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专业: 企业现场管理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吉林大学2009年9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2009 年 9 月 23 日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特授权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论文作者签名: 李雪飞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中文摘要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仅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资源,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密不可分的,在很多单位中,领导层也意识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性,有人曾沿用过去那种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的方法。结果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显得力不从心。本文首先说明了什么是积极性,它由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四个阶段构成, 这四个阶段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的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人们追求的需要层次越高,目标越明确、动机越强烈,其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大,因而其工作积极性也就越高涨、越持久。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1、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析;2、培养领袖气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3、团队氛围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4、自我效能感对个人的影响;5、绩效考核与员工积极性,系统全面的讲解了如何才能让员工有干劲有盼望。最后介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测量框架,由于积极性和满意度之间这种相关性的存在,在对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行测评的时候应该参照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关键词:员工作积极性;需要层次;满意程度English AbstractA successful enterprise depends not only on its own resources, and to a large extent with the work of staff is inextricably tied to the positive, and in many units, the leadership is also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employee motivation, there has been in use in the past that kinds of simple, didactic styl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of the face of new social situation, appeared to be inadequate.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what is positive then, which consists of the need - Motivation - Behavior - goal of four stages, which constitute the four stages of peoples positive behavior a major factor in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to pursue higher the level, target the more clear, the more intense the motives, their behavior the greater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therefore their working enthusiasm of the more high, and the more lasting. How to improve employee motivation then, this articl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re described: 1, affect the employees working enthusiasm of the factor analysis, 2, cultivate leadership qualities, improve staff motivation, 3, the team atmosphere of employee positive impact of 4 , self-efficacy on the personal impact, 5,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taff enthusiasm,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s of how motivated the staff are looking forward to.Finally the working enthusiasm of the employees of the measurement framework, due to the enthusiasm and satisfaction of thi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istence of an active employee at the right time to carry out a measurement should refer to the staff on the job satisfaction.Keywords:Enthusiasm for work; hierarchy of needs; satisfaction目 录第一章 绪论41.1 选题背景41.2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性4第二章 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析52.1成就动机52.2自我效能52.3自我激励52.4上司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52.5同事对员工共作积极性的影响62.6工作激励与员工积极性62.7工作本身与员工积极性6第三章 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73.1培养领袖气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73.1.1对领袖气质的定义73.1.2领袖气质的结构构成73.1.3领袖气质的外在表现83.1.4如何提升领袖气质93.2团队氛围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93.2.1工作氛围的形式93.2.2怎样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103.3自我效能感对个人的影响113.3.1自我效能的定义113.3.2如何增强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工作积极性113.4绩效考核与员工积极性133.4.1绩效考核的重要性133.4.2如何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143.5采用差异化的奖励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14第四章 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测量框架17参考文献18致 谢19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21世纪以后,激烈的竞争和组织变革使得组织内的雇佣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打破了组织和员工间原先的心理平衡,员工以忠诚和努力为条件换来的工作稳定感已经不复存在了。