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除险加固招标工作大纲(DOC 71页).doc_第1页
水库除险加固招标工作大纲(DOC 71页).doc_第2页
水库除险加固招标工作大纲(DOC 71页).doc_第3页
水库除险加固招标工作大纲(DOC 71页).doc_第4页
水库除险加固招标工作大纲(DOC 71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对本项目的分析理解1.1 前言欣闻雅安市名山区水务局对雅安市名山区水务局水库大坝安全鉴定项目发出招标公告(19座小型水库大坝,其中小一型水库5座),我公司立即成立了投标小组,组织全公司有关专业精干力量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投标小组深入现场进行了仔细的踏勘,对库区地形、地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补充、收集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吸取我公司在以往工程设计中的成功经验和设计理念,并根据雅安市名山区水务局水库大坝安全鉴定项目公开招标投标文件的要求,提出了安全鉴定工作大纲并编制本标书。1.2 对项目的分析理解1.2.1 项目区概况雅安市名山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面积614.27km,人口25.85万,辖9镇11乡。东距成都90km,西临雅安13km。名山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宜耕,植被茂然。年均降雨1500毫米,225个雨日,夜雨占80%;森林覆盖率32%。水资源利用率高。河流多源于县境,分属青衣江、岷江水系,名山河、延镇河、临溪河、朱场河、两合水为主要河流,流域总面积705 km。全县水资源总量67680万m,人均占有2724 m,耕地亩均占有2724 m;水资源利用量10240万m,占水资源总量的13.15%,占可利用水量的30.2%。水能理论蕴藏量33560千瓦,可开发量21080千瓦,目前已开发19173千瓦,占可开发量的91%。现有各类水利工程963处,其中:玉溪河水利工程支渠4条、分支渠5条、斗渠140条,小型水库24座,山平塘585口,蓄水量3598.8万立方米,电力提灌站205处、231台,控制灌面17.16万亩,有效灌面15.5万亩,保证灌面11.8万亩,海拔800米以下的农田能自流灌溉。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0处,日生产能力5650吨,可解决4.3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1.2.2 安全鉴定的必要性(1)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小型水库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事关名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时是农业灌溉和农村饮水的重要水源。2013年名山区遭遇“4.20”芦山地震,造成了重大安全隐患,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通过小型水库安全鉴定,一方面消除了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水库的防洪标准,水库下游的各防洪设施防洪标准可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使水库原有设计功能得以恢复,提高了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保证了供水安全。小型水库安全鉴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是提高防洪减灾和供水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1998年后,中央加大了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投入力度,名山区陆续配套资金加固了一批病险水库,水库的病险率明显下降,经过除险加固后水库已经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水库数量多、存在加固资金相对不足等原因导致另外一些水库一直以来没有做过完整的鉴定,对这些水库进行安全鉴定,消除安全隐患,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水利工程体系、提高防洪减灾和供水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3)是充分发挥已建水库功能和效益的必要手段从已经实施的除险加固工程来看,不仅可以恢复水库设计功能和指标,消除工程本身安全隐患,而且减免了新建水库工程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占用耕地和移民安置等问题,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使水库面貌焕然一新,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了基础保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可行,效果明显,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是充分发挥水库功能和效益的必要手段。