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 物 营 养 与 饲 料绪论第一单元: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第二单元: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第三单元:饲料第四单元: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绪 论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道动物营养的概念及任务2、清楚动物营养及饲料在现代动物生产中的应用3、知道动物营养及饲料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清楚我国饲料工业的现状及现在、将来的发展状况5、国外的饲料发展状况6、海南省内的养殖概况教学重点:1、动物营养的概念及任务 2、动物营养及饲料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导入法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效果评估:教学过程:一、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和任务二、动物营养学及饲料在现代动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三、动物营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状况五、国外发展状况六、本学科今后发展方向七、本课程学习内容八、小结思考题:1、动物营养与饲料是解决动物什么矛盾的?2、学习该课程有何实际作用第一单元: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熟知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知识2、掌握蛋白质与动物营养的关系3、掌握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的关系4、掌握脂肪与动物营养的关系5、掌握矿物质与动物营养的关系6、认知维生素与动物营养的关系7、认知动物营养与水的关系教学重点:1、 各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营养生理功能2、 各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特点3、 各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不足和过量的后果教学难点:各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特点教学方法:导入法、启发法课时分配:22学时 第一分单元:动物营养学基本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知道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组成2、 清楚不同种类动物对饲料消化吸收的特点3、 掌握各营养物质与动物的营养关系4、 清楚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教学重点:1、 营养物质与动物的营养关系2、 动物体与植物营养成分的异同点教学难点:不同种类动物对饲料消化吸收的特点教学方法:启发法、导入法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评估:教学内容:一、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组成(一)饲料中的营养物质1(1)饲料概念: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2)营养物质(养分)概念: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3)饲料中养分:可以是简单的化学元素,如:Ca、P、Mg、Na、Mn、Zn、Se、I、Co等,也可以是复杂的化合物。 国际上通常采用1864年德国Hanneberg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 。 水分饲料 无机物质(粗灰分或矿物质) 干物质 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 有机物质 乙醚浸出物(粗脂肪) 无氮化合物 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 无氮浸出物 养分与饲料组成之间的关系、水分 、饲料中的水分状态: (1)自由水:是含于动植物体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的水,称为游离水或自由水;(2)结合水或束缚水:是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胶体水膜、难以挥发的水,称结合水或束缚水。(3)总水分:构成植物体的这两种水分之和(自由水和结合水),称为总水分。、常规饲料分析将饲料中总水分分为初水和吸附水。A:初水:即自由水、游离水或原始水分。初水含量=鲜饲料重(g)风干饲料重(g)100% 鲜饲料重(g) B:吸附水:即结合水或束缚水。吸附水含量=风干饲料重(g)烘干后饲料重(g)100% 风干饲料重(g)、粗灰分(ash) 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的剩余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或盐类等无机物质,有时还含有少量泥沙,故称粗灰分。 粗灰分含量=灰分重(g)100% 饲料样品重(g)、粗蛋白质(CP)粗蛋白质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NPN)两部分。NPN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 粗蛋白质=饲料样品含氮(g)6.25100% 饲料样品重(g)、粗脂肪(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粗脂肪含量=乙醚浸出物重(g)100% 饲料样品重(g)、粗纤维(CF) 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Van Soest粗纤维分析方案 中性洗涤 剂处理 中性洗涤可溶物(NDS)饲料 酸性洗涤 PH=7.0 剂处理 酸性洗涤可溶物(ADS)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 KMnO4 pH=3.0 72%H2SO4 处理纤维素和残余矿物质 木质素氧化损失 纤维素被溶解 木质素和矿物质l 灰分 纤维素燃烧 灰分 木质素被燃烧、无氮浸出物(NFE):无氮浸出物主要由易被动物利用的淀粉、菊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计算方法: 无氮浸出物=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 