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书网biaoshucom.doc_第1页
标书网biaoshucom.doc_第2页
标书网biaoshucom.doc_第3页
标书网biaoshucom.doc_第4页
标书网biaoshucom.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十六标段(皇岗站及北端明挖区间)高架桥墩桩基托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前言1.1工程概况1.1.1工程设计概况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皇岗站车站为双排至三排柱列,一道隔墙,四跨至五跨,一两侧站台,站台北端往北穿过保税区一号通道立交桥桩基,有两个桥墩的桩基侵入车站范围。每个桥墩下设两根1200钻孔灌注桩,桩基持力层至微风化花岗岩,单桩承载力P4000KN。为保证立交桥的安全和皇岗车站的施工,需对两个桥墩的桩基进行托换。保税区一号通道立交桥桩基托换采用托柱截桩方案,在高架桥与地铁车站相交处增加顶板厚度,在高架桩基处特别增设托换梁,增加墙柱下支承桩,墙柱下支承桩桩径为1400,桩端进入中风化岩层1.0m共布置4根1400人工挖孔桩,形成高架桩基托换梁墙柱下支承桩竖向传力体系。该托换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在车站地下一层内切断旧桩。1.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皇岗站详勘报告,站址区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平。站区25m深度内自上而下分布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海积层(Q4m)、海冲积层(Q4m+al)及第四系残积层(Q4el),下伏燕山期花岗岩(53),大里程车部范围外人工堆积层下分布人工复合地基。场区内各土层特性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素填土(粉质粘土):褐黄、黄褐、深灰、褐红色,可塑硬塑,局部含中、粗砂、碎石、块石、砖块及少量生活垃圾,层厚1.97.9m,分布于地表。素填土(粘土):灰、深灰、灰白、褐黄、褐红色,可塑硬塑,局部含碎石、块石、砖块等,层厚1.44.6m,分布于地表。素填土(粗砂):灰、褐黄、褐红色,松散稍密,很湿饱合,层厚1.84.4m。素填土(碎石):深灰、褐黄色,松散中密,饱合,碎石主要岩性为花岗岩,碎石间充填较多砂及粘性土,层厚0.94.2m,分布于皇岗码头的驳岸附近。素填土(块石):灰白、褐黄、肉红、褐红色,稍密中密,很湿饱合,块石主要岩性为花岗岩,直径最大可达1.5m,块石间充填碎石、砂及粘性土,层厚1.510.9m,主要分布于皇岗码头的驳岸附近。2)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Q4m)淤泥:灰、深灰色,流塑,含大量贝壳和腐植质,局部夹薄层粉、细、中砂,层厚1.94.0m。平均压缩系数a0.10.2=1.23Mpa-1,平均压缩模量Es=2.10Mpa,属高压缩性土。3)第四系全新统海冲积层(Q4m+al)淤泥质粉质粘土:灰、深灰色,流塑,含腐植质及贝壳,局部夹薄层粉、细、中砂等,层厚1.25.4m。平均压缩系数a0.10.2=0.58Mpa-1,平均压缩模量Es=3.29Mpa,属高压缩性土。淤泥质粘土:灰、深灰色,流塑,含贝壳及薄砂层等,层厚1.511.3 m。平均压缩系数a0.10.2=1.0Mpa-1,平均压缩模量Es=2.27Mpa,属高压缩性土。粘土:灰白、褐黄、褐红色,可塑,层厚1.83.0m,呈透镜体状分布。粉质粘土:灰白、褐黄、褐红色,软塑可塑,局部夹薄层砂,层厚1.75.1m,该层分布较广泛。平均压缩系数a0.10.2=0.26Mpa-1,平均压缩模量Es=6.36Mpa,属中压缩性土。粉土:褐黄色,稍密,饱和,为地震可液化层。粉砂:褐黄、褐红色,中密,饱和,层厚0.91.9m,呈透镜体状分布。中砂:浅黄、灰白、褐黄、深灰、褐红色,松散中密,饱和,含粘性土,层厚0.56.0m,局部为地震可液化层。粘砂:灰白、褐黄色,中密,饱和,含粘性土,层厚0.01.8m,呈透镜体状分布。砾砂:灰白、浅黄、褐红、褐黄色,松散中密,局部密实,饱和,混土,层厚0.76.5m。圆砾:浅黄、灰白、褐红、褐黄色,松散中密,饱合,含卵石,主要为石英质,粒径一般为2050mm,最大粒径可达100mm。层厚0.57.5m。4)第四残积层(Qel)砾质粘性土:黄褐、褐黄、褐红色,硬塑,层厚0.93.1m,平均压缩系数a0.10.2=0.32Mpa-1,平均压缩模量Es=5.53Mpa,属中压缩性土5)燕山期花岗岩(53)中粗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角闪石。节理裂隙较发育,按其风化程度分述如下:全风化岩:浅灰、肉红、褐黄、褐约色,角闪石、长石已风化为粘土矿物,石英成砂砾状,顶板埋深12.417.1m,高程-14.77-10.0m,厚度过0.61.60m。