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生产学+河南农业大学+第4章+猪的育种(2).ppt_第1页
猪生产学+河南农业大学+第4章+猪的育种(2).ppt_第2页
猪生产学+河南农业大学+第4章+猪的育种(2).ppt_第3页
猪生产学+河南农业大学+第4章+猪的育种(2).ppt_第4页
猪生产学+河南农业大学+第4章+猪的育种(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胴体瘦肉率和脂肪率 左半胴体进行组织剥离 分为骨胳 皮肤 肌肉和脂肪四种组织瘦肉量和脂肪量占四种组织总量的百分率公式如下 瘦肉重胴体瘦肉率 100 瘦肉重 脂肪重 皮重 骨重脂肪重胴体脂肪率 100 瘦肉重 脂肪重 皮重 骨重 二 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4 肌肉品质肉色 meatcolor 肌肉pH值肌肉大理石纹失水率熟肉率贮存损失肌肉嫩度肌内脂肪含量 二 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肌肉pH PH测定的时间是屠宰后45min以及宰后24h测定部位是背最长肌中心部位可采用玻璃电极 或固体电极 直接插入测定部位肌肉内测定现公认 宰后45min和24h眼肌的pH分别低于5 6和5 5是PSE肉宰后24h半膜肌的pH高于6 2是DFD肉 二 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TargetUltimatepH最终pH值的目标5 8to6 0 二 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肉色 肌肉的颜色取决于肌肉色素含量 色素越少肉色越浅 色素含量的多少受肌肉PH的影响评定部位是胸腰椎结合处背最长肌的横断面评定时间为宰后1 2h以及冷却24h 4 光照条件要求室内白天正常光度 不允许阳光直射肉样评定面 也不允许在室内阴暗处按5分制标准图评定肉色1分为灰白肉色 异常肉色 2分为轻度灰白肉色 倾向异常肉色 3分和4分均为正常肉色在出现两级之间肉色时 可在两级之间增设0 5分 二 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肌肉大理石纹 指一块肌肉内可见的肌内脂肪评定方法是 取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结合处的背最长肌横断面置于4 的冰箱中存放24h后对照大理石纹评分标准图 按5级分制评定1分为肌内脂肪呈极微量分布2分为肌内脂肪呈微量分布3分为肌内脂肪呈适量分布4分为肌内脂肪呈较多量分布5分为肌内脂肪呈过量分布两级之间只允许评0 5分以3分为理想分布 2分和4分为较理想分布 1分和5分为非理想分布 二 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肉色meatcolor比较 系水力 指肌肉蛋白质在外力作用下保持水分的能力采用贮存损失 熟肉率及失水率测定肌肉的系水力系水力是肉质的重要性状 直接影响肉品加工的产量也影响肌肉的嫩度肌肉系水力的高低 取决于宰后肌肉的PH中国通常采用加压重量法来度量肌肉失水率 以估计肌肉的系水力 即失水率越高 系水力越低失水率 压前肉样重 压后肉样重 压前肉样重 100 二 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猪肉系水率 waterbindingcapacity 测定 取背最长肌第1 2腰椎处厚度为1厘米肉片 用圆形取样器 直径2 523或3 385厘米 取下面积为5或10平方厘米的圆形肉样 称重后将肉样夹于两层纱布之间 上下各垫18层新华定性中速滤纸 置于土壤允许膨胀压缩仪平台上加压至35千克 保持5分钟 贮存损失 在不施加任何外力而只受重力的作用下 肌肉蛋白质在测定期间的液体损失此结果可用来推断肌肉系水力测定方法 宰后2h内取第四到第五腰椎处背最长肌 将试样修整为长5cm 宽3cm 厚2cm的肉样 并称贮存后重贮存损失 贮存前重 贮存后重 贮存前重 100 熟肉率 宰后2h内取腰大肌中段约100g肉样 称蒸前重然后置于铝锅蒸屉上用沸水蒸30min蒸后取出吊挂于室内阴凉处冷却15 20min后称蒸后重按下式计算熟肉率 蒸后重 蒸前重 100 二 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肌肉嫩度 是影响肌肉风味的重要性状肌肉嫩度与肌纤维直径大小 