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拭子细菌培养报告方式及结果判断几点探讨.pdf_第1页
咽拭子细菌培养报告方式及结果判断几点探讨.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单位 100039 北京 解放军第三 二 医院微生物研究室 学术讨论 咽拭子细菌培养报告方式及结果判断几点探讨 张维国 目前 各医院咽拭子细菌培养报告 方法不尽一致 就其间某些直接影响结 果质量和医生临床应用的差异在此作一 探讨 一 几种常见的报告方式 1 推测为致病菌报告菌名及其占 血平板培养菌总量中所占百分比 70 认为有意义 标名拉丁属 种名 认为不具致病作用或常在菌污染菌不再 报告菌名 未检出可疑致病菌的标本报 告未见致病菌生长 2 可疑致病菌按 报 告比例 判作无致病性者列为正常菌 群 未检出致病菌报告正常菌群生长 3 判作致病菌者报告菌名 比例无 标示 与致病菌共同生长又不认作致病 菌的细菌同时报告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卡 他尔奈瑟菌 未见致病菌生长报告甲型 溶血性链球菌卡他尔奈瑟菌生长 亦有其他方式类似者或以上诸方式 兼用 二 几点探讨 1 未培养出致病菌报告甲型溶血 性链球菌卡他尔奈瑟菌的方式尚可改 进 咽部是呼吸道门户且为人体菌库之 一 即使是最常用的血平板培养生长的 非致病菌大多数情况下也并非仅此两 种 这种报告方式实质含义是未见致病 菌生长的代名词 这样表达既不符合培 养所见 又容易对临床造成误导 再者 卡他尔奈瑟菌早已归莫拉菌属亚属称卡 他布兰汉菌 2 推测为可疑致病原菌应当给以 量化指标 常人咽部有多种常在菌 致 病菌达一定数量方有致病可能 致病菌 致病的可能性总是循菌量由少及多渐 大 给出比例既符合试验所见事实和判 断致病菌的规律 又给医生一个量化指 标 必然加强医生评价结果的可操作 性 如某病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两次 咽拭子培养结果分别是占 5 和 95 医生据此结合临床表现就容易判别是常 居菌 过路菌或致病菌 同一病例连续 培养时更显示其合理性 无量化指标含 混不清不便临床应用 3 报告细菌名称应当同时注明拉 丁学名 根据细菌命名法一菌种一个拉 丁名 译成中文可有传统叫法正规学名 差异 一菌有多种中译名也不少见 拉 丁学名原称最确切 例如有人长期将不 动杆菌属 Acinetobacter 误作醋酸钙不动 杆菌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甚至自 动分析仪打印出鲍曼不动杆菌 acineto bacter baumanii 还误报作鲍曼醋酸钙不 动杆菌 两个种名一个属名同时命名一 株菌显然是命名常识性错误 标明拉丁 名很容易发现 纠正这种错误 更不致发 回临床报告造成混乱 这样根本上保证 了结果的科学性 准确性 4 检出细菌有新菌名就不宜再报 旧 菌 名 如 嗜 麦 芽 窄 食 单 胞 菌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不要再报嗜 麦芽假单胞菌 马红球菌 rhodococcus equi 不要再报马棒状杆菌 实验室如有 分型条件又有自动分析仪 A 群化脓性 链球菌就更不应再笼统报告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 这反映了一个实验室整体业务 素质水平和专业知识更新速度 临床医 生再引用这样资料撰写论文就会直接体 现出本单位学术水平 因而 咽拭子培养推测的致病菌要 报告所占比例量化指标 标注拉丁学名 不判作有致病菌生长 报告未见致病菌 生长或正常菌群生长的方式 其客观 准 确 简练 合理应该推荐 三 结果判读 1 临床医生分析结果尽量与检验 师形成共识正确理解报告传达的信息 如上法报告咽拭子结果是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占 70 其含义是此菌已作凝 固酶 凝聚因子 试验 不属于凝固酶阳 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中间型葡萄球菌 一类 根据本实验室的条件此菌还做了 种的鉴定 由于仪器或技术条件所限 此菌没能鉴定到种 但属于凝固酶阴性 葡萄球菌 有 20 余种 中某一种 如果 已做了药敏试验 临床也不要求更详细 鉴定 这样报告可以兼顾临床诊疗和实 验室条件 至于其余 30 细菌则是检 验师不判作致病的其他菌 但不能理解 成仅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布兰汉 菌 医生如不明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的含义又不明白没标明的 30 细菌为 何物 则显然需要双方进一步沟通了 可见用简练的方式传达丰富的内涵不 易 而有了约定达成共识不难 2 应当强调 微生物室所报上述结 果的实质是描述试验所见事实而非对某 菌致病可能性的确认 占 70 是指其 在血平板所有生长菌中所占比例 不是 此菌致病的可能性有 70 到底占百 分之几才算致病菌实验室无法下此定 义 我们知道临床上多种不同疾病检测 的咽拭子结果可以相似甚至相同 而相 同疾病相同分离菌却可以因个人机体抵 抗力和病情差异 而致病性完全不一样 所以评价结果不能把对事实的描述混同 于对事实的解释 3 医生对分离菌是否有致病性的 结论应下在结合临床表现分析之后 而 不是之前 不仅咽拭子 就是血培养分 离出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如病人无任何 感染症状 也还要先排除污染 何况咽部 情况更为复杂 检验单不附有详细临床 资料 检验师仅凭一份标本的实验室所 见一般也难确认分离菌是否为致病菌 