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成功」的韩国英语教育.doc_第1页
「我一定要成功」的韩国英语教育.doc_第2页
「我一定要成功」的韩国英语教育.doc_第3页
「我一定要成功」的韩国英语教育.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一定要成功的韓國英語教育民族國小 蕭芳芳楔子位處日本與中國兩強之間的韓國,自然資源貧乏,自古迄今數千年被外來勢力入侵,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韓國實在是很貧窮,農物礦產也很貧乏,而且背負著與北韓隨時戰爭的狀況,但是韓國是一個有運動員精神,很有毅力的國家,只要他們說得到,似乎沒有不成功的時候。八0年代,韓國擠身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並於1988年舉辦夏季世界奧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幾乎使得韓國破產,國民生產毛額僅剩當時台灣的六分之一(約七千五百元美元)。但僅僅短短數年之後就浴火重生:2002年,他們與日本共同舉辦世界杯足球賽;2004年時,韓國的國民生產毛額直追台灣。在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各會員國中的學生素質,韓國勇奪第二,僅次於芬蘭,並且成為台灣的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貿易逆差國(約50億美元),在電子、造船、通信、汽車等行業受到了劃時代的發展,真是讓世人刮目相看。 另一方面,近年來韓國靠著文化的輸出,如韓劇、流行音樂及偶像明星等,提升文化曝光度與旅遊景點的國際知名度,使該國整體經濟蓬勃發展。現今,在韓國政府鼓勵全民走向世界舞台的政策下,人民將英語學習視為邁向成功最重要的條件之一。這一股我一定要成功的雄心壯志,讓他們在京畿道(Gyeonggi-do)大氣魄的策劃建造各種形式的英語村(English Village),其中最知名且具規模的有2004年最先開幕的安山英語村(Ansan Camp)、2006年竣工的全世界最大的英語學習主題樂園坡州英語村(Paju Camp)與預定2008年完工的揚平英語村(Yang Pyeong Camp)。向來,我們對東北亞的關注長久以來是重日而輕韓的,對日本人學習英文的經驗時有所聞,但對鄰近日本的韓國卻十分陌生,到底他們的英語教育現況和我們英語的教與學,有何異同?此次參訪韓國相關英語教育舉措,親身體驗韓國英語教與學的氛圍,見識其經營軟體及建設硬體之用心;為達成本次參訪任務,雖嘗試聚焦在經費的規劃與管理,但如同參訪首爾教育廳(Seoul Metropolitan Office of Education)時,韓方接待官員所說的:台灣是我們的競爭對手(competitor)之一,想從短暫的接待與簡單的口語述說能直接接收的訊息有限,很難全覽真正的運作過。因此,藉訪韓參訪之便蒐集相關參考資料,進一步整理出以下報告,希冀能為臺北市英語教育略盡棉薄之己力。 愛拼才會贏:成立英語村的背景 拼英文在韓國是不折不扣的全民運動,引導風潮者對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嚴陣以待,一般普羅大眾也不敢掉以輕心。韓國學子從小開始功課壓力就很大,學生孜孜矻矻,一心只為擠進大學窄門。韓國大學及技術學院約4百多所,以韓國4千8百萬人口計算,並不算多,但要擠進窄門仍然不易,永遠有考不完的試、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韓國政府規定國小3年級學生開始學習英語,但為了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幼童提前進入雙語幼稚園的情況比比皆是。他們在英語學習時所遭遇到的問題和其他亞洲學生大同小異,如發音、句型及聽說的實用障礙等,且大多數學生遇到外籍人士尋求協助時,通常無法以英語表達。這類問題使得英語學習的難度增加,並造成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恐懼。為了學好英語,韓國每年有20萬名學生赴西方英語系國家參加英語夏令營或冬令營,花費數十億美金,英語成為有錢人才能消費得起的教育。