1.2.3 安全鉴定的迫切性名山区公开招标的19座水库,大多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财力、物力及技术条件的限制,水库主要采取农民投工投劳,土法上马施工等方式修建而成,设计因陋就简、施工质量不高,造成水库普遍存在防洪标准偏低、大坝稳定性差、坝体坝基渗漏、主要配套设施不全等突出问题,同时因管理粗放、缺乏养护、运行较长,造成水库不同程度存在设施老化失修、闸门等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库区淤积、涵洞(管)渗漏等严重问题,加之因地震、山洪、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虽然水库后期有经过除险加固,但是经过“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后,造成一些水库坝体、涵洞(管)、闸门等重要部位损毁严重,致使这些水库不但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减弱和丧失了水库工程应有的功能,而且成为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制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加强推进水库的安全鉴定工作已成名山当地的当务之急。1.2.4拟鉴定水库大坝概况本次拟鉴定雅安市名山区小型水库大坝共计19座:按大坝规模分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4座;按坝型分均质土坝17座,堆石坝1座,拱坝1座;按地理位置分新店镇3座,解放乡3座,红星镇3座,马岭镇3座,永兴镇、联江乡、廖场乡、中锋乡、蒙阳镇、蒙顶山镇、城东乡各1座。各水库现状情况见表1.2-1及分布情况详见附图1、附图2。10表1.2-1 19座水库现状情况见表序号名称地点建成年月坝型溢洪道放水设施集雨面积(km)总库容(万m)死库容(万m)最大坝高(m)有效灌面(亩)1红光水库新店镇红光村1967.5均质土坝闸门式竖井114005016117882观音寺水库解放乡银木村1956.4均质土坝开敞式竖井1.71241.616.875773深沟水库红星镇太平村1975.5均质土坝闸门式竖井2.2100111717764虎跳水库永兴镇沿河村1957.5均质土坝闸门式竖井5130.84.816.768435白云庵水库新店镇古城村1956.4均质土坝开敞式卧管0.210.250.47.76906朱埝岗水库解放乡银木村1957.3均质土坝开敞式卧管0.710.616.54507王坝水库红星镇1958.3均质土坝开敞式竖井0.817.11.2712538脚基扁水库红星镇1957.3均质土坝开敞式竖井0.6100.55.66009石桥滩水库廖场乡观音场村1965.3均质土坝开敞式卧管0.313.81.57.5224810后底沟水库解放乡1959.3均质土坝开敞式卧管0.315.51.316.448011龚沟水库联江乡3队1965.3均质土坝开敞式卧管2.4131.78.8560312高炉沟水库马岭镇新桥村1974.5均质土坝开敞式卧管0.311.152.417.657513牟沟水库中峰乡1976.1均质土坝开敞式卧管2.129.64.810.5109714石门坎水库马岭镇石门村1974.4浆砌条石拱坝开敞式卧管30.349512.438015樱桃坝水库新店镇石桥村1958.1均质土坝开敞式卧管0.313.516.7129216拴马沟水库蒙阳镇安坪村1955.4均质土坝开敞式卧管0.725.71.21098017槐溪桥水库蒙顶山镇槐溪村1958.3均质土坝开敞式卧管0.313.51.58.971018双溪水库城东乡双溪村1976.3均质土坝开敞式竖井1.732.69.320.3118019小海子水库马岭镇天目村1974.6堆石坝开敞式竖井5.7110.8228.142891.3 主要工作内容1、进行工程现场实测,包括现场安全检查、大坝及库区地形测量;2、开展地质勘探、土工试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试验等,并出具成果报告;3、严格按照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 号)、 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和有关技术标准对水库大坝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编制完成19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4、按照鉴定审定部门的审查意见,补充相关工作,修改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5、按照有关要求,编制完成19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6、按照规定时间完成鉴定:合同签定后一个月内。第二章 安全鉴定工作大纲2.1工程建设的任务及内容根据雅安市名山区水务局水库大坝安全鉴定项目招标及合同文件,本次建设的任务涉及19座水库,其中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4座,这些水库大多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财力、物力及技术条件的限制,水库普遍存在防洪标准偏低、大坝稳定性差、坝体坝基渗漏、主要配套设施不全等突出问题,同时因管理粗放、缺乏养护、运行较长,造成水库不同程度存在设施老化失修、闸门等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库区淤积、涵洞(管)渗漏等严重问题,虽然水库后期有经过除险加固,但是经过“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后,造成一些水库坝体、涵洞(管)、闸门等重要部位损毁严重,致使这些水库不但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减弱和丧失了水库工程应有的功能,而且成为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以提高了水库运行的安全性,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次安全鉴定主要是内容是:1、进行工程现场实测,包括现场安全检查、大坝及库区地形测量;2、开展地质勘探、土工试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试验等,并出具成果报告;3、严格按照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 