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纪念馆免费开放调研汇报材料[范本]_第1页
红军纪念馆免费开放调研汇报材料[范本]_第2页
红军纪念馆免费开放调研汇报材料[范本]_第3页
红军纪念馆免费开放调研汇报材料[范本]_第4页
红军纪念馆免费开放调研汇报材料[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军纪念馆免费开放调研汇报材料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免费开放调研汇报材料 一、纪念馆基本情况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前身是高台烈士陵园,1957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成。它是纪念红西路军21800多名将士为中国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坚强不屈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现已成为全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党史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自建成50多年以来,经过历次维修和改扩建,整个园林占地面积已扩展到133亩,纪念馆馆区内的参观景点有大门组雕“血祭祁连”、“血战高台”英雄群雕、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红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董振堂、杨克明将军纪念亭各一座、双檐三层五角亭两座、休闲长廊、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这些建筑物与绿草地、松柏树相互穿插环绕,环境优美。纪念馆先后接待过胡耀邦、张震、迟浩田、彭佩云、李铁映、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干部、群众、学生1000多万人。尤其是实施免费开放政策以来,人民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热情高涨,前来参观瞻仰的人数剧增。年接待游客量达到42万人(次),红色旅游态势喜人,社会效益显著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反映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纪念馆,是红西路军历史的展示、保护和研究中心。XX年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为正处级建制,系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宣传研究教育科、陈列展览科、党性实践和党员干部培训中心、安全保卫科五个科室。 XX年,为做好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纪念馆先后出台和完善了参观须知、免费开放制度、游客中心管理制度、展室安全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并对安全、接待、讲解及后勤保障工作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切实强化了制度建设。同时纪念馆坚持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树立游客第一、观众至上的理念,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二、免费开放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体会领导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接到免费开放通知后,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和宣传国家、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更是民族历史和精神的浓缩地。纪念馆实行免费对外开放符合世界文物展示业的发展趋势,是一件众望所归、深得民心的大好事,可以使更多的公众品尝丰盛的免费的“文化大餐”,感受尘封的历史。做好免费开放工作,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的责任所在,也是时代赋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新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为切实做好免费开放工作,我县及时成立了免费开放临时工作小组,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从财政、人事、审计、税务、银行、纪念馆等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配合,切实做好了免费开放工作。在免费开放工作的开展中,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亲临纪念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并协调各部门、单位紧密配合,务实高效的运转,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在免费开放工作中,我们结合纪念馆实际,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响亮提出了“免费不免票、免费服务更优、秩序更好”的服务口号。在内部,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免费开放不仅仅是免掉门票,更意味着纪念馆在管理思路和服务理念上要及时转变,要及时跟进,把纪念馆打造成为充满人为关怀的精神家园,杜绝“不收费就不服务”的懈怠思想。在社会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做宣传,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工程;整理纪念馆宣传教育活动资料、项目建设资料以及其它档案,尤其是充实了教育活动的相关材料内容,制作了宣传教育活动图册,流动展览板,加强纪念馆的宣传力度,提升纪念馆的知名度;还加强了文明常识和参观规则的宣传,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在一些醒目位置张贴“注意安全” “友情告知”和“温馨提示”等,保持馆区安全、文明和规范的参观秩序,切实保证了观众的人身安全和展品的完好。