韓國政府統計,最近五年南韓送往海外學英語的小學生人數成長10倍以上,3、40歲的南韓家庭主婦希望能在家裡教導孩子紛紛到成人教育班註冊學英語,人數也創下紀錄。但是,昂貴的學費和開銷,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負擔得起。因此,揭櫫提供新型態的國民教育,創造全球化韓國及國民教育的替代性典範,能為韓國學生打造國際觀與英語能力,提升國家人力水準的英語村於焉產生。期望藉由英語村的設立,能達到:1.達到降低個人英語學習的花費(To decrease the cost of private English education)2.找到替代至國外學英文的可行方案(To substitute for going abroad to study English)3.提供學生親身體驗英語的機會(To give students an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English)4.幫助弱勢家庭學習英語(To help low income families study English), 韓國英語村的濫觴:安山英語村(Ansan English Village)京畿道(京畿省)的地理位置類似中國的河北省,將南韓首都首爾(Seoul)包圍在它的心臟位置。離開首爾,車行約2個小時之後,逐漸進入安山市大阜島群山靜謐環抱著的安山英語村。車速漸緩,一眼望去,老遠就看到“村口”豎著兩層樓高的巨大“English”字樣。安山英語村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範例:斥資85億韓元(約850萬元美元),改造原本廢棄的社工人員中心,直接在既有的建築物上進行設計,成為韓國第一個英語村。此村占地 17.7萬平方米,村內環境及教室採用鮮豔顏色營造活潑的環境。該校維持約有20位具英語專長的韓國籍教師,及40位來自世界各地如加拿大、英國等地的教師,因其不同專業,提供學生學習。教師不一定來自國外,校內的韓國籍教師表現也相當優秀。英語村採公辦民營模式經營,以低廉收費提供孩子受英語教育的機會,而且80的經費由地方政府補助。課程規劃著重於如何與英語人士的溝通,目標簡單且清楚:“要使英語村成為南韓人的公共教育設施,讓所有南韓人,不論窮富都不再做英語啞巴!”各類課程規劃實用且具創意,多數提供給15歲以上學生參加,讓學生沉浸全英語環境,自然而然開口說英語。以下為不同的套裝課程,提供學校、家庭多種選擇:1.一週課程: 由學校提出申請,排定時間後,當週全校或學校某一年級學生的課程全在英語村進行,由英語村負責安排課程,最後一天才由學校接回。2.週末2天1夜親子課程:親子課程專門在週末舉行,但學校規定家庭必須一 家4口,若一家只有3口,另一位則可搭配親友的小孩,不一定是一家人。 3.寒暑假的4週課程:多數提供給15歲以上學生參加。英語村採公辦民營的經營模式,龐大的補助措施全來自政府的揖注。參加活動的人員可以選擇組合喜愛的課程,與外國老師(native speaker)以英語交談,體驗全美語的學習環境。英語教育的活水泉源:充裕的經費南韓近年展現亮眼的經濟成長,晉升全球經濟排名前12強。南韓政府有意將國家塑造成亞洲商業及各領域的推進器,並希望借重英語的力量,領導跨國大公司,讓科學發表受國際注目,讓流行音樂和電影進軍世界。因此國家與民間經費大量揖注英語教育。就韓國2006年教育預算而言,有四項重點計畫(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Budget, 2006):一、 強化高等教育的競爭力:強化研究導向的大學,同時,建立使用者導向大學評估制度的學校將獲得較多補助。二、 提供財務支援,執行政府保證的學生貸款:學生獲得長期貸款且於畢業後找到工作才開始還款,約七萬名低收入學生可受惠。三、 提升初等與中等教育的學習環境:包含自動控制教育、資優教育、英文教育與專業化學校。為提供較佳的學習環境,也補助學生輔導員的設置,以避免校園暴力並強化課外活動。四、 藉由擴展教育福利提供平等就學機會:低收入家庭可享有五歲小孩的免費就學。教育福利主要是用於都會區的低收入戶與鄉村的學習環境改善。整體而言,2005年教育費用為27.6兆,2006年28.7兆,2009年預估為36.3兆韓元。以2006年28.7兆來看,初等與中等教育佔24.9兆、終身學習0.2兆、高等教育1.5兆、其他教育計畫2.1兆。至於民間投注的金額,根據韓國著名的三星經濟研究所發表題為英語經濟學的報告中指出,2006年韓國對英語相關投資額約達15萬億韓元(約新台幣600億元),其中課外輔導費為14.3萬億韓元,檢定費為7000億韓元。