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主动提问的引导.doc_第1页
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主动提问的引导.doc_第2页
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主动提问的引导.doc_第3页
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主动提问的引导.doc_第4页
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主动提问的引导.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主动提问的引导 随着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对外界环境的认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和困惑,并会通过提问表现出来。但是他们的提问水平也受到语言、思维发展的限制,会出现表述不准确、表达不清楚,甚至提问本身逻辑混乱的情况,如绘本阅读我不知道我是谁中,绘本假设小兔子达利B不知道自己是谁,许多孩子就不理解这种假设:“老师,为什么达利B不知道自己是谁?” 一、提问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幼儿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幼儿从提问到得到应答的过程其实就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是幼儿主动探究的重要形式。 2.提问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认识世界。在认知过程中,幼儿主动提出疑惑,并得到解答,是幼儿积累经验认识周围环境最有效的方式。如,在绘本阅读活动变色龙中,孩子会问老师:“为什么变色龙会变颜色?他带了颜料吗?” 3.提问可以帮助幼儿表现自我,表达要求。幼儿提问的过程是幼儿个性化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成人了解幼儿的过程。如绘本阅读活动好饿的毛毛虫中,幼儿提问:“老师,毛毛虫肚子疼是要生小宝宝了吗?”(幼儿妈妈怀孕要生小宝宝了) 4.提问是促进幼儿人际交往发展的重要方式。幼儿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可能由成人全部包办,这需要孩子具有一定水平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孩子的人际交往。 5.提问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发展。在提问的过程中幼儿慢慢完善自己的思考方式,疑问句的使用也越来越熟练,提问水平也越来也高。如同样是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小班下学期的孩子会问:“这个是什么?”(指着茧),而中班的孩子会问:“为什么毛毛虫躲在茧里面?它不用吃饭吗?”问句由“是什么”变成“为什么”,还增加了追问。 二、引导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主动提问的策略 1.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为幼儿创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阅读环境,让幼儿敢想敢说,重视每一位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们的表达,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如绘本红豆粥婆婆:“老师,草席是什么?”草席是城市孩子很少见到的,孩子提出了问题以后老师不能粗暴打断孩子的提问,而是应该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去了解“草席”是什么。有时候孩子会提出天马行空的甚至老师也不能完全回答出来的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和老师一起去搜集资料,寻找答案,而不是放置不理。 2.相信孩子有提问的能力 教师应相信幼儿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有加工信息形成自己经验并发现困惑的思维能力,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和自我满足的需求。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对幼儿的提问能力充满信心,但同时也要接受孩子不成熟的提问表达方式并积极引导,不能因为孩子表达上的不成熟就判定幼儿不会提问,甚至因此放弃去引导孩子提问。 3.培养幼儿主动提问的意识 在平常的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提问,鼓励幼儿提问,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引导幼儿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要主动寻求帮助,提出自己的疑惑,培养幼儿主动提问的意识。 4.教师积极鼓励孩子提问,认真倾听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知,孩子们的提问是不成熟的,有时候会出现表述不准确、表达不清楚、逻辑混乱或水平低等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应做到认真倾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幼儿提问的真正目的,做到有问必答,使孩子从心理上感到受到了重视和支持,不能斥责,也不能不理,更不可敷衍孩子的提问,伤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会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个性健康发展都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伤害孩子的积极性。 5.灵活回答幼儿提问 当幼儿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的回答方式有很多种,如直接回答、反问、分析等方式。每种回答方式都有优点,同样的也会有缺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在解决幼儿问题的基础上,促进幼儿思维进一步发展,提高幼儿的提问能力。对于一些基本事实的问题,教师在保证幼儿可以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直接给出答案。如绘本十一只猫做苦工:“木板上写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直接给幼儿答案,因为木板上的字孩子们是不认识的,但是他们发现了这块木板并对上面的文字感兴趣,产生了疑问并提出了问题。但是有些问题老师不宜直接给出答案,如绘本小猪变形记:“为什么小猪要踩高跷呢?”小猪踩高跷是在长颈鹿那里得到的启发,这个问题关系到幼儿对绘本主题“做自己最快乐”的理解,而且绘本阅读到最后孩子们有能力找出答案,因而不宜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去观察分析绘本内容,请孩子自己找出答案。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郭中然.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U.基础教育研究,2009. 4宋志红.发幼儿生成问题和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