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泵与风机 简弃非教授颜永民讲师 第一章泵与风机概论 一 定义流体机械是指流体具有的机械能和机械所做的功之间进行能量转换的机械 内燃机和燃气轮机不属于流体机械的范畴 泵 风机 压缩机 水轮机 汽轮机等均属于流体机械 泵与风机逆向的机械是水轮机和风车 将流体的流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一节泵与风机的定义及用途 二 用途泵与风机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火力发电 水利工程 化学工业 石油工业 钢铁工业 城市给排水及废水处理 动力工程 制冷与低温工程 采矿工业 航天技术等 在全国的总用电量中 泵与风机的耗电量约占30 其中泵的耗电量约占21 1 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一个水汽循环过程 锅炉把水加热变成蒸汽 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 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 图1 1是火力发电厂系统图 2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不管是灌溉 排涝还是供水 都需要相应容量的泵 据统计 我国排灌机械的配套功率 在20世纪80年代已达57000Mw 为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开源和节流同样重要 但不论开源还是节流 都需要大量的泵 3 化学工业在化工流程中 参与反应的原料 中间产品经常是液体或气体 即使是固体物料 也经常以溶液或熔液的形态参与化学反应 所以输送各种流体的泵与压缩机称为化工厂的心藏 以乙烯和合成氨的生产为例说明流体机械在化工过程中的作用 表1 l给出了乙烯流程中泵的使用情况 图1 2合成氨生产流程示意图 在该流程中使用了4种压缩机 这些压缩机的动力消耗占全厂的70 80 投资一船占全厂的20 30 4 石油工业在石油和天然气的钻探 开采 运输和加工过程中 泵和压缩机都是重要的设备 潜油泵潜油泵可以从很深的油井中将原油输送到地面 用潜水式电动机 泵置于井下 由于受井径的限制 叶轮直径很小 为达到所需的扬程 泵的级数可达数百 油田注水泵用高压向油层中注水 可以提高油层压力 实现自喷 在我国的大庆油田 由于开采时间长 油层含油量减少 目前每采1t油需要注入6t水 因此需要大量的注水泵 注气压缩机在海洋油田 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油田伴生气代替水注人油层以提高压力 当注气量较小时用活塞式压缩机 注气量大时用离心式压缩机 水下油气输送泵油田中原油一般是与天然气共生的 通常是将油与气分离后分别用泵和压缩机输送 这需要在每个井口设置油气分离装置 泵与压缩机组以及两条管路 在海上油田中 这种配置的成本是很高的 使用油气混输泵以后 每个井口只需一台机组和一条管路 使开采成本大大降低 图3 1是水下油气混输装置 5 钢铁工业在钢铁的冶炼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空气和氧气支持燃烧 因此需要使用风机 另外 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 在供水和水处理方面使用泵的数量也很多 高炉鼓风机现代大型高炉需要的风量很大 故通常使用轴流式压缩机 氧气压缩机纯氧顶吹转炉是目前常用的炼钢设备 需要用氧气压缩机向炉内输送高压氧 6 城市给排水及废水处理城市给水城市给水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城市中的自来水是由水厂一级泵站中的泵抽吸江河之水经沉淀消毒 再经二级泵站中的泵将水送往用户 城市工业用水量很大 所以结水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城市排水用户排除的废水还需要收集 输送和处理 这是城市排水 这项工作大多是由城市废水提升泵站来承担 泵站内的水泵提升水的高程或使排水加压输送至指定地方 如图1 4为排水提升泵站示意图 7 动力工程除了汽轮机 水轮机和燃气轮机属于现代最重要的动力装置以外 在动力工程中还广泛地使用压缩机和液力传动装置 燃气轮机压缩机压缩机是燃气轮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压缩机将空气压入燃烧室 