常用饲料(或食品)干物质中化学成分 蛋白质 含氮物 非蛋白质含氮物 饲 有机物 脂类 料 碳水化合物 或 维生素 食 其他混合物 品 必需矿物质元素 干 无机物 可能必需矿物元素 物 非必需矿物元素 质 有毒物质 蛋 白 质 包 括蛋 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白 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甘氨酸质 非必需氨基酸 丙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羟脯氨酸、谷氨酸非含氮物蛋白质 肽、胺、酰胺、核酸、硝酸盐、尿素、游离氨基酸等 脂 类脂 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 固醇类胆固醇、维生素D等 类萜烯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蜡角质等类 磷脂卵磷脂等 其他游离脂肪酸等有 机 物碳水化合物单糖、双糖、低聚糖、非纤维多糖、纤维性多糖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其他混合物木质素、有机酸、着色物、风味物、臭味物、酶或激素、毒物或抗营养因子等。 无 机 物 常量 Ca、P、Mg、K、Na、Cl、S必需矿物质元素 微量 Fe、Cu、Co、Zn、Mn、I、Se、Mo、F、Cr、Ni、Sn、V、Si可能必需矿物质元素 As、Ba、Br、Cd、Sr非必需矿物质Ag、Al、Bi、Ge、Hg、Pb、Sb、Ti有毒元素As、Cd、F、Hg、Pb、Si等总结一:饲料中营养物质公式(一)水分A:初水含量=鲜饲料重(g)风干饲料重(g)100% 鲜饲料重(g) B:吸附水: 吸附水含量=风干饲料重(g)烘干后饲料重(g) 100% 风干饲料重(g) (二)粗灰分含量 粗灰分含量=灰分重(g)100% 饲料样品重(g)(三)粗蛋白质(CP) 粗蛋白质=饲料样品含氮(g)6.25100% 饲料样品重(g)(四)粗脂肪(EE)粗脂肪含量=乙醚浸出物重(g)100% 饲料样品重(g)(六)无氮浸出物(NFE) 无氮浸出物=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二)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功能(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2)作为动物生存和生产的能量来源(3)作为动物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二、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元素组成:(一)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按它们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类:(1)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者称为常量元素。(2)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二)饲料的的营养物质组成及其影响因素植物性饲料及其化学成分(%)种类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钙磷植株(新鲜)玉 米苜 蓿猫尾草植物产品(风干)苜蓿叶苜蓿茎玉米籽实玉米秸大豆籽实猫尾干草66.464.162.110.610.914.615.69.111.42.65.73.522.59.78.95.737.96.30.91.11.22.41.13.91.117.42.328.716.820.755.674.671.371.430.775.61.42.42.28.93.71.36.24.94.50.090.440.160.220.820.020.500.240.360.080.070.100.240.170.270.080.580.15动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动物种类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无脂样本无脂干物质水分蛋白质灰分蛋白质灰分犊牛(初生)幼牛(肥)阉牛(瘦)阉牛(肥)绵羊(瘦)绵羊(肥)猪(体重8kg)猪(体重30kg)猪(体重100kg)母鸡兔子马人小鼠大鼠豚鼠74686443744073604957696160666564191819131611171312211817181722193101241546624361981718139124.14.05.13.34.42.83.42.52.63.24.84.54.34.53.65.076.275.672.672.578.474.378.279.577.070.275.273.972.975.471.772.719.620.021.621.917.020.518.217.218.925.919.620.621.919.424.321.64.24.45.85.64.65.23.63.34.13.95.25.85.25.24.05.782.281.679.175.978.279.383.384.382.486.879.179.280.779.186.079.317.818.420.920.521.820.716.715.717.613.220.920.819.320.914.027.0植物性饲料的营养成分饲 水分料 粗灰分(矿物质) 粗蛋白质 蛋白质 干物质 氨化物 游离氨基酸 酰胺类有机碱 有机物 中性脂肪 粗脂肪 游离脂肪酸 脂溶性维生素、树脂、蜡脂、磷脂 无氨浸出物:糖、淀粉 碳水化合物 纤维素 粗纤维 半纤维素 果胶木质素 活性物质:维生素和酶 不同收获期的苜蓿养分含量(%)营养成分收割期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孕蕾前期花蕾期开花期88.3389.3789.1323.2519.8719.002.693.002.4121.0426.5030.3940.3040.0637.3312.610.610.9植物性饲料和动物体成分比较(%)类别营养成分植 物 性 饲 料动 物 体玉米豆饼南瓜干草肥猪马初生牛犊中肥绵羊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13.98.13.70.971.81.613.042.02.96.425.05.275.31.81.12.412.81.614.010.03.023.041.06.044.013.039.0-13.061.918.214.1-14.773.018.04.0-14.054.019.022.0-14.0分析表可知,碳水化合物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高,约占物质的70%左右,而动物体中糖分含量极少,只占体重的1%以下;植物性饲料中,含水量在5%-95%之间变化,而动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体重的1/2-2/3;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除肥育动物变动明显外,一般健康的成年动物都相似,但植物性饲料则不然。 