肌肉中结缔组织多少或肌肉胶原纤维含量高低以及肌内脂肪含量等有密切关系测定可采用评定人员咀嚼煮熟肉样主观评分采用剪切力测定肌肉总胶原含量的方法评估肌肉的嫩度肌肉越嫩剪切力值越小 二 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肌内脂肪含量 直接影响猪肉的风味 主要是影响风味性状中的嫩度和多汁性第一种是用乙醚浸提肌内脂肪的索氏抽提法 是测定肌内脂肪含量的常用方法第二种是用瑞士生产的红外线测定仪估测肌内脂肪的含量 其测定值精度较高第三种是主观的眼肌大理石纹评分法 此法简单易行肌肉内其他化学成分 宰后2 3h内 取胴体右侧背最长肌中心部位约100g 按常规肉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测定肌肉的水分 粗脂肪 粗蛋白质和灰分的含量 二 猪的主要性状与度量方法 PorkQuality Nutrition营养 Genetics遗传 Climat气候 SlaughterWt 屠宰重 TransportTime Distance运输时间 距离 AnimalHandling动物处理 LairageTime待宰时间 AgingTime熟化时间 Pastslaughtertreatment宰后处理 Slaughter屠宰 Cooking烹调 FactorsAffectingPorkQuality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 Social PhysicalEnvironment社会与自然环境 肉质 SystemforAssuringPorkQuality确保优质的系统 QCP 1GENETICINPUTS遗传因素 QCP 2NUTRITIONALINPUTS营养因素 QCP 3ON FARMHOGHANDLING场内猪的处理 QCP 4HANDLINGHOGSDURINGTRANSPORT运输的处理 QCP 5PRE SLAUGHTERHANDLING宰前处理 QCP 6STUN STICK EARLYPOST MORTEM击昏 屠宰和宰后早期HANDLINGOFCARCASSES胴体的处理 QCP 7HANDLINGOFCARCASSDURINGEVISCERATION取出内脏时胴体的处理 QCP 8CHILLINGOFCARCASSES胴体的冷却 QCP 9FABRICATIONOFPORKCUTS肉块的分割 二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character 1 毛色 haircolour 2 耳型 eartype 3 遗传缺陷 1 毛色 不同毛色杂交的一般遗传规律 二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character 33 猜猜这头猪的父母是什么毛色 答案 杜申 长大二 肉猪 34 黑斑基因 黑斑基因2 2 耳型 形状 大小 位置是独立遗传 长白猪为垂耳 大约克猪为立耳垂耳对立耳为显性 但不完全 二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character 3 遗传疾患生产中出现畸形 怪胎等情况妊娠中断 胎儿死亡 流产 出生后不久死亡等原因 除环境条件外 多属于遗传疾患所致 二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character 原因 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了改变具有垂直传播和终生性特征遗传机制 染色体畸变 数目变异 结构变异 基因突变 单基因 多基因 二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character 一般表现 短腭 一腭比另一短 影响采食腭裂 腭骨未闭合 呈兔唇 不能吮乳 2 3天死上皮缺陷损 体躯或四肢局部皮肤缺失 易引败血征通常生后3天内死亡过肥症 出生时特胖 体重30 65kg 致死血友病 出生时不表现 3 4月龄会因细小伤流血不止而死肌肉挛缩 前肢僵直后肢麻痹 后肢麻痹 不能站立 生后1 2天死亡应激综合征隐睾锁肛阴囊赫尔尼亚脐赫尔尼亚旋毛雌雄同体胎儿死亡无毛先天失明 二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character 六条腿猪 2个大小均匀的头 4只眼 4个耳朵 2个嘴巴 4条腿和1条尾巴 双头猪 开始时能走路 两个嘴巴能同时吃奶 可惜过了约1小时就死了 老母猪产下独眼象鼻怪猪浑身雪白无暇 丑小猪长有2张拱嘴3只眼 如何识别 有无己报道过类似表现有无家族集中性有无近交有无环境和季节差异 