使燃料得以燃烧 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燃气推动燃气轮机的叶轮转动 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利用内燃机气缸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机 涡轮机则驱动一个压缩机压缩空气以提高进入气缸的空气压力 从而增加进入气缸中的空气量 这样在相同的气缸容积下 可以相应增加燃油量 也就提高了发动机功率 动力风源在电站 机械工厂 建筑工地 矿井等许多地方 广泛使用着各种风动工具都需要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 而压缩空气通常是利用活塞式或离心式压缩机获得的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传动装置 图1 6 是一种利用叶片式流体机械进行变速的装置 原动机驱动一个泵轮 泵轮将功率传递给液体工作介质 介质推动一个与泵轮装置在同一壳体中的涡轮 再由祸轮推动工作机 液力传动装置具有从动轴的转速可自动适应作用力矩而变化的特性 因而特别适于在车辆上使用 8 制冷与低温工程压缩机是制冷装置中最重要的设备 制冷装置不仅在许多工业和科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而且在生活领域中亦日益普及 在小型制冷装置中都使用容积式压缩机 而在大型装置中则使用离心式压缩机 9 采矿工业矿井的排水和通风是保证矿井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为此需配备相应的泵与风机 10 航天技术燃料输送泵是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箭的液体燃料是易燃 易挥发的 有时温度极低 液氢 液氧燃料 而且泵的尺寸和重量受到严格的限制 在火箭和飞船的控制与导航系统中 常采用液压装置作为执行元件 而用特殊的离心泵作为整个液压系统的动力源 三 泵的发展历史我国提水机具的发展可以推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 在西安市近郊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尖底带耳陶罐 据考证 就是当时人们用以系绳从井中 河中提水的器具 随后又出现了戽斗和利用简单杠杆原理的桔槔和辘轳 大约在我国的隋唐时代 黄河上游沿岸就装有以水为动人的提水机械一筒车出现 灌溉岸边高地小块农田 至今在这些地区仍可看到这一古老的提水机械 技术史上第一台叶片泵是最早在公元5世纪葡萄牙人在圣多明哥铜矿中所有的排水离心泵 为木制 离心泵的真正创造者为法国物理学家德尼斯 帕潘 1705年 帕潘制造了第一台适用于提升液体的泵 1785年 J 斯盖宣布了一台新泵的专利 这是轴流泵的雏形 尖底带耳陶罐 戽斗 辘轳 桔槔 筒车 四 泵与风机的发展趋势泵与风机的发展趋势 大容量由于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迅速增长 因此 作为热力发电厂的辅机一泵与风机也日趋大容量化 如国外已建成的180 104kW发电机组的给水泵 驱动功率为55147kW 因而目前大型锅炉给水泵的驱动功率已接近60000kw 给水泵压力也从超高压发展到超临界压力 高速化由于泵与风机容量的迅速增加 尤其是给水泵压力的快速增加 导致转速也很快提高 近十几年来 对于大型锅炉给水泵的转速 已由3000r min提高到7500r min 单级扬程也已从200m提高1000m以上 高效率对于大容量的泵与风机 提高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研制高效率的水力模型 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产品效率普遍提高 自动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自动检测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已不仅逐步应用于泵与风机的设计 制造过程中 而且还日益广泛应用在泵与风机的运行上和实验装置上 提高可靠性在泵零件强度设计中 传统的方法是安全系统法 随着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发展 