绩效对公司而言,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而对员工来说,只是公司对自己工作情况的评价。绩效完成的好与坏,取决于每一个工作人员。因此如果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绩效。而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又是多样的。在需要理论中,需要的满足对行为会产生影响;在公平理论中,期望与现实之间的不一致会造成不满意感;在手段理论中,满意感可以增加激励的效能,而不满意感则会降低激励的效能;在自我功效理论中,个体的满意感来自对自己的行为与某种标准比较的结果。可见,满意感代表了一种情感的变量,作为“愉快不愉快”连续体上的一点,在工作行为的发展中发挥着作用。因此,管理者要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就要从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出发,把满足员工需求和管理相结合起来,引导员工正确对待需求与现实可能之间的矛盾和差距,自觉调整工作态度。1.2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性 每当与担任企业领导职务的朋友闲侃,他们大都感到“活得很累,管好企业太难”,尤其是抱怨员工人心不蛊,毫无积极性。据说有的企业家为了管好一个企业弄得终日心力交瘁,有的甚至于壮志未酬就英年早逝。企业管理感到“累”者,多是因为“事必躬亲”或追求“尽善尽美”,唯恐企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终日处心积虑,但下属员工却毫无感觉,甚至麻木不仁。越是这样,企业往往越是到处冒烟。不是这儿有事,就是那儿出了点麻烦。不亲自处理又不放心,结果,领导奔波劳累之极而收效甚微。第二章 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析企业内部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对其起影响的因素不外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就是员工自身因素,自我对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这些自身因素包括员工的成就动机、自我效能、自我激励等;外部环境是工作氛围,包括上司、同事、工作激励、工作本身。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几种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阐述。 2.1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强烈的成就动机使人具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成就动机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个基本的内部因素,在宏观层次上它受到员工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程度的制约;在微观层次上,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得到各种成功体验,培养和提高自我愿望等成就动机水平,将有助于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消极态度,提高自我的工作积极性。 2.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被定义为人们对自己产生特定水准的,能够影响自己生活事件的行为之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的信念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自我效能决定了员工对自己工作能力的判断,积极、适当的自我效能感使员工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由此将持有积极的、进取的工作态度;而当员工的自我效能比较低,认为无法胜任工作,那么他将对工作将会有消极回避的想法,工作积极性将大打折扣。 2.3自我激励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降低员工的成就动机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必须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以维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高水平的自我效能。 2.4上司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上司是员工工作指令的来源,也是员工工作业绩的主要评价者,上司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什么样的领导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呢?台湾的组织社会学学者在对华人企业的研究中表明,许多企业会以家庭作为企业的隐喻,通过泛家族化的过程,传统的家族中的伦理或角色关系会类化到家族以外的团体或组织,领导者在企业中扮演的是家长的角色,要求领导者应该恩威并重,公平、公正地对待下属。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认为,领导者敏锐地觉察追随者的情绪状态,了解并适当地满足追随者的需求,是有效地提高追随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2.5同事对员工共作积极性的影响国人做事,一向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文化传统和几十年“单位制”的影响使员工很看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希望能够被人接纳,并能融入其中。同事之间良好的人际互动和工作氛围,将大大的提高员工的归属感,进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6工作激励与员工积极性毫无疑问,恰当的激励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激励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的前提假设是把员工看作是“经济人”还是假定为“社会人”,由于前提假设的不同,就会产生激励方式和手段的差异。把员工看作是“经济人”则激励会侧重于物质方面;如果把员工假定为“社会人”,则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还会对员工进行适当的精神激励。 2.7工作本身与员工积极性同一件工作对于不同成就动机、自我效能的员工来说,意义是不同的,员工对此工作的积极性也是存在差异的,哪怕他们实际上都能把这份工作完成的很出色。这就要求管理者有能力分辨出员工的工作取向,分配恰当的工作,如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三章 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3.1培养领袖气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著名心理学家豪斯认为,出色的领袖以其领袖气质指出下属前进的明确目标,帮助他们在情境不明的情况下明确方向,激励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奋斗。