二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character 相应对策 全窝淘汰对公猪进行测交严格系谱档案管理严把引种关避免不必要的近交利用现代技术对猪群进行遗传监测 二 质量性状 qualitativecharacter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人工诱变 创造多倍体可促使生物体的遗传基础发生稳定定向的变异 但只是局限于微生物和植物畜牧业育种工作核心是选择选优去劣不让基因型不良的个体有繁殖的机会 一 单项性状的选择 二 多项性状选择 三 各阶段选择 四 选留数量的确定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六 我国猪育种与国外差距的原因分析 七 提高育种效果的措施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一 单项性状的选择1 表型选择2 系谱选择3 同胞选择4 后裔选择5 合并选择6 几种方法比较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不同的性状采用不同的方法 没有最好不论哪种方法所取得的遗传进展 都取决于该性状的选择差的大小性状的遗传力高低世代间隔的长短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1 表型选择 根据种猪本身的一个或几个性状的表型值来选择每个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否表现 1 基因型的特点2 所处的外界条件表现型仅仅是基因型的一部分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图例 伯乐和千里马 2 系谱选择 根据祖先的表现型来选择后代准确度相对较低准确性大小取决于 1 被选择的个体与祖先间的亲缘关系2 性状遗传力的大小3 祖先所处环境与被选个体所处环境条件的差异4 祖先材料记录的完整程度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3 同胞选择 根据同胞或半同胞进行选择特点 能够在被选做个体种用前 可根据同胞或半同胞的肥育性状和胴体品质的测定材料作判断 缩短了世代间隔对于一些限性性状可借助同胞或半同胞姐妹 如公猪无产仔泌乳力等性状与后裔测定差别 测验结果的利用上有所不同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4 后裔选择 根据后裔的生产性能和品质来判断猪种优劣缺点 1 延长了世代间隔 改良速度慢2 不同环境 测定站所做的结果不一样3 后裔测定站测定的猪在标准化的饲养舍和管理条件下进行的 这与原来猪所在场的条件有很大差异4 供测猪的来源很杂 很难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5 合并选择 本身 同胞 半同胞 能够利用两种来源的信息即个体表型值的信息和个体亲属的信息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6 几种方法的比较遗传进展 遗传改进量 种猪的表型选择 同胞选择 合并选择都可以在种猪作种用前就作出评价 因此与后裔选择相比大大缩短了世代间隔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选择强度同胞选择和合并选择均需要屠宰同胞猪只以致增大留种率 降低选择强度 因而影响选择效果 采用公猪的个体选择可以把全部测验的个体在决定做种用之前全部参加测定同胞选择 后裔选择和合并选择在育肥测定结束时 可提供同胞屠宰所得到的胴体品质资料作为鉴定用 然而这三种方法均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设备及劳动力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二 多项性状选择相继选择法限值淘汰法综合指数法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三 各阶段选择1 断奶阶段2 六月龄阶段3 初配前阶段4 初产后阶段5 经产 三胎 阶段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1 断奶阶段初选 可在仔猪断奶时进行初选数量 最终预定留种数量公猪的10 20倍以上 母猪5 10倍以上挑选的标准为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来自母猪产仔数较高的窝中符合本品种的外形标准生长发育好 