许多情况下安全系数并不能表征泵产品的可靠度 可靠性工作在机械行业非常重耍 因此把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作为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的核心 对老产品进行可靠性限期考核达标 对新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 大大提高了机械产品的整体性能和综合质量 一 泵与风机的分类按压力分类泵 低压泵 中压泵 高压泵 风机 通风机 鼓风机 压气机 按工作原理分类 1 叶片式泵与风机工作叶轮旋转时叶轮上的叶片将能量连续地传给流体 从而将流体输送到高压 高位处或远处的泵与风机 例如 离心式 轴流式 混流式泵与风机 如图1 7所示 第二节泵与风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容积式泵与风机通过工作室容积周期性变化而实现输送流体的泵与风机 根据机械运动方式的不同还可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 3 其他类型的泵与风机无法归入前面两大类的泵与风机 这类泵与风机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具有较高能量工作流体来输送能量较低的流体 例如 液环泵 射流泵等 泵与风机分类的直观表示 泵的使用范围 风机的使用范围 二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1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是 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 即流体通过叶轮后 压能和动能都得到提高 从而能够被输送到高处或远处 离心式泵与风机最简单的结构型式如图所示 叶轮装在一个螺旋形的外壳内 当叶轮旋转时 流体轴向流入 然后转90度进入叶轮流道并径向流出 叶轮连续旋转 在叶轮入口处不断形成真空 从而使流体连续不断地被泵吸入和排出 2 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是 旋转叶片的挤压推进力使流体获得能量 升高其压能和动能 3 混流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介于离心式和轴流式之间的一种泵与风机 与离心式泵与风机相比 混流式泵与风机流量较大 能头较低 但和轴流式泵与风机相比 混流式泵与风机却又流量较小 能头较高 三 容积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泵与风机在运转时 机械内部的工作容积不断发生变化 从而吸入或排出流体 按其结构不同 又可再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类 1 往复式这种机械借活塞在汽缸内的往复作用使缸内容积反复变化 以吸入和排出流体 如活塞泵 pistonpump 等 2 齿轮式齿轮泵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 通常用作供油系统的动力泵 如图所示 齿轮 主动轮 固定在主动轴上 轴的一端伸出壳外由原动机驱动 另一个齿轮 从动轮 装在另一个轴上 齿轮旋转时 液体沿吸油管进入到吸入空间 沿上下壳壁被两个齿轮分别挤压到排出空间汇合 齿与齿啮合前 然后进入压油管排出 3 螺杆式如图所示 螺杆泵乃是一种利用螺杆相互啮合来吸入和排出液体的回转式泵 螺杆泵的转子由主动螺杆 可以是一根 也可有两根或三根 和从动螺杆组成 主动螺杆与从动螺杆做相反方向转动 螺纹相互啮合 流体从吸入口进入 被螺旋轴向前推进增压至排出口 此泵适用于高压力 小流量 制冷系统中常用作输送轴承润滑油及调速器用油的油泵 四 其他类型泵工作原理1 喷射泵如图所示 将高压的工作流体 由压力管送入工作喷嘴 经喷嘴后压能变成高速动能 将喷嘴外围的液体 或气体 带走 此时因喷嘴出口形成高速使扩散室的喉部吸入室造成真空 从而使被抽吸流体不断进入与工作流体混合 然后通过扩散室将压力稍升高输送出去 由于工作流体连续喷射 吸入室继续保持真空 于是得以不断地抽吸和排出流体 2 射水 离心泵组如图1 14所示 它是一个用来代替凝结水泵的泵组 由离心泵出口再循环喷嘴3流出的高速射流 与由热井1进入喉部的低速凝结水混合在一起 在扩散管中降低速度 把动能转变为压能 进入离心泵2 再由离心泵升压排出 五 叶片式与容积式泵与风机特点的比较优点 