号)、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和有关技术标准对水库大坝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编制完成19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4、按照鉴定审定部门的审查意见,补充相关工作,修改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5、按照有关要求,编制完成19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6、按照规定时间完成鉴定:合同签定后一个月内。2.2技术路线及实施流程2.2.1 工作方式与技术路线安全鉴定主要工作方式与技术路线是:现场检查及资料收集、勘察测量、分析评价、提交评价成果、专家咨询和审查评估相结合。现场检查及资料收集:现场检查大坝、溢洪道、防水设施外观质量,如裂缝、断裂、露筋、剥离、冲蚀、漏水,有无消能工、管理设施等内容;收集水库原设计、历次除险加固、运行管理资料,统计下游受洪水威胁的人口、耕地、城镇、厂矿企业等资料。大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见表2.2-1、2.2-2。勘察测量:进行工程现场实测,包括大坝、溢洪道、放水建筑物及库区地形测量;开展地质勘探、土工试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试验等;分析评价:通过对现场检查及资料收集、勘察测量成果,进行防洪、结构、渗流、抗震、金属结构、工程质量、运行管理等分项综合评价;提交评价成果:按照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 号)、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和有关技术标准对水库大坝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编制完成19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专家咨询与审查:按照安排参加安全评价报告的审查,按照鉴定审定部门的审查意见,补充相关工作,修改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表2.2-1 土石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安全检查部位内容与情况坝 体坝 顶有无裂缝,异常变形,积水或植物滋生现象等防浪墙有无开裂、挤碎、架空、错断、倾斜等情况迎水面护面或护坡是否损坏;有无裂缝、剥落、滑动、隆起、塌坑,冲刷或植物滋生等现象近坝水面有无冒泡、变浑或漩涡等异常现象背水面有无裂缝、剥落、滑动、隆起、塌坑、雨淋沟、散浸、冒水、渗水坑或流土、管涌等现象草皮护坡植被是否完好有无蚁穴、兽洞等隐患坝址有无冒水、渗水坑或流土、管涌等现象排水系统是否通畅坝址滤水,减压井(或沟)等导渗降压设施有无异常坝 基和坝区坝 基基础排水设施的工况是否正常渗透水的水量、颜色、气味及浑浊度、酸碱度、温度有无变化坝端坝体与岸坡连接处有无裂缝、错动、渗水等现象两岸坝端区有无裂缝、滑动、崩塌、溶蚀、隆起、塌坑异常渗水坝端区有无蚁穴、兽洞等坝址近区有无阴湿、渗水、管涌、流土或隆起等现象;排水设施是否完好。坝端岸坡绕坝渗水是否正常;有无裂缝、滑动迹象;护坡有无隆起、塌陷或其他损坏现象。上游铺盖有条件时应检查有无裂缝、塌坑。输、泄水洞(管)引水段有无堵塞、淤积、崩塌。进水塔(或竖井)有无裂缝、渗水、空蚀等损坏现象。洞(管)身涵管材料结构类型洞壁有无裂缝、空蚀、渗水等损坏现象;洞身伸缩缝、排水孔是否正常。出口放水期水流形态、流量是否正常;停水期是否有渗漏水。输、泄水洞(管)消能工有无冲刷或砂石、杂物堆积等现象。闸门闸门及其开度指示器、门槽、止水等能否正常工作,有无不安全因素。动力及启闭机启闭机能否正常工作,备用电源和手动启闭是否可靠。工作桥是否有不均匀沉降、裂缝、断裂等现象。溢洪道进水段(引渠)有无坍塌、崩岸、淤堵或其他阻水现象流态是否正常控制段(或闸室)包括闸墩、胸墙、边墙、底板;有无渗水、裂缝、剥落、冲刷、磨损、空蚀等现象;伸缩缝、排水孔是否完好。泄槽有无渗水、裂缝、剥落、冲刷、磨损、空蚀等现象;伸缩缝、排水孔是否完好。消能工有无冲刷或砂石、杂物堆积等现象。对有闸门控 制 的情 况尚应检查闸门、动力与启闭机、工作桥等内容。表2.2-2 砌石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安全检查部位内容与情况坝 体相邻坝段相邻坝段之间有无错动伸缩缝开合和止水工作情况是否正常上下游坝面包括堤顶、廊道壁有无裂缝,裂缝有无渗漏和溶蚀情况混凝土有无渗漏,溶蚀、锓蚀和冻塞等情况排水孔坝体排水孔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渗漏水量和水质有无显著变化坝 基和坝肩坝基基础岩体有无挤压、错动、松动和鼓出坝肩坝体与基岩(或岸坡)结合处有无错动、无裂、脱离及渗漏情况两岸坝肩区有无裂缝、滑坡、溶蚀、绕渗及水土流失情况基础排水基础防渗排水设施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有无溶蚀,渗漏水量和水质(浑浊度)有无变化,扬压力是否超限。