這一數值不僅是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806.6萬億韓元的1.9%,還是教育預算30.1萬億韓元的47.5%。在英語教育方面投入了15萬億韓元是人口數為韓國2.6倍的日本(5萬億韓元)的3倍左右。令人失望的成績:高投資 低成就 南韓展現了加強英語的氣勢與決心,但其學習成效在國際評比上卻令人失望。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評價說,在全球61個國家中,韓國人的外語能力排名第35位。主要提供東亞國家經濟環境信息的香港政治經濟風險咨詢公司(PERC)在2005年針對超過1千家跨國企業調查,指出韓國是在亞洲12個國家中英語溝通最難的國家。韓國英語教學付出與成效間的落差,著實令人印象深刻。筆者在密集的參訪過程中曾抽樣與百貨公司售貨小姐、飯店櫃台人員、賣場收銀人員、餐廳服務人員、參加校外教學的小朋友、學校行政人員、甚至擔任英語教學的小學韓籍英語老師用英語交談,實在感受不到韓國英語教育斐然的政績之下,應有的對應表現。筆者參訪當地的小學時,發現在教學的現場頗為有趣的現象:擔任教學演示的韓籍英語老師們普遍操著極為不流利且帶著濃厚韓國腔的英語上課;而被點到答題的小朋友,卻以極為道地且流利的英文回答。由這個現象可以推論:具經濟優勢的學童,其英語學習之路絕非僅國家教育體系而已;現今韓國小學英語教師素質仍不理想,特別是針對小學階段特別強調的聽與說的教學能力明顯不足。至於全力打造全英語環境的英語村,根據三星經濟研究所的報告,到目前尚未有任何具體研究可以證明讓學生參觀或停留數天短期接觸全英語環境的學習方式有任何效用或價值。甚至,唱反調者亦大有人在。前南韓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部長金振杓Kim Jin-pyo就是旗幟鮮明的異議者。他認為英語村是浪費事業,根本不符合經濟效益,經費應該都要拿去給學校僱用更多的英語母語教師(native speaker),並強化各校的英語計畫。然而,這位部長目前已下台。以韓為鏡 可以知方向 韓國在各方面追求超前與領先的決心是毋庸置疑的。與我國在國際強勢語言的教育規劃的步調也是亦步亦趨,互有領先。韓國於1997年(民國86年)開始,規定小學生三年級起開始學英文;我國首善之區的臺北市則於87學年度(民國87年)全面推展三年級開始實施英語教學,目前已推進自一年級開始實施。在英語學習狂熱一事上,我國政府與人民所下的功夫不遑多讓,而全面推廣英語教育所面臨的問題也大同小異。韓國建設英語村的大氣魄絕對值得尊敬的,大大小小陸續開幕與規劃興建中的已有30多所。這股風潮在強力的政治東風助威之下,呈現拉枯摧朽銳不可擋的氣勢,亞洲各國前來參訪觀摩者,絡繹於途。誠然,英語村有趣而生活化的創新學習模式能啟發學童在英語聽與說的能力。其中創新而多元的課程設計令人耳目一新,也挖空心思的想出種種鼓勵開口說英文的遊戲規則,讓參加活動的人員與外國老師(native speaker)以全美語(speak only in English)互動,求生英語(survival English)的震撼使英語與生活快速連結,這種藉生活體驗學習語言的模式,確實能觸發學習外國語言的強烈動機,補強教室英語教學之不足。參加活動的學員如能以英語溝通無礙,便能更有信心的駕馭英語;反之,亦能激起見賢思齊的強烈學習動機。但若以為到英語村一遊或多去幾次,就可以把英語學(教)好,絕對是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尤其中、韓兩國皆不以英語當做第二語言(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日常使用英語的大環境不佳,兩國學童要把英語學好,仍需要學習者持之以恆的決心與毅力與優秀的教學設計輔以大量使用現今功效強大的數位影音科技。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韓國目前需面對英語教與學的難題不少,但他們以創新積極的態度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種種途徑,英語村便是途徑之一。反觀我國在人才、資金與軟硬體設施上不比南韓差,尤其全球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