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习水长青一矿新井设计.doc_第1页
煤矿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习水长青一矿新井设计.doc_第2页
煤矿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习水长青一矿新井设计.doc_第3页
煤矿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习水长青一矿新井设计.doc_第4页
煤矿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习水长青一矿新井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参考)论文(设计)名称 习水长青一矿新井设计论文(设计)来源生产实际论文(设计)类型C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我们对所学的知识的总结和综合应用,通过设计,综合性地将学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设计中,使矿井的生产安全和改善矿工的劳动条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采用现代采矿新技术,尽可能地简化生产系统,缩短建井工期和减少初期工程量,提高采掘工作面单产和单进,尽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尽可能地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的同时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结合自己目前的工作,煤矿安全监管需要我掌握煤矿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现场技术,因此我选择论文的研究方向为煤矿的开采设计,这样能让我从煤矿采、掘、机、运、通等几大系统全面的了解煤矿的状况。希望能通过这次设计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入认识了解新井设计的程序和步骤,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大量翻阅课本以外的资料,在设计的过程中了解掌握国家对煤矿设计开采的法律法规,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好法律知识储备,加深了所学的知识,解决以前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借助此次机会进一步巩固掌握新井设计的制图软件的使用以及设计中的各种运算,提高所学知识的具体使用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30年来, 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为了与石油天然气竞争, 都致力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促进煤矿现代化。各先进采煤国家除了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开采条件好的煤矿盈利外, 其他国家在廉价石油竞争下, 煤炭工业陷入不景气, 甚至衰退, 绝大多数是亏损的, 为了支持煤炭工业, 英国、法国、比利时、印度实行了“ 国有化” ,德国、日本给煤矿适当补贴,俄罗斯、波兰、捷克等全民所有制国家则实行“ 实报实销” 。尽管煤矿不景气或经济亏损, 各国还是大力支持煤矿生产。为了维持煤矿生存并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就必须提高经济效益, 其关键在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科技成果的应用,实现煤矿现代化, 这是当前煤炭工业发展的特点。 原煤炭部于1983年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煤矿,以推进煤炭工业发展。1986年又正式作出建设现代化煤矿的决定, 提出在“ 七五” 期间, 把一批骨干煤矿建成现代化的煤矿。为本世纪末能够有较多的煤矿实现煤矿现代化打下基础。建设现代化煤矿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我国主要能源是煤炭。建国多年来,煤炭工业取得巨大成就, 原煤产量21、9亿吨,名列世界第一位。但在技术上、管理上、素质上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因此推进煤炭工业的现代化是发展的客观需要, 已迫不容缓。为了煤炭工业能健康稳定发展, 必须有一批较长时间稳产的骨干矿井, 以确保煤产量维持世界第一的目标。也必须有一批现代化煤矿在技术和管理水平上起带头示范作用。因此现代化的煤矿标志着矿业技术进步, 代表了我国煤炭工业技术发展方向。煤矿现代化是一个国际时限性相对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 有不同的现代化内容。当前我国煤矿现代化是指在生产、建设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推行现代化管理, 提高产量、效率, 降低成本, 改善安全条件。衡量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安全好、经济效益好, 在技术水平上和经济效益上达到 年代世界先进水平最近几年, 美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矿井开采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趋势是高产、高效长壁综采工作面日产万吨的集中化生产。近五年来装备的长壁综采工作面平均日产达矿井全员效率达。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设计矿井概况:设计题目为习水长青一矿新井设计,贵州省习水县城南东,距县城约18km处,矿区长约2.63km,宽约0.511.45km,矿区面积2.5492 km2,区内倾角平均30,为倾斜中厚煤层,未发现大的断层,设计可采煤层4层(C5、C8、C11、C12)。设计内容:根据习水长青一矿的地质资料,对其进行新井开采设计,其中包括矿井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水、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矿井的开发方案,矿井所采用的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和生产所需要的设备选型,以及矿井的劳动组织管理,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解决的问题和思路:根据现场参观以及实习所收集有关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向指导老师咨询,依据采矿设计手册和采矿设计规范等相关资料,对矿井进行有根据的设计,对矿井容易发生的问题采取较好的管理方法,如矿井的顶板管理方法,矿井的通风方式,采空区的处理方法,井下电缆的铺设和管理方法,瓦斯、煤尘、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排水等问题采区合理的办法处理,这样就可以减少矿井灾害事故的发生,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总而言之,不但使设计符合生产实际,而且要有很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具有与设计有关的大量材料,比如,采矿设计手册,煤矿安全规程,采矿设计规范等资料,以及与设计有关的硬件设施,例如CAD、电脑、设计教室等。