输、泄水洞(管)进水段进水口有无滑坡、淤堵进水塔或竖井有无裂缝、渗漏、溶蚀、磨损、空蚀、碳化、钢筋锈蚀等情况洞身洞身有无裂缝、渗漏、溶蚀、磨损等情况伸缩缝开合和止水情况是否正常消能工消能设施有无冲刷、磨损和空蚀等情况溢洪道控制段泄槽边墙、堰顶和溢流面等处有无裂缝、损伤、砼碳化和钢筋锈蚀情况伸缩缝和排水孔是否完好消能工消能设施有无冲刷、磨损和空蚀情况岸坡岸坡有无冲刷和滑坡等情况工作桥工作桥和交通桥有无不均匀沉陷、裂缝、碳化和钢筋锈蚀等情况输、泄水洞(管)、溢洪道还应检查下列内容闸门包括门槽、门支座、止水设施等能否正常工作启闭机能否正常工作,能否应急启动工作动力备用电源和手动启闭是否可靠2.2.2 实施流程2.3测量工作大纲2.3.1测量工作内容工程测量是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测绘基础资料,并满足工程整治施工控制点及相关参数。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必须进行工程现场实测。按招标文件的要求以及工程建设设计需要,对19座水库主要测量工作包括以下内容:首级控制测量:布设满足工程测量的测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四等GPS网);首级高程控制网精度应达到四等水准精度,水准点可采用平坦地区四等GPS网点位以及在水库主要建筑附近埋设水准点。图根控制测量:为满足设计需要进行地形图测量,在测量范围内布设图根控制点。地形图测量: 对各水库库区进行1:2000地形图测量;对坝址区及相关附属建筑物(如放水隧洞、溢洪道等)进行1:500地形图测量。2.3.2测量工作量19座水库均为早年(19551976年)所建,可以收集前期有关地形图进行校测;大坝及库区地形测量,测量范围和精度满足相关招标文件要求、规程规范及设计要求实际确定。2.3.3测量作业技术依据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控制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9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以下简称“图式”;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3.4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周围相关部门历年来组织施测的三等GPS控制点可作为本工程GPS 四等平面控制网的起算控制点。(2)高程控制资料测区周围相关部门历年来组织施测的二等水准点、三等水准点可作为本工程四等水准测量的起算控制点。(3)地形图资料可以收集前期有关地形图进行校测。2.3.5测量工期及质量目标(1)工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以及测量工作内容,各水库工程的测量工作同步进行,测量工期为15天。(2)质量目标提交的所有资料成果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和甲方的要求。成果合格率100%,其中优良品率90%以上。以创“优质工程”作为项目追求的最高质量目标。2.3.6测量工作总体思路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断面测量、水库库容计算等。根据设计要求及测量工作内容,测量工作总体思路如下:作业准备确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准备仪器、交通设备等。收集已有资料:包括测区已有1:10000地形图、测区内及周边各等级控制点成果。前期地形图。勘察现场、预计测量工作量、编制测量技术设计书、工程进度表、制定环境安全健康保护措施。控制测量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测量方法施测GPS 四等网作为测区首级平面控制网。GPS四等网起算点为三等以上平面控制点;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测量方法在GPS四等网中加密GPS 一级网作为施工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联测GPS四等点和一级点作为测区首级高程控制网,四等水准中路线以附合或结点网的形式布设,起算点为三等(含三等)以上控制点。为满足地形图测量的需要,在测量范围内布设图根控制点,图根点平面采用GPS RTK测量,图根点高程采用GPS拟合高程或五等水准联测。地形图测量地形图测量采用全站仪野外全数字化实测,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等高距为0.5米;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0米。断面测量为满足工程设计需要,水库大坝需进行纵、横断面测量。在各横断面线上布设一横断面基点,断面基点精度应满足图根点精度。横断面间距按设计要求,遇有地形变化较大处,加密断面。横断面方位为垂直设计中心线。纵、横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2.3.7 测绘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分析1.测绘工作的重点(1)施工控制网必须使用地方高程坐标系统,否则设计和施工将无法使用。(2)施工控制网的网点布设不但要求合理,且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点位还应布设在方便使用和不易破坏的地方。(3)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应能满足施工图阶段的需要。2.测绘工作的难点与解决方案本工程测量的难点是水下地形测量,19座水库现场大部分已蓄水。解决方案:水下地形测量野外数字采集采用GPSRTK配合计算机(或PDA)、数字测深仪自动同步进行,可方便地实现“测深仪与GPS RTK联机、实时定位导航、数据处理、成图、建库”一体化。