与容积式泵与风机相比较 叶片式泵与风机最大的特点是转速高 流量大 输出流量均匀 在设计工况下效率高等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缺点 1 流量小而扬程高时 效率低 2 启动前大部分叶片泵式泵必须灌夜 3 叶片泵运行时 如果吸入空气 吸入管路漏气或吸入管路布置不当时 泵可能停止抽吸或停止运行 一 泵的基本性能参数泵的基本性能参数包括流量 扬程 轴功率 效率 比转速 允许汽蚀余量 允许吸上真空度 1 流量泵流量是指泵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液体量 通常用体积流量表示 单位是m3 s L s或m3 h 也可以用质量流量表示 单位是kg s或kg h 其中为液体的密度 单位是kg m3 第三节泵与风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2 扬程单位重量的液体在泵内所获得总能量叫泵的扬程 单位为 米液柱 泵的扬程H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和分别为泵进 出口截面处单位重量液体的机械能 单位为m 其中和分别为泵进 出口截面处的液体压强 Pa 和分别为泵进 出口截面处的液体平均速度 m s 和分别为泵进 出口截面中心到基准面的距离 m 3 功率和效率轴功率轴功率通常是指泵的输入功率 也就是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 用表示 单位为kW 有效功率 通过泵的液体在单位时间内从泵中获得的能量称为泵的有效功率 由于这部分能量被流出泵的液体所携带 故又称为输出功率 用表示 其计算式为 kW 其中为体积流量 m3 s 为扬程 m 为重力加速度m s2 原动机输入功率 电网输送给电电动机的电能或油料燃烧输送给内燃机的化学能等称为原动机输入功率 用表示 单位为kW 泵效率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称为泵效率 用表示 机组效率有效功率与原动机输入功率之比称为机组效率 用表示 配套功率在选择原动机时 考虑到过载的可能 通常在原动机轴功率的基础上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 以计算出原动机的配套功率 其中为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K与电动机的容量大小 泵的工作特性有关 对于一般泵的安全系数可参照表1 2 4 转速泵的转速是指泵轴每分钟的转速 用n表示 单位为r min 二 风机的基本性能参数风机的基本性能参数包括流量 全压 静压 功率 全压效率 静压效率 转速 比转速等 1 流量风机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风机进口的气体体积 通常用表示 单位是m3 s或m3 h 2 全压风机全压是指单位体积气体从风机进口截面经叶轮到风机出口截面所获得的机械能 用表示 单位为Pa 风机全压可以表示为 Pa 其中和分别风机进 出口截面处的气体压强 Pa 和分别为风机进 出口截面处的气体平均速度 m s 3 静压风机的全压减去风机出口截面处的动压 通常将风机出口截面处的动压作为风机的动压 称为风机的静压 用表示 即 Pa 4 功率风机的功率通常是指风机的输入功率 亦称轴功率 用表示 单位为kW 内功率 全压有效功率和静压有效功率 其计算式分别为 kW kW kW 其中为除轴承外风机内损失掉的各种功率 5 全压效率和全压内效率全压效率 风机全压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用表示 全压内效率 风机全压有效功率与内功率之比 用表示 6 静压效率和静压内效率静压效率 风机静压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用表示 静压内效率 风机静压有效功率与内功率之比 用表示 7 转速风机的转速是指风机轴每分钟的转速 用n表示 单位为r min 一 叶片式泵的过流部件泵的主要过流部件是吸入室 叶轮和压出室 第四节叶片式泵的过流部件和典型结构 1 吸入室泵吸入室位于叶轮进口前 其作用是把液体按一定要求引入叶轮 2 叶轮叶轮式泵的核心 叶轮按液体流出的方向分为 离心式叶轮 混流式叶轮 轴流式叶轮 叶轮按液体吸入方向分为 单吸叶轮 双吸叶轮 3 压出室压出室位于叶轮出口之后 作用 收集液体 降低液体速度 变动能为压能 将液体送入下级叶轮进口或送入排出管 压出室分为 螺旋形压水室 叶片式导叶 