二、动植物体的化学成分 (一)动物体的化学成分 (1)水分:动物体内水分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大幅率降低。 (2)有机物质:脂肪和蛋白质是动物体内两种重要的有机物质。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极少。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各组织器重要的组成成分。动物体内各种酶、抗体、内外分泌物、色素以及对动物有机体起消化、代谢、保护作用的一些特殊物质多为蛋白质。动物体内的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构成的真蛋白质。 (3)灰分(矿物质) 钙、磷占:65%-75%。90%以上的钙、约80%的磷和70%的镁,分布在动物骨骼和牙齿中,其余钙、磷、镁则分布于软组织和体液中。 (4)动物活体成分的估计 动物活体成分构成规律: 动物总体重=水分重+脂肪重+脱脂干物质重。水分与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二)植物体的化学成分 (三)植物整体水分及其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老熟逐渐减少,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碳水化合物分为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构成物质,在植物茎秆中含量较高。动物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四)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体的结构物质和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却少于1%,主要为糖原和葡萄糖。结构性多糖主要分布于根茎叶和种皮中,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 (2)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体的结构物质。构成动植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相同。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 (3)脂类:脂类是动物体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脂类主要是结构性的复合脂类,如磷脂、糖脂、鞘脂、脂蛋白质和贮存的简单脂类等。三、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特点(一)饲料的可消化性1、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1)物理性消化:物理性消化主要靠动物口腔内牙齿和消化道壁的肌肉运动把饲料撕碎、磨烂、压扁,有利于在消化道内形成多水的食糜,为胃肠中的化学性消化(主要是酶的消化)、微生物消化作好准备。 口腔是猪、牛、羊等哺乳动物主要的物理消化器官,对改变饲料粒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于。鸡、鸭、鹅等禽类对饲料的物理消化,主要是通过肌胃收缩的压力和饲料中的硬质物料的切搓,达到改变饲料粒度的目的。(2)化学性消化:动物对饲料的化学性消化,主要是酶的消化。 (3)微生物消化: A、瘤胃内环境(a)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b)瘤胃PH:5.0-7.5(c)渗透压(d)瘤胃温度 B、瘤胃内消化 瘤胃内微生物种类:a:原生动物 b:细菌 2、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1)非反刍动物(2)反刍动物(3)禽类3、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1)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2)高等动物可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胞饮吸收、被动吸收、主动吸收(二)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1、消化力与消化性 (1)、可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称为饲料的可消化性。(2)、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称为动物的消化力。(3)、消化率: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它是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养分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 100% 食入饲料某养分 (4)、饲料中某养分的真消化率: 饲料中某养分的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养分消化道来源物中某养分100%食入饲料某养分不同动物消化力的差别(%)一动物有机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青 苜 蓿牛绵羊马猪656360667875797146352304444354374727376不同动物消化力的差别(%)二动物有机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玉 米 籽 实牛绵羊马猪8794948875788756878781461930652191999769影响消化率的因素:(1) 动物:A、动物种类 B、年龄及个体差(2)饲料: A、种类 B、化学成分(a)蛋白质含量 (b)粗纤维 不同年龄猪对各种养分的消化率(%)月龄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2.54.06.08.010.012.080.282.180.982.883.484.568.272.073.676.577.681.263.645.465.067.972.674.511.039.436.936.435.146.289.490.588.189.890.290.1粗蛋白质水平对各种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饲料粗蛋白质水平消 化 率有机物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8.812.517.221.926.732.260.765.466.369.669.777.554.564.072.779.082.784.652.556.061.366.454.571.859.661.456.555.161.772.162.868.970.974.267.273.9粗纤维对饲粮有机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粗纤维占饲粮干物质牛 猪 