本工程拟使用中海达HaiDa海洋成图软件实现“徕卡GX1230 GPS(RTK)+PAD+SDH-13D数字测深仪”联机作业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后处理。此方法较常规全站仪测量可大大缩短水下地形测量工期,又可确保水下地形测量精度。河水较深部分应使用一条小船,将仪器架设在船上进行测量;河水较浅部分可在河上直接采集数据。2.3.8测量工作方案(1)平面控制测量根据工程需要,对各大坝布设平面控制网。 (2)GPS四等网测量GPS四等网测量采用GPS静态方法施测,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GPS四等网布设四等网布设以控制整个测区为原则。GPS 四等点选点符合下列要求:点位的基础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将来作业。点位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高度角大于15度。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大于200m,并远离高压输电线(距离大于50m)。点位附近没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GPS 四等点埋石:点位位于土质地面时埋设水泥桩并加固进行桩面整饰,水泥桩大小为20cm25cm40cm,中心为刻十字钢条标志,上部加固25cm25cm水泥框面护桩,写上其点号,并用油漆填写清楚。点位于水泥铺装路面时,中心标志采用锯有十字的镙杆,用冲击钻钻洞打入,以点位为中心刻20cm20cm的方框,并刻上其点号。GPS 四等点埋设见右图: 地面桩:单位:m(4)GPS四等控制网施测 GPS四等网观测采用Leica GX1230 GPS双频接收机4台套(出厂编号为455699、455799、454850、454761),其标称精度均为5mm+1ppm。使用前,仪器均通过检验鉴定。GPS 四等网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GPS 四等网测量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表3.2.7要求:GPS的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小于6。GPS 一级网测量应满足规范要求,其中主要参数为观测同步时段应不低于45分钟,每个时段同步的接收机数量不少于2台,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向正北。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4,数据采样间隔1030秒。GPS外业观测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测站名、测站号。观测日期、观测开始结束时间、天气状况。接收机类型及号码。天线高量取三次取其平均值,取位至0.001m。(5)GPS四等网数据处理采用徕卡GPS数据处理软件LGO进行基线解算,采用科傻GPS数据处理软件COSAGPS进行网平差,同时计算同步环闭合差、重复基线、异步环闭合差检验。根据规范要求,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符合:、 其中: 闭合环中的边数弦长标准差,闭合环平均边长。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符合:、 其中: 闭合环中的边数弦长标准差,闭合环平均边长。 重复基线测量的差值,应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GPS 四等网进行约束平差后,控制网的精度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中表3.2.1的规定,GPS四等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40000。(6)GPS 一级控制网测量GPS 一级控制网测量采用GPS静态方法施测,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GPS 一级网布设GPS一级网选点应符合下列要求:点位的基础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将来作业。点位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高度角大于15度。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大于200m,并远离高压输电线(距离大于50m)。点位附近没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GPS 一级点埋石要求:点位位于土质地面时埋设水泥桩并加固进行桩面整饰,水泥桩大小为20cm25cm40cm,中心为刻十字钢条标志,上部加固25cm25cm水泥框面护桩,写上其点号,并用油漆填写清楚。点位于水泥铺装路面时,中心标志采用锯有十字的镙杆,用冲击钻钻洞打入,以点位为中心刻20 cm20cm的方框,并刻上其点号。(8)GPS一级控制网施测 GPS一级网观测采用Leica GX1230 GPS双频接收机4台套(出厂编号为455699、455799、454850、454761),其标称精度均为5mm+1ppm。使用前,仪器均通过检验鉴定。GPS 一级网观测满足下列要求:GPS 一级网测量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表3.2.7要求:GPS的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小于8。GPS 一级网测量应满足规范要求,其中主要参数为观测同步时段应不低于30分钟,每个时段同步的接收机数量不少于2台,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向正北。