毕竟血平板和常用的选择培养基能培养 313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8 年9 月第 21 卷第 5期 的仅是咽部致病菌的一部分 许多苛养 菌 厌氧菌 真菌 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并 不在常规检测范围内 实际工作中检验 师和医生有时恰恰忽略了此点 看似不复杂的咽拭子细菌培养鉴定 和结果评价实际并不简单 检验师的职 责就是要对试验所见事实恰当地表述 不断地修正过时的内容 逐步完善报告 方式 选择科学 准确 简练 合理 更便 于临床参考的报告方式 使自己的工作 水平不断向国内国际先进水准攀登 收稿 1997 12 16 本文编辑 毛家都 论著摘要 致病性弧菌对 15 种抗生素体外敏感性研究 孙长贵 陈汉美 杨琳 孙关忠 我们于1997年 5月至 10 月间 对肠 道门诊急性腹泻病人送检粪便标本进行 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 并对分离菌进 行体外抗生素敏感性研究 现报告如 下 一 材料与方法 1 菌株 62 株致病性弧菌分离于本 院1997 年 5 月至 10 月肠道门诊 176 例 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 质控菌株为大肠 埃希菌 ATCC25922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9213 2 培养基 Mueller Hinton肉汤 碱性 蛋白胨水 TCBS 琼脂 4 号琼脂和麦康凯 琼脂等 由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 检验所生产 3 抗生素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氯 霉素 头孢噻肟 氨苄西林 头孢唑啉 头 孢哌酮等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 产的标准品或对照品 头孢三嗪 头孢唑 肟 拉氧头孢 氨曲南以及亚胺配能分别 为英国葛兰素制药厂 日本藤泽药品工 业株式会社 中国海南省海灵制药厂 中 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和美国默沙 东药厂产品 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和环丙 沙星分别为浙江新昌制药厂 上海昆山 制药厂和徐州制药厂提供的纯品 4 最低抑菌浓度 测定板 本室自 制 1 5 菌株分离鉴定 将碱性蛋白胨水 和分离培养基 4 号琼脂 TCBS 琼脂和麦 作者单位 310013 杭州 解放军第一一七 医院检验科 康凯琼脂 接种标本后 置 37 孵育 18 24 小时 挑选可疑菌落做氧化酶试 验和OF 试验 并与 O1 群霍乱弧菌多价 血清做凝集试验 排除 O1 群霍乱弧菌 后 挑选可疑菌落传种到营养琼脂上 37 孵育 18 24 小时 按文献 2 进行系 统生化鉴定 6 最抵抑菌浓度 MIC 测定 采用 微量肉汤稀释法 根据测定结果分别计 算各种抗生素对致病性弧菌的 MIC50和 MIC90值 并根据临界浓度计算敏感率 二 结果 1 致病性弧菌检出情况 从 176 份 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共检出致 病性弧菌 11 种 计 62 株 检出的 62 株 弧菌中 以弧菌属最多 7 种 44 株 占 71 其 次 为 气 单 胞 菌 属 17 株 占 27 4 邻单胞菌属 1 株 占 1 6 44 株弧菌属菌包括副溶血弧菌 23株 海鱼 弧菌 8株 非 O1 群霍乱弧菌 4 株 霍利 斯弧菌 4 株 河弧菌 3 株 溶藻弧菌 1 株 致伤弧菌 1 株 17 株气单胞菌属菌 包括温和气单胞菌 12 株 嗜水气单胞菌 4 株 豚鼠气单胞菌 1株 2 对抗生素敏感性 62 株致病性弧 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敏感率较低 分别为 8 1 和 37 1 对氨曲南 庆大 霉素 阿米卡星 头孢唑肟 头孢哌酮 头 孢三嗪 头孢噻肟 拉氧头孢等敏感率在 85 5 88 7 之间 亚胺配能 氧氟 沙星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 氯霉素等对 受试 弧 菌抗 菌 活 性 强 敏 感 率 大于 91 其中 环丙 沙星 抗菌 活性 最强 90 受试菌 MIC 为 0 5 g ml 嗜水气 单胞菌较其他弧菌对试验抗生素敏感率 低 除温和气单菌有 5 株 41 7 对氨 苄西林敏感外 其余菌株对氨苄西林均 不敏感 3株河弧菌和 4 株嗜水气单胞 菌对头孢唑啉全部耐药 分离率最高的 副溶 血 弧 菌 对 头 孢 唑 啉 敏 感 率 为 17 4 而对其余抗生素敏感率均大于 87 三 小结 15种常用抗生素对 62 株致病性弧 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氨苄西 林和头孢唑啉对受试菌抗菌活性差 敏 感率分别仅为 8 1 和 37 1 受试菌 对亚胺配能 氯霉素 氧氟沙星 环丙沙 星 诺氟沙星等药物的敏感率高 大于 91 对其他 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 抗生素敏感率相近 在 85 5 88 7 之间 提示肠道门诊医生对怀疑由这类 菌引起感染的病人进行经验治疗时 不 应首选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 可选择抗 菌活性好 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