马10.1-15.015.1-20.020.1-25.025.1-30.030.1-35.076.373.372.466.161.068.965.856.044.537.381.274.968.662.356.0(3)、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3、饲养管理技术(1)、饲料的加工调制碱化处理对稿秆消化率的影响(%)营养物质未经处理处 理 时 间1.5 3 6 12 72有机物粗纤维无氮浸出物45.758.040.259.369.248.170.379.857.670.379.857.371.280.360.373.172.378.5不同粉碎程度的大麦对消化率的影响(%)处理有机物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整粒中等细粒磨细67.180.684.660.380.684.436.754.675.511.613.330.075.187.789.6(2)、饲养水平不同饲养水平对消化率的影响(%)动物1倍维持水平 2倍维持水平 3倍维持水平阉牛绵羊69.470.067.067.764.665.5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过程 饲料总能(GE) 粪能 1、未消化的饲料 2、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 3、进入肠道分泌物 4、消化道脱落细胞消化能(DE)尿能、胃肠甲烷中产生的气体代谢能(ME) 体增热 净能(NE) 维持净能(NEm) 生产净能(NEp) 净能(NE) 维持净能(NEm) 生产净能(Nep) 注: 1 、基础代谢 1 、生长 5 、产毛 2 、随意活动 2 、肥育 6 、产蛋 3 、维持体温恒定 3 、劳役 7 、繁殖 4 、产奶 (二)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及实践意义1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1)总能(GE):饲料中三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总和。单位:kj/g 或 mj/kg(2)消化能(DE):饲料的可消化营养物质中所含的能量。 粪能( FE ): 粪便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则: ADE=GEFE 式中: ADE:为饲料表观消化能; GE:为进食饲料总能;FE: 为进食饲料所排出的粪能。 则:TDE=GE(FEFmE) 式中:TDE: 为饲料的真实消化能; FmE: 为代谢粪能 (3)代谢能(ME): 饲料的可利用营养物质中所含水量的能量。 ME=DEUEAE 或 ME=GEFEUEAE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A B 总能 16.74kj 总能 100% 粪能 3.35kj 粪能30% 消化能 13.38kj 消化能 70% 尿能 1.26kj 气体能7% 尿能3% 代谢能 12.13kj 代谢能 60% 体增能2.51kj 体增热15% 净能 9.62kj 净能 45% 维持净能6.28kj维持净能20%动物产品 动物产品注:A:1公斤产蛋鸡日粮的能量分配 B:一胎泌乳牛的能量分配比例玉米和苜蓿干草对奶牛的营养价值比较2 、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1)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饲料能量利用效率=产品能值 100% 食入饲料总能 总效率:是指产出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进食饲料的有效能之比。 总效率= 产品能值 100% 进食有效能值(包括维持能量 ) 纯效率:是指喂给动物的能量水平高于维持需要时,产出的产品能值与进食有效能扣除用于维持需要的有效能值之比。 净效率= 产 品 能 值 100% 进食有效能值用于维持需要有效能值 (2)动物的能量体系: (3)影响饲料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动物的种类、性别与年龄;生产目的;饲养水平;饲粮组成和饲料成分;环境因素;疾病;群体效率。(4)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营养学措施:确切满足动物需要;减少维持需要。 第二分单元:蛋白质与动物营养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道蛋白质的营养功能2、熟知单、复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过程3、知道非蛋白质含氮物的利用方法4、知道影响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5、熟知蛋白质缺乏症6、知道植物蛋白质的利用方法7、清楚对饲料中的调制和利用效果教学重点:单、复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过程教学难点: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教学方法:导入法、启发法、讲授法教学时间:4学时教学内容:课题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生理功能及过量和不足的后果课题二、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特点及其应用课题三:反刍动物动物蛋白质营养特点及其应用课题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生理及过量和不足的后果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熟知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2、 熟知蛋白质、氨基酸的概念3、 熟知蛋白质的缺乏症和过量的后果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重点: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教学难点:限制性氨基酸的营养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内容: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生理功能(一)蛋白质生理功能(二)蛋白质的组成(三)氨基酸的生理功能二、蛋白质不足的后果和过量的危害(一)不足的后果(二)过量的危害三、教学效果评估:四、小结一、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生理功能(一)生理功能1、 是构成体组织、体细胞的基本物质。2、 是体液、酶蛋白质、激素与抗体的重要成分。3、 是遗传物质的基础。4、 可分解供能。5、 蛋白质是动物产品的重要成分。(二)蛋白质的组成1、 氨基酸:是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结合,分L、D两种异构体。