外形发育匀称体重较大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四肢结实有力有效乳头数在12只以上发育良好 排列均匀没有遗传缺陷睾丸 外阴部发育正常 选留的依据亲代的种用价值本身的发育 断奶重 同窝仔猪的整齐度同窝仔猪中公猪所占比例过高不予选留无明显缺陷 主要是指不合育种要求的表现 如奶头数不够 毛色和耳形不符合品种要求等 及遗传疾患 如疝气 乳头凹 隐睾等 此阶段选种主要是鉴定它本身的活重乳头数其发育情况对双亲特别好的小猪 如生长发育稍差 亦可暂选留下来继续观察 但必须有7对以上发育良好的乳头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2 六月龄阶段 主选阶段 凡体质衰弱 肢蹄存在明显疾患 有内翻乳头 体型有严重损征 外阴部特别小 同窝出现遗传缺陷者 可先行淘汰要对公 母猪的乳头缺陷和肢蹄结实度进行普查其余个体均应按照生长速度和活体背膘厚等生产性状构成的综合育种阶段的选留或淘汰必须严格按综合育种值指数的高低进行个体选择 该阶段的选留数量可比最终留种数量多15 20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6月龄是大型瘦肉型猪的标准年龄此阶段以日增重或体重 背膘厚 活体测膘 和体长为重点选择指标可结合机能形态的要求 并参考同胞资料 机能形态 注意以下几点 1 体质和健康结构匀称 骨骼发育良好 四肢有力 体质结实 健康无传染病 主要指几处慢性传染病如气喘病 有病者不予选留 2 机能形态结构合乎品种特征要求 身体各部位发育良好 相互协调 采食泼竦 好歹料都肯吃 更换饲料时适应快 性征表明明显 公猪性欲旺盛 睾丸发育匀称 母猪发情周期规律 乳头发育良好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3 初配前阶段国外品种和培育品种母猪一般在8 9月龄开始配我国地方品种母猪一般都在6 8月龄开始配种淘汰个别性器官发育不良 发情周期不规则 发情症状不明显的后备母猪 淘汰有繁殖疾患及其它疾病的这是后备猪一次关键性的选择 是对它作出是否可以配种的决定如获通过 则让其配种繁殖以进行繁殖性能的检定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4 初产后阶段难以说明其本身繁殖性能的高低 必须以本身的繁殖成绩为主要依据因繁殖性能受生活环境条件的影响极大例如产仔数配种是否适时公猪精液品质是否良好母猪在怀孕期是否过肥是否获得适当运动和配合饲料的全价性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仔猪窝重哺乳母猪的营养仔猪下痢管理上的疏忽等所造成的仔猪死亡或瘦弱仔猪补料不足或不及时所造成的仔猪发育不良对这些情况都需充分考虑 不可随便作出决定 不能将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种猪繁殖性能不良的情况都归咎于母猪本身这次也应对它的活重和体长以及体质外形进行鉴定 但由于检定母猪经过产仔哺乳往往体重下降很大 因此对发育和体质外形的选择 应在仔猪断奶后配种怀1 2个月以后体况已基本恢复时进行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5 经产 三胎 阶段 终选阶段 母猪有了第二胎繁殖记录时可作出最终选择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种猪的繁殖性能可根据本身 同胞和祖先的综合信息判断是否留种此时已有后裔生长和胴体性能的成绩 亦可对公猪的种用遗传性能作出评估 决定是否继续留用 三 种猪的选择测定 四 选留数量的确定 1 根据选择强度的大小确定选留数选择强度就是每次鉴定的淘汰率后备猪从选留到进入基础群共经过3次大的选择由于各种猪因经济条件 生产水平和育种要求不同 选择强度也有很大差别2 根据淘汰的基础 公 母猪数确定选留数根据淘汰的基础 公 母猪数 依据下列公式即可确定应留后备猪数 1 3 为选留的后备猪数 为淘汰的基础 公 母猪数 为选择强度 20 50 3 淘汰率核心群第1胎淘汰30 第2胎淘汰30 第3胎淘汰20 第4胎淘汰20 要求核心群母猪在两年内全部更新4 留种率种猪年改进量 遗传力 选择差 世代间隔淘汰率高留种率高 选择差小 世代间隔短淘汰率低留种率低 选择差大 世代间隔长建议留种率公猪3 母猪20 四 选留数量的确定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引种是所有猪场必须面对的问题又是最头痛的问题一是怕引种不纯引入的种猪与期望值相距太远二是怕引入新病 