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青春》1500字梗概.doc_第1页
《最美的青春》1500字梗概.doc_第2页
《最美的青春》1500字梗概.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故事梗概这是一个人类改造自然的传奇。这是一部歌颂中国北部高原荒漠塞罕坝上老一代造林人的英雄史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减少京津冀地区的风沙危害,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定由林业部牵头、河北省密切配合,在承德境内的高原荒漠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抵御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南侵,防风阻沙蓄水源。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以主人公冯程、覃雪梅、赵天山等人为代表,来自全国18个省市林业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与于正来等当地林业干部职工为骨干的369人开荒队伍,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拉开了与自然抗争的序幕。岂料,因为坝上造林立地条件恶劣,机械造林难度极大,不得不先转为人工造林。塞罕坝人在平均海拔1500米、最低气温超过零下43度的环境下,战严寒、斗酷暑、抛青春、洒热血,历尽艰辛,在高原荒漠上营造起“世界上最大的万顷人工林海”,筑牢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谱写了一曲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诗篇。故事的主人公冯程与女友唐琦来到了塞罕坝,他们以为这里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却发现其实是一片荒芜,冯程去投奔舅舅李铁牛,唐琦却受不了艰苦的环境,偷着离开了。此时恰逢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出身革命家庭的冯程被场长于正来相中,成为一名编外造林工人。冯程利用所学林业知识,在荒无人烟的塞罕坝上一个人尝试植树,陪伴他的只有一条捡来的野狗“星期六”,冯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一年后,在国家号召下,应届毕业生们满怀激情地来到了塞罕坝,和冯程等老职工们一起成为第一代造林人。林业大学毕业的女主人公覃雪梅和她的追求者、大学同学武延生也来到坝上。三人从最初的陌生到反感再到彼此熟悉,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感情纠葛。武延生最初来到坝上就是为了追求覃雪梅,可是他发现覃雪梅对冯程更有好感,于是处处与冯程作对,但冯程都一一化解了。冯程和之前上山的先遣队尝试过多种方法,可是塞罕坝的环境过于恶劣,树就是种不活,于是在之前的技术工人的提示下,冯程开始研究育种,他开辟了自己的苗圃,想培育出适应严寒的苗木来,可是找不到法门,同样成果不显著。林场领导于正来从国外请来了林业专家佩科维奇,这个人给塞罕坝判了“死刑”,他认为这里不可能种活树木,让于正来等人不要白费功夫了。可是冯程等人不服,他们坚信能够战胜恶劣的环境,恢复这里的绿水青山,因为他们有活的证据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就活在塞罕坝上,距离林场不太远,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就是这棵活着的落叶松,坚定了冯程等人的意志,他们亲切地称呼这棵镇风神树为“功勋树”。为了守护它,冯程、赵天山、覃雪梅等人还多次与当地居民发生了冲突,他们不惜用热血捍卫这棵塞罕坝铁一般的脊梁。塞罕坝的环境艰苦异常,在一次大雪封山的事件中,被困职工几乎被活活饿死,冯程、赵天山等人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带领人们顽强地挺过了难关。经过大浪淘沙,冯程、覃雪梅等人通过了考验,成为了坚定的林业战士,而闫祥利、武延生等则变成了逃兵。林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承德二中的六个女高中生主动支援国家建设,来到了塞罕坝,“六女上坝”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冯程的舅舅李铁牛也回到了林场,成为了铁匠,他帮忙改造的植苗锹在人工造林中派上了大用场。在马蹄坑大会战中,于正来带领全场职工斗志昂扬,在承德地区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支持下,以人力完成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大造林行动,成为塞罕坝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茫茫荒原到万顷林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