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ppt_第1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_第2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_第3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_第4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骨粗隆间骨折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费骏 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基本相同患者年龄稍高于股骨颈骨折女性较男性多见 比例约为3 1本病的死亡率约为15 20 粗隆部血运丰富 极少发生骨折不愈合 但容易遗留髋内翻 下肢外旋和短缩畸形 解剖复习 分型 按骨折线走行方向分型 型骨折线由大粗隆斜向内下达小粗隆 即顺粗隆间型 此型较为稳定 型骨折线由大粗隆下斜向内上达小粗隆者 称逆粗隆间型 此型为不稳定型 较易发生髋内翻 型 型 按股骨内侧骨皮质的状态分型 股骨内侧骨皮质未粉碎 能够支撑近骨折端的骨皮距 称稳定型 内侧骨皮质粉碎 常合并有一个包括小粗隆在内的后内侧达骨折块 则为不稳定型 临床表现与诊断 外伤史年龄平均年龄较股骨颈骨折高 青壮年患者发病率较低局部体征 髋部软组织肿胀及压痛较为明显 可存在外旋及短缩畸形X线检查 治疗 非手术治疗 牵引治疗一般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 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需持续牵引8 12周 期间需加强护理 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Horowitz报告粗隆间骨折采用牵引治疗死亡率达34 6 而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死亡率仅为17 5 由于保守治疗死亡率和髋内翻的发生率较高 在国外已基本被放弃使用 粗隆间骨折的坚强内固定和病人的早期活动被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影响内固定效果的因素 骨的机械性强度 包括骨的硬度 弹性和强度等 骨折块的分布 小粗隆区域内的骨折对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易造成髋内翻和股骨头后倾 内固定物的选择和放置复位 恢复颈干角 肢体长度 小粗隆是否复位尚有争议 我们认为 年轻患者最好予以复位 以减少远期发生髋内翻的可能 常用内固定器械 钉板系统角钢板鹅头钉滑动加压髋螺钉系统髓内固定系统Ender针 钉 角度钢板 20世纪70年代以前 大多数粗隆间骨折采用固定角度的Jewwtt钢板 对于稳定性骨折较为有效 一般极少发生骨不连和器械问题 一旦骨折位置不稳定 并发症则明显增加 诸如钉头穿出或钢板折断 现在角度钢板已基本被放弃使用 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系统 70年代 滑动加压髋螺钉系统开始应用于粗隆间骨折的加压固定 优点 1 螺钉在股骨颈内固定作用强 2 套筒内滑行机制可避免钉端穿透股骨头或髋臼 负重压力直接传递至骨 而非内固定物 有效避免内植物断裂 3 保持骨折断端加压 减少不愈合发生率 松质骨螺钉进入股骨头的深度对近端骨折块的拉力至为重要 螺钉顶端距软骨下骨应在1cm以内 大多数病人采用135 的加压滑动髋螺钉 150 的髋螺钉则一般用于有严重的股骨颈外翻和更靠近远端骨折的病人 髓内固定 钉固定 手术创伤小 内固定机械性能稳定 术后可早期活动 也可用于粗隆下骨折 Ender针固定 Ender于1969年开始用有弹性的多针内固定取得较好的疗效 针有弧度 直径4 5mm 一般用3 4根 从内收肌结节处进针 一直到达股骨头软骨下5mm Ender针固定的特点 优点 1 针的位置符合承重力线 承角应力减少到最小程度 2 手术损伤小 3 感染机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