引种前应做的准备工作1 确定引种方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种群更新计划确定所需品种和数量有选择性地购进能提高本场种猪某种性能 满足自身要求并只购买与自己的猪群健康状况相同的优良个体如果是加入核心群进行育种的 则应购买经过生产性能测定的种公猪或种母猪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2 应了解的具体问题疫病情况调查各地疫病流行情况和各种种猪质量情况种猪场 没有危害严重的疫病流行地区详细了解种猪健康了解其免疫程序及其具体措施了解该种猪场种猪选育标准选择质量高 信誉好的大型种猪场引种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公猪 生长速度 日增重 饲料转化率 料重比 背膘厚 瘦肉率 母猪 繁殖性能 如产仔数 受胎率 初配月龄等 种猪场引种最好能结合种猪综合选择指数进行选种 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种猪时更应重视该项工作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3 隔离舍的准备工作猪场应设隔离舍要求距离生产区最好有300米以上距离种猪到场前的30天 至少7天 应对隔离栏舍及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可选择质量好的消毒剂进行多次严格消毒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选种时应注意的问题1 种猪要求健康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患 如脐疝 瞎乳头等 营养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四肢要求 结合合理 强健有力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特征和本场自身要求耳号清晰 纯种猪应打上耳牌 以便标识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种公猪要求 活泼好动四肢粗壮结实高大胸背平腰长体形优美腮肉小头小肩轻臀部丰满结实睾丸发育匀称 左右睾丸对称 大而明显阴囊紧缩而不下坠包皮没有较多积液腹部大小适中乳头7对以上并排列整齐匀称成年公猪最好选择见到母猪能主动爬跨 猪嘴含有大量白沫 性欲旺盛的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睾丸不对称 78 睾丸发育差 左 79 睾丸发育差 左 种母猪要求 生殖器官要求发育正常阴户不能过小和上翘应选择阴户较大且松弛下垂的个体有效乳头应不低于6对分布均匀对称四肢要求粗壮坚实有力且结构良好后躯较宽脊背平直有弹性被毛光滑有亮泽食欲旺盛行动灵活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前肢 后肢 从前视的前肢 后肢 后肢或脚趾 侧面 侧面 2 要求供种场提供该场免疫程序及所购买的种猪免疫接种情况 并注明各种疫苗注射的日期种公猪最好能经测定后出售 并附测定资料和种猪三代系谱3 销售种猪必须经本场兽医临床检查无猪瘟 萎鼻 布氏杆菌病等病症 并由兽医检疫部门出具检疫合格证方可准予出售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种猪运输时应注意的事项1 最好不使用运输商品猪的外来车辆装运种猪严格消毒应视猪的品种 性别 体重分别装入相应隔内或笼内双层笼 公猪装在上面 母猪装在下面大猪装在下面 小猪装在上面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2 注意安全 减少种猪应激和肢蹄损伤3 做好运输管理4 注意冷暖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种猪到场后应采取的措施1 新引进的种猪 先在隔离舍2 全面消毒 合理分群 有损伤 脱肛等情况的种猪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 并及时治疗处理3 饲养技术 提供饮水 休息6 12小时后方可供给少量饲料 第二天开始可逐渐增加饲喂量 5天后才能恢复正常饲喂量 