同时,特邀请省内著名学者、党史专家重新编写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讲解词,为免费开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展活动,发挥社会效益 我们以纪念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以青少年为重点,通过开展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仪式、英雄团队命名、“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等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团队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在“清明”、“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举办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各类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和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与县内外多所学校建立“共建共育”对子,开辟多种教育途径,扩大了教育影响和教育范围,更好地发挥了纪念馆“培育爱国热情,激发报国之志”的教育作用,积极推动了高台和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完善功能,加快建设步伐为努力把免费开放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保证免费开放的安全、规范、有序,我们转变工作思路,多措并举,重点突出人性化、个性化和优质化的管理和服务,从实践中找到发展方向,规范了管理制度,细化了管理条例,完善了管理机制。经过积极申报和争取,XX年投资3500万元建成3662.17平方米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新馆1处及其它附属设施。纪念馆采用传统的文物展示和多媒体景观箱、光电模拟场景等现代陈展方式,适应了不同层次观赏者的观瞻需求,有效提高了纪念馆的影响力、震撼力和吸引力。还在新馆中增加了旅游服务中心、休息厅、影视厅等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项目,增加了安全保卫、保洁和讲解咨询人员,努力为观众提供细致、高效、文明的服务。提升档次,加强队伍建设免费开放后,来馆接受教育的人数必将大幅增加,为了增强教育效果,搞好各项服务,吸引观众第二次走进纪念馆,就必须打造一支外在形象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宣教队伍,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提升纪念馆的服务档次。我县宏观考虑,在XX年内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调入了一批高层次、高学历、业务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重点强化了讲解员在接待礼仪、专业素质、普通话等方面的训练,提出“以讲解树形象,以服务赢观众”的工作理念,狠抓了讲解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做法有:一是要求讲解员树立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的思想,讲解中做到热心、细心和尽心;二是加强普通话、礼仪和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听讲座、外出学习等方式,提高讲解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讲解员优中选优、优胜劣汰机制,定期开展“讲解之星”评比活动,形成了争先创优、奋发向上的生动局面。三、纪念馆免费开放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免费开放的举措,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公众拍手称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纪念馆的人气急剧上升,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更多的民众开始走进纪念馆、了解纪念馆,免费开放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效果。但同时,观众量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并持续保持在高位,对纪念馆的管理运行特别是文物、公共设施和观众安全、参观环境也造成了巨大压力。为切实保障免费开放规范有序,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及时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1、针对观众量的剧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实施日总人数控制测算。纪念馆原正常接待能力为日均XX人。针对免费开放后的变化,对纪念馆的现有接待能力进行了慎重的评估,认为每天3000人为可承受接待能力,因此决定将每天的观众量控制在3000人以内,以保证正常的参观环境和文物、观众的安全。 2)采取发放免费参观门票的措施。为适当控制客流,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门票的办法。讲解咨询人员加强组织疏导,引导文明参观。在门口发票处增设了观众排队领票席,每天9:00开馆发票,全天基本控制在3000张左右,下午停止发票前派保安及时劝阻后来观众改日再来,有效缓解了观众拥堵现象。 3)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为调节观众流量,纪念馆对团队、外宾团体参观实行提前预约,适当错开高峰时期,这样既保证了团队的参观质量,又保证了正常的参观秩序。 4)对观众集中的个别展室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对血战高台、石窝分兵等观众集中的展厅,加强引导,实施必要的人数控制。当人数太多时,及时通知安保人员组织观众在展厅门口排队进入,或劝导观众先看其他展厅,以控制和减少展厅的人流量。同时对文物展柜等重点部位进行严密监控,并有专人负责,及时劝阻个别人不利于展柜和文物安全的行为。 5)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宣传免费开放制度,积极与观众沟通。积极主动地与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种新闻媒体联系,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长期免费开放,劝导公众不要一哄而上,合理安排参观时间。 针对免费开放之初人流如潮的局面,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开展了“问计于民”的活动,广大观众纷纷献计献策。纪念馆吸收了观众提出的不少改善管理的有益建议,取得很好效果。 2、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1)成立应急问题处理值班室,及时解决和处理突发事件。纪念馆任何区域发生突发事件,都及时报告值班室,由值班室启动应急预案,力争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增加管理服务人员。