富集层位,但变化不大,其中以上二叠统粉砂岩、寒武系、泥盆系及石炭系石英砂岩、磷块岩丰度最高,均大于175ppm以上,大于克拉克值2倍。Cu在各时期虽有一些丰度较高的层位,但一般含量仍较低,仅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中因有含铜砂岩存在,丰度较高,局部可富集成矿。Hg仅晚震旦世-早寒武世一套黑色炭质页岩中较高。部分区域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Cu、Pb、Zn等元素在工作内具有较高的背景值,Cu、Pt、Pd异常在空间上与峨嵋山玄武岩关系密切,呈面状分布,Ag、Pb、Zn、Cd、As等元素组合异常则主要沿区内大断层带呈带状展布。这反映了上述成矿元素的富集在成因和空间上与区内断裂构造、岩浆岩紧密相联。(二)区域地球化学背景通过对贵州西部地区(107以西)1:20万区域化探数据统计,39种元素及氧化物地球化学背景总的特点是:A、与近地表浅成低中温热液活动有关的亲铜元素及氧化物,除Zn、Ag元素具有较弱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外,Hg、Cd、Sb、Cu、As、Au、Pb等元素在区内具有较高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其中以Hg、Cd、Sb元素富集强度最高,其富集系数分别为2.73、2.50、2.43。B、与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亲铁性、亲石性元素在区内具不同程度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如Ti、V、Cr、Co、Mn、Fe2O3、Ni、Nb、F、P、Y,其富集系数分别为1.68、1.52、1.48、1.39、1.37、1.36、1.30、1.18,其中以Ti、V富集强度最高,Y为弱富集,其余元素为中等富集。C、造岩氧化物类元素及氧化物,由于受区内广泛分布的中石炭统、下二叠统及三叠系生物灰岩、礁灰岩、碎屑岩原生地球化学背景的影响,在区内元素及氧化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或贫化态势,Na2O3、Ca2O等在区内呈强富集,MgO为中等富集,其余元素及氧化物呈贫化态势。D、稀有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类,其富集态势不甚明显,U、Li在区内为中等富集,Ti在区内呈贫化趋势,其余元素地球化学背景接近贵州省地球化学背景。E、钨钼族元素类,除W在区内呈中等富集外,其余元素地球化学背景接近贵州全省地球化学背景。F、分散、矿化剂类元素,除Sr具中等富集外,其余元素均接近全省地球化学背景。2.4 区域矿产区域内主要矿产有煤、铁、铅锌和铜。是我省主要的煤、铁、铅锌矿产区和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第三章 矿区地质概况3.1 地 层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及第四系(Q)。现将各组岩性分述如下:(1)茅口组(P2m):上部灰、深灰色中厚层、厚层致密灰岩,夹少量深灰色中厚层燧石灰岩;中部灰黑、黑色薄至中厚层状燧石灰岩、夹燧石层及深灰色灰岩,燧石灰岩与燧石层有时呈互层出现;下部浅灰色厚层块状致密灰岩、夹灰、浅灰色豹皮状白云质灰岩、透镜状白云岩。本组化石以蜓为主,珊瑚、腕足类、苔鲜虫、腹足类次之。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本组顶部产本矿区萤石矿,厚96110米。(2)峨眉山玄武岩(P):主要为暗绿、暗灰、灰黑色拉斑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玻基斑状玄武岩;次为玄武质熔岩砾岩,火山角砾岩、玄武集块岩、凝灰质玄武岩、玻屑凝灰岩、玄武质沉积凝灰岩,并夹有少量凝灰质粘土岩、粘土质砂砾岩、炭质页岩及劣质煤层(线)。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100200米。(4)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山谷、河流低洼处,主要为泥、砂及灰岩、白云岩转石。厚度010米。3.2 构 造在大地构造上,该矿点属杨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财神堂-干沟向斜北西翼,该向斜轴向呈北东东南西西向,矿区总体形态为宽缓向斜构造,岩层产状为:南西部倾向200240左右,倾角611,一般为8,北东部倾向070左右,倾角59,一般为6。矿区内断层不发育,仅发育有小褶曲。第四章 矿床特征财神岳家坡萤石矿区呈北东向展布。