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2.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3.揣摩质朴、真挚的语言特点。4.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2、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3、学习母亲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深情的语言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1、 同学们,能告诉我这世上对你最好的那个人是谁吗? 是呀,是妈妈。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流着妈妈的血。不管我们长多大,走多远,都会感念母亲的深恩,不管她在身边还是在远方,我们会记得,记得她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今天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让我们一同走进伟人朱德的情感世界二、 作者简介:(十大将军,十大元帅)朱德同志是中国伟大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活动。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一起走进朱德的内心世界,回忆母亲的一生。三、字词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佃农() 祖籍() 勉强() 迁徙() 慰勉() 溺死() 衙门() 私塾()调料()血溅() 瞒着()2、解释下列词语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四、文章体裁: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五、归纳段意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根据倒叙顺叙倒叙把文章划分为三个段落)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总)第二部分 (第2-15段) 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分)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总)1、读完全文你对朱德母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2、, 时 间母亲经历的事情表现母亲的美德作者小时候(2-7)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养蚕,挑水,有桐子榨油点灯,亲手纺线织布,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不许“我们”吸烟喝酒等事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聪明能干、宽厚仁慈18851900前后(8)遭遇退佃、搬家、天灾没有灰心、坚强不屈、爱憎分明1905年(9)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有远见、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1908年(10)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深明大义1919年(10-11)离开家乡勤劳一生19241927年(12)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勤俭持家、深明大义1937年(12)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理解党的困难、期望革命成功1944年(12)86高龄仍“不辍劳作”热爱劳动由此可见,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以时间为顺序来组织材料的.3、文章通过哪些具体材料表现了朱德母亲的什么优秀品质?朱德的母亲主要有这样一些高尚品质:1、勤劳(第4段,第5段,第13段)2、俭朴能干(第6段,第12段)3、宽厚仁慈(第7段)4、坚强(第8段)5、有远见(第10段)6、同情革命(第11段)7、支持革命(第12段)有些段落的内容有交叉,这里只是就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六、阅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和品德, 用“母亲是 ”的人句式谈自己的感受。提示: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子。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爱劳动的平凡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 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 第二课时一、 分析第一部分(1)全班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1、母亲最突出的特点是:勤劳2、母亲去世时,“我”的心情是:悲痛3、突出我对母亲的感情的一个词是:爱4、总领全文,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勤劳一生5、点明文章中心,引出下文的句子是: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一段写了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总共两句话。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母亲的逝世而忆及许多往事,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同时也才“值得我永远回忆”,从而点明了题旨。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以“勤劳”二字总领全文。作者热爱和悲痛之情,都是由值得回忆和歌颂的母亲勤劳一生而起。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来写给第二部分2-15分层。可以以在家离家感谢母亲 作为分界点。第1层(2-8)宽厚仁慈,勤劳简朴,坚强不屈。第2层(9-13)支持我求学,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第3层(14、15)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第一层(27段)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第二层(813段)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 第三层(1415 ) 夹叙夹议,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二、 分析第二部分2-7段。1、 请在各段落中试着找出中心句,并用铅笔先标注出来。第二段:我家是佃农。 第三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家庭环境第四段:母亲是个好劳动。 劳动能手第五段: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 第六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七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八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爱憎分明)小结: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2、 分析写作手法:在写法上运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请画出有关议论的句子。 例,如第8段,在叙述乙未年退佃搬家的悲惨遭遇这件事之后,就写了下面的议论:“母亲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这议论起到了赞扬母亲的坚韧顽强性格和爱憎分明情感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后来支持儿子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3、 思考:课文分析了作者回忆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为什么选材尽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这正是本文在选材方面的高明之处。 (以小见大)通过对这些琐事的回忆,表现了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美德?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爱憎分明等美德 二、分析第二层9-13第一层表现了母亲作为劳动妇女这方面的优秀品质。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和支持的呢? 大家看第9段1、研讨第9段提问:(1)这段主要写什么?明确:送子读书。 (课文中找)提问:(2)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明确:支撑门户、被逼。(原句)2、研讨第1013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 (提示:概括大意时注意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 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第12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第13段,到老不曾脱离劳动,热爱生产。综上分析,母亲另一方面的美德是什么? 是她深明大义,坚持劳动,理解儿子,支持革命。 3、当作者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产党后,母亲又是怎样支持的?作者寄予了什么感情?12段自己仍然过着简朴的农妇生活;对母亲无陷愧疚。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个“竟”字,含义深刻,既寄寓了作者把党、革命、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4、齐读13段。思考这节的作用。结构上。这节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 即结束“回忆”,对母亲的思想品质作出简要的归纳:“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直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以便使文章自然地转入下文的议论和抒情。三、分析14-151.归纳层次大意明确:感谢母亲对“我”的教育与深刻影响。 提问:作者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作者感谢母亲是从三个方面来写的: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感谢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感谢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在结构形式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分列为两段。 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总结: 课文第二部分追忆了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 四、解析第三部分段意:抒写了作者的哀痛之情,指出了母亲的价值,表达了自己报答母亲的决心1、.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文中的“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互换?谈谈你的理由。“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母亲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用转折复句进行强调。“创造了”是指已经创造的历史,说的是过去;“创造着”是指正在创造的历史,说的是现在,两者有时间上的先后,故不能互换2、作者将如何报答自己的母亲?尽忠于民族、人民、中国共产党3、第16段的末尾,加了“一定能做到的”一句,有什么好处?突出作者坚定的信心齐声朗读第十六、十七节。1、开头一句有何表达作用? 回到现实2、如何理解16段“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 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问题: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是作者感情的升华,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决心尽忠革命事业的感情上 。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租赁合作协议与合同
- 食品生产许可授权协议书
- 臭豆腐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终止合同协议书文案模板
- 自建房商业售卖合同范本
- 烘焙店用品转让合同范本
- 芯模板设备出售合同协议
- 篮球俱乐部转让合同范本
- 派遣合同三方协议书范本
- 注册造价教材转让协议书
- GB/T 45760-2025精细陶瓷粉体堆积密度测定松装密度
- 关于水肿的课件
- 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措施
- 护理质量管理七大工具
- 品牌授权使用协议合同书
- 管理学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 2024年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2025至2030停车场项目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装置保运方案(3篇)
- 重症心脏超声指南解读
- 职工诉求服务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