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预习案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欣赏作者以形象比喻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2. 情感目标: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3.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学习重点: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一、整体感知1、本诗每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分别概括一下。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提示:判定文体性质,记叙性文字概括时主抓对象和事件,另外注意环境变化、时空变迁等:明确: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过渡:问学生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寻找表达主要情感、揭示主要哲理、问题本质的关键句,同时过渡一下,作者的这种感悟是何引发的,正是琵琶女的乐曲引起诗人兴趣,激发诗人的感受,引起诗人的共鸣,她的经历也让诗人唏嘘,其实本文就是围绕这对最重要的主客体和因果关系展开的,那么想一想,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没有明暗线?)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有没有明暗线?明确:全诗以人物为线索,弹奏琵琶乐曲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二、局部探究1、文中写到了琵琶女的几次演奏,分别在什么地方?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节,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再穿插一个问题:三次演奏的情境有何不同:板书: 三奏:独自弹 应邀弹 感言和)2、第一次演奏的曲子是什么基调,你怎样判定的?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来描写第一次琵琶曲?明确:第一次描写琵琶曲: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悲凉哀怨。怎样判定的:A、 白居易的身份:被贬的官员,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B、 秋天,“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落寞。明确:这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效果: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举例强化: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3、第二次演奏的琵琶曲是本文的重点。本处的琵琶曲旋律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明确:(具体到相关句子概括)婉转流畅 沉咽凝滞 间歇停顿 激越雄壮在这里要师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分辨重音,掌握节奏和速度。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急雨:形容乐曲之浊重沉响,节拍急促。应大声速读。 如私语:形容乐曲之轻柔尖细,委婉缠绵。读时应轻缓低沉。 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乐曲之错落有致,明快清脆。读时应轻快有力。 间关莺语花底滑:形容乐曲之悠扬婉转,悦耳动听。读时应流畅。 幽咽泉流水下难银瓶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潮部分应读出雄壮激昂。 请学生再读两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用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4、第二次演奏的琵琶曲的旋律和第三小节所写琵琶女的身世浮沉契合不契合,请分析。(1)第一曲是前奏曲。浔阳江边,瑟瑟秋风,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调弦定音中不经意流露了对往事的伤怀,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仿佛从沉寂中唤醒记忆,白居易听到此曲想到自己贬谪江州的境遇,也不禁心情低沉。 (2)第二曲是欢快曲。琵琶女弹奏此曲时陷入了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当时她红极一时、色艺双全、艺压京城、艳盖群芳,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所以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缓。白居易听到此曲可能回忆当年高官厚禄、才华横溢、名满朝野的骄傲。 (3)第三曲是沉思曲。琵琶女“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弹奏此曲时,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变得艰涩凝滞。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白居易听到此曲则可能想起晚年因犯颜直谏贬江州的遭遇。 (4)第四曲是悲愤曲。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独守空船,难以派遣幽怨,所以旋律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薄情的强烈控诉。白居易听到此曲则可能引起压抑在内心的对不公平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琴为心声,乐曲的变化与琵琶女的情感起伏和身世的遭遇相照应。“转轴拨弦三两声”是琵琶女演奏前调弦校音的准备工作,此时已是“未成曲调先有情”。面对着陌生而又热心的客人,简单而又盛情的酒宴,琵琶女重操旧艺,昔日喧闹奢华的情景,刹那间重现于眼前,此时百感交集,心潮激荡的心情如同在她手下同时拨动的大小两根弦上所演奏的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而“间关莺语花底滑”的乐曲犹如黄莺啁啾,甜润、悦耳、欢快、流畅,正像琵琶女一生当中最亮丽动人的日子,此时琵琶女仿佛回到了从前。然而时光如水,青春易逝,琵琶女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后,走投无路的她委身为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生活再次将她推向无情的深渊,琵琶女的心冷了,泪流干了,“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不正像琵琶女此时的苦涩死寂的心灵吗?