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备)湖北省补习学校2011届高三联合体大联考语文.doc_第1页
(考试必备)湖北省补习学校2011届高三联合体大联考语文.doc_第2页
(考试必备)湖北省补习学校2011届高三联合体大联考语文.doc_第3页
(考试必备)湖北省补习学校2011届高三联合体大联考语文.doc_第4页
(考试必备)湖北省补习学校2011届高三联合体大联考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整理日期整理人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小湖北省补习学校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联合体大联考语 文 试 题时 间: 2010年12月27日9:00-11:30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zh 炽热 对峙 不啻 栉风沐雨By 迂回 囹圄 淤泥 滥竽充数Cj 社稷 忌讳 觊觎 心有余悸Dk 沉疴 苛求 窠臼 溘然长逝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咀嚼 温文尔雅 聘请 兵慌马乱B管辖 风餐路宿 沮丧 飞扬跋扈C起迄 入不付出 反馈 既往不咎D倾覆 提纲挈领 折叠 呕心沥血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少先队员们来到纪念碑前献花 ,他们决心要继承先烈遗志,长大后为国家作贡献。各大城市的城郊 部,往往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比较严峻的地方。防范 救灾。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 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A致哀 结合 甚于 自我陶醉B志哀 接合 胜于 自欺欺人C志京 结合 胜于 自我陶醉D致哀 接合 甚于 自欺欺人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B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运动员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迅速消除他们的疲劳。C作为党的负责人之一的方志敏,从他身上竟搜不出一个铜板来。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清贫”。D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内因。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朱总司令给我们介绍草地上各种野菜的名称:什么牛耳大黄、灰灰菜、野葱、车前草。B汉语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每册24元(含邮费。)C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D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和生物学,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六门基础学科。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9题。三峡啼猿之谜江水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啼的秘密。每天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侯,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谧,雄猿首先领唱,几分钟后,雌猿也加入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才结束。早饭后,合唱继续进行。波尔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的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熟的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有时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是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呼唤离家子猿的一种语音。说到三峡啼猿,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在两岸啼。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曾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改为“南岸猿声啼不住”。为何猿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北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猴要逃回到南岸去。“三峡啼猿”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出啼声的就不该是猿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颔骨化石,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颔骨一致。此外,他们还从土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制品的文化性质与3000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6全文末句加点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 )A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长臂猿下颔骨化石;B与长臂猿化石一起出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C长臂猿化石及同期出土的骨簪、陶制品,距今约3000年;D长臂猿化石及同期出土的骨簪、陶制品。