按矿(化)体分布情况,大致可分为横山、杨家院子、长梁子三个矿段。萤石矿产于茅口组(P2m)顶部与峨眉山玄武岩接触带灰岩中;矿体产状与下茅口组岩层产状一致,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于古岩溶剥蚀面之上。近矿围岩多有蚀变主要有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次有黄铁矿化。工作区萤石矿点多分散,矿化深度浅,单个矿体规模小,形成点多、面宽、量少的产出特征。本次工作通过地质测量、老硐清理编录,在矿界内共发现萤石矿体三个,矿化蚀变带二处。下面对三个矿体分述其特征。4.1矿体特征号矿体:位于矿区西部杨家院子地段,产于茅口组(P2m)顶部与峨眉山玄武岩接触带灰岩中,由LD1、LD2两个老硐控制,已控制矿体长210米,倾向延伸60余米。矿体呈似层状,产状与灰岩产状基本一致,倾向200度,倾角6-8度,厚度1.321.40米,平均厚1.36米,局部有小褶曲和小裂隙。单样品位CaF28792%,平均品位CaF289.5%。围岩近矿处有退色和重结晶、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等现象,次有黄铁矿化现象,顶板0.5米内有萤石小团块及细脉穿插其中。号矿体:位于矿区中部长梁子地段,产于茅口组(P2m)顶部与峨眉山玄武岩接触带灰岩中,由LD3、LD4两个老硐控制,已控制矿体长70余米,倾向延伸140余米。矿体呈似层状,产状与灰岩产状基本一致,倾向210度,倾角6-10度,厚度1.291.40米,平均厚1.34米,局部有小褶曲和小裂隙。单样品位CaF28791%,平均品位CaF290.5%。围岩近矿处有退色和重结晶、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等现象。号矿体:位于矿区中部长梁子地段,产于茅口组(P2m)顶部与峨眉山玄武岩接触带灰岩中,由LD5一个老硐控制,已控制矿体长60余米,倾向延伸60余米。矿体呈似层状,产状与灰岩产状基本一致,倾向210度,倾角6-10度,厚度1.371.42米,平均厚1.40米,局部有小褶曲和小裂隙。单样品位CaF28690%,平均品位CaF288%。围岩近矿处有退色和重结晶、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等现象。4.2 矿石特征4.2.1矿石化学组成经采样化验,根据萤石块矿(YB/T5167一93),矿石品级为三级品到二级品,(CaF2)65%,(S)1%,属富矿(表4-1)。矿石中CaF2含量8692%,有害组分S 0.450.74%,P 0.0360.056%,SiO2 4.75.3%,CaCO31.291.54%。采样化验结果见下表: 表4-1 分析结果表工程编号样品编号真厚(m)(CaF2)(%)(SiO2)(%)(S)(%)(P)(%)(CaCO3)(%)LD1H010.4019H021.30915.10.740.0211.29H030.4816H040.4013H051.32874.90.450.0361.39H060.4612LD2H010.4513H021.43905.20.550.0451.54H030.4815H040.4514H051.40924.70.480.0551.46H060.4618LD3H010.3616H021.40875.40.490.0481.38H030.5017H040.3618H051.32895.10.500.0511.39H060.4519LD4H010.3215H021.29904.70.520.0521.40H030.4818H040.3619H051.36915.00.460.0491.43H060.4717LD5H010.3418H021.42865.30.500.0511.47H030.4517H040.3818H051.40885.10.530.0461.50H060.4616H070.3017H081.37905.30.480.0561.43H090.50164.2.2矿石的矿物组成根据区内岩矿鉴定资料,矿区矿石矿物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硫化物-萤石型;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等。据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矿石矿物为萤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方解石、黄铁矿等。1.萤石:为细晶中晶,晶粒直径0.1-2毫米,自形半自形、交代结构。沿裂隙生长或充填于孔隙中。2.石英:细晶,呈它形,呈镶嵌接触产出,充填于孔隙或以短脉状中。3.方解石:细晶,呈半自形它形,呈镶嵌接触产出。4.黄铁矿:呈星点状产出, 具立方体及五角十二面体晶形。