她卑贱的身份,凄凉的身世,她那一肚子的天涯沦落之苦之恨,面对陌生人,她如何开口,怎会开口?那次第正是诗人笔下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从无声的低谷猛然间爆发出的高亢激扬的乐曲,那是琵琶女在期待,在挣扎。然而在那样的社会里,琵琶女的命运犹如一片美丽的绸缎,最终要被社会这只无形的魔手撕得粉碎,那正是“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5、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描写第二次的琵琶曲?a, 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喻体都是人们常见常闻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平常的乐音被作者有浓有淡,有重有轻,有急有缓地穿在一起,把读者的灵魂摄起,去追随那清冷的琵琶曲了。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玉相击的声音草拟琵琶这种弹拨乐器的音响效果,人们常以珠圆玉润形容歌声的婉转,“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珠玉,也给人以圆润之感,使人联想到乐曲的和谐。b, 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叠词、双声叠韵。(1)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等。(2) 双声叠韵:间关、幽咽等。(3) 效果:直接模拟声音,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的感人形象。c, 侧面烘托的手法。(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明确:侧面描写。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d, 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乐声婉转流畅 沉咽凝滞 间歇停顿 激越雄壮。从这个变化中,我们再结合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似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思绪的起伏变化,似乎听到了她在诉说不幸的平生和心中无限的幽愁暗恨。e, 以无声写有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句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 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如同篆刻艺术的“计白以当黑”,戏曲艺术对舞空间的运用。试想,若琵琶女收弦后,是“东船西舫赞不绝,江心秋月耀浮波”是怎样一番情景?喝彩虽也是对琴艺的衬托,但比起“悄无言”来要大打折扣了。而且那一片嘈杂将会掩盖了美妙的余音,毁了这一片的静谧。这种虚中见实的表现方法,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传统特点。f, 通过演奏者的神态、动作来写。(1),“转弦拨轴”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准备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弹奏的神态。“拢”、“捻”、“抹”、“挑”和“收拨”、“画”是弹奏时的指法。(2),作用:交代音乐层次,从而更好引导读者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6、作者通过怎样的手法表现出最后一小节中琵琶曲的感人力量?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三闻琵琶的效果:“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写尽音乐感人力量。其作用:把音乐效果与环境气氛、人物感情结合起来,共同烘托出一个音乐的世界。7、对应几次的琵琶曲,作者有相应的几次感受。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琵琶曲时的心情吗?明确: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板书:三感:情相触 情相通 情相融(不明就里刚刚接触、听完整一曲加琵琶女自述身世情意相近想通、自伤身世产生共鸣情意相融,铺展成带有普遍意义的俗世沦落之悲)明确:夜送客、秋瑟瑟、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如果不是一曲悲歌,怎会如此让诗人和朋友忘神,都暂时淡忘了正经事(送行和离开),充满幽幽不尽之愁的心灵一下子被俘虏了。(插入:白居易音乐造诣也颇高,他或许能听得出曲中意。历史上曾留传过这么一个传说。有一次,有人将一幅乐队演奏霓裳羽衣曲图拿给白居易看,白居易说这是演奏曲中某个乐句的情形。那人不信,就找一个乐队来试验,当演奏到那个乐句时,白居易叫停,再拿图来对照,所有的演奏者的姿态及指法都跟图上一样。 白居易是懂音乐的人。他是琵琶女真正的知音。这样一个懂音乐的高手,给了琵琶女的演奏一个很高的评价:如听仙乐。)8、诗人第二次听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是音乐的灵魂。琵琶声中渗透的两人哀怨愁苦的缕缕情思,虽然他们的身世不完全相同,但沦落天涯的命运却完全一样,体现全文的主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9、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明确: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师入职考试模拟题集机电工程专业知识
- 2025年医生中级专业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初级模拟题集
- 【教案版】小学六班级上册 软式排球3
- 2025年财务管理实务操作面试技巧与预测题
- 中班找梦教学课件
- 2025年烈士纪念场所工作人员岗位胜任力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初中体育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预测题
- 2025年酒店行业招聘考试模拟题及面试技巧指南手册
- 儿童彩铅教学课件
- (完整版)四年级乘除法竖式练习题(每日20题)
- 《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规程》(NB-T 32038-2017)
- 勾股定理知识点和习题(附答案)
- 充电桩或充电站日常检查表、月度检查表(BG-AQ-044~045)
- 执业医师法培训课件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会考模拟数学试题集
- 神经科护士的疼痛管理和舒适护理
- 2020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110kV输电线路站分册
- FIDIC国际合同条款中英文对照
- 托盘车充电安全操作规程
- 教学设备安装调试方案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