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4,数据采样间隔1030秒。GPS外业观测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测站名、测站号。观测日期、观测开始结束时间、天气状况。接收机类型及号码。天线高量取三次取其平均值,取位至0.001m。(9)GPS一级网数据处理采用徕卡GPS数据处理软件LGO进行基线解算,采用科傻GPS数据处理软件COSAGPS进行网平差,同时计算同步环闭合差、重复基线、异步环闭合差检验。根据规范要求,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符合:、 其中: 闭合环中的边数弦长标准差,闭合环平均边长。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符合:、 其中: 闭合环中的边数弦长标准差,闭合环平均边长。 重复基线测量的差值,应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GPS 一级网进行约束平差后,控制网的精度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中表3.2.1的规定, GPS四等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20000。(10)四等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以三等水准点以上等级点为起算点,采用四等水准以附合或结点网的形式联测GPS 一级控制网点。水准测量采用拓普康AT-G2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3米木质标尺进行观测、PC-E500S电子手簿记录。水准观测采用单程测量,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黑-红-黑-红”,观测时两水准点间为偶数站。测站设置及观测限差满足下表要求。四等水准观测限差要求视线长(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基辅分划高差之差基辅分划读数差间歇差高差之差805.010.0三丝能读数5.0mm3.0mm5.0mm水准平差采用简易法平差,其主要技术要求应满足下表要求。 水准平差技术要求 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四等510注:L为路线长度,单位km。(11)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平面测量:为满足地形图测量的需要,在已有GPS四等点和一级点的基础上布设图根点。图根点位于在水泥地面时采用刻“田”字或打入钢钉,位于土质地面打入木桩,并用红油漆标注点号。 图根点施测拟采用常规GPS RTK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流动站经另一已知高等级控制点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始施测。观测结束时应检查另一已知高等级控制点,以确保观测的整个过程的正确。对每个图根点均应进行两次测量,其点位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10。两次测量成果较差满足规范要求时,取其中数作为最终测量值。图根控制高程测量图根控制点高程采用五等水准测量,五等水准起迄于四等水准点,布设成附合路线、闭合环或结点网。五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依据下表的规定。 五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仪器类型视线长每公里高差中误差(mm)附合路线长度(km)观测方法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DS3100158中丝读数(12)地形图测量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1:1000地形图测量(拟选坝址、放水隧洞、溢洪道等)、1:2000库区地形图。初步设计(含招标图、施工图)阶段:1:500地形图测量(拟选坝址、放水隧洞、溢洪道、施工道路等)、1:1000地形图测量(料场、渣场等)。地形图测量要求:地形图比例尺1:2000,基本等高距为2.0米;地形图比例尺1:1000,基本等高距为1.0米;地形图比例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米;高程均注记至0.01米。地形图分幅及编号:地形图图幅:50cm50cm正方形分幅。当图廓外有少量地形属于测区范围时,可破图廓测入同一图幅内。图幅编号按从东到西、由南至北顺序编号。地形测量必须采用全站仪在野外按全要素实测数字化地形图。 地形图精度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等高线及高程注记点相对于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要求按下表规定。 地形图精度规定 地形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mm(图上)等高线高程中误差(基本等高距)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基本等高距)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1/30.50.750.51(13)测绘内容与取舍地形图各要素的表示方法依据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有关规定。