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产业开发调研报告[范本]_第1页
油茶产业开发调研报告[范本]_第2页
油茶产业开发调研报告[范本]_第3页
油茶产业开发调研报告[范本]_第4页
油茶产业开发调研报告[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茶产业开发调研报告 一、我县油茶开发历史、现状及其衰落原因分析 1. 我县油茶生产历史悠久。据载,桂阳从明万历年间开始栽培茶树。清同治年间桂阳直隶州志货殖传记载:“自蓝山东北山谷,岁产茶油,利亦十余万”,“芦村以内,白水洞旁,桐茶取油数千金”。民国时期油茶生产区有福泉(今桥市乡)、福寿(今洋市乡)、善长(今银河乡)、五美(今仁义乡)、镇中(今城郊乡)、汇通(今泗洲、莲塘乡)、东成、两生(今团结圩乡)等。全县丰产年产茶油4万余石(合2000吨),常年产量3万石(合1500吨)左右,1940年减至5100石(合255吨)。 2.集体经济时代,油茶开发受到高度重视。从新中国成立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集体经济时代,茶油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油重要物资受到重视,也是油茶产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据桂阳县志记载,1949年全县油茶林面积10万亩(不含茶、杉、松混交林面积)。1955年,成立以县长为首的油茶垦复委员会,规定茶山免征农业税,自食油免征货物税,发放油茶贷款万元资助茶山垦复,并给垦复任务最大的洋市区补助大米15吨。1957年,全县茶山增加到万亩(其中大部分原为茶、松、杉混交林,砍伐松、杉后培育成为油茶林)。 1958年,洋市公社(包括东成)组织8000人上山,建油茶试验示范林4790亩,疏林补植4700亩,粮林间作5000亩。1960年2月,县成立油茶局(后并入林业局),专管油茶生产。19701975年,全县年均垦复万亩。此时,全县有11个公社茶山面积超过1万亩。1976年,桂阳定为全省30个10万亩油茶基地县之一。县定东成、洋市、雷坪、团结、樟市、桥市、莲塘、欧阳海等8个公社为油茶林基地公社。为加速基地建设,县革委规定,新造1亩油茶林或将现有1亩茶山改造成“三保山”(保土、保水、保肥),给予补助费4元,熟荒、生荒各补助稻谷和公斤,全县很快形成营造新林、改造残林、更新老林的茶山建设热潮。当年,全县建成“三保”山万亩。19771979年,全县年均垦复茶山万亩。1981年农业区划时用航片测定,全县有茶山面积万亩。 3.分包到户以后,油茶生产逐渐衰落。据桂阳县志记载,茶山承包到户后,垦复面积减少,但随着油茶加工由传统的人工或水力木油榨改用柴油机或电动油压泵榨油机加工,工效和出油量均得到提高。19801988年平均每年垦复茶山万亩,年均产茶油841吨。进入90年代后,猪油和其他植物油供应充足,加上大批劳力外出务工和发展烤烟生产,顾不上油茶林垦复培育,致使不少油茶林荒芜,有的改种柑桔类水果。全县茶油产量由“八五”期间年均1084吨减少到“九五”期间年均1065吨,油茶加工机具和技术没有大的改进。 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县油茶林基本处于不抚不育、天种天养的状态,许多油茶林中的杂草野树比油茶树长得快长得高,油茶树被杂草吞没、被葛藤绕死,影响油茶籽品质和产量的两大关键因素光照和土壤养分被杂草荆棘所蚕食,加上人为毁损、火灾频发等原因,我县茶林面积下降到目前的20万亩左右(概数,无权威数据),茶油产量也大幅下降。如东成乡原有油茶面积万亩,最高年产量420吨,但目前实有可采面积不足2万亩,2016年加上从外地购进的大批茶籽,全乡产油仍不足100吨。樟市镇京口村毛铺自然村,产量最高年份户平达250公斤,2016年户平仅5公斤。一些曾盛产油茶的地方濒临无茶籽可采的境况。 4.历史轮回至今,我县油茶生产正在蕴育新的生机。虽然多年来油茶生产逐渐衰落,但我县油茶主产区群众从未放弃油茶这一“天赐”之物,称其为“不吃潲的猪婆”。每年茶籽成熟的时候,在家的老弱妇孺齐上山,还有大批在桂阳、郴州等近地方打工的人员回乡采摘。莲塘全镇仍有榨油坊20余个,平均榨油2000公斤以上,塘市有15个,东成、洋市、欧阳海等乡镇各有820个不等 1.油茶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一是油茶的“国宝”价值被发掘。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用它加工而成的茶油色佳味香,营养丰富,科学实验证明有降低血压、血脂和软化血管等作用,是“富贵病”的克星,长期食用还有助于润肤乌发,增加人体免疫力,故被称作为“长寿油”,其品质优于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王橄榄油,专家称之为“国宝”。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NIH)营养平衡委员会主席西莫普勒斯博士认为茶油是“东方的橄榄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国际粮农组织将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油茶全身都是宝,茶油除了作为优质食用油之外,还可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压榨茶油后剩下的茶枯饼经深加工可生产皂素和茶粕等系列产品,用作重要的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成茶碱、烤胶,制造洗发香波等,茶壳和茶树干根都可培育茶树菇。 