观众急剧增加,导致了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出现。如不排队领票甚至强行入馆,在展厅内大声喧哗、不听劝阻使用闪光灯拍照,乱扔垃圾,损坏纪念馆设施等现象。为此,纪念馆大幅增加一线服务人员、保安人员,保障参观安全和环境卫生条件。 3)加强内部管理。对所有一线工作人员如前台咨询人员、保安人员、保洁员等集中组织了强化培训,推行标准的文明用语、规范用语,强化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文明礼貌意识。坚决杜绝对观众说“不”。免费开放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 1)提供免费的观众随身物品寄存、参观导览、宣传册页、免费饮水、卫生设施、休息查阅等服务,用良好的服务带动管理。 2)改造完善相关服务设施。根据观众的需求,增修了一所节水型移动厕所,并对馆内的无障碍通道及无障碍标识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处理。为适应免费开放的需要,大量增加了观众休息区的座椅。 3)更换调整馆内不清晰、不明确的指示、引导标志牌,同时增加英文标注。观众的增加,使原设计的一些指示标牌出现了数量不足、位置不够醒目等情况,纪念馆对此进行了调整,努力做到美观大方、清晰易懂,同时全部进行英文标注,以满足外宾的需求。 4)通过文明服务带动观众文明参观。针对部分观众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纪念馆工作人员不是强行制止,而是通过纪念馆人的文明服务,培养一种文明的参观秩序、参观环境,用良好的、文明的氛围引导观众,共同打造纪念馆的文化殿堂。面对乱扔垃圾的不文明举动,保洁人员礼貌提醒,对乱扔者的出言不逊,保洁人员不是与之争辩,而是用自己不停歇的双手,让参观环境更加整洁。 4、加强安全措施 加强安保,做到安防无死角。安全是纪念馆的关键,为保证观众安全、文物安全,纪念馆从人力到设备都相应地进行了加强。对于一些不适应实际的安防设施,技防设施进行了调整,保证安防无死角,确保纪念馆的安全。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文物和游客的安全,保障了纪念馆的正常运转。目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观众已不像免费开放初期过于爆满,参观人数趋于平稳,逐渐接近常态。除周末、节假日外,每天观众人数一般稳定在2500人左右。 四、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自XX年纪念馆免费开放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资金管理,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一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国家下达的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挪用资金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强资金监督检查,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规定严格把关,切实按照相关规定与要求进行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严格财务制度,在单位内部不定期对专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三是注重实效,确保专项资金用到实处。统筹使用专项资金,将专项资金用到了增强接待能力、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上,保证了纪念馆正常、高效运转。XX年基本收支情况XX年收入共计9846291元1、免费开放补助专项资金32XX0元;2、各类捐款2940750元,其中:兰州军区捐款XX000元,兰空93956部队捐款500000元,武警甘肃部队后勤部捐款300000元,省军区政治部捐款100000元,个人捐款40750元; 3、事业收入73728元;4、其他收入11813元;5、优抚事业单位经费收入1100000元;6、革命老区补助资金2500000元。 XX年支出共计9024678元 1、XX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共用于事业性支出1904678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135018元,其中:办公费207144元,印刷费39201元,水费4417元,电费68577元,邮电费11360元,取暖费61910元,物业管理费159645元,交通费41394元,差旅费72352元,维修费124558元,会议费140498元,培训费20245元,招待费114946元,劳务费62907元; 其他资本性支出95219元;工资福利支出513038元 ,其中:人员基本工资178760元,津贴补贴262622元,奖金14905元,社会保障缴费31451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25300元; 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61403元,其中:退休费133348元,生活补助3980元,住房公积金24075元。 2、拨出经费71XX0元,其中:拨出基建经费3500000元,拨出陈展经费36XX0元。、XX年基本收支情况1、截止XX年4月20日,收入共计637420元,其中:免费开放补助专项资金600000元,事业收入27320元,预算外收入10000元,其他收入100元。2、XX年事业支出总计1464515元工资福利支出34544元,其中:人员基本工资3978元,津贴补贴7143元,社会保障缴费6062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17361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262711元,其中:办公费33981元,印刷费98279元,水费1357元,电费12634元,邮电费4303元,取暖费20467元,交通费7222元,差旅费507元,维修费981000元,培训费680元,招待费7600元,园林绿化费83904元,劳务费10775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67260元。 五、深化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建议做好免费开放工作,首先要与纪念馆体制改革相结合,推动纪念馆的机制与体制创新。在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免费开放为纪念馆的科学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对纪念馆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冷静审视和反思,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要紧紧抓住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这个重点,大力推进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