一项有趣的研究表明,具有领袖特质的人常常利用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来激励或影响他人,对那些具有领袖特质的领袖来说,一个典型的特征是他们能够唤起、激励、影响他人的情绪,另外这些领袖还拥有吸引他人注意的能力,它们是由交往能力和吸引潜在追随者注意的能力所构成的。这些理论还暗示着这样一个观点,也即具有领袖气质的人能够触摸到他人的情感深处。由此看来,管理者具有的领袖气质将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一下领袖气质的定义、结构构成、外在表现,以及如何培养领袖气质。 3.1.1对领袖气质的定义 可把领袖气质界定为基本的交流技能和社会技能的一个集合,通过技术性的情绪交流来唤起或激励他人的能力。领袖气质来自于与人沟通,以及唤起和激励他人采取行动的出色能力。拥有领袖气质的关键是拥有情绪交流的技能,特别是情绪表现力。有关领袖气质和社会技能的研究表明,领袖气质在社会表现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健康的培养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们可以通过改善交流技能和社会技能来增强自身的领袖气质,发挥自身的人际效应。 研究领导能力的杰伊?康格(Jay Conger)把领袖气质定义为一系列行为特质的集合,这些行为特质能让他人感受到一种魅力,包括发掘潜在机遇的能力、敏锐察觉追随者需求的能力、总结目标并公诸于众的能力、在追随者中间建立信任的能力,以及鼓动追随者实现领袖目标的能力。康格认为,追随者是否认为一个领袖具有领袖气质,取决于该领袖所表现出来的出色行为的数量、这些行为的强度,以及它们与情境的相关程度。 3.1.2领袖气质的结构构成 领袖气质的结构有三种基本的交流技能组成,它们分别为传递技能(即表达技能)、接收技能(即对输入的信息予以敏感处理的技能)和调控交流活动的技能。这三种技能的实施涉及两个领域:情绪交流领域和社会领域。因此,共有六种社会的和交流的基本技能:情绪表现力、情绪敏感性、情绪控制、社会表现力、社会敏感性和社会控制技能。情绪表达能力包括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音调来传递非言语情感的能力。情绪控制力和情绪表现力把具有领袖气质的人造就成出色的情绪“演员”。除了情绪表现力和情绪控制力之外,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尚须具备洞悉他人情绪需求的能力。例如,他或她必须能够解读追随者的情绪,以便作出适当的反应。在领袖气质中,社会表现力这一成分包括言语技能和在社会交往中吸引他人注意的能力。社会表现力与情绪表现力相辅相成,情绪表现力涉及情感的自发表达,而社会表现力则与如何把思想自发地转换成言语和行动有关。社会敏感性包括破译和理解他人的言语信息的能力,并与了解社会规范和准则的程度密切相关。 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正是利用社会敏感性这一技能,得以解读各种社会情境的需求。构成领袖气质的第三种社会技能称作社会控制能力,但其真正的含义要比其字面意义复杂得多。社会控制能力是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具有出色的社会技能的人是优秀的社会演员,能够胜任多种社会角色,在任何社会情境里都能如鱼得水。社会控制能力是与社会能力这个概念密切相关的一种基本技能。在某种程度上说,具有领袖气质的个体正是由于具有社会控制能力才使其表现出自信。 3.1.3领袖气质的外在表现 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的社会效应如何,取决于他或她在别人眼里的可信度。为什么社会技能出色的、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看起来更诚实、更善于游说呢?研究人员对被试在实验录像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具有领袖气质和不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相比,前者说话较为流利,语速较快,情绪丰富(表现为微笑次数较多,面部表情丰富),与听众接近的暗示较多(较多的眼神接触,使用包容性代词如“我们”的次数较多),以及较多的表达情绪的手势,而紧张情绪表露较少(如抓耳挠腮,坐立不安等)。 关于领袖气质所需的情绪和社会技能,并未忽视情境对一位出色领袖的影响。拥有社会技能的领袖应该能够解读情境的需求(以及追随者的需求),根据情境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领导行为。因此,真正具有领袖气质的、社会技能出色的领袖是“可塑的”,他们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自如地应付各种需要领导筹划的情境。 调查发现,表现能力强、具有领袖气质的人与缺乏情绪和社会技能的人相比,前者更令人喜爱、更积极、更有吸引力,也更有可能成为朋友或约会的对象。不过,这些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的“吸引力”不一定得之于漂亮或英俊的静态身体特征(如颇具吸引力的脸蛋或身材)。实际上,即使具有领袖气质的人不具备静态的外表吸引力(即美貌),也比具备这种吸引力但无领袖气质的人更富吸引力,因为他们具有所谓的“动态吸引力”。这是一种与人沟通、表达自己想法、激励他人的吸引力。 3.1.4如何提升领袖气质 大多数研究领袖气质的现代学者认为,领袖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特质,而且,几乎没有一个心理学家会认为领袖气质是上帝赋于个体的某种能力。对领袖气质的最好诠释是个体特质的集合,它使拥有领袖气质的人对他人产生影响,诸如激励他人、领导他人、影响他人,或以某种方式影响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有关证据表明,人们是可以通过改善社会技能来增强领袖气质的。 由于领袖气质来自于与人沟通,以及唤起和激励他人采取行动的出色能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领袖气质。那些用来使人们成为更加出色的交际者的方案,例如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课程、公众演讲课程、人际技能和社会技能训练方案,以及被称作“培养领袖气质”的方案,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助于改善参与者的社会效应和交际技能。然而,目前尚缺旨在评价这些方案之效度的系统研究。3.2入到工作中呢?管理者如果能够掌握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的技巧,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中,那么管理者将会能够识别那些没有效率和降低效率的行为,并能够有效地对之进行变革,从而高效、轻松地获得有创造性的工作成果。 本文将对创造良好的团队工作氛围提出几点建议。 3.2.1工作氛围的形式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自由、真诚和平等的工作氛围,就是在员工对自身工作满意的基础上,与同事、上司之间关系相处融洽,互相认可,有集体认同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共同达成工作目标、在工作中共同实现人生价值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每个员工在得到他人承认的同时,都能积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全身心地朝着组织的方向努力,在工作中能够随时灵活方便地调整工作方式,使之具有更高的效率。 3.2.2怎样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工作氛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工作氛围是在员工之间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氛围也就无从谈起。制度在这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最多也不过是起到一个最基本的保障作用。