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04:~1.PPT.ppt_第1页
新04:~1.PPT.ppt_第2页
新04:~1.PPT.ppt_第3页
新04:~1.PPT.ppt_第4页
新04:~1.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音乐心理学 教师 周海宏 音乐表现的处理手段 第三讲 音乐表现的心理机制 三 压抑的情绪 我明白 可具体怎么弹奏 才能表现出这种情绪呢 思乡的情怀 我理解 可具体怎么演唱 才能表现出 思乡 呢 本节课的任务是 用 联觉 的心理活动规律 解决在音乐表演实践中遇到的表现性问题 从而加深理解与灵活运用这一规律 表演者的表现是在作曲家规定的音响结构之上进行的二次创作 不同的作曲家 对音响的规定程度不同 有些作曲家会详细标注作品的速度 力度等等细节 比如拉赫马尼诺夫 而有的作曲家则连速度都不标示 一切尽由演奏者决定 比如巴赫 从总体来说 作品的音高 节奏相对规定得是比较死的 留给表演者的余地不是很多 不遵循作曲家的规定 人们会认为你是错了 而力度 速度的余地则比较大 对起音速度则很少有明确的规定 这是我们表演者的用武空间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演奏家的理解空间有多大 这是巴赫的 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8首的前奏曲 S 李赫特 R 图雷克 挺拔而雄健 忧伤而孤独 因为巴赫的原稿上没有任何规定 留给演奏家进行二度创作的空间就很大 这可是一首有着几成定论的表现内容的作品哟 H 克纳帕尔兹布什 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 指挥 H 卡拉扬 如盛年 热情 果敢 坚强有力 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 指挥 H 克纳帕尔兹布什 如老者 沉着 稳重 留有余地 H 卡拉扬 贝多芬的 命运交响曲 这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向我们表明 即便对那些似乎作曲家有更多规定的作品 演奏者也还是有很大的二次创作的空间 下面让我们看看 通过什么样的具体手段来表达出我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我们在此不对这种理解的差异做美学的评价 我们拥有的手段是 速度 以联觉对应关系规律为指导 这些工具才能够帮助我们表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力度 起音速度 紧张度 音色 音高 音色 解释一下 请解释一下 点击这里跳到下一张幻灯片 是的 表演者不能改变作曲家规定的基本音高 但是能够使同一个音获得不同的亮暗感 就像音高变化引起的联觉反应一样 对 音高 的解释 以钢琴为例 触键速度的快慢 明亮或暗淡 音色的 亮 暗 与音的高低的联觉反应相同 它是我们实现表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欢快 明朗的情绪 明亮的音色 快速触键 悲伤 阴郁的情绪 暗淡的音色 慢速触键 点击这里返回去 紧张度由两种情况决定 对紧张度 音色 的解释 一 协和性关系 不协和的音程使人产生紧张感 协和的音程使人产生松弛感 二是音色 泛音越少的音色越纯净 松弛 比如长笛 泛音多的 特别是不协和泛音突出的 音色紧张 比如提琴与萨克斯 点击这里返回去 实际上 我们可以让任何一首作品具有我们所希望的表现性 当然应该以遵重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为前提 如果你知道 也们想顺应通常要求的话 让我们先回到概论中提出的问题 这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钢琴曲 帕凡舞 为死去的公主而作 WernerHaas的演奏 LadoPerlemuter的演奏 你觉得谁的演奏更令人 悲伤 呢 谁的演奏更 悲伤 对 所有人都认为WernerHaas的演奏更令人觉得悲伤 那么为什么呢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原因了 联觉 让我们从联觉对应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使我们产生这样感受的原因 首先从起音速度上看 G A F E D G A F E D 其次从音色亮暗上看 A F E D 悲伤旋律的特征是 下行 渐慢 渐弱 G A F E D 下面是将原来录音中F E D三个音减弱后的效果 从这个例子可以使我们看出 每一个音对于准确传达音乐表情的重要性 要想准确地表达某种内容 就必须严格控制每个音按照联觉规律与被表现对象形成严格的对应关系 任何一点点偏离联觉对应关系的声音出现 就有可能偏离了自己的表现目的 当这种偏离大到一定程度时 就使得整个音乐完全不能达到所要求的表现目的 让我们来掌握一个前面已经出现数次的 新 的概念 情态 要想把握音乐表现情绪与情感的奥秘 就要了解某种情绪具体形态上的特征 音乐是情绪的艺术 如何才能抓住音乐作品的表情 或者如何才能意识清楚地为自己的演奏赋予明确的表情 情态 就是我们具体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点 情态 它是我们表现情感与情绪的操作性切入点 日常生活中笼统而言的 感情 情感 或 情绪 都包含着某种 情 的 状态 我们在此要指出的是 人们所体验到的 情 是综合的 它其实是由几种 情 的基本状态组合而成的 我们用五个方面的属性来描述 情 的状态 情态 变化起动状态 兴奋度 强度 紧张度 活动速度 情态 的这五种属性状态恰恰与五种声音属性可以形成联觉的对应关系 情态 就是 情 的状态 起音状态与节奏 高低 音色亮暗 力度 紧张度 速度 情态 声音 要想用音乐表现 情感 或 情绪 就要首先明确这种 情感 或 情绪 的 情态特征 是什么样的 分析某种表情的 情态特征 是我们使自己的表演具有 表情 的关键 具体分析情态的每个方面的特征 是我们揭示音乐表现性的方法 比如 