平均压缩系数a0.10.2=0.28Mpa-1,平均压缩模量Es=6.59Mpa。强风化岩:灰白、肉红、褐黄色,角闪石大部分已风化为粘土矿物,长石成粉末或颗粒状,石英成砂砾状,顶板埋深10.021.5m,高程-18.08-6.88m,厚度0.43.2m。中等风化岩:灰白、肉红、褐黄色,岩体破碎,矿物成分基本未改变,节理裂隙面具绿泥石化现象。顶板埋深13.024.2m,高程-20.06-11.78m,厚度0.22.50m。微风化岩:灰白、肉红、褐黄色,岩体较完整,矿物成分未改变,节理裂隙具绿泥石化现象,顶板埋深11.825.3m,高程-21.168.68m,最大揭露厚度5.4m。(2)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深圳河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粘性土层、砂层(中、粗、砾砂)和残积层。砾层、圆砾为主要含水层,具强透水性,具承压性;软土、粘性土、砾质粘性土具弱透水性,为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赋存在花岗岩风化带内,全风化层及微风化层中地下水较少,透水性较差,强风化及中等风化层透水性相对好。地下水径流方向一般由北向南。(3)深圳河水文资料根据深圳河二期工程设计有关资料,皇岗码头处50年一遇设计水位为3.15m,100年一遇设计水位为3.24m,200年一遇设计水位为3.33m。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1.24.7m,水位高程-1.592.32m,水位变幅0.52.0m。经取样化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硫酸盐腐蚀,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深圳河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1.2本工程范围及工程数量本项目工程范围包括托换新桩1400人工挖孔桩。托换柱(墙)、托换梁及托换位置顶板工程截桩详细工程数量 详见表1-1桥墩桩基托换工程数量表 表1-1桩基托换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托换矩形梁C35砼m3782托换矩形梁钢筋1231400人工挖孔桩C25砼(托换桩)m385按人工挖孔桩单价4桩钢筋制安95切桩根46环氧树脂粘结剂m213.27凿齿槽m30.38喷射C20混凝土200厚m3789监测项110锚筋根12011钢板丁基橡胶腻子止水带施工缝m36.412土石方开挖及运输m3623.22土方回填m366.3拆除砼、钢筋砼及外运m391.3双液注浆止水帷幕m31334.981.3工程施工计划桩基托换工程计划工期4个月;开、竣工日期:开工2002年7月1日,竣工2002年10月30日;详细情况见2.4施工进度说明。1.4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1)工程特点本工程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具承压性且与深圳河水有水力联系;桩基托换施工时,保护桥墩的安全相当重要;本工程涉及工程类型多,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桩基托换关键技术在于施工时保护桥墩的安全和托换梁与被托换柱节点的处理,必须做到万无一失。(2)重点、难点由于该场地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具承压性且与深圳河有水力联系,对托换新桩施工造成极大的困难。如何在该条件下进行人工挖孔桩是本工程的难点。托换新桩与旧桩相距较近,新桩施工时对旧桩的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保证旧桩的承载力不受影响,是本工程重点工作之一。由于车站基坑开挖对桥墩影响,因此对桥墩和周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亦是本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2工程总体筹划2.1工程总体施工顺序图,见图2-1施工准备现状调查托换新桩施工施工监测、环境监测托换梁切桩车站基坑连续墙施工车站结构施工地铁一号线试运行一年竣工图2-1 工程总体施工顺序图2.2桩基托换总体计划考虑到该工程技术难度高,风险大,工期紧等特点,我们必须统筹安排,计划保税区一号桥桩基托换和车站地下连续墙同时进行。(全文共 页,以下内容省略)您必须申请为VIP(贵宾)用户,才能阅读全文。 申请过程很简单,即填好以下内容发到 邮箱: 1、您是单位需要,请将您单位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姓名、电话发过来。 2、您是个人需要,请将您姓名,地址,工作或学习单位,身份证号,发过来。 您的资料填写不全或者填写有误, 您的VIP申请有可能不被接受。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