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父爱相伴.doc_第1页
成长路上父爱相伴.doc_第2页
成长路上父爱相伴.doc_第3页
成长路上父爱相伴.doc_第4页
成长路上父爱相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爱如山沧县仵龙堂乡西官庄学校 刘立新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在父亲因素一书中说:一个人在职场中的成功或失败,和他的父亲的类型是有联系的,父亲会对子女的职业产生重大影响。父亲尽职,孩子跟同辈就相处得比较好,在社交方面表现得更有自信,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强,也更能应付变化,在智力测验中得分也较高。可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亲和母亲都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在整个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朝着教育好孩子的共同目标前进着,他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母亲的温柔善良、父亲的英勇刚强,都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我国古代就有“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也有闻名的朱子家训等。近年来也愈来愈多的人关注家庭教育问题,将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对人才的需求,更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所必须涉及的问题。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二、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异同中国长期以来受到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不是我的事,是母亲的事”。事实上,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我们先看看心理学是怎样论述男性和女性的气质差别的。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点是互相补充的,有优秀的一面,又都有缺憾的一面,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以忍耐、服从的态度和别人相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父亲和母亲都要参与家庭教育的原因。由此可见,父亲和母亲都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在整个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朝着教育好孩子的共同目标前进着,他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母亲的温柔善良、父亲的英勇刚强,都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父母的功能不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能替代的。同样,父亲的功能母亲不能替代,而母亲的功能父亲也不能替代。具体一点的,如,父亲的力量功能,在力量的意义上和力量的感觉上,是孩子感觉到的力量,母亲是不能替代的。母亲的爱抚和同情,是安全感,父亲是不能替代的。这在以下两个例子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阐释:第一,从抱孩子来说,母亲抱孩子的姿式和感觉,动作很平稳,婴儿只要几次的条件作用,就能感觉到这是安全的。而父亲就不能了,他们开始的时候还比较规矩,到后来就把孩子抛来抛,很少有母亲会这样做。对于婴儿来说,这两种感觉是不同的,他在母亲那里感觉到的是安全,而在父亲那里感觉到的是力量。久而久之,在父亲抛他的时候就有一种心态,他总是“哇哇”地哭或是“嘎嘎”地笑。第二,从讲故事来看,母亲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总是讲大灰娘、小白兔。孩子在母亲那里听的故事总是给人一种同情的感觉,弱者的感觉,孩子听到这个故事后总是带着压抑和悲哀,小白兔最后是不是被大灰狼吃掉了?久而久之他就会留下同情这样一种感觉;父亲给孩子讲故