7本文提出了“三峡啼猿”的三个谜,并引用了中外学者的考察发现。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波尔杰丁认为猿啼是建立或维护家庭的需要;B清代学者认为猿啼只在南岸,有人认为北岸气候恶劣,不适宜猿的生长;C中科院考察组对长臂猿化石的发现,可作为李白诗中“猿啼”的佐证;D长期以来,学者们经过对世界上四种猿类分布情况的研究,认定三峡无“猿”,李白听到的不该是猿声。8引用通常是为了证明作者观点。下列论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波尔杰丁的考察发现,作者是赞同的;B对清代学者和史书的观点,从“但是”一词,可见作者的青睐;C引用长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作者是为了推出三峡无“猿”的质疑;D引用中科院的考察发现,作者意在证明三峡有“猿”,李白无误。9本文依次解说了有关“三峡猿啼”的哪三个问题?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初入翰林,特承德宗异顾,歌诗戏狎,朝夕陪游。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建中四年,朱泚谋逆,从驾幸奉天。时天下叛乱,机务填委,征发指踪,千端万绪,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早暇,同舍皆伏其能。尝启德宗曰:“今盗遍天下,舆驾播迁,陛下宜痛自引过,以感动人心。昔成汤以罪己勃兴,楚昭以善言复国。陛下诚能不吝改过,以言谢天下,使书诏无忌,臣虽愚陋,可以仰副圣情,庶令反侧之徒,革心向化。”德宗然之。故奉天所下书诏,虽武夫悍卒,无不挥涕感激,多贽所为也。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奸宄用事,天下嫉之如雠,以得幸于天子,无敢言者,贽独以身当之,屡于廷面陈其不可,累上疏极言其弊。延龄日加谮毁。十一年春,旱,边军刍粟不给,具事论诉;延龄言贽与张滂、李充等摇动军情,语在延龄传。德宗怒,将诛贽等四人,会谏议大夫阳城等极言论奏,乃贬贽为忠州别驾。史臣曰:近代论陆宣公,比汉之贾谊,而高迈之行,刚正之节,经国成务之要,激切仗义之心,初蒙天子重知,末涂沦踬,皆相类也。而谊止中大夫,贽及台铉,不为不遇矣。昔公孙鞅挟三策说秦王,淳于髡以隐语见齐君,从古以还,正言不易。昔周昭戒急论议,正为此也。贽居珥笔之列,调饪之地,欲以片心除众弊,独手遏群邪,君上不亮其诚,群小共攻其短,欲无放逐,其可得乎!(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九)注:猷:谋划。播迁:流离迁徙。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承德宗异顾异顾:特别照顾B中于机会机会:时机C机务填委填委:纷集D奸宄用事用事:当权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贽刚入翰林院时,不仅朝夕陪同皇上,而且参谋决断之事大多出自他之手,因此被当时人看作“内相”。B陆贽在朱泚谋反时,曾劝谏德宗要痛切自责,以感动民心。德宗同意他的建议,所以在奉天所下的诏书,大多是由他起草的。C陆贽才思敏捷,挥笔起草文书,思如泉涌,开始时好像不经思虑,完成以后,没有不详尽周全、合于时机的,使官吏们佩服之至。D陆贽为人过于耿直,只身与当时的权贵宠臣裴延龄对抗,以致德宗恼怒,被贬为忠州别驾。这件事的全过程在延龄传中有记载。12从文章最后一段看,下列对“史臣”的评论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贽与西汉的贾谊在言行、气节、治国才能和仕途际遇上非常相似。B自古以来,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多数难以遇到明君,结局令人痛心。C公孙鞅说秦王,淳于髡见齐君,都是古代向君主进言难的最好的例子。D陆贽虽竭忠尽智,忠于朝廷,但势单力孤,终遭放逐,实属情理之中的事。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3分)(2)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4分)(3)故奉天所下书诏,虽武夫悍卒,无不挥涕感激,多贽所为也。(3分)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2)这两首词通过“夜闻鸟鸣”表情达意各有特点,请具体分析。(4分)15填空。(6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2)爱情是古诗词中永恒的主题。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水间, ”,表达了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人天各一方的无奈;而秦观鹊桥仙“ ,又岂在朝朝暮暮”,则是对一年一聚的牛郎织女深情地慰勉。(3)哀江南选自于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代表作 。(4)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 总称“名人传”。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三游华山贾平凹华山是天下名山,我在西安住了十多年了,却还没有去过一次。今年四月里,筹备了好些天,终于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去了。一到华阴,远远就看见华山了,矗立群山之上,半截在云里裹着,似露非露,像罩了一层神光灵气,趋着那个方向走去,越走越不见了华山,铁兽似的无名群山直铺了几里远的凉荫。树木一片一片的,偶尔从树林子里漫出一条河来,河里却全没有水,满是石头,大的如一间房的模样,小的也有瓮大的、盆大的、枕大的。颜色一律灰白,远远看去,在绿树之下,白花花的耀眼,像天地之间,忽然裸露了一条秘密。这便将我吸引过去。置身那里,先觉得一河石头高高低低,密密疏疏,似乎太杂乱了。慢慢地便看出它乱得有节奏,又表现得那么和谐。本是一片死寂的顽石,却充满了动力和生命,这使我惊奇不已,高兴得从这块石头上跳上那块石头,从那块石头上又看这块石头的阴、阳、明、暗,不停地在石隙之间跑动出没,竟没有再往华山去,天到黄昏便返回了。到了五月,我又去了一趟华山。