我们把情绪分为两大类 消极性情态 积极性情态 高紧张度 低兴奋性的情态 低紧张度 高兴奋性的情态 消极性情态 高紧张度 低兴奋性的情态 积极性情态 低紧张度 高兴奋度的情态 兴奋明朗快乐轻松愉悦向上自然健康自由 伤感悲哀压抑紧张忧郁抑制低落消极柔弱昏暗 请考虑与以上每一种情绪对应的音响特征是怎样的 又比如 比如 明朗 伤感 音高 力度 速度 紧张度 起音速度 音高 力度 速度 紧张度 起音速度 试一试 把所有你想到的情绪都用这种方式描述一下 根据以上的原理 我们可以通过演奏的处理赋予作品我们所希望的表情特征 比如 如果希望强调积极 明朗 快乐的情绪表现 我们就可以将第二个音处理成强 起音速度快 则这个音程的积极情态特征就得到强化 如果希望强调消极 阴郁 悲伤的情绪表现 我们将第二个音处理得弱 起音速度慢 则这个音程的消极情态特征就得到了强化 一个音程 或上行 或下行 体验一下 以上四种奏法的情态变化 下面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音乐的例子 让我们先从比较单纯的情绪开始 下面是一首实际的音乐作品 请大家感受一下两种不同的处理所产生的表情变化 并用联觉对应关系的原理来分析产生这种表情差异的具体原因 莫扎特 第21钢琴协奏曲K 467 第二乐章 第一个版本 第二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 触键速度 音色亮暗 力度 速度 起音速度 第二个版本 触键速度 音色亮暗 力度 速度 起音速度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些比较复杂的表现内容 拉赫马尼诺夫 第2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这是拉赫马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中的一个片段 让我们先听一下 一个钢琴老师提出来的表情要求是 压抑 情绪的情态特征是什么呢 这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如果不清楚 压抑 这种情绪的具体情态特征 就无法清楚地落实到演奏中去 压抑 具体是什么样呢 压抑 从心理体验上 我们把 压抑 描述为 心理期待不能充分实现时的体验 当期待受到阻碍而不能实现时 则产生 压抑 感 如果期待可以充分实现时 产生的感觉就是 豪放 要想表现压抑的感受 最高音应该奏成强音呢 还是弱音呢 通过心理分析可以看出 压抑与 期待 有关 应该用弱音 请注意在旋律最高点上两个演奏的差异 对 版本二 版本一 请注意这两个音 哪个版本的处理给人的压抑感略强呢 版本三 版本二 版本一 请注意这两个音 如果音乐上升时 反而做渐弱处理 又会怎么样的呢 内心的期待与音响的发展呈相反的状态 结果就是更压抑的感觉 让我们听听第三个版本的演奏处理 另一个例子 初学音乐时 老师对我们讲 下行要渐弱 上行要渐强 下行要渐强 上行要渐弱 后来又碰到这样的情况 到底什么时候渐强 什么时间渐弱 有没有一定之规呢 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松花江上 开始的大幅度上行 是应该渐强 还是渐弱呢 让我们回到联觉对应关系的理论 强 激动上行 激动 弱 远高音 小 上行 渐强 激情 上行 渐弱 远离 渐强还是渐弱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上行还是下行 而在于音乐的表现目的 松花江上 这首作品 表现的是分别 思念 远离的心情 如果你同意这种表现内容 你会采用哪种处理呢 在心里唱一下 感受一下两种不同处理的表情变化 再举一个例子 起音速度与节奏的例子 起音速度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表情要素 但是遗憾的是 在已往的乐理书中没有对它进行专门的论述 仍以 松花江上 为例 如果每个音音头的起音速度太快 那么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为了准确地表现某种心情 除了强弱的变化外 起音速度同样是非常关键的音乐表现要素 Stern Isaac Elman Mischa 这是门德尔松的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 64 让我们来听听两个演奏家的不同处理 让我们来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句上 请注意不同的音头起音速度的差异 Stern Isaac Elman Mischa 为了通俗明了 我们用 起音速度 的概念 其实 从科学准确性来讲 应该叫 时间变化率 从没有振动到振幅最大 其力度变化所用的时间 所谓节奏的 棱角 与此道理相同 音符时值的对比 在这一点上 其引起的联觉反应与 起音速度 是相同的 其实质是对比现象发生的速度 而要相使其刚强 果断一些 就可以把长音奏得长一点 短音奏得偏短一点 加大时值的对比 比如 一个附点节奏 要想使其柔和一些 就可以把长音奏得短一点 短音奏得偏长一点 减少音符的时值对比 再点击小喇叭把三种节奏对比一下 仍以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为例 一个柔美 一个刚毅 Stern Isaac Elman Mischa 时值对比大的节奏与快速的起音具有相同的表现性质 时值对比小的节奏与慢速的起音具有相同的表现性质 通过联觉对应关系分析 可以使我们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看得很清楚 正因为如此 我们自己也就能够很容易地造出我们所希望的表情 节奏在微小时值上的灵活性 可以使表演者赋予音乐以不同的表现性 关键还是要在联觉对应关系的指导下来安排具体的音响 这正是表演者二度创造的空间 联觉对应关系是我们将自己的表现意图落实到具体音符处理上的指南 以联觉对应关系分析为工具 可以很快地将音乐表现的要求落实到演奏处理上 理解音乐从联觉开始 阐释音乐从联觉开始 用音乐去表现 还要从联觉开始 联觉是音乐家感受世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