2、 蛋白质的性质:(1)是一个两性化合物(2)在紫外线照射、加热、煮沸以及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和有机溶剂处理蛋白质时,可使其若干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即蛋白质的变形。(3)酶的灭活。3、蛋白质的分类:A:纤维蛋白: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角蛋白。B:球状蛋白:包括: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组蛋白、鱼精蛋白。C:结合蛋白:1、氨基酸的分类:(1)必需氨基酸:是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少、速度慢,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料来供给的氨基酸。人和动物共有13种必需氨基酸,生长猪10种,生物动物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是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2)非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能利用含氮物质和酮酸合成,或可由其他氨基酸转化代替,无需饲料提供即可满足需要的氨基酸。(3)限制性氨基酸:饲料或日粮缺乏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时,就会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致使整个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下降,故称它们为该日粮的限制性氨基酸。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它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其中比值最低的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相应为2、3等。蛋氨酸为反刍动物的第一氨基酸,赖氨酸为单胃动物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三)氨基酸的营养生理功能1、赖氨酸:是动物体内合成细胞蛋白质和血红蛋白所必需的氨基酸,也是幼龄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日粮中缺乏,食欲降低,体况憔悴消瘦,瘦肉率下降,生长停滞。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减少,贫血,甚至引起肝脏病。皮下脂肪减少,骨的钙化失常。赖氨酸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2、蛋氨酸:是动物体代谢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甲基供体。通过甲基转移,参与肾上腺素、胆碱和肌酸的合成;肝脏脂肪代谢中,参与脂蛋白的合成,将脂肪输出肝外,防止产生脂肪肝,降低胆固醇;此外,还具有促进动物被毛生长的作用。蛋氨酸脱甲基后可转为胱氨酸和半胱氨酸。动物缺乏蛋氨酸时,发育不良,体重减轻,肌肉萎缩,禽蛋变轻,被毛变轻,肝脏、肾脏机能损伤,易产生脂肪肝。动物性饲料中含蛋氨酸较多,植物性饲料中均欠缺,一般常采用DL蛋氨酸补饲。3、色氨酸:参与血浆蛋白的更新,并与血红素、烟酸的合成有关;它能促进维生素B2作用的发挥,并具有神经冲动的传递功能;是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和成年动物繁殖,泌乳所必需的氨基酸。动物缺少色氨酸时,食欲降低,体重减轻,生长停滞。产生贫血、下痢,视力破坏并患皮炎等。种公畜缺乏时睾丸萎缩。产蛋母鸡缺乏时无精卵多,胚胎发育不正常或中途死亡。4、亮氨酸:亮氨酸是合成体组织蛋白与血浆蛋白所必需的氨基酸,可促进小鸡的食欲和体重的增加。亮氨酸是免疫球蛋白的成分,并能促进骨骼肌的合成,对除骨骼肌以外的机体组织的降解有抑制作用。5、异亮氨酸:异亮氨酸与亮氨酸共同参与体蛋白质的合成。缺乏异亮氨酸时,动物不能利用饲料中的氮。用不含异亮氨酸的饲料育雏,雏鸡体重下降,并且经一定时间死亡。6、缬氨酸:具有保持神经系统正常机能的作用。缺乏时,动物生长停滞,运动失调。缬氨酸是免疫球蛋白的成分,并影响动物的发育,嗜中性与嗜酸性白细胞增殖。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营养生理作用共同之处:即在体内除用于合成蛋白质外,当动物处于特殊生理时期时,还能氧化供能,它们在体内分解产生ATP的效率高于其他氨基酸;在调节氨基酸与蛋白质代谢方面也起重要的作用,并影响母畜的泌乳与繁殖;它们还影响动物的免疫反应与健康。7、苯丙氨酸:它是合成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所必需的氨基酸。缺乏苯丙氨酸时甲状腺和肾上腺机能受到破坏,用缺乏苯丙氨酸饲料育雏,体重减轻。8、组氨酸:大量存在于细胞蛋白质中,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是生长期动物的必需氨基酸,缺乏时生长停滞。9、精氨酸:精氨酸是生长期动物的必需氨基酸,缺乏时体重下降;精子蛋白中精氨酸约占80%左右,缺乏时,精子生成受到抑制,公猪尤为明显;精氨酸在肝脏生成尿素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动物在免疫应激期间,精氨酸可通过产生一氧化氮,在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间的粘连与激活过程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10、苏氨酸:参与体蛋白的合成,缺乏时动物体重迅速下降。苏氨酸是免疫球蛋白的成分,也是母猪初乳于肠乳中免疫球蛋白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苏氨酸作为黏膜糖蛋白的组成成分,有助于形成防止细菌与病毒入侵的、非特异性防御屏障。11、甘氨酸:在动物体内参与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合成。它与氨甲酸及二氧化碳等共同合成核酸的重要成分嘌呤类;与琥珀酸共同合成血红素的重要成分卟啉类;它也是合成肝氨胆酸、谷胱甘肽、肌酸及血红素的原料。是雏鸡的必需氨基酸。缺乏时,雏鸡的腿呈现一种麻痹状,羽毛发育严重损坏。二、 蛋白质不足后果与过量的危害(一)蛋白质不足的后果1、 消化机能紊乱2、 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受阻3、 易患贫血症及其它疾病4、 影响繁殖5、 生产性能下降(二)蛋白质过量的危害1、 造成浪费2、 引起肝肾的病患3、 还会加剧热应激。三、教学效果评估四、小结思考题:1、 叙述蛋白质在动物体内有哪些营养作用?2、 蛋白质有何特性?3、 生长动物需要哪10种氨基酸?4、 何谓限制性氨基酸?5、蛋白质有何缺乏症?6、蛋白质过量对动物有何危害?