4.2.3 矿石结构构造根据肉眼观察,该矿区萤石矿石的结构有:交代结构、残留结构、自形半自形结构及碎裂状结构:交代结构:萤石交代下伏茅口灰岩中的方解石、白云石。交代残留结构:萤石交代方解石后,萤石晶粒中含方解石、白云石残留体。自形半自形结构:萤石、方解石、白云石等呈自形半自形产出。碎裂状结构:玄武岩遭不同程度的破碎后而具裂隙,裂隙大致可分为两期,第一期主要由灰岩屑及铁泥质充填。第二期是在玄武岩破碎之后再次破碎,此期裂隙多为萤石充填。矿石构造以块状、浸染状构造为主:块状构造:萤石以晶粒较均匀分布组成矿石。浸染状构造:萤石呈浸染状分布于凝灰质玄武岩中。4.4 围岩蚀变财神岳家坡萤石矿区矿体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围岩蚀变相对简单,最为常见的是退色和重结晶、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等现象,次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偶见硅化和粘土矿化等蚀变作用。硅化:分三期:一期为石髓交代棘屑、共轴边及一二世代亮晶方解石,是大气水渗潜流环境产物;二期位于白云化前后,既见被白云石交代的长柱状石英,又见充填白云石晶间孔的米粒状石英;三期石英脉,切过碎裂带及闪锌矿。后二者形成于深埋环境。白云石化:分布在小裂隙发育地段,为它形半自形细微晶中粗晶白云石交代灰岩中颗粒、亮晶方解石,晶内常残留方解石质点及颗粒残迹。白云石聚集呈斑块、团块及条带状,与石灰岩呈过渡关系。重结晶及退色化:进变重结晶使灰岩及白云岩晶粒增大,有机质及杂质净化,岩石退色;应变重结晶使白云石显波状消光、变形、弯曲、增长及定向,以致晶界消失;此外尚有细粉亮晶向微晶方解石转化的退变重结晶。黄铁矿化:分四期,一、二期分别位于白云石化前后,呈显微粒星散地灰岩、白运云岩晶间、溶蚀孔缝及早期缝合线中;三期最强,在碎裂之后,与成矿关系极大;四期位于前锌矿之后,晚期方解石脉之前。方解石化:分布于茅口组地层中,方解石常聚集呈斑块、团块及脉状无规律分布于石灰岩中,斑块状、团块状方解石与石灰灰岩呈过渡关系,脉状方解石常按一定的产状分布于岩石节理中。4.5 水文地质测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在矿区中部有季节性河流,地下水也不发育,潜水面在1800米标高以下,低于地表500米以上。茅口组(P2m)灰岩、峨眉山玄武岩组(P)玄武岩为含水层;矿床区域只有少量岩溶水。4.6 赋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根据矿区已发现的三个矿体的产出特征,初步总结矿区萤石矿有以下赋存规律:(1)矿床赋存于一定层位,即二叠系茅口组中。(2)矿床受岩性控制明显,为石灰岩或含白云质灰岩、含礈石条带灰岩。矿体与围岩分界明显,尤其是富厚矿体,矿与非矿在颜色上、结构构造上是载然不同的,二者之间界线分明,产状清楚。(3)围岩蚀简单,退色和重结晶、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等现象,次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偶见硅化和粘土矿化等蚀变作用。根据矿体的产出规律,矿区大致有四个方面的找矿标志。(1)地层标志:即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2)岩性标志:致密石灰岩或含白云质灰岩、含礈石条带灰岩中的破碎带易于含矿。(3)蚀变标志:退色和重结晶、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等是近矿围岩蚀变。(4)采矿遗迹标志:区内为一开采萤石矿老矿区,留下了大量的老硐等遗址,至今仍有乡民零星采掘。数百年来的采矿遗迹也是最重要的宏观找矿标志之一。4.7 矿床类型根据区内岩矿鉴定资料,本区矿石类型以石英-萤石型、方解石-萤石型、硫化物-萤石型为主。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应属低温热液交代矿床。第五章 开采技术条件5.1 水文地质特征5.1.1 含水岩组及含水性区内主要以中二叠统茅口组的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及上二叠统玄武岩组成,故区内主要含水类型为基岩溶隙水、基岩裂隙水及松散层孔隙水,其中基岩溶隙水、基岩裂隙水为本区的主要含水类型。隔水层为碳酸盐岩中的泥(页)岩。中二叠统茅口组:主要由致密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组成,局部夹泥(页)岩,含基岩溶隙水,含水性强;中夹泥(页)岩则为隔水层。本含水岩组水质类型为SO32Ca2+型水,矿化度分别为293.5PPM及364PPM。