流道式导叶 二 叶片式泵型式和典型结构叶片式泵按其结构分类 1 按主轴方向卧式 主轴水平放置 如图1 19 立式 主轴垂直放置斜式 主轴倾斜放置2 按液体流出叶轮的方向分离心式 如图1 19 轴流式 如图1 20 和混流式 如图1 21 3 按吸入方式分单吸和双吸 4 按级数分单级和多级 5 按叶片安装方法分可调叶片和固定叶片 6 按壳体剖分方式分为分段式 节段式 中开式 垂直中开式和斜中开式 7 按泵体形式分蜗壳泵 双蜗壳泵 透平泵 筒式泵和双壳泵 8 特殊结构的叶片式泵分潜水电泵 贯流式泵 屏蔽泵 自吸式泵 管道泵 无堵塞泵和磁力泵 叶片式风机按其工作原理也可以分为离心式 轴流式和混流式三种结构型式 离心式风机的工作原理与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相同 第五节叶片式风机的主要部件和结构型式 轴流风机中 气流由轴向进入叶轮 并在风机翼型的升力作用下 沿轴向运动 混流风机中 轴向进入的气体沿着与轴线倾斜的方向从叶轮流出去 一 离心式通风机的主要部件离心式通风机的主要部件包括叶轮 机壳 进风口 进气箱 导流器和扩压器等 1 叶轮叶轮是通风机的心脏部分 它通常分为封闭式和开式两种 封闭式叶轮一般由前盘 后 中 盘 叶片和轮毂等组成 叶轮前盘的型式主要有直前盘 锥形前盘和弧形前盘三种 如图1 28所示 直前盘制造简单 但一般对气流的流动情况有不良影响 锥形前盘和弧形前盘制造比较复杂 但其气动效率和叶轮强度都比直前盘优越 叶轮上主要零件是叶片 离心通风机的叶片一般为6 64个 叶片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三种 平板型 圆弧型和机翼型 如图1 29所示 平板型叶片制造简单 机冀型叶片具有优良的空气动力特性 叶片强度高 气动效率也较高 2 机壳机壳是由蜗板和左右两块侧板焊接或咬口而成 主要有螺旋形室 蜗壳 风舌等组成 蜗壳的作用是收集从叶轮出来的气体 并引导到蜗壳的出口 经过出风口 把气体输送到管道中或排到大气中去 蜗壳的蜗板是一阿基米德螺旋线或对数螺旋线 它的轴面一般为等宽矩形 3 进风口进风口又称集流器 它的作用在于使气流顺利地进入叶轮 从而减小气体的流动损失 离心通风机的进风口有筒形 锥形 筒锥形 圆弧形 锥弧形等多种形式 如图I 30所示 在大型风机上采用弧形或锥弧形进风口 以提高风机效率 4 进气箱进气箱 般只使用在大型或双吸离心通风机上 如图1 31所示 主要作用可使轴承装于通风机的机壳外边 便于安装与检修 对改善锅炉引风机的轴承工作条件更有利 另外 进气箱还能减少气流不均匀进入叶轮产生的流动损失 一般断面逐渐收敛的进气箱效果较好 5 导流器一般在大型离心式通风机或要求特性能调节的通风机的进风口或进风口的流道内装置导流器 用改变导流器叶片角度的方法 来调节通风机的负荷 扩大通风机性能 使用范围和提高调节的经济性 导流器可分为轴向式和径向式两种 6 扩压器扩压器装于通风机机壳出口处 其作用是降低出口气流速度 使部分动压转变为静压 并减少机壳中的旋涡 提高风机的效率 根据出口管路的需要 扩压器有圆形和方形截面两种 扩压器一般做成向叶轮一边扩大 其扩散角通常为6 8 二 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型式离心式通风机结构简单 制造方便 叶轮和机壳一般都用钢板制成 通常都采用焊接 时也用铆接 离心式通风机分类方式主要有 1 按旋转方式2 按进气方式3 按出风口位置4 按传动方式 1 按旋转方式离心式通风机可以做成右旋转和左旋转两种型式 从原动机一端看风机 叶轮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的称为右旋转 用 右 表示 叶轮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的称为左旋转 用 左 表示 但必须注意叶轮只能顺着蜗壳螺旋线的展开方向旋转 2 按进气方式离心式通风机又可分成单侧进气 单吸 和双侧进气 双吸 两种型式 单吸是气体只从一面进入叶轮 用代号 1 表示 可以是单级或双级叶轮 双吸则是气体由两面进入叶轮 用代号 0 表示 其流量是单吸的两倍 特殊情况下 离心通风机的进风口装有进气室 按叶轮 左 或 右 旋转方向 各有五种不同的进口角度位置 如图1 32所示 3 按出风口位置根据使用要求 离心式通风机机壳出风口位置以机壳的出风口角度和叶轮旋转方向 可以分为图1 33所示的16种型式 这点在选择 购置 通风机时 须要注明 目前国内生产的通风机 有些出风口方向可以调正 4 按传动方式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 