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美案》情感变化研究.doc_第1页
《铡美案》情感变化研究.doc_第2页
《铡美案》情感变化研究.doc_第3页
《铡美案》情感变化研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亦柔亦刚真铁面摘要铡美案这出剧目是观众广为熟知和喜爱的传统骨子老戏,因其剧情惩恶扬善,戏剧矛盾性强所以至今仍久演不衰,这出戏最为精彩的环节是在末场中描写包拯力抗强权,秉公执法,怒斩陈世美的剧情。我就我学习这出戏的一点感受,从剧目的戏情戏理和表演手法等方面对包拯在这出剧目中的情感变化做一浅见的描述。关键词铡美案情感变化铡美案,出自曲剧琵琶记,京剧取白秦香莲中一折,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驸马。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去世,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士,今湖北丹江口人)携儿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逐。丞相王延龄怜之,试图让秦香莲在陈世美寿辰之日扮成歌女席间弹唱以助破镜重圆,不成。王延龄授秦香莲纸扇,暗示其到开封府告状。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韩终放走秦香莲母子,自刎,秦香莲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令秦与对质,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皇姑、太后闻讯阻刑,包拯不顾,铡死陈世美的故事。在京剧铡美案中包拯得知此案后是先劝陈悔悟认亲,也就是广为熟知的那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包拯再三相劝陈执意不认,包拯才决心按律执行。这里主要说一下末场中包拯从刚正不阿到有意屈服强权再到坚定信念正法陈世美的那段表现情绪变化的西皮散板,这段中包拯与国太皇姑为代表的皇权派在对案情是秉公执法还是徇私忤逆上产生了巨大矛盾,包拯一直坚持不变,直到国太唱到“我死在开封你们谁敢承担”时,包拯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国太,掌权者的母亲,一个执法者怎么去抗衡立法者?包拯百般无奈,选择了赠银安抚秦香莲屈服,在剧情上这里是到达了全剧最引人寻味的环节,让我们舍身处地的想一想,在掌权者的巨大压力下无论何人都无法抗衡,谁又会为个素不相识之人惹恼权威呢?包拯这个人物如果一味“铁面”可能不会使观者产生多么强烈的共鸣,戏曲的表演手法中就有逢高必下,逢快必慢的要领口诀,对于舞台人物个性的表现手法也相同,想表现他的铁面无私也就必须展现他寻常人的另一面,这样才更有血有肉,让观众相信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非课本读物中的虚幻角色,从而更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后面听到秦香莲谠官官相互有牵连”以致对天长怨时包拯最终决议必斩陈世美,这从强到软再从软到强的起伏,使得观众更容易体验在面对皇权压力下包拯决断的不易和最后决断的意志,更显其铁面无私的真性情。从戏的角度来说这段表演方式更是令人入木三分,以我所学习的裘派(即裘盛戎先生)对这段的表演处理为例,在国太“我死在开封你们谁敢承担”后包拯背朝观众一惊,在“嘣噔仓”中转身面朝观众,双手捋满(胡子),起西皮散板,过门不同于其它西皮散板过门,而是更加有感情能表现人物思想变化过程的韵律,在过门中双手两搓,做无奈式,起唱“皇家的官司难了断,此事怎能两周全”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此时的包拯被逼到了两难之境,要么徇私要么犯上。裘先生在这两句唱法上是轻声慢出,是在表达内心的想法,尤其是“皇家的官司”中的“官”一字上用了个婉转的小鼻音来修饰,让人觉得更加细腻寻味,犹如心声般。“难了断,此事怎能两周”稍快,表现出无可奈何。接唱“看过俸银,三百两”,这句是对王朝说的话,所以声音稍是放开,在“看过俸银”后有个稍是停顿,然后出“三百两”,这里裘先生确实唱出了个“逗号”的感觉,我理解是在他在思索一个可以弥补秦香莲的一个经济上的数字,三百两俸银,是包拯的一年俸禄,在面对这样局面时可能也只有这样能让自己稍是心安了吧。王朝取银上,包拯唱“将银交与秦香莲”在“香”字归鼻音,稍停顿,出“莲”字同时摆手示意王朝去送银,小细节中包拯的无可奈何不以言表。王朝赠银遭拒后包拯亲自送银“这是纹银三百两,拿回家去度饥寒,教子南学把书念,千万读书莫做官,你爹爹倒把高官做,还的一家不团圆,带领儿女回家转”。这几句词从书面上看就能看出包拯此时是多么的难耐,在高官皇权的威逼下,铁面也不得严明,告诫英哥冬妹高官虽做,旦妻离子散不得团圆,做官有何意,也映射自己虽未高官不能为民办事的无奈,和对官场的种种不情愿的烦感。这里包拯整个人物到达了故事矛盾性的顶点,完全不会出自铁面无私包青天口中的唱词,却出现了,是多么的纠结和凄凉。这段唱腔和表演更是令人触及心底,开唱前呼唤“香莲”是低声的带着同情和劝说的语气,“这是纹银三百两,拿回家去度饥寒”“拿回家去度饥寒”这句中两断强调“回家”和“饥寒”两词,“回”字稍落音,紧出“家去”两字,因是第一次对香莲提及回家之事,这样唱出来让人觉得回家这个词是包拯不想出口的一件事,“饥寒”二字唱的阴阳有致,“寒”字更是归音轻收,听起来如同寒气实至一般,对香莲如嘱咐般说“教子南学把书念”转面对英哥如教诲般说“千万读书你莫做官”,在“念”字后拉个小长音,待等看到莺哥,拍着孩子的头唱到,强调“千万”两字,在“做”字上用个小“嗖音”近似于无奈的哽咽一般的唱出这句嘱托,过门中拖着英哥的下腮亲切的观察这个可怜的孩子,“你爹爹倒把这高官做,害得你一家不团圆,带领儿女回家转。”前面一直的嘱咐莺哥低声训道,“家”字稍长带出“不团圆”三字铿锵有力的唱出了此时心中的无可奈何。整个感情流露的婉转一幕在“带领儿女回家转”为一个句号,只到香莲哭嚎般的“杀了人的天”后包拯的那句“回来”,才真正意义的回到了人们心目中的包公形象。铁面无私,力抗强权,怒铡陈世美。整个片段在裘盛戎先生及其同仁的精心设计下使包拯整个人物更加有血有肉,情感变化更为鲜明,作为后辈的我,在裘先生亲传弟子东北明净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