二是油茶综合开发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油茶产品价格直线上升。目前,我县民间作坊压榨的茶油价格达到了36元/公斤。郴州邦尔泰苏仙油脂公司(以下简称“苏仙茶油”)通过近几年研发成功的低温冷榨先进工艺生产的“苏仙”牌有机茶油价格为188元/升,同种工艺生产的金浩茶油贡品更是卖到了320元/升。冷榨后进行与民间机榨工序相似的热榨,热榨工艺生产的精炼茶油价格也在50元/升以上。压榨出完茶油后剩下的茶饼过去是废弃之物,但现在的收购价格已升到了每吨1200多元。这些茶饼还有7%以上的含油率,可通过“浸出”工艺将其中的茶油分离出来。“浸出”工艺生产的茶油价格在20元/升以上。也就是说,纯茶油价格已超出或远远超出猪油和普通植物油,正逐渐向其价值本位高档食用油靠拢。为了降低茶油产品价格,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厂家只好生产掺有菜籽油等普通植物油的“茶籽调和油”。“浸出”茶油以后的茶枯饼经粉碎即为茶粕,目前价格为1600元/吨,而且供不应求,甚为抢手。苏仙茶油目前的茶粕全部以198美元/吨的价格“照顾性分配”地出口至日本、英国、越南等地,我们看到其包装袋全是英文。随着油茶产品价格的上升,原料收购价格也相应提高,目前苏仙茶油收购茶籽的价格在4000元/吨以上。 三是油茶栽培科研技术趋于成熟,产量大幅提高。省林业厅把经科学选育的“湘林”新品系列定为油茶低改主推品种。据验收,2016年我省1万亩“湘林”油茶林单株平均挂果432颗,单株平均产油504克,每亩80株,即每亩产油40公斤以上。良种良法配套的“湘林”系列油茶单产比自然林高6至8倍,比我县目前的油茶林高1020倍,而且没有大小年之分,显示出良好的丰产潜力。 四是油茶原料和产品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直线上升了,产量大幅提高了,政府对油茶产业逐渐重视了,说不定各地蜂拥而上,是否会因产业过度扩张而出现油茶原料和产品市场滞销、价格狂跌的局面呢?这完全是“杞人忧天”。恰恰相反,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油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资源不足,以茶油为主的油茶产品也将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状态。 目前许多人对茶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津津乐道,认为是一种荣誉,其实专家和业内人士都认为这种提法并不科学,因为茶油比橄榄油更好,只是橄榄油价值比茶油早被专家发掘和被西方国家超常规推介。2016年底,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发布新闻公告,允许橄榄油在其食品标签上标注“每天食用23克橄榄油,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允许作为非保健品的橄榄油使用这样的标注,显然给橄榄油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而我们的茶油以前大部分是在我国南方油茶产区自产自销,“藏在深闺人未识”。随着对茶油功效的科研认识和人类健康意识的提高,这种状况正在得到彻底改观。苏仙茶油负责人介绍,深圳一位“富婆”为了青春养颜,每天早晚都要喝一盅精茶油这不是一种怪癖,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今年3月,温州市“菜篮子”开发公司与苏仙茶油签订了第一批价值300万元的茶油订单,“苏仙”牌茶油成功进入温州“菜篮子”工程。最近,苏仙茶油又与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和林业部签下价值近500万元的购销合同。其产品还出口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香港、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新加坡星岛环球网文章分析:茶油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但在价格和地位上却没有得到体现。中国茶油年产量约20万吨,每年却要进口近40万吨橄榄油。目前市场橄榄油售价为每公斤100元左右,而国产精炼茶油每公斤50元,只有橄榄油的一半(粗茶油价格更低),“人参卖了萝卜价”。巨大的价格落差是茶油所具备的一大竞争优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国内及国际市场。在上世纪中叶,茶油和橄榄油的产量相当。而现在橄榄油的世界总产量已达到360万吨。该文认为,目前中国油茶产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资源不足,油茶籽产量不高,使得油茶加工企业原料短缺,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开发。而油茶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