离心式通风机有六种传动方式 装置形式 如图所示 A式为无轴承 电机直联传动 B式为悬臂支承 皮带轮在轴承中间 c式为悬臂支承 皮带轮在轴承外侧 D式为悬臂支承 联轴器传动 E式为双支承 皮带轮在外侧 F式为双支承 联轴器传动 电机直联与联轴器传动的风机转速 取决于电机转速 皮带传动的风机转速便于调节 悬臂式结构的优点是拆卸方便 而双支承结构的优点是运转比较平稳 泵与风机对流体做功 在转化为流体能量的过程中 伴有各种损失 这些损失用相应的效率来表示 为了提高泵与风机的效率 必须研究其能量平衡关系 搞清来龙去脉 为减少损失 提高泵与风机的效率指明方向 第六节泵与风机的损失和效率 一 机械损失和机械效率原动机传到泵与风机轴上的功率 首先要花费一部分去克服轴承和轴封的摩擦损失 然后还要花费一部分去克服叶轮前后盖板外侧与流体问的圆盘摩擦损失 如图1 35所示 在上述三种损失中 圆盘摩擦损失占的比重最大 而轴承和轴封的损失一般认为与泵和风机的尺寸无关 只与零件表面加工质量 轴封结构等因素有关 约占轴功率的1 4 上述三种损失功率之和称为机械损失Pm 其大小用机械效率来衡量 轴功率去掉机械损失功率的剩余功率用来对通过叶轮的流体做功 称为输入水力功率 用表示 机械效率为输入水力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即 对于离心泵得一般为0 90 0 98 而离心风机的一般为0 92 0 98 二 容积损失和容积效率输入水力功率用来对通过叶轮的流体做功 因而叶轮出口处流体的压力高于进口压力 由于泵与风机中的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存在间隙 因而当叶轮旋转时 必然有一部分流体从高压侧通过问隙流向低压侧 这样 通过叶轮的流量 也称理论流量 并没有完全输送到出口 其中泄漏量这部分液体把从叶轮中获得的能量消耗于泄漏的流动过程中 把由泄漏造成的损失称为容积损失 其大小用容积效率来衡量 容积效率为通过叶轮除掉泄漏之后的流体 实际流量为 的功率与通过叶轮流体 理论流量为 功率 输入水力功率 之比 即 式中为泵或风机的理论流量 为泵或风机的理论扬程 也称叶轮的理论扬程 表示叶轮传给单位重量流体的能量 为泄漏量 为泵或风机的实际流量 容积损失主要发生在密封环处 平衡轴向力装置处 密封装置处等 对于多级泵来说还有级间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 在泵或风机的流量变小时 其泄漏量的相对值要增大 所以 对于小流量高压头的泵或风机 应尽量减少泄漏量 提高容积效率 容积损失与比转速有关 随着比转速的增大 容积损失逐渐减小 一般情况下 在所有比转速的范围内 容积损失等于圆盘摩擦损失的一半 离心泵的容积效率一般为0 90 0 95 离心风机还要略小些 三 流动损失和流动效率通过叶轮的有效流体 除掉泄漏 从叶轮中接收的能量 也没有完全输送出去 因为流体在泵或风机的过流部件的流动中伴有沿程摩擦损失和叶片进出口撞击 脱流 旋涡等引起的局部损失 从而要消耗掉一部分能量 单位重量流体在泵或风机过流部分流动中损失的能量称为流动损失 用来表示 其大小用流动效率来衡量 流动效率为去掉流动损失流体的功率与未经流动损失流体的功率之比 即 四 泵与风机的总效率前已述及泵与风机的总效率 简称效率 为有效输出功率与输入轴功率之比 即 由此可知 泵与风机的总效率就等于它们的机械效率 容积效率和水力效率三者之乘积 因此 要想提高泵与风机的效率就必须在设计 制造及运行等各个方面注意减少各种损失 目前 离心泵的总效率视其大小 型式和结构不同一般为0 55 0 90 离心风机一般为0 45 0 88 高效风机可超过0 90 轴流泵的总效率一般为0 70 0 90 小型轴流风机一般为0 5 0 62 大型轴流风机可超过0 85 泵与风机内的能量平衡情况可用图1 36来表示 离心泵的主要构件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 如上图a所示 这种叶轮结构简单 制造容易 清洗方便 适用于输送含固体悬浮物或带有纤维的液体 但由于叶轮与泵体之间间隙较大 液体易从泵壳和叶片的高压区侧通过间隙流回到低压区和叶轮进口处 即产生回拽 故其效率较低 半开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 如图b所示 他适应于输送易于沉淀或含固体悬浮物的液体 但其效率也较低 闭式叶轮在两侧都有盖板 如图c所示 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杂志的洁净液体 但其结构复杂 且回流较少 效率较高 