课题二 :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特点及其应用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熟知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2、清楚氨基酸平衡对动物的重要性3、知道提高饲料蛋白质转化效率的措施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重点: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教学难点:氨基酸平衡的应用教学方法:导入法、启发法教学内容:一、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一)猪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1、消化特点: 酶系统 酶系统饲料 胃 胨、肽 小肠 肽氨基酸 小肠吸收 大肠 菌体蛋白 吸收 排出2、代谢:(1)蛋白质 肝 合成肝蛋白 合成新蛋白质 合成体蛋白供 脱氨 酮酸 能或合成体脂(2)氨气 尿素 排出体外3、消化代谢特点: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以肽的形式吸收,但不能大量利用,氨化物中的其它营养物质。(二)禽类的消化代谢特点:与猪相似在消化道太短,故大量的粗蛋白质分解产物被排出体外,利用率低于猪氨化物(三)马属动物:因有很发达的盲结肠,可大量利用氨化物。消化代谢特点与猪相似。二、理想蛋白质与饲粮的氨基酸平衡1、理想氨基酸:就是各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须氨基酸之间具有的最佳比例。2、理想蛋白质用于实践的关键(1)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喂量(2)其余氨基酸的变异幅度(3)非必需氨基酸的保证量(4)常用饲粮蛋白质与理想蛋白质的差距。最核心的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标准,确定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水平。3、平衡饲粮的氨基酸时应考虑和解决的问题:(1)氨基酸的缺乏(2)氨基酸的失衡(3)氨基酸相互间的关系。三、提高饲料蛋白质转化效率的措施1、配合日粮时饲料应多样化。2、补饲氨基酸添加剂。3、合理地供给蛋白质的营养。4、日粮中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比例。5、控制饲粮中的粗纤维水平。6、掌握好饲粮中蛋白质的水平。7、豆类饲料的湿热处理。8、保证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VA、VB12、VD、Fe、Cu、Co等供应。四、教学效果评估五、小结思考题:1、各种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各有何特点?2、理想蛋白质用于实践有何意义?3、如何提高单胃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课题三、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特点及其应用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熟知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特点2、知道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3、清楚对优质饲料蛋白质的保护方法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重点: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特点教学难点: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教学方法:导入法、启发法教学内容:一、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特点1、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特点2、消化吸收3、 代谢二、反刍动物动对非蛋白氮(NPN)的利用三、反刍动物动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四、对过瘤胃蛋白的保护技术教学评估:教学内容:1、消化道的特点:(1)长度(2)停留时间(3)瘤胃(4)发达的盲结肠2、消化吸收: 瘤胃(1)饲料 细菌 菌体蛋白 瘤胃(2)饲料 纤毛虫 虫体蛋白 HCL、酶系统 (3)饲料蛋白质、菌、虫体蛋白 真胃 变性胨、蛋白质 多肽 肽 氨基酸 吸收(4) 合成菌体蛋白 氨气 参与氮素循环 排出体外3、代谢: 合成肝蛋白 氨基酸、氨气 肝脏 合成新氨基酸 脱氨 酮酸合成体蛋白+供能或形成脂肪 氨 尿素 排出 参与氮素循环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瘤胃,靠微生物降解,其次在小肠,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吸收在小肠。可大量利用氨化物。二、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NPN)的利用反刍动物对尿素、双缩脲等非蛋白氮化合物的利用主要靠瘤胃中的细菌以尿素为例: 细菌脲酶尿素 氨+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产科胎儿窘迫抢救处理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民族常识课件
- 2025年心理医学常见疾病诊断治疗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产科手术操作规范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护理专业基础护理知识运用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肾脏透析疗程护理考核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石榴籽课件
- 2025年老年医学常见老年病诊疗挑战答案及解析
- 中央关于新质生产力解读
- 组织部学期方案
- 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防火分区
- 职高数学公式与定理表
- 2024年四川遂宁川能水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第1课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与探索【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应用
- 王道勇保障和改善民生
-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血友病课件完整版
- 临床职业素养
- 种子学-种子的化学成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