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请将试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种人类文明的共同滋养。其中,敦煌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达形态。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敦煌在一千年左右的古丝绸之路文明史上成为多种文明形态接触、交流的大都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形成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地域文化。相比较而言,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较为封闭,而敦煌文化是在开放的前沿和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是一种更具国际比较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敦煌文化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敦煌文化特殊的形成方式使敦煌文化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敦煌文化既有多种文化形态的汇通融合,又保持了各种文化类型自身的独立性,兼容了不同文化形态各自的合理性。“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和而不同”意味着承认存在差异和矛盾,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和而不同”提倡多元文化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它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派别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是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基本精神。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敦煌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而不统”的精神,更深刻、更广泛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我们才造就了敦煌文化,并使敦煌文化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希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但是中国绝不希望用中国这一套把世界统一起来,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文明有这样的能力将有上万年文明史、70多亿人的世界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需要的就是“通而不统”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延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就是“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复兴,这一“基因密码”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摘编自范鹏“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敦煌文化具有“和而不同”的精神,这使其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B敦煌曾是多种文明形态的交汇之所,这种历史环境形成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 C“通而不统”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形成,两者都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关键因素。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用中国智慧解决人类问题,并能以此统一世界各种文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阐述敦煌文化,突出了敦煌文化的现实意义。 B文章通过和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的比较,论证了敦煌文化具有世界性的特点。 C文章从敦煌文化特点的形成、敦煌文化的传承渊源等多方面为读者介绍了敦煌文化。 D文章阐述了“通而不统”“和而不同”的密切关系,又运用对比区分了两者的不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而敦煌文化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所以我们应重视敦煌文化。 B有世界性特点的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它不属于中国文化是错误的。 C如果敦煌文化不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那么它就会被外来文明如佛教文化异化。 D相比较于其他中华文化如齐鲁文化,敦煌文化具有独立性、兼容性等特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一位在中国居住多年的外国友人乘坐中国高铁的体验: 或许从票价看,你觉得坐高铁还不如坐飞机。但是飞机需要提前一小时候机,而高铁你只要提前十分钟到达就行,这样看起来是不是节省了大量时间?当你坐在高铁的座位上,你会发现在这里你可以自由伸展你的腿,即使起身要穿过身边的乘客也完全不会打扰到他们,简直以为自己变瘦了!列车飞驰,窗外中国的乡村风光一闪而过,仿佛有时空交错的感觉。在宽敞的通道上走来走去,仿佛血液循环都更好了。如果想在停靠时间较长的车站下车活动一下,你会发现和你同行的乘客其实有很多,周围人头攒动。于是你恍然大悟:原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将北美远远甩在身后。 (摘编自“北京时间”)材料二:2017年全球各国高铁保有量情况 材料三:“和谐号”与“复兴号”的区别:首先,它们发展的历程不同。“和谐号”是我国原铁道部于2004年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列车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需求生产出来的列车,于2007年被正式命名为“和谐号”,列车的英文代号为CRH。