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主要由拉斑玄武岩组成,厚度约120米,含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中等。在区内本层中偶有流量较大的下降泉,其流量在0.053.14升/秒之间。由于区内有构造裂隙及老峒的分布,裂隙可能产生导水作用,故有矿床充水的可能性。5.1.2 地下水补给、迳流与排泄区内地下水主要来自汇水面积内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补给面积较大,补给量受降水及季节的控制明显。地下水总体迳流方向为矿区部南东往北西方向径流,通过地表径流往北西排泄流出矿区。5.1.3 矿床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老窑积水及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岩溶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沿节理裂隙发育地段水量较大。矿区内无大的河流分布,以山间季节性溪流为主,故在雨季应注意防止地表水涌入矿井。综上所述,本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其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应划为a型,即产于“碳酸盐岩与玄武岩接触带地层中,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在今后工作中应对矿区附近各地层中流量较大的井泉长期观测,了解其动态变化及水质,以取得可供矿山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5.2 工程地质条件5.2.1 工程地质岩组A矿体围岩:矿区出露岩石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等碳酸盐岩及玄武岩,近矿围岩为上二叠统茅口组(P2m)灰岩中,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石坚硬。B 矿体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矿体产于二叠系中上统茅口组(P2m)灰岩中,矿体顶板为凝灰质玄武岩,底板为灰岩。局部岩石蚀变后呈疏松状,有溶洞者裂隙发育,加之老硐采空区易引起岩石的崩塌。因此,矿体顶、底板岩石总体较疏松,在开采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留足保安矿柱,视实际情况加强支护。5.2.2矿石物理性质萤石常呈立方体或八面体结晶,有时为块状或粘状集合体,比重为33.2,莫氏硬度为4,熔点为1270C1350C。省地矿局一一三队在以往工作中开展了块度和松散系数测定:a. 块度测定:根据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以往在本区内工作资料,矿石块度测定在斜坑中与测大体重同时进行,爆破物采用筑产硝铵炸药,爆破体积为0.50.50.5米,测定结果按直径大小分成了3级,现将结果列表于下:块度级别矿石直径(厘米) 重量(公斤)所占%103293.7581.48231040.2511.173105026.507.35总 计360.50100.00b. 松散系数测定:在以往工作中,由野外地质人员在测大体重块度时进行,测定结果列表如下:测定地点原矿石体积(立方米)爆破后体积(立方米)长(米)宽(米)深(米)体 积木箱体积箱数合计HAK-5010.600.550.490.16170.03750.203松散系数: 5.2.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综上所述,该矿为小型矿山,矿体厚度变化系数小于50%,产状较稳定,品位变化系数为68%,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为较均匀。限于工作程度,本次未作萤石块矿手选试验。矿石硬度低,易碎,矿体围岩较坚硬,对开采的影响较大。开采方法建议:因矿体产状平缓,地形与矿体成反倾向产出,地形条件有利,可考虑用斜井或平硐开拓。5.3 环境地质评价5.3.1 环境地质概况矿区范围内含矿地层分布地段,主要为旱地、荒山,有少量民房。开采过程中如不按开采规程作业将易产生冒顶、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5.3.2 矿床开采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矿山建成后,可能导致岩石裂隙加大,地表水沿裂隙进入矿井,致使矿坑涌水量加大,给开采带来一些困难。