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课程讲义.docx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 课程讲义.docx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 课程讲义.docx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 课程讲义.docx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 课程讲义.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地点:中国东南沿海参战方:英国和中国清朝导火线: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林则徐于1839年在广东强行销烟,中英矛盾逐次升级基本简介: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年11月1842年8月,清朝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是满清和英国就英国向满清走私鸦片引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林则徐于1839年在广东强行销烟,中英矛盾逐次升级,而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由此签署的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除赔款外,将香港岛永久让予英国,并使英国得到领事裁判权。英国方面经常称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第一次英中战争。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事件背景一清廷闭关锁国:中国自古因自身历史条件自居天朝上国,视其它国家为未开化之国,未对传统的范围外的国家民族有足够的了解。明末清初以来,愈来愈多欧洲人东来中国发展贸易,但清朝自康熙以来一直收紧外贸政策,对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重视对外贸易,采取闭关政策。1757年,清廷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只留广州作一口通商。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廷进一步限制外人来华贸易,批准两广总督提出的防范外夷规条,严限制外人来华贸易外,更规定武器、米粮、硝磺、铁锅、废铁和各种铁器不准出口。蚕丝、绸缎也有出口数量规定。175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洪任辉率领英国船北上天津,通过直隶总督向乾隆皇帝递交诉状,告广州海关刁难勒索外商,希望清朝开放多个通商口岸。乾隆皇帝阅后大怒,认为英国人越级上访,有辱大清朝廷尊严。下令将洪任辉驱逐。1760年,恢复公行,专办对外贸易,对外商严加限制,不准外商与官员直接接触,指定须由公行与外商联系,使公行成为外商与中国官府联系的中介。这种保守的闭关锁国政策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的原因。二两国贸易逆差: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造成出超(即是中国售出的货品比进口的货品多),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由于不能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而根本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乾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同时由于海关官僚的腐败和贪婪及种种潜规则,使得除税率之外还产生大量不可预估的费用,英国商人对此大为不满。三鸦片输入中国:而此时英国人已经占领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罂粟种植地印度,英国从其殖民地印度装运鸦片来华。由于吸食鸦片会上瘾,中国清朝亦开始严格控制其入口,但吸食者市场仍然存在。清廷于雍正年间已明令禁烟而此时英国本土鸦片的使用仍然合法(英国本土的鸦片禁止要到1912年的鸦片公约之后实行)。但清廷官吏也从鸦片贸易中获利甚巨,故默许在广州附近的零丁洋利用中国舢舨进行鸦片走私,使禁令如同虚设。鸦片贸易相关环节关系人利润甚丰,因此鸦片走私日益扩大,由道光元年(1821年)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间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令英国出超,并反使中国入超。“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六百万两,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出现通货膨胀,令清廷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贸易严重败坏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时更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鸦片流毒甚广,从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吸毒者日众,为害中国国人身心健康,军队也吸食鸦片,身体变得虚弱,失去作战能力四虎门销烟:由于鸦片的危害日趋严重,使得朝野上下,禁鸦片的呼声日趋高涨。1838年底,清朝道光帝颁布禁烟令,并派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执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两人合作,积极整顿海防,防御外敌入侵;严拿烟贩,惩办不法官员;禁止商人贩卖鸦片,以及国民吸食鸦片,凡吸食者要立即呈缴烟具,限期戒除;并于3月16日晓谕外国烟贩,限期交出所有鸦片,并承诺不要再贩卖,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林则徐又提出每箱呈缴的鸦片将获五斤茶叶的奖励,但他从未提及金钱赔偿,显然从未考虑英国人的利益和禁烟所带来的损失。事件拖延至3月24日,因英国商人在中国停留日久,耳濡目染了中国之陋规,误以为林则徐此举不过是勒索钱财,对林则徐的要求敷衍过去,所以林则徐下令中断贸易,撤走英国商馆中的华人买办和仆役,并派士兵包围了商馆,并下令:和洋人交通者即汉奸。350名洋商被困在商馆里六个星期,与外界交通隔绝,他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在华商务总监督”义律看来,林则徐此举是妄顾英国商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行径;结果义律在5月18日向林则徐交出了21306箱鸦片。林则徐请示过道光帝之后,在虎门挖了三个大坑(每个长150英尺、宽75英尺、深7英尺),并在6月3日开始销毁鸦片,直到6月25日才全部销毁殆尽战争结果:中国失败并签订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战后影响: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阶级关系上:鸦片战争过程中的巨额开支,以及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最终都加到人民头上。同时贪官土豪的勒索和盘剥,导致本已尖锐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 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