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信息化构架分析与实施措施.doc_第1页
特殊教育信息化构架分析与实施措施.doc_第2页
特殊教育信息化构架分析与实施措施.doc_第3页
特殊教育信息化构架分析与实施措施.doc_第4页
特殊教育信息化构架分析与实施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殊教育信息化构架分析与实施措施杨宁春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摘 要人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对社会进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我们相信21世纪将是更为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特殊教育发展的最高目的是使特殊需求儿童回归到主流社会,因此特殊教育信息化是未来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本文通过对特殊教育信息化概念和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构架,并进一步总结出目前特殊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措施。特殊教育信息化就是针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在教育的各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学知识,学技能,提高康复水平,加快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最终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特征是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到包括康复教育活动在内的教育各方面。现代特殊教育理论的指导、包括康复教育专门器材在内的教育硬件设备基本保障、教育软件系统的支持、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是特殊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鼓励基础理论的研究、提升特教教师的信息素养、整合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是目前实现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措施。关键词:特殊教育;信息化;分析Structure Analyses and Enforcement Measures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eChu Chuanxue Yang NingchunChangchu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AbstractThe human being began to ente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the 1990s .The IT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e believe the society will be much higher information in the 21 century following the history .The education must keep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serve the society. The highest goal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is to make the special children go back to mainstream society. That is why the Speci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e become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developing in the future.This passage advances structure and sums up the basic measure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e at the mom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e.The Speci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e is to use IT in all bearings of education to improve rehabilitation leve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al students. Let them quicken the pace of entering mainstream society and achieve modernization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The mai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e is that the medium of IT has been used on all bearings of education besides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activities.It is the key content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e to direct the theory of the modern Special Education ,to ensure the hard equipment of education besides the special equipment of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 to support the software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to develop the new teaching pattern . It is the basic measure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e at the moment to encourage the researching of the basic theory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attainments of the teachers in th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to reorganize teaching resources at the moment . Key words: The Speci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e; Analyses特殊教育信息化构架分析与实施措施杨宁春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人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对社会进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我们相信21世纪将是更为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特殊教育发展的最高目的是使特殊需求儿童回归到主流社会,因此特殊教育信息化是未来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一、 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殊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普通教育信息化有共同点,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拥有更多的不同点。我国普通教育的信息化在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不论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就。特殊教育领域目前经过部分学者和广大一线教师探讨、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中央教科所特殊教育研究室陈云英博士开展的“特殊学校信息技术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特殊教育需要在线”网站建设,教育部主持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开展的“特殊教育资源库建设与研究”等项目。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特殊教育信息化就是针对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在教育的各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学知识,学技能,提高康复水平,加快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最终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二、 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特殊教育信息化是现代特殊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最佳体现。只有在现代特殊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提高康复水平,加快回归主流社会的步伐;同样也只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参与下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现代特殊教育理论的最佳效果。因此说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特意强调一方的重要性而弱化另一方的存在,也不可能真正实现特殊教育信息化,没有理论指导技术应用就缺失了前进的方向,没有技术的支持,理论不能获得全面的成功。因此说现代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是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最基本特征。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移动电话、录像、计算机、网络,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多媒体系统。在技术层面上特殊教育信息化除了具有教育信息化的四个普遍特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外,还应该具有专业化(专门化)的特征。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使用特殊的技术和设备开展教育活动,这些区别于一般教育行为中使用的特殊技术和设备是特殊教育信息化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教育工作者应用这些特殊技术和设备将会提高特殊需求者康复的水平、加快他们融入社会的速度。因此说在技术层面上专业化是特殊教育信息化区别于普通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三、 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内容2003年12月23日25日教育部在长春召开的“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特殊教育信息化应分四个层面,即特殊教育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网络的普及和运用;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开发研制各类残疾学生专用的电脑等各种硬件和软件以及科技含量高的康复设施和设备。我们认为目前开展特教信息化工作应该注意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特殊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在特教学校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康复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转换成知识、技能等方面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二, 包括康复教育专门器材在内的教育硬件设备基本保障。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建设,是特殊教育信息化的保证。不仅包括校园网建设还应该包括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教育教学管理系统、远程交流网络建设等等。专用设备建设,是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特色。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程度儿童需要,使用不同的康复专用设备,只有专用设备的充分利用才能真正体现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信息化与普通学校信息化的区别。第三, 教育软件资源的支持。教育软件资源建设,是开展信息化的关键。如果只有硬件,教师教育教学没有可用的资源(数字的、模拟的),那么再贵、再先进的硬件只能束之高阁,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专用设备的软件资源建设尤其重要。在软件资源建设中要特别注意突出体现特殊需求学生的需要,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以学为主的理念。由教育部主持开发、长春特殊教育学校等三家单位共同制作的特殊教育资源库正是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第四, 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是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 一个学校如果认为买来硬件设备,安装上软件,做到教师人手一机,甚至学生也做到班班有计算机人人有计算机就实现教育信息化了,那是不正确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是信息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革命-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应用。目前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型教学模式建立的一个重要契机。但是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中,而是要伴随着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变革。相对于单纯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究式的教学应该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很适合在特教学校中推广的模式。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而不仅是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当然教师讲、学生听可以作为其中的教学环节存在。四、 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措施第一、 鼓励基础理论的研究 目前虽然各地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建设什么样的校园网、网络教室才能符合特教信息化的需求,在特教学校中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信息化建设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说应该鼓励更多的专家甚至是一线(包括高校和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展开特教信息化建设理论的深入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再由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 第二、 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信息社会中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具有信息素养,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快速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具体措施有:对在职教师开展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内的全方位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必须依据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并突出特殊教育的规律特点;在全国层面上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竞赛活动,不仅是技术能力的竞赛,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竞赛。2006年中国教育学会特教分会委托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举行的“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大赛”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一次成功尝试,利用这次参赛的机会,许多学校和省市制定了本校和本地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计划,在特教学校中掀起了学习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的热潮。第三、 整合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应从教育行政和基层学校两个层面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教育行政层面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行政单位,从国家和地方的角度制定特教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标准;协调各地和不同门类学校之间的资源,推广使用特教学校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全国特教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远程康复教育、诊断、评估系统,充分利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促进全国特教共同发展;建立专门设备制造商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实现产教结合。学校层面的资源整合不仅是信息技术的整合,还有学校管理的整合,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整合。特殊需求学生康复、成长系统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关键问题是包括各学科教师以及教辅、生活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要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教学方式,把学生康复、学习、成长的每一个环节作认真地记录、分析,把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真正体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是观念上的“整合”。特教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强调规划的重要性,不要盲目建设浪费资源;要加强基础平台的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建设相结合,符合特殊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