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ppt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ppt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ppt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ppt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背诵 1 七步诗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 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 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 豆秸为何要这样迫切地煎熬豆子呢 作者简介曹植 192 232 字子建 沛国谯县 今安徽亳 州 人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操第三子 曹丕的弟弟 其作品有 曹子建集 十卷 收诗八十余首 文赋四十余篇 其中以 洛神赋 影响最大 正文赏析这首 七步诗 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 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曹植以 豆 自喻 一个 泣 字 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后两句笔锋一转 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 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 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2 鸟鸣涧 译文夜晚 人们都安静下来 只有桂花在春风中籁簌飘落 夜静悄悄的 山中显得特别空寂 月亮出来了 惊醒了山迥正在栖息的鸟儿 山里中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作者简介王维 701 761 字摩诘 唐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 诗风淡泊宁静 清新自然 苏轼称赞他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有 王右丞集 传世 正文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诗描绘了春天的夜晚山中美丽 空寂的景色 前两句是静态的描摹 后两句以动衬静 以有声写无声 借被惊醒的山里的鸟儿偶尔在山涧中发出的鸣叫 衬托出山里的宁静 月出惊山鸟 一句写得颇富创意 月亮出来本是无声无息的 但它的出现 它的光亮却惊醒了栖息的山鸟 更显出山里月亮之明 山中夜晚之静 3 芙蓉楼送辛渐 译文寒冷的雨洒落大地 我在这样的夜晚来到吴地 清晨送走好友 只留下楚山孤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 请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 作者简介王昌龄 698 756 字少伯 京兆长安 今陕西西安 人 唐代诗人 他的诗文多写边塞生活 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 其诗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 以七绝最为出色 因此享有 七绝圣手 的美誉 后人辑有 王昌龄集 正文赏析这首诗写景从大处着墨 画面浩渺开阔 抒情则细腻含蓄 诗的前两句写夜雨的寒意不仅给吴地江天增添了几分萧瑟 而且弥漫在两位即将离别的朋友心头 诗人将惜别的凄楚氛围凝聚在楚山上 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惆怅 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 从凄凉孤寂中振奋起精神 以 冰心 和 玉壶 自喻 表明自己不会因为官场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 4 江畔独步寻花 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的鲜花把枝条都压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黄莺在花间不停地欢唱 作者简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 繁花似锦的春景图 前两句写花多 花满蹊 压枝低 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繁盛 遮盖了小路 压低了花枝 后两句写花间景象 留连戏蝶时时舞 从侧面写出了春花的鲜艳芬芳 自在娇莺恰恰啼 既表明了诗人赏花时黄莺在啼啭鸣叫 更体现了诗人此时愉快的心情 所以在诗人的心中 彩蝶在为自己跳舞 黄莺在为自己唱歌 整首诗简洁明快 动静结合 把乡村生活刻画得有声有色 意境十分优美 正文赏析这首诗写景从大处着墨 画面浩渺开阔 抒情则细腻含蓄 诗的前两句写夜雨的寒意不仅给吴地江天增添了几分萧瑟 而且弥漫在两位即将离别的朋友心头 诗人将惜别的凄楚氛围凝聚在楚山上 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惆怅 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 从凄凉孤寂中振奋起精神 以 冰心 和 玉壶 自喻 表明自己不会因为官场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 5 石灰吟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 把烈火对自己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是能够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粉身碎骨也不怕 作者简介于谦 1398 1457 字延益 号节庵 今浙江杭州人 明代著名诗人 政治家 军事家 与岳飞 张煌言并称 西湖三杰 有 于忠肃集 传世 正文赏析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篇 诗中借吟咏石灰 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 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诗歌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 说明石灰从出世时即经过磨炼 次句写石灰在烧制的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煅烧 面对严酷的考验 石灰依然从容自若 处之泰然 后两句借石灰之口 一语双关 表达了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诗歌运用了拟人 借喻等手法 形象生动 语言铿锵有力 6 竹石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劲拔 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作者简介郑燮 xi 1693 1765 字克柔 号板桥 今江苏扬州兴化人 清代著名书画家 文学家 扬州八怪 之一 他有诗 书 画三绝 三绝中又有三真 真气 真意 真趣 其著作有 郑板桥全集 正文赏析这首诗借物言志 通过描写生长在岩石上的竹子的坚韧劲拔 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 刚正不阿的品质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个 咬 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矢志不渝的刚毅性格 次句表明了竹子对生存条件并无过高要求 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诗的后两句写竹子历经磨难之后 照样坚韧劲拔 暗寓诗人历经人生的磨难艰险而操守更加坚定 诗歌语言质朴 形象生动 寓意深刻 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译文忽然从剑门关外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听到这个消息我的泪水就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平日的愁容已不知去了何方 我胡乱收拾着诗书 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我放声高歌 纵情饮酒 正好在这美好春光中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我们立即动身 从巴峡乘船 穿过巫峡 顺流直下到达襄阳 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正文赏析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 一个 喜 字贯串全诗 前四句由 忽传 到 初闻 再到 却看 漫卷 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后四句通过想象 尽情描写 喜欲狂 时的激动心情 不但要高歌痛饮 而且恨不得趁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 诗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8 己亥杂诗 译文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老天爷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泥一种规格 赐给人间各种各样的人才 作者简介龚自珍 1792 1841 浙江仁和 今浙江杭州 人 清末思想家 文学家 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 主张改革内政 抵抗外敌 他的诗抨击黑暗 歌咏光明 充满激情 正文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 先写万马齐喑 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社会现实 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 腐朽的现状 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接着 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 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 只有这样 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 九州 风雷 万马 天公 这些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 寓意深刻 气势磅礴 9 浣溪沙 译文山脚下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苗 浸泡在溪水之中 松林间的沙路清净无泥 傍晚细雨潇潇 寺外传来杜鹃的阵阵鸣叫声 谁说人只会变老 不能再变得年轻 你看门前的流水不是也能向西奔流吗 不要再发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慨了 作者简介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山 今四川眉山 人 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 多才多艺 在诗 词 文 书 画等方面皆有杰出成就 其散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诗歌清新豪健 自成一家 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世影响极大 著有 苏东坡集 东坡乐府 正文赏析这是一首乐观地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 写景纯用白描 清新淡雅 抒情昂扬振发 富有哲理 上阕描写了清泉充满了画意的风景 下阕即景取喻 以富有情趣的语言 抒发情怀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这两句道出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以及老当益壮 自强不息的精神 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诗人不服衰老的宣言 是对生活 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体现了作者执着人生 旷达乐观的性情 可以说 这种在 命压人头不奈何 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精神 是苏轼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10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如美人蹙起的眉峰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送走了春天 又要送你归去 如果回到江南赶上春天 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作者简介王观 生卒年不详 宋代词人 字通叟 如皋 今属江苏 人 仁宗时中进士 曾作 扬州赋 神宗阅后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