“复兴号”的研发时间比较晚,于2012年开始研发,是由中国铁路带头完全自主研发的列车,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于2017年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列车的英文代号为CR。其次,它们的能耗也不相同。在35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下,“复兴号”的能耗较低,总能耗可以下降l0。最后,“复兴号”寿命要比“和谐号”长。在相同的环境下,“复兴号”可以使用30年,而“和谐号”只能使用20年。“复兴号”的车身造型更符合运行的环境,可以减少运行时的阻力。此外,“复兴号”容量也比“和谐号”大,在设计时不仅增加了列车的高度,连座位之间的距离也变得更加宽敞了。在安全性上,“复兴号”的智能化感应系统更先进,当列车出现异常时,系统会指挥列车减速或者停车。“复兴号”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即使生产厂家不同,也能使用同一系统进行控制,互联互通的性能在国际上可以说是首创。 (摘编自“百家号”) 材料四:“复兴号”代表了我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高铁的兴起让铁路迎来了新时代,而“复兴号”的运营则是另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复兴号”代表了我国交通强国的目标正在实现。交通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对于国土面积位居全球第三的中国来说,高铁动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与频次,经济圈范围由一城一市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高铁速度也让人们的经济概念不断刷新。“复兴号”让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更有底气。全自主研发而又世界领先的“复兴号”就像是一剂强心剂让我们备受鼓舞,外媒的关注也证明“高铁文化”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摘编自“众说”)4下列关于“和谐号”和“复兴号”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谐号”是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列车技术的基础上生产的,而“复兴号”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且技术水平更高,体现了我国研发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B“复兴号”的能耗要比“和谐号”低,总能耗可以下降10,且“复兴号”的设计寿命要比“和谐号”长,在相同环境下,“复兴号”可以使用30年,而“和谐号”只能使用20年。 C“复兴号”的车身造型更符合运行的环境,可以减少运行时的阻力,而且即使生产厂家不同,也可以使用同一系统进行控制,这些都是国际首创。 D“复兴号”在设计时增加了列车的高度和座位之间的宽度,使乘车体验更好,且它的智能化感应系统更先进,当列车出现异常时,系统会指挥列车减速,安全性更好。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二可知,国外高铁的运营时速最快是320 kmh,而我国“复兴号”能达到350 kmh,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高铁。B久居中国的外国友人认为乘坐中国高铁可以节省准备时间,而且车内活动空间大,列车行驶速度快,这表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夯实和完善。C材料二的图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高铁保有量为2700列,比法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高铁保有量总和还要多。D高铁的出现,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与频次,使得经济圈范围由一城一市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高铁速度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理念。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复兴号”的特点。(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山 音秦碧薇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外公谢世的第二天,雾霭沉沉,下着密如针脚的雨。 我对外公印象不深,模糊记得是个文弱的老人。也只偶尔听母亲谈起,说外公从小生长在山里,在外求学十余载,漂泊十余载,兜兜转转又回到山里。膝下的子女都走出大山,而他却执意守在山脚的泥土房里,当了大半辈子的教书先生。却没料到,一场乍暖还寒的三月冷雨,竟让他与这三尺讲台永别了。 “现在山里人越来越少,你外公啊,一人教了几座山头的小孩,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几个。”前来帮外公下葬的其中一位大伯对我说道,末了还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真可惜啊,那些小孩都挺喜欢他的。喏,那就有一个他的学生。”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好对上了一双惶惑不安的眼睛。那是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女孩。头发看样子是不会扎,松松垮垮,身形也偏瘦小,上身的衬衣洗得发白。她定定地看向我,板着脸,双唇紧抿,幼兽般的眼睛漆黑得发亮,左手却紧抓着前面老人的衣摆。 我凑过去问她:“你家在哪?”她抬头飞快瞟了我一眼,不说话,朝山上一片在雨中凝固的苍翠努了努嘴。“你爸妈呢?”我注意到她的脸迅速蒙上一层寒霜,耷拉下眼皮来,她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半晌才失落地开口:“他们去外面打工了。”“那你跟谁过?”“弟弟妹妹还有奶奶。”之后我也不知该怎样搭话,便默默走开了,因为我猛然发现,虽然只差了三四岁,但我们之间已然被巨斧劈开了一道鸿沟,于是我与她的距离,就像各自眼中的风景般遥远。山也跟着沉默,不发出什么声响。 在她的奶奶走后,她突然叫住了我。“你外公教过我,我很喜欢他。” “他教我们认字、算术,还给我们念诗、唱歌。他还说,我们这个地方以前叫作夔州。” “你看到我们头顶的天空了吗?他说这是夔州特有的天空,他说这种天空是苍色的。” 渐渐地我跟那小女孩也熟稔起来。 我发现她非常喜欢看书,时常看见她捧着被翻旧的课本,在风里站成一株瘦削的酢浆草,融进绿得化不开的山中。 