离心泵的主要构件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 如上图a所示 这种叶轮结构简单 制造容易 清洗方便 适用于输送含固体悬浮物或带有纤维的液体 但由于叶轮与泵体之间间隙较大 液体易从泵壳和叶片的高压区侧通过间隙流回到低压区和叶轮进口处 即产生回拽 故其效率较低 半开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 如图b所示 他适应于输送易于沉淀或含固体悬浮物的液体 但其效率也较低 闭式叶轮在两侧都有盖板 如图c所示 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杂志的洁净液体 但其结构复杂 且回流较少 效率较高 离心泵的主要构件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 如上图a所示 这种叶轮结构简单 制造容易 清洗方便 适用于输送含固体悬浮物或带有纤维的液体 但由于叶轮与泵体之间间隙较大 液体易从泵壳和叶片的高压区侧通过间隙流回到低压区和叶轮进口处 即产生回拽 故其效率较低 半开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 如图b所示 他适应于输送易于沉淀或含固体悬浮物的液体 但其效率也较低 闭式叶轮在两侧都有盖板 如图c所示 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杂志的洁净液体 但其结构复杂 且回流较少 效率较高 离心泵的主要构件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 如上图a所示 这种叶轮结构简单 制造容易 清洗方便 适用于输送含固体悬浮物或带有纤维的液体 但由于叶轮与泵体之间间隙较大 液体易从泵壳和叶片的高压区侧通过间隙流回到低压区和叶轮进口处 即产生回拽 故其效率较低 半开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 如图b所示 他适应于输送易于沉淀或含固体悬浮物的液体 但其效率也较低 闭式叶轮在两侧都有盖板 如图c所示 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杂志的洁净液体 但其结构复杂 且回流较少 效率较高 离心泵的主要构件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 如上图a所示 这种叶轮结构简单 制造容易 清洗方便 适用于输送含固体悬浮物或带有纤维的液体 但由于叶轮与泵体之间间隙较大 液体易从泵壳和叶片的高压区侧通过间隙流回到低压区和叶轮进口处 即产生回拽 故其效率较低 半开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 如图b所示 他适应于输送易于沉淀或含固体悬浮物的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贫血教学课件
-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
- 老年人日常护理课件
- 老年人心态课件
- CN120209385A 一种反射隔热节能型亚克力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20204939A 高压高湿膜分离测试系统及方法
- 水的组成-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原卷版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词汇表默写
- 老年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课件
- 配饰鉴赏课件
- 2023年起重机械检验员资格考核试题及答案
- 消化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汇报课件
- 新版仁爱九年级下册单词
- 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研究
- 《均衡价格理论》课件
- 动漫手办制作课
- 《现代控制理论》(刘豹-唐万生)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食品包装用纸盒企业标准
- 供货的合同的范例
- 旧变压器移位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