力求提前考虑设计中的各个环节,经常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做到有疑必问,有问必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争取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本次设计。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第五周(3.284.1)熟悉井田概况及建设条件: 井田的位置、交通、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及范围、气象及地震、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确定井田境界、计算矿井资源/储量,确定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以及进行设计底图的准备。 第六周(4.44.8)提出井田开拓方案:通过对井田的全面了解之后,布置出至少两个技术上可行的开拓方案,以便于进行比较。 第七周(4.114.16)进行开拓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方案,并进行开拓方案综述。通过对两个方案初期的开拓工程量的计算,巷道维护工程量和费用的计算、运输量的计算,选出吨煤成本低的方案作为设计方案。 第八周(4.184.22)首采区设计:设计采区概况、采区范围、可采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采区巷道布置、采区生产系统等。在熟悉井田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首采区的概况,并划分合理的采区范围,计算出他的工业储量、设计储量、可采储量,并计算其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采区的准备方式,巷道布置系统,回采巷道的布置和形式,都要标出来。第九周(4.254.29)采煤方法:进行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设计,包括确定采区的位置、边界、范围、可采煤层、采区储量、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确定采区布置方案(采区走向长、区段斜长及数目、煤柱尺寸、);采区巷道布置(上、下山,区段平巷,联络巷,车场,硐室,);采区生产系统及开采顺序;采煤方法及工艺选择并确定工作面生产能力。并确定采区巷道掘进工艺、设备数量及掘进工作面数目并绘制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置图,采区上(下)山与煤层相对位置剖面图,工作面顺槽、集中巷与煤层相对位置剖面图,工作面布置平、剖面图,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采区下、中、上车场布置图。第十周(5.25.6)矿井通风与安全:通风系统设计、通过有关计算选择有关通风设施、制定相关的矿井灾害防治措施等。在矿井开拓系统选择之后,就得选出合理的通风方式和方法,通过计算通风的阻力和风量,确定出矿井风机的型号和相应的电机功率。又根据井下各用风地点的情况,确定井下各巷道的通风设施,并要求满足安全规程的一般要求。制定出有关通风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一周(5.95.13)矿井主要设备选择: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瓦斯抽放设备等:排水设备的计算及选型,压风设备的计算和选型,提升运输设备计算和选型,以及对以上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根据矿井的涌水量情况,矿井的开拓方式,矿井的开采深度,选择合理的排水泵和排排水管道,水泵的电动机等。根据井下用气情况,通过计算,确定出压风系统中压风机的台数和有关参数,确定压风管道的直径、壁厚、材料等参数。有根据所选用的运输方式和生产能力,确定运输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设备型号和有关参数。 第十二周(5.165.20)供电及通讯:供电电源、电力负荷统计、地面和井下变压器的选择等:确定矿井供电电源和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及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压器主结线方案与高低压设备,并进行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从而确定矿井通讯与信号方案,绘制矿井供电系统图,以及对以上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第十三周(5.235.27)采掘计划,经济评价:矿井三量及可采期的确定,确定建井工期、开采计划、巷道掘进工程计划。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投资估算、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指标;第十四周(5.306.3)说明书和图纸的检查、整理、完善。提交毕业设计。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张荣立,何国纬,李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上、中、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2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中国煤炭矿山机电设备及安全设备选型手册(上、下册)M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3崔云龙.简明建井工程手册(上、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4王广德.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矿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5陈奇,汤家轩.中国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矿井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6林在康,王斌,谭超.采矿CAD开发及编程技术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7郭勇义,何学秋,林柏泉.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战略研究与进展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8煤炭系统设计用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有关概、预算指标 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S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10GB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S.11GB50070-9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S. 12AQ1028-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