直接搭车在桃枝站下来,步行了7里赶到华山入谷口,忽见谷外有一处院落,很是好看,便抬脚进去,才知道这是华山下名叫“玉泉院”的寺庙。院内空寂无人,数十棵几搂粗的大树,全部遮了天日,树下的场地上,有着深深浅浅的绿,如铺了一层茸茸的地毯。坐上去,仰头看见太阳在树梢碎纸片大的空隙激射,低眼儿看身下的绿,却并不是苔藓,是一种小得可怜的草,指甲盖般方圆,裂五个七个瓣,伏地而生,中有数十个针尖大小的花蕊,嫩黄可爱。用手去抠,草不能抠起,手却染成浅绿。这小草一棵挨着一棵,延续到草场边的斜砖栏上,几乎又生长在树的根部,如汗毛一般。我太喜欢这种环境了,觉得到了最好的地方,盘脚坐起,静静地听着自己呼吸。忽见后边的朱红方格门推开了,出现几个游客。再看时,一条曲径,直从那边花坛旁通去,不知那里又有什么幽境,只见那路碎石铺成,光影落下,款款如在浮动。我就这么坐着,神静身爽,竟不觉几个小时过去,起来看天色不早,就又搭车返回西安。两次为华山来,却未登山而归,友人笑我荒唐,我只笑而不语。到了六月初,又邀我的一个学生再次上华山,终于进了谷口,逆一条河水深入。走了3里,本应再走10里便可上山了,河水却惹得我放慢了脚步,后来干脆就在水中凸石上坐下。水很明净。河底石子清晰可见,脚伸进去,那汗毛就显出一层银亮亮的小珠儿,在脚下形成无数漩涡,悠悠而去。青石板很多,水从上流过,腻腻的软着身子,但遇着一块仄石了,就翻出一朵雪浪花,或在下出现一个空心轴儿的漩涡。河里没见到鱼,令我很遗憾,到了拐弯处,水骤起小潭,有几丈深的,依然能看到底。捡些小石丢下去,片石如树叶一样,先在水面上浮着飞,接着就没进水,左一漂,右一漂,自自在在好长时间才落水底。这么又玩了半天,学生催我赶路,我说:“回吧。”他有些疑惑了:“你这是怎么啦?三次上华山,都半途而归?”我说:“这就蛮够兴趣了。”学生说:“好的还在山上哩!”我说:“是的,山下都这么好,山上不知更是有多好了。”学生便怨我身懒。我说:“不。要是身懒,我能年年想着来吗?能在今年接连三次来吗?之所以几年里一直不敢动身,是听别人说得多了,觉得越好越不敢去看。如今来了三次,还未上山,便得了这许多好处,若再去山上,如何能再享用得了?如今不去山上,山上的美妙永远对我产生吸引力。好东西不可一次饱享,慢慢消化才是。花愈是好,与人越亲近;狐皮愈美,对人越有诱惑力。但好花折在手了,香就没有了;狐皮捕剥了,光泽就没有了。”学生说:“那么,这是什么道理呢?”我说:“天地大自然是知之无涯的,人的有限的知于大自然永远是无知,知之不知才要欲知。比如人之所以有性格,在于人与人的差异。好朋友之间有了矛盾,往往不在大事上纠纷,而在小事上伤了和气。体育场上百米赛跑,赛的其实并不在于百米,而是一步的距离。屋内屋外,也不是仅仅只是一门之隔吗?可以说,大自然的一切奥秘,全在微妙二字,懂得这个道理,无事不可晓得,无时不产生乐趣和追求。”学生点头称是。两人一路返回。学生很乐道此游,要我下次上华山,一定再邀他同往,并要我将所说的道理写出送他。16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是一篇写景说理的散文,作者想通过自身经历向读者说明“世间万事,成败只隔一步”的道理。B三游华山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笔下的华山并非真实华山,而是有深刻寓意的。C作者望华山而却步,是怕唐突华山的秀色美景。D学生最终理解了老师的意思,对华山景色不再向往。17第一自然段首句“华山是天下名山,我在西安住十多年了,却还没有去过一次”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5分)18作者三次游华山未到辄返,请概括这三次作者的浏览经历及感受,可以以原文摘句作答。(3分)作者想通过三游华山的经历向我们阐述一个道理,请概括出作者的意思。(3分)19晋代的王徽之有“雪夜访戴”的典故,讲的是王徽之在大雪之夜,风大雪寒,要仆童为他备船访友,深夜行船,艰难险阻,好不容易到了好友戴逵家,又忽然叫仆童返航,自称“乘兴而来,兴尽辄返”可谓快意!请对比王徽之与作者在这件事上的异同,并简要概括。(4分)六(12分,每小题4分)20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准确、生动,不超过40字。2月22日,南京一老汉在公交站台下车时,不慎跌倒在地,跟在身后的乘客没人上前扶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五六名乘客上前将老汉扶起,并拨打了110报警。21根据所给的内容,补写中间的句子,注意与前后文连接要紧密、连贯。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 ; , ;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22依照下面句式,各举一个事例,写在格子里(总字数不得超过60个)“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越王勾践如果不是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怎么能重新崛起,灭掉吴国;然而,后唐庄宗李存勖若非贪图享乐,宠幸伶人,怎么会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七、(60分)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常常寓含着或能揭示出某些意义和道理,给人以有益的启迪。请以“ 的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 (A炽ch 峙zh 啻ch 栉zh;B迂y 圄y 淤y 竽y;D疴k 苛k 窠k 溘k)2D (A慌荒;B路露;C付敷)3B (致哀:向死者或家属表示哀悼。志哀:强调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哀悼。甚于:超过。胜于:比好。)4D5D A项去掉省略号后的句号;B项“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要加括号,另外,“(含邮费。)”中的句号要去掉。C 两个问号改为逗号。6C (据后文“此”所“证明”的内容,C项对前文的概括全面、准确)7D (文中有“若由此看来”一句,据此,D项的“认定三峡无猿”,是作者据学者研究所作的推断,非学者的观点)8B (对“南岸说”,作者只客观引述介绍,未表观点、倾向)9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到底是不是“两岸啼”?“啼声”是猿还是猴发出的?10A (异顾,特别器重)11D (延龄传中记载的是延龄“言贽与张谤、李充等摇动军情”的话)12B (“史臣”的评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