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卷之社会转型试题.doc_第1页
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卷之社会转型试题.doc_第2页
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卷之社会转型试题.doc_第3页
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卷之社会转型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转型题型训练卷(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历史学家童书业说:“春秋中期以后,封建组织渐渐向统一国家转移,因之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到了战国,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大张,于是世族制度便不由得不完全崩溃了。”材料所述现象表明()A国家观念的兴起B官僚政治的完善C宗法制度的衰落 D中央集权的成熟2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主要针对旧贵族,认为楚国的弊端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必须清除。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日绳秦国贵公子”,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这些改革措施根本上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旧贵族C实现以法治国 D废除分封制3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清代盛衰一文中作出如下判断:“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下列对于“衰机”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高度重视农耕经济而丧失向工业文明过渡D建立军机处强化封建专制统治4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A经济工业化 B政治民主化C国防现代化 D科技现代化5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的主张是()A“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B“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庶知所变者富强之权术,非孔孟之常经也。”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D“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要去帝制必除孔教!”6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初期,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支离破碎)。这反映了()A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B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D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7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颁行过四部宪法,其中有一部宪法里明确承认“个体劳动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该宪法是()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8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B旧的思想基础得以彻底摧毁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D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9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认为:近代“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萌发11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种生产组织方式()A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B推动大企业时代的到来C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2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期间人们对世界政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来界定的,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对这一新的模式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B造成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失衡C强调了“知识经济”的作用D直接导致了多极化趋势加强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近代以来,新旧体制的转型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霍布斯鲍姆把17891848年这一时期定义为“革命的年代”,认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双元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巨大胜利这场双元革命改变了世界,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整理自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材料二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指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材料三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突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双元革命”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双元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国家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10分)(2)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请以中国为例,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其主要表现。(8分)(3)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这句话加以说明。(7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这场大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选取材料中关于20世纪欧洲“衰落”或者“成功”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12分)参考答案:1-12 CACBB,AACCD,BA13.解析:第(1)问,双元革命含义把握材料“资本主义工业”“资产阶级自由社会”判断;其社会转型的表现可从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方面分析。第(2)问,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第(3)问,从当时中国国情分析,把握近代化的含义。答案:(1)双元革命: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表现: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建立或完善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上,工业革命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思想文化上,自由民主思想广泛传播。(2)经济: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或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经济附庸;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等)政治:西方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思想: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3)政治:资产阶级虽然进行了改革和革命,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没有最终确立。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畸形状态,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情没有改变,不利于近代化的推进和发展。14.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旨在考查20世纪欧洲的社会转型,解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选取20世纪欧洲“衰落”或“成功”的一个观点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