地物、地貌各要素的取舍原则除遵守现行有关技术标准外,还应遵守以下各项规定:桥涵应测出桥涵梁底及底板高程、沿线主要涵、管汇入口的断面尺寸及底板高程并注至cm。建筑物测绘内容与取舍各类建、构筑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均应进行测绘,房屋外廓以墙角为准。房屋加注层数及建筑材料。为区分普通棚房与正规大型厂房或仓库,工棚式的大型厂房或仓库的外轮廓用实线表示,不加棚房或简易房的符号,用文字注记为“钢构架厂房”、“混凝土构架仓库”或“砖结构厂房”等。对于底层有柱子的架空楼房,测绘下层的柱子(拐角支柱实测),楼房外轮廓用实线表示。阳台的表示方法为“外虚内实”,飘楼为“内虚外实”。落地阳台或自上至一楼均有室外走廊的用实线表示。“雨搭”不表示,装饰柱或装饰墙不表示。“门廊”用虚线表示,如有柱子实测柱子。“连廊”和“柱廊”用虚线表示,其柱子实测。围墙门、门柱和门顶均表示。建筑区内不绘制等高线,只测注道路中心、道路交叉、建筑物墙角、管线检修井、桥面和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等特征点位高程。每栋楼房建筑测注一个以上的房角高程点位。开发区或拆迁区应测注高程点位,其间距不能大于图面2cm。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测绘与取舍市区内道路分为主干道(或快速路)和次要道路。郊区公路注记公路名称。多层立交桥桥面高程与净空高的测绘多层立交桥中,分属不同车道的路面重迭相交时,表示最上一层车道在重迭处的高程,并在相应的适当位置表示出它相对于下层车道路面的高差(即净空高)。如果两层以上车道重迭时,除表示最上一层的高程外,还需依次表示最高层相对于次高层车道的净空高H1(如H1 5.0),次高层相对于下一车道的净空高H2(如H2 6.5);并依次类推表示为H3、H4。路标与路牌的测绘在马路边其高度为1m多的道路名称牌不表示,交通警示牌(减速、限速、拐弯等)不表示,更不能当作路标或路牌来表示。桥墩的测绘高架路桥、立交桥和人行天桥的桥墩(或柱子)的墩位实测。道路中间隔离设施的测绘道路中间隔离设施的宽度小于1m时采用道路隔离带符号表示,隔离设施大于1m的水泥墩实测,宽度用细实线表示。隔离设施大于1m且有花草的绿化带,在范围线内加绘绿化符号。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表示主干道与快速道的路沿用0.4mm粗实线表示,次要道路用0.2mm的细实线表示,立交桥用0.3mm粗实线表示。路面中间或两旁的绿化带、隔离带、安全岛用0.15mm细实线表示。路面铺材的注记“水泥”路面注“水泥”。其余的路面铺材注记按“规范”执行。双线路路面铺材不能注“土”、“沙”,可以注“碴”或“碎石”,否则将此路改为“大车路”。高架路桥下方建筑物、地形须表示道路以路沿(路肩)为准则绘其宽度。如道路有主副道,则以副道外路沿为准。如公路两边无路肩,测至排水沟边或栅栏处。道路交叉、弯道变化点、坡度变化点均测注高程,道路中心线亦适当测注高程,其图面间隔不宜大于20cm。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测绘电力线、通信线均连线表示。电缆沟按实际宽度表示。电力线或通讯线在终止入地时,用入地符号表示。如终止不入地,则用汉字注记“止”。横跨河道、道路的电力线,需测注电力线的净空高,注记时平行电力线,其精度至0.1m,如“H5.5”等。水系及附属设施测绘河流、水溪、沟渠和池塘均测注河底或塘底高程,高程注记的图面间距不得大于3cm。水库、河流、池塘的水涯线按测图时水位测定。水库和较大的水塘(大于图面2cm)用分式标注水涯线高程和测量的日期。如:,并用引线从水涯线引出。自然地貌形成的塘,汉字注记“塘”,养鱼、虾等人工池塘,汉字注记“塘(鱼)”。蓄水池和游泳池,用实线绘出,池内不绘坎线,并分别注记“水”和“泳”。水库的堤坝或河流的栏水坝均测注坝顶高、建筑结构、坝长。水井测注井口地面高程和井水面的深度。自然地貌的测绘自然形态的地貌用等高线表示,对于出现折角的等高线(或水涯线)作圆滑处理,对于特征点位测错或漏测而自动生成不合理的等高线,进行人工干预或重新测绘。各种天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表示为陡坎,70以下则表示为斜坡。坡、坎的顶部和底部均测注高程,不用比高表示。等高线遇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路堑、坑穴、陡坎、斜坡等均中断。高程注记点在图面上均分佈且间距不大于3cm。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沟底、谷地、凹地、河川湖泊岸边的水涯线以及地面变坡点均测注高程。高尔夫球场内的人工地貌要求测绘等高线。其它如绿化带内的人工地貌只测注变坡点和其它特征点的高程。在等高线平缓处按“标高列”形式注记计曲线高程,注记字头一律朝高处,但不能倒置。水涯线与陡坎重合,可用陡坎代替水涯线,水涯线与斜坡底脚重合,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地物测绘的综合取舍建筑物和围墙凹凸在图上小于0.4m时,采用直线连接。宽度小于0.4m的阳台和飘楼不表示。线状地物相距小于0.4m时,移位或采用共线表示。道路沿线与栏杆重合时,只测绘路沿线(高速公路的隔离栅栏要移位表示)。独立地物符号间距不小于0.3mm,更不能符号重叠。在符号密集处参照以下的排列顺序进行取舍:消防栓、阀门、变压器、高压杆、电话亭、路标、公共汽车站、邮筒、电信线控制箱、交通信号灯、路灯控制箱、交通闭路电视控制箱、路灯、广告牌、煤气检修井、电力检修井、电信检修井、上水检修井、下水检修井、污水篦子、行树。电力、电信和上下水等检修井,在市政道路上全部测注。在小区内以表示出管线走向布局为主,如井位过密影响图面清晰,进行取舍删除。(14)地形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仪器的各项改正数、气温、气压及有关常数输入全站仪,定向边应大于细部边。地形图测量过程中对每个测站进行定向点的边长、高程检查,并作方向检查,同时填写“测站检查记录表”,以保证地形图的正确性。