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尽量减少应激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4 隔离与观察 种猪到场后先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 45天 严格检疫 5 免疫注射 种猪到场一周开始 应按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猪瘟等各类疫苗 7月龄的后备猪在此期间可做一些引起繁殖障碍疾病的防疫注射 6 驱虫种猪在隔离期内 应进行一次全面驱虫 隔离期结束后 对该批种猪进行体表消毒 再转入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 五 外地引种注意问题 六 我国猪育种与国外差距的原因分析 回顾总结我国猪育种尤其对外来猪选育工作发现 尽管我国对引进的优良品种也进行了选育 但经选育后还是赶不上同时代国外的猪种 造成国家每年花大量外汇向国外引入大量同品种的猪 究其我国猪育种与国外差距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猪育种结构不合理规范的育种结构 核心群 繁殖群 生产群 商品群 构成 我国在育种体系建设上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 核心群数量大都偏少 遗传基础较窄 近交增量过大 同时由于采用封闭式育种而丧失了引进优良基因的机会 从而使得其遗传改良的速度相当缓慢 繁殖场与核心场界限不清 数量也不足 即使选育出了很优秀的猪群 也因不能及时扩散和大量繁殖 而丧失了商机 六 我国猪育种与国外差距的原因分析 第二育种观念落后育种场太注重眼前利益 缺乏长远战略目标 多数种猪场处于封闭自守 各自为战的状态 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即使各品种成立了相应的育种协作组 但由于各种猪场间无遗传联系 而不能进行场间遗传评价 六 我国猪育种与国外差距的原因分析 第三育种手段落后第四缺乏统一的组织记录系统不完善第五测定方法单一落后第六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和普及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七遗传评估系统不完善第八育种场种猪群的疫病控制做得不好 六 我国猪育种与国外差距的原因分析 七 提高育种效果的措施 1 长期坚持明确而合理的选育目标选育目标的确立条件饲料来源和当地自然条件目前需要今后的产品销路原有畜群特点性状确立合理指标过高不能实现 过低则无效 2 确立目标少而精3 尽可能扩大选择差扩大选择差方法 提高选择强度 降低留种率猪群越大供选个体越多 选出优秀个体的可能性越大增加猪群的变异程度从理论上说 当群体内基因全部纯合时 而且环境相同 则选择差为零 此时再提高就比较困难 那就要采用导入外来血统或杂交的方法提高变异程度 才能使选种发生作用 七 提高育种效果的措施 4 缩短世代间隔加快世代更新遗传改进量是用前后代的差距表示不能用相邻两年间的差异来度量世代更新越快 世代间隔越短若选不准则相反 七 提高育种效果的措施 5 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早期选种生化遗传学的发展 人们发现血液内的某些生化指标具有终生不变和不受环境影响与某些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将其作为早期选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作为生化遗传标记物 转铁蛋白 铁的运输工具 它的含量与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淀粉酶 与繁殖性能有关 含量多 则背膘薄 增重快IgA 与免疫力有关 七 提高育种效果的措施 挑小猪莫犯难六个看在心间 一看眼 亮而圆 无眼屎 眼毛短二看嘴 短而圆 食欲好 吃得欢三看腿 长而坚 行动实 体格健四看腰 高而宽 气血和 少疾患五看臀 鼓而圆 食量大 膘易满六看尾 粗而短 性温顺 好饲管 四 种猪的选配 选种主要是提高种用个体的加性遗传效应选配主要是提高种用个体的非加性遗传效应两者是相互补充的选种和选配是实现育种目标的并行两大支柱 一 选配方式1 表型选配 同 异 2 亲缘选配3 随机选配4 年龄选配 四 种猪的选配 1 表型选配 同 异 同质选配 性状表现相同或性能相近的优良公母猪相配一般来说表型最好的公母猪交配就有可能获得理想的后代通常认为能巩固和加深性状的表现也容易引起生活力衰退通常只用于理想型公母猪间 