雨声渐疏,在某个午后,阳光居然冒了个角,从天际漏了丝丝缕缕下来。我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搬了把凳子和她在院子里打发时间,清新润泽的空气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一种享受。我不由感叹道:“还是山里好啊!” 她不可置信地望向我,脸颊激动得有些发红。“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生活,一人在山中,仅仅一人。不能做什么,只能听流水的声音,风从林间穿行的声音,鸟鸣的声音,石子滚落的声音。”远山浅淡,与天相接的地方只剩一条极细的线,是她抿起的嘴唇。她凝望那阵奔跑的风,似乎想将它捕捉,无果。又转而凝望后山的竹浪松涛,像凝望一个梦中的幻影。“而现在我不能读书了,除了大山,外面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她的话语被水浸透,转过头,我看见她眼里的泪花像在走钢丝,摇摇欲坠。 她侧过身去不想说话了。 深绿铺满整座山林,光斑繁密。半分钟微汗,半分钟微凉,细细的芒草摇晃,似在轻吟。她一肩扛起的她口中的“苍色”的天空,从静水沉渊中升起,万里无云。大地在我脚下隐隐颤动着,传出声响,混杂着风,树叶,草木,鸟鸣,是一支破碎的竹笛,一把断弦的琵琶,一声一声,都好像一种呜咽。 而这声声呜咽在某一天顺着彤云出岫,搭上山鸢的翅膀,竟一路传到了远方,又托四月的山花捎回了一个令人为之一振的消息。 我离开那天她执意要来送我。 她步履轻捷,每一步,都踏着我的影子,分毫不差,宛若夏商时祭天祈雨的女祭司。她语调平仄分明,在四下无人的山中响彻,像黄昏,像诗人,像黄昏中的诗人。她说:“我听说再过几个星期,学校就有人来修理了,有新学校,就有老师,就可以上学了。” “真的?” “真的!” 而我撞入她黑桑葚般明亮的眼睛,宛若跌进鸦青色的深谷。“其孤意在眉,其深情在睫,其解意在烟视媚行。”耳畔有什么呼啸而过。 是山音。 (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头发看样子是不会扎上身的衬衣洗得发白”“左手却紧抓着前面老人的衣摆”等肖像描写,写出山里孩子的贫困、羞涩、麻木的状态。B 文中大伯的话,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既写出了外公甘于奉献、坚守山村教育的美好品质,同时也突出了山里的教育现状。C 文章的结尾部分,一问一答,引人深思;引用名句,描写小女孩的眼神,升华了主旨;“山音”照应文章的标题,结构严谨。D 本文语言极有特色,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也有十分细致的神态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充满诗意。 8文章的标题意蕴深厚,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含义。(6分)9小女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人也。为郡吏,太守彭宠以梁守狐奴令,与盖延、吴汉俱将兵南及世祖于广阿,拜偏将军。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为梁功及即位,议选大司空,而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帝以野王卫之所徙,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于是擢拜梁为大司空,封武强侯。建武二年,与大司马吴汉等俱击檀乡,有诏军事一属大司马,而梁辄发野王兵,帝以其不奉诏敕,令止在所县,而梁复以便宜进军。帝以梁前后违命,大怒,遣尚书宗广持节军中斩梁。广不忍,乃槛车送京师。既至,赦之。月余,以为中郎将,行执金吾事。北守箕关,击赤眉别校,降之。三年春,转击五校,追至信都、赵国,破之,悉平诸屯聚。冬,遣使者持节拜梁前将军。四年春,击肥城、文阳,拔之。进与骠骑大将军杜茂击佼疆、苏茂于楚、沛间,拔大梁、啮桑,而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亦分道并进,岁余悉平之。五年,从救桃城,破庞萌等,梁战尤力,拜山阳太守,镇抚新附,将兵如故。数月征入,代欧阳歙为河南尹。梁穿渠引穀水注洛阳城下,东写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七年,有司劾奏之,梁惭惧,上书乞骸骨。乃下诏曰:“梁前将兵征伐,众人称贤,故擢典京师。建议开渠,为人兴利,旅力既愆,迄无成功,百姓怨讟,谈者欢哗。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为济南太守。”十三年,增邑,定封阜成侯。十四年,卒官。 (节选自后汉书王梁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为梁功B 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 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为梁功C 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 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为梁功 D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从平河北拜野王令与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不敢出兵世祖以为梁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司马,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东汉初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 B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牦牛尾,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 C乞骸骨,官吏请求退职的说法,表示请求退职的还有“移病”“致仕”“下车”等。 D邑,旧时县的别称,古代帝王赐给诸侯、有功之臣的领地或食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梁战功卓著,被人称赞。他先后守箕关,击赤眉别校,拔肥城、文阳、大梁、啮桑等,可谓战功赫赫,得到众人称赞。B王梁备受信赖,职位显赫。他因战功,先后被授予大司空、中郎将、济南太守等职务,被赐予关内侯、阜成侯等爵位。C王梁行事武断,受到惩罚。他与大司马吴汉共同进击檀乡时,不听皇帝诏命,两次私自用兵,惹怒皇帝,险被处死。D王梁为民兴利,深受其累。他任河南尹时,开渠想要为百姓谋利,却没有成功,被有关官员弹劾,于是惭愧上书请求辞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至,赦之。月余,以为中郎将,行执金吾事。 (2)梁穿渠引穀水注洛阳城下,东写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 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注】 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对杜甫的思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此诗作答。何逊在扬州:何逊在扬州见梅花盛开,作有咏早梅一诗。何逊是杜甫所喜爱的南朝梁代的诗人。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以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以此来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推崇。 B“此时对雪遥相忆”是说裴迪送客时雪中遇梅,突出梅之洁白,衬托裴迪的高洁情操。 C颔联承“动诗兴”而来,遥想裴迪对自己的相忆,突出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 D颈联表达庆幸之意,庆幸裴迪没有折梅寄来,要不然,诗人面对折梅一定会感慨万千的。15诗歌尾联中说“朝夕催人自白头”,是哪些情感催诗人“白头”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刘禹锡陋室铭中“ ”一句,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 ”一句,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首先用“ ”一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接下来“ ”一句用衬托的手法抒发送别之时的愁苦心情。(3)荀子劝学中论证学习需要积累时举例,如果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 ”;如果不积累细流,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近日,美国商务部悍然宣布将对我国44家企业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其霸权主义行径暴露无遗。这虽然会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绝不会滞缓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相反,这一事件促使很多企业和科技界以更长远的眼光,围绕核心技术为目标,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 的态势愈发突出,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但我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不会 ,难免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掣肘,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上落后,就难免 ,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突破核心技术,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芯片、发动机等很多方面,需要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如果能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业,不管是“狼来了”还是“狼走了”,就都能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一事件促使很多企业和科技界以更长远的眼光,以核心技术为目标,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B这一事件促使企业和科技界以更长远的眼光,围绕核心技术为目标,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C这一事件促使很多企业和科技界以更长远的眼光,围绕核心技术这一目标,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D这一事件促使很多企业和科技界人士以更长远的眼光,围绕核心技术的目标,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后来居上 一往无前 仰人鼻息 处之泰然 B奋起直追 一帆风顺 受制于人 应付裕如 C奋起直追 一帆风顺 仰人鼻息 处之泰然 D后来居上 一往无前 受制于人 应付裕如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我国高科技企业铭记于心的信条,更是在深刻洞察现实后发出的自强之声B这应当成为我国高科技企业铭记于心的信条,因为这是在深刻洞察现实后发出的自强之声 C这是在深刻洞察现实后发出的自强之声,应当成为我国高科技企业铭记于心的信条 D这是在深刻洞察现实后发出的自强之声,我国高科技企业应该把它作为信条铭记在心20下面是李明给乡下务农的伯伯写的一封信中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惊悉伯母一氧化碳中毒,我很担心。但是我近期出差在外,无法马上回去,如果回去,我定会到府上探望。惠寄五百元钱,用来治疗;如果有其他需要,我定会鼎力相助。21下面是某校选取校级三好学生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 古有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中国创造,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们现在有了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等新时代的创造。中国创造从未止步,在为世界经济的互惠、互利、共享砥砺前行。 材料二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从而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对于“中国创造”,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曲靖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1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敦煌文化具有的是“通而不统”的精神,而非“和而不同”。C项,“通而不统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形成”错,原文只是说“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D项,并不能用中国智慧统一世界各种文明。