地形图编辑时,外业画草图人员配合内业作图员作业,以免错漏,编辑中经常存盘,以免不慎丢失数据。测图过程中如需支站,应符合以下规定:a、要有手薄记录及支站点编号,支站点应有固定的标志,成图时展绘于地形图中;b、图根点只能发展两级;c、支点水平角应测一测回;d、支站上测量时应确保有方向检查,如没有图根以上等级点检查,可采用重复点检查(如房角、电杆等)。(15)计算机辅助成图外业数据采集采用全站仪施测,并记录,同时绘制好现状草图。每天外业采集完后,对当天的数据输入微机,利用外业采集的数据与实地描绘的草图,使用“Che2008”机助制图系统编制数字化地形图。将地形图转换成DWG格式。地形图分层:业主或设计人员无特殊要求时按以下原则分层:T层(高程点)、D层(道路)、S层(水系,含塘、水库、水沟)、GX层(含地下及地面上各种管线)、F层(符号、注记)、J层(建、构筑物)、X(斜坡、坎)、N层(等高线)。注意事项:对测量范围内的树木(行树)应表示其范围及树种,对于大的独立树、行树应测量其位置。电线(高压、低压、通迅)等线状地物应连线表示。对一些不常用的植被、地物符号在图中加以文字说明。 (16)地形图检查重点图框:测量日期、比例尺、坐标高程系统、测量范围等标注是否正确。高压、低压、通迅线路连线及走向是否正确。工程建设范围内的主要建筑物、地形是否实测或有检查点。各种名称注记(道路、大单位、工厂、学校、水库等)。重要建构筑物进行重点检查。(17)断面测量包括大坝横断面,溢洪道纵、横断面测量。在各横断面线上布设一横断面基点,断面基点精度应满足图根点精度。横断面间距按设计提供的要求,遇有地形变化较大处,加密断面。河道横断面方位为垂直设计中心线。纵、横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1)纵断面测量在各控制点设站,沿大坝、溢洪道中心线测量其纵断面线上各地形变化点,地形点间距为1015米,测量比例尺满足设计要求。(2)横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在各断面基点上设站,沿断面方位测量断面上各地形变化点,内业计算机辅助成图软件CHE自动生成横断面。断面应表示坎上、坎下点,坡顶、坡脚点等地形变化点。成图比例尺按设计要求。横断面成图时,按大坝小里程至大里程方向,左侧绘在断面的左边,右侧绘在断面的右边;溢洪道按上游至下游方向,左岸绘在断面的左边,右岸绘在断面的右边。(18)绘制库区水位库容曲线水库库容计算:根据库区新测1:2000地形图计算水库水位库容。绘制库区水位库容曲线:根据水库水位库容,绘制库区水位库容曲线图。2.3.9测量提交成果测量技术设计书 技术总结(含控制点成果表) 地形图蓝图 纵横断面图及断面分布图 控制点分布图(含点之记) 库容曲线图 实物指标调查图斑图及统计表成果数据光盘 2.4勘察工作大纲 依据招标文件,19座小型水库为1955年1976年所建,其中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4座。坝型均质土坝17座,堆石坝1座、条石拱坝1座。早年所建小型水库多未按程序进行勘察、坝基清挖不彻底、坝料就近取材、坝体填筑靠人海战术运输、夯实碾压等,大坝可能存在渗漏、变形等问题;对大坝可能出现问题也许进行了一些整治,但大坝经几十年运行,坝体自然沉降、固结趋于稳定。通过本次安全鉴定工作,对大坝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本次地质勘察工作,重点收集各大坝相关前期资料、开展平面地质测绘,根据各大坝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开展必要的地质勘探、土工试验工作等,提供设计所需地质资料,复核坝基、坝体稳定等。2.4.1勘察范围和深度(1)勘察范围招标文件中19座小型水库,工程勘察范围为各水库库区、坝址区及相关构筑物区域,以及对工程有影响的相关地段。(2)勘察深度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满足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 号)、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和有关技术标准要求。2.4.2勘察任务和依据(1)勘察任务根据招标文件,19座水库位于名山县境内,工程区在工区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川西台陷。西北侧为龙门山褶断裂带尾端,发育蒙顶山背斜。地层向东南倾斜50左右。东南边缘为总岗山背斜的一部分,地层向西北倾斜60左右,并有一较大逆断层。西南角为地层顷斜30左右的金鸡关背斜。西部为名山向斜,呈南北走向,核部平坦开阔,两冀倾斜25左右,为长轴状向斜,轴线为N30E。中部和东北部为成都凹陷南端,系一西南高,东北低,开口朝北的“撮箕”形,地层多呈水平分布。此外,在东南部尚有三个小背斜和两个小向斜。工程区内无区域性大断裂通过。据有关地震资料,该区属雅安弱震活动区,区内小震较多,未发生过4级以上地震。区域外围曾发生过7次45级地震, “4.20”雅安芦山7级地震,对工程区的影响烈度为度。根据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和“4.20”雅安芦山7级地震影响,综合判断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进行库区地质调查,对库区渗漏和库岸(重点是近坝库岸)稳定进行评价。复查坝址区和其他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有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收集、调查大坝填筑体质量、大坝渗水量、坝后扬压力观测、大坝沉降等相关监测、检测资料、对坝体稳定进行评价。(2)勘察依据勘察主要依据为:勘察合同、勘察任务书,相关的规程、规范、强制性标准。主要规程规范如下:(1)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