四 种猪的选配 异质选配 使二亲本各自优良性状在后代身上得到结合 体现 取长补短 不能把不好的性状结合一般认为能丰富后代的基因型 但并不一定相反缺陷性状双方如弓背猪和凹背猪相配不能得到平背猪原因 都是骨骼不强健是同质选配结果使骨骼不强健程度增大同质选配与异质选配在工作中互为条件 四 种猪的选配 2 亲缘选配 根据交配双方的亲缘关系远近程度进行选配的方法 也可简称近交特殊情况下使用它是同质选配的极端形式同质选配是个别性状相同亲缘选配不但表型相近而且内在基因型也比较接近固定优秀个体特性提高群内理想型的基因频率暴露一些有害基因 四 种猪的选配 3 随机选配随机选配是选配的一种特殊形式猪群内近交可能性很小 尤其是大场4 年龄选配年龄选配 只以公母猪的年龄为标准有人认为一生基因不变 不必考虑年龄有人认为年龄影响生活力进而影响后代细胞遗传学观点 年老母猪有多精子入卵及性细胞染色体异常现象 壮年很少见我国传统用小公猪配老母猪国外用老公猪配小母猪 四 种猪的选配 二 选配效果分析 1 对公猪的选配效果分析根据公猪与配母猪的分娩成绩评定其优劣统计分析时不宜用简单的平均数来评价应将与配母猪的胎次等逐一分开统计 分别进行比较并考虑与配母猪以往的生产性能然后再进行综合评定2 对母猪的选配效果分析 五 种猪性能测定 猪核心群的选种工作包括三个步骤 性状测定 必不可少如运动场上的选拔赛遗传评估种猪选留此三种步骤的基本要求 严格测定准确评估强度选择 性能测定制度性能测定是整个育种工作的基础概念 按测定方案将种猪置于相对一致的标准环境条件下进行度量的全过程包括使用测定信息和测定结果 如根据测定结果按标准进行评估 分级和良种登记种猪测定制度 根据遗传学理论 按照改良计划和育种目标 设置标准化的条件准确度量和评定种猪 使种猪某些需要改良的性状得到最大的遗传改进量 从而制定的整套测定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 五 种猪性能测定 一 测定站测定 将育种群种猪集中到中心测定站 在同一标准化环境条件下进行 经测定的优良种猪引入人工授精站 也可拍卖引入其他育种群 测定结果信息应用于全国目的 为了创造相对标准的 统一的 长期稳定的环境条件使供测猪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对其性能做出公正的评价为养猪生产者选购种猪育种工作者选择优良种猪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导 五 种猪性能测定 1 公猪性能测定 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下测定公猪一个或几个表型性状按照相应品种标准 进行分等定级或根据估计育种值或综合选择指数的高低 判定其优劣采用公猪性能测定方案时 要求对核心育种场每个血统的种公猪都进行测定每头公猪与配3头核心群母猪每窝选1头公猪送测定中心进行测定 五 种猪性能测定 2 公猪性能加同胞测定也称综合测定对公猪进行性能测定的同时进行全 半同胞测定 根据测定成绩 综合评定公猪的性能水平方案 在公猪性能测定的基础上 每窝加选1头去势公猪和1头母猪即每窝3头为一个测定组公猪单栏饲养 其余的同胞关在一个栏内自由采食 按栏计料当同胞测定猪体重达100kg结束育肥测定后进行屠宰测定胴体品质 五 种猪性能测定 3 电子测定站测试系统自动化测试系统 可准确记录自由采食情况下群养猪的个体采食量 改变了个体测定方式该系统拥有1 64个主机与中心电脑相联接每台ACEMA 64主机可以饲喂自由群居在同一圈里的15头体重25 120kg的测定猪配有电子识别环 采食量自动被计量 可精确到 2g能记忆所有数据 如猪号 采食开始时间 采食结束时间 进食次数 日采食量和总采食量最大幅度地减少遗传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五 种猪性能测定 二 现场测定 场内 场内测定进行后备公猪和后备母猪的测定当体重达到100kg左右时 测定活体背膘厚和称重计算体重达100kg的背膘厚和日龄 用于育种值估计场内测定一般不统计个体饲料消耗有条件时最好能由专人统一进行场内的称重和测膘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五 种猪性能测定 三 同步测定根据统一的测定规程测定站测定与场内测定同时进行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BLUP 和约束最大似然法 RE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