同时,由于地形坡度相对较陡,开采时坑道内要排出大量的矿渣等废石,可能会对附近溪沟造成阻塞。因此,在矿山建设和矿山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开采和生产,以免开采对周边环境带来危害。第六章普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6.1普查方法及其工程布置通过本次普查地质工作,本矿区现发现3个矿体,矿体产于二叠统峨眉茅口组顶部,矿体形态为似层状产出,矿层倾角5-10度,矿体规模为小型,其品位分布较均匀,厚度变化不大,在走向和倾向方向的变化相对较稳定;矿床断层褶皱等构造不发育。因此,根据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1-2002),矿区勘查类型为第2勘查类型。探矿工程布置的原则是:在走向上不大于200米,倾向上不大于50米的网度控制333类资源量,333块段走向外推100米,倾向推50米估算334类资源量。本矿区共有5个老硐(LD1、LD2、LD3、LD4、LD5)控制三个矿体,倾向上控制斜深约60-150米(见附图1)。由于该区地形坡度一般,地层产状较缓,基岩半裸露等特点,本次地质工作主要采用1:10000比例尺地质测量、老硐调查及采样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6.2探矿工程质量评述对老硐及民采坑道进行清理,硐口用GPS定位,方位、坡度由罗盘指针读出,硐深用皮尺丈量。一般绘制老硐平面图和取样点素描图。编录时系统观察两壁和顶板并进行系统分层,分层精度10cm,对矿体除划分顶底板界线外,还要划分矿石的自然类型,并按矿石的自然类型采集相应的刻槽样品,同时采集顶底板样品及其它相应样品。老硐编录和制图:原则上按1200比例尺编制老硐平面图,而掌子面素描图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比例尺表示。经野外检查基本达到了地质目的,施工和编录质量均符合规范的要求。6.3地形测量及其质量评述1:10000地质简(修)测采用地形图系1990年航摄,1992年调绘,1993年由国家测测局出版图式,其座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座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5m。经野外使用验证,精度高、质量好。6.4地质测量及其质量评述11万地质简测,在野外工作过程中应标定直径大于2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10m、长度大于100m的线状地质体;长度大于100m的断层、褶皱构造。对于含矿蚀变构造带及其它矿化地质体,厚度不论大小,均应在图上表示。厚度较小者,可用适当的花纹、符号放大或归并表示。基岩区内面积小于0.1km2、河沟谷中宽度小于10m的第四系不予表示,按基岩填制。一般地质点在手图上所标定的点位与实地位置误差一般不得大于10m。填图过程中采用GPS定点,经检查,定点误差10m,按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布置调查路线,线距200-400m左右、点距100m左右,填图过程以追索法为主,穿越法为辅,大致查明各找矿远景区地层、构造、产状及含矿层分布特征,地质界线在野外现场勾绘。对重要含矿层、矿化蚀变带、控矿构造进行了加密控制并进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专业试题及答案
- 酒店专业制度试题及答案
- 幼教专业试题及答案
- 门面混凝土夹层施工方案
- 抹灰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 盘扣支架施工方案
- 龙门结构加固施工方案
- 冷拌沥青施工方案
- 水务行业技术规范与市场分析
- 企业治理规章制度模板
- 诚信培训教育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
- 马凡氏综合征课件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 《信息技术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 人体解剖学 》课程标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2022年修改)
- 格构柱、杯形基础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题(解析版)
- 质量为纲-华为公司质量理念与实践
- 心脏手术同期房颤射频消融路径图课件
- 趣味可拓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