2 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运用对比区分了两者的不同”错,文章论述了“通而不统”和“和而不同”的诸多相同点,但并没有“运用对比”去说明“两者的不同”。3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题思路】“就会被外来文明如佛教文化异化”说法过于绝对,即使敦煌文化不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但其独立性是保留的,这样就可能不会被外来文明异化。4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B项,表述不严密,“复兴号”总能耗比“和谐号”可以下降l0是在35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下;C项,“即使生产厂家不同,也可以使用同一系统进行控制”是国际首创,而对于“车身造型减少运行时的阻力”是不是国际首创,材料没有提及;D项,“当列车出现异常时,系统会指挥列车减速”不准确,材料三中是说“减速或者停车”。5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D项,“高铁速度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理念”说法错误,原文是“高铁速度也让人们的经济概念不断刷新”,“经济概念”不等同于“传统理念”。6 【答案示例】 特点:速度快;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能耗低;寿命长;车身造型合理;容量大;安全性高;互联互通的性能在国际上是首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7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左手却紧抓着前面老人的衣摆”不是肖像描写,是动作描写;“麻木”概括不恰当,从后文可知小女孩有自己的想法,并不麻木。8【答案示例】从表层含义上看,“山音”指山里自然的声音,如“流水的声音,风从林间穿行的声音,鸟鸣的声音,石子滚落的声音”以及小女孩和“我”说的话;从深层含义上看,“山音”应该是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山里的留守儿童对教育和关爱的呼唤。(每点3分,意对即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9.【答案示例】小女孩的出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通过小女孩的回忆,凸显了外公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精神品质;小女孩是对教育和关爱呼唤的山里留守儿童的代表,通过她的言行,揭示了山里教育的现状,也带给我们此现状得以改善的希望,升华主旨。(每点2分,意对即可)10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 【解题思路】“野王令”是官职名,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北守天井关”和“南拒洛阳”结构对称,所以“北守天井关”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A项。11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官吏初到任为“下车”。 12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他因战功,先后被授予大司空、中郎将、济南太守等职务”错误,从原文看,王梁被授予中郎将的原因无从得知,而被授予“济南太守”不是因为战功,而是王梁因修水渠不成功一事辞职,皇帝将他调任济南太守。13 (1)到京后,皇帝赦免了他。一个多月之后,又任命他为中郎将,兼摄执金吾的事务。 (2)王梁开挖水渠引穀水流到洛阳城下,向东流进巩川,等到水渠挖好后但水没有流通。【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评分标准】(1)关键词“既(之后)”“以为(任命为)”“行(兼摄)”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关键词“穿(开挖)”“东(向东)”“写(通泻)”各l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王梁字君严,是渔阳要阳人。做郡吏,太守彭宠任用王梁暂时署理狐奴县令,与盖延、吴汉一起率兵南下在广阿追上世祖,被任命为偏将军。攻克邯郸后,赐爵位关内侯。跟从(世祖)平定河北,被任命为野王县令,和河内太守寇恂一齐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朱鲔等人不敢出兵,世祖把这看成王梁的功劳。等到世祖即位,商议选大司空,而赤伏符中说“王梁掌管卫地做玄武”,皇帝因为野王是卫国的迁徙地,玄武是水神的名字,司空是管水土的官,于是提拔授予王梁做大司空,封武强侯。建武二年,王梁和大司马吴汉等一起攻打檀乡,皇帝有诏令军事一律归属大司马,而王梁擅自发动野王的部队,皇帝认为他不遵循诏令,命令他留在本县,而王梁又因形势有利而进军。皇帝因为王梁前后两次违抗命令,非常愤怒,派遣尚书宗广拿符节到军中斩杀王梁。宗广不忍心,就用囚车将王梁送到京师。到京后,皇帝赦免了他。一个多月之后,又任命他为中郎将,兼摄执金吾的事务。在北面把守箕关,攻打赤眉别校,迫使他们投降。建武三年春,转而攻击五校,追到信都、赵国,打败敌人,所有屯聚的军队都被平定。这年冬,皇帝派遣使者持符节任命王梁为前将军。建武四年春,王梁攻打肥城、文阳,都攻下了。进兵与骠骑大将军杜茂在楚、沛之间攻打佼疆、苏茂,攻克大梁、啮桑,而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也分道并进,一年多全都平定了。建武五年,跟从皇帝援救桃城,打败庞萌等,王梁战斗尤其有功劳,被任命为山阳太守,镇守抚慰新归附的人,率领军队一如过去。几个月后征召入京,代替欧阳歙为河南尹。王梁开挖水渠引穀水流到洛阳城下,向东流进巩川,等到水渠挖好后但水没有流通。建武七年,有关官员弹劾他,王梁惭愧恐惧,上书请求告老辞官。皇帝于是下诏书说:“王梁以前率兵征伐,众人称赞他很贤能,所以提拔他主管京城。建议开渠,为民兴利,已经用尽力量,终没有成功,百姓埋怨,谈论者喧闹。虽然受到宽恕,还是执意谦虚退让,君子成人之美,任命王梁为济南太守。”建武十三年,增加封邑,定封为阜成侯。十四年,去世于官任上。14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的能力。 【解题思路】“突出梅之洁白”和“衬托裴迪的高洁情操”属无中生有,从诗句内容得不出这一结论。15【答案示例】忆友之情。从诗歌的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暮年之愁。从颈联中的“伤岁暮”可以看出,诗人因自己上了年岁而伤感。思念故乡之愁。从颈联下句“若为看去乱乡愁”可知,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