并且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内部制度虽然不尽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因为多种原因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人是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好的工作氛围是由人创造的。 在中国,虽然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还是不可忽视的,不断在潜移默化的对企业组织中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大部分企业组织的文化中都可以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这一点从我国绝大部分私营企业采取的都是家族式管理,而家长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中大行其道的现象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在这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下,领导者处于绝对突出的位置,是工作中的核心人物,工作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领导者个人领导风格的影响,这就决定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的创造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下列所提出的建议都需要管理者的身体力行方能发挥功效。 首先,要从制度层面确定各个部门、工作职位之间的明确分工。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合作是否顺利是工作氛围好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明确的分工才能有良好的合作。各部门职责明确,权力明确,并不意味着互不相关,所有的事都是公司的事,都是大家的事,职务分工仅仅是说工作程序是由谁来具体执行的,如此才不会发生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等影响工作氛围的情况发生。 其次,从企业文化建设着手,提高员工工作激情,营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工作氛围,从而稳定工作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价值观,进而产生合力,达成组织目标。 再次,真诚、平等的内部沟通是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的基础。企业内部绝对不应充许有官僚作风的存在,职务只代表分工不同, 只是对事的权责划分,应该鼓励不同资历、级别的员工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互相尊重;每一个员工都有充分表达创意和建议的权利,能够对任何人提出他的想法,主动地进行沟通,被沟通方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予以配合、回答或解释,但沟通的原则应是就事论事,绝不可以牵扯到其它方面。 最后,还应该重视部门内团队的建设,努力尝试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部门内应该有良好的学习风气,要鼓励和带领团队成员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进行工作总结的时候应该同时进行广泛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不断总结教训。 3.3自我效能感对个人的影响 3.3.1自我效能的定义强效能感通过许多途径提高人的成就和加强个人幸福。对自身能力有较高信心的人把困难的任务当作有待征服的挑战而非需要回避的威胁。这种有效的观点能促进在活动中内在的兴趣和深层次的投入。这些人为自己设立挑战性的目标,并保持对目标的承诺。他们在失败面前会继续并更加努力。他们在遇到失败或挫折后能很快恢复效能感。他们将失败归因为不够努力或缺少可以获得的知识及技能。他们在困境中坚信自己可以控制局面。这种有效的观点产生个人成就,消除紧张,降低抑郁的损害。 相反,怀疑自身能力的人逃避他们认为对其个人有威胁的困难任务。他们对自己选择的目标缺乏热情,难以承担。面临困难的任务时,他们念念不忘自己的缺陷、将遇到的障碍和种种不利的结果,却不会仔细考虑如何去成功地行动。在困难面前他们减少并很快放弃努力。在受挫后他们的效能感恢复缓慢。因为他们将不佳的表现归结于资质的缺陷,所以用不了几次失败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他们很容易成为紧张与抑郁的受害者。 自我效能感和人们对自身功能和影响其生活的事件的控制能力的信念有关。个人效能信念影响生活选择、动机水平、行为质量、对困境的弹性和是否容易紧张和抑郁。人们对其效能的信念由四个主要影响来源而发展。它们包括控制体验、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成功完成任务、对某人有能力在给定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社会说服、从显示个人力量和弱点的身体和情绪状态中所作的推断。通常的现实充满了阻碍、逆境、挫折、失败和不公。因此人们必须由坚定的效能感来坚持成功所必需的不懈努力。一个接一个的生活阶段会提出新的各种能力要求,为了成功就需要个人效能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效能感的性质和范围在整个一生中经历着不断的变化。 3.3.2如何增强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工作积极性 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来说,我们可以借鉴自我效能理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效能感产生的来源,了解了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就可以对症下药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自我效能信念产生影响的过程,控制了影响过程,自然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面分别就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形成强效能感的最有效途径是通过“控制体验”。成功可以建立起对个人效能的坚定信念。而失败,尤其是当某种效能感尚未牢固树立时的失败,则破坏这种信念。如果员工仅经历容易获得的成功,他们会变得期望立即得到结果,并且易于因失败而丧气。有弹性的效能感需要通过不懈努力克服障碍的体验。在人生追求中的一些困难挫折教导人们成功通常需要不断的努力。当员工确信其拥有成功所需的条件时,他们就会在逆境中坚持并迅速从挫折中恢复过来。通过在困境中振作起来,他们在不利条件下会显得更坚强。 形成并加强效能自我信念的第二种途径是通由社会范例提供的“替代体验”。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通过坚持努力而成功,会加强员工的信念,认为自己也具有在类似活动中获得成功的能力。同理,看到他人虽然十分努力却仍然失败,会使员工降低对本身效能的评价,减少其付出的努力。范例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受感到和范例相似程度的影响。认为相似性越大,范例的成功或失败的说服作用就越大。如果人们将范例视为与自身极其不同的人,那么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所受到来自范例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影响就不会很大。 “社会说服”是加强员工对自己拥有成功所需条件的信念的第三种途径。当问题发生的时候,被口头说服其具有掌握一定活动的能力的员工,要比自我怀疑强调个人缺点的员工动员更多的努力并更加坚持。自我效能感的说服性加强导致员工付出足够努力以获取成功,在这一程度范围内,它们促进了技能的提高并激发了个人的效能感。 最后,自我效能的信念通过四种主要过程产生各种影响。这些过程是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其中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来说,对动机过程的控制相对于其它三个过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目标的挑战和对个人是否达到目标的评价反应实现自我影响的能力,是一种主要的动机认知机制。大量证据表明,明确的而富挑战性的目标能加强并保持动机。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自我影响过程起作用,而不是通过直接调控动机和行动。以目标设定为基础的动机是与认知比较过程分不开的。通过形成以与所选择目标相符为条件的自我满足,员工指导自己的行为,激励自己持续努力直至达成目标,并且因为对低于标准的成绩的不满而被激励去加强努力。自我效能理论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的应用自我效能感与自信心非常相似,自我效能感被定义为人们对自己产生特定水准的,能够影响自己生活事件的行为之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的信念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因此,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看作是员工通过自我激励提高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3.4绩效考核与员工积极性3.4.1绩效考核的重要性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含品德)和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并用评价结果来判断员工与其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从理论上讲,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有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不断改善员工的个人绩效来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 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尽如人意。许多企业发现没有实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大家在工作上合作得也比较好。但实施绩效考核之后,员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工作中不再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首先维护自己的利益,只为完成自己的指标,对于工作中同事遇到的困难也不像从前那样施以援手,而是坐观其乱。干得多、错得多、扣得多,绩效考核使员工推诿扯皮,不想多干工作,导致员工积极性不升反降。究竟绩效考核能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是悬在员工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先让我们来看看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很多企业实际上对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绩效考核工作要达到什么目的缺乏清醒认识。现代管理理论认为,考核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控制,其核心的管理目标是通过评估员工的绩效以及团队、组织的绩效,并通过对结果的反馈、分析绩效差距来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进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和业绩。同时,考核的结果还可以用于确定员工的培训、晋升、奖惩和薪酬。很多企业都仅仅将考核定位于确定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工具,这确实会对员工带来一定的激励,但势必使得考核存在变成“双刃剑”的风险,好的绩效评估制度可以激活整个组织,提升绩效,否则会加大员工心理压力,有悖初衷。 第二,考核的标准和内容不尽科学合理。考核标准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能而不是职位设定。如考核标准不能从责任人承担的工作职责特点出发,没有个性和针对性,不论对谁均采取统一考核标准,必然有失偏颇和公平,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不能令责任人信服。考核的内容不够完整,尤其是不能涵盖全部的工作内容,或以偏概全,如关键绩效指标有缺失等,将无法正确评价员工的真实工作绩效。许多企业的考核内容大多千篇一律,不同类型部门考核内容差别不大,针对性不强,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三,绩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有很多企业对绩效考核采取暗箱操作,整个考核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完全由人事部门一手包办,缺乏员工的充分参与,考核结果与责任人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导致责任人不能理解考评结果而产生不满情绪;还有的是把考核流于形式,对考核成果不予应用,挫伤业务骨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有的绩效考核不能连续化、制度化,责任人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重视绩效考评工作,使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不能得以体现,考核成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4.2如何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首先,企业必须消除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恐惧和抵触心理,要让员工认识到绩效考核并不是对他们“秋后算账”。考核的结果可以让管理层充分了解每个员工当前的绩效状态,从而更好地制定调迁、升降、委任、奖惩等人事决策。同时,通过考核结果的反馈,被考核者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身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员工相比自己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力求在未来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事业上更大的进步。因此,一个良好运作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全可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其次,开展绩效考核时企业要做好人员岗位的合理安排,要有详细的岗位职责描述, 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尽量将工作量化,为考核指标的设定打下良好基础。绩效指标的设计力求科学,避免盲目追求面面俱到和“一刀切”,还要注重各个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励员工,因此,企业薪酬分配体系的设计必须和绩效考核体系保持高度的一致,不管是个人奖金还是职位的变动,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都必须要有相应的个人利益兑现。 第三,对考核成果要充分进行利用,要及时由管理人员对有关的责任人进行沟通,对考核结果指出的责任人的优点给予充分的、具体的肯定,最好能以事例补充说明,让责任人感觉到领导不是泛泛地空谈,而是真诚的认可。对于被考核者存在的不足,要明确提出,并问清楚责任人原由,听取他对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如有道理要尽可能采纳。如继续任用,则应提出具体的建议要求及改进工作的途径,以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即使不再任用,也要明确提出,使责任人充分理解,使之心服口服。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至善至美,绩效考核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企业在推行绩效考核时如果不注意解决好以上问题,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3.5采用差异化的奖励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 米契尔?拉伯福在其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中认为,当今许多企业、组织之所以无效率、无生气,归根到底是由于它们的员工考核体系、奖罚制度出了毛病。“对今天的组织体而言,其成功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所要的行为和我们所奖励的行为之间有一大段距离。”拉伯福说,他所辛辛苦苦发现得来的这条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就是:“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 诚然,员工确实是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奖励必须能够被受到奖励的人所认可才能称得上是好的奖励,可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如果实行的奖励对于受奖励的人来说并不算作是很有价值的,那么这种奖励显然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取向是存在差异的,同一种激励手段对一部分员工会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员工的效果可能就不会那么明显。另外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如果一个人反复得到相同的奖励,那么这种奖励对他的刺激作用将会逐渐减少,这一现象也符合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 具体来说,一般的企业中的员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一线的生产工人,二是具有较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时对这两类员工的激励手段就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方式。考虑到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企业价值的重要创造者和企业的核心力量,同时这些员工一般来说在经济上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果采取的还仅仅是奖金或者增加工资的方式,就很难进一步提高此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类员工在基本的物质方面得到满足之后,对内在的精神方面,比如成就感的需求就会更多一些。而且对于这类员工,企业迫切希望能将他们长期的留下来为企业服务,因此,对于那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司除继续提供高工资外,还应该增加福利待遇,如低租金的公寓(可以针对单身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各种福利保险等,同时还应提供培训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公司应该及时了解他们希望得到的奖励,并尽量给予满足。公司除尽量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外,还应该注重在精神上给与激励,如设置优秀员工奖、提供晋升的机会、授予更重要的工作以进一步给员工挑战自我的机会等。另外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对这部分员工来说也很重要。 我们曾经在一家化工企业作过访谈,这家合资企业的老总告诉我们:“公司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内部的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些员工在经济水平上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这时如何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当时上海还刚刚出现购买私家车的势头,私家车是身份和社会成就的象征,于是公司决定对对企业效益有一定贡献的员工给与购车补贴和汽油补贴,这一措施极大的调动了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的效益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势头。” 而对于一线的生产工人来说,他们的物质水平相对于其它职业一般比较低,从个人需求来讲,采用物质激励会更有效。从企业利益的角度考虑,生产工人一般从事的是简单劳动,工作的技术含量比较低,相对来说创造的价值较低,并且对于这部分员工人力市场的劳动力供应充足,所以对于他们采用物质激励不仅更有效、适用,而且还很经济、节约成本。公司按照她们工作的完成情况给予物质奖励即可。 上面所述仅仅是针对生产企业的员工激励而言,对于知识型的公司来说,更要进一步对员工需求进行细分,以采取恰当的激励手段。总而言之,重要的是要深入的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奖励,使激励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第四章 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测量框架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是与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较高的员工满意度是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中考新颖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泉州中考历史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宪法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电梯安全总监安全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模拟卷及答案
- 小麦胚芽油护肤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大豆文化研学旅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交通路况预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自考365历试题及答案
- 2025湖南益阳安化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
- 电瓶托盘堆垛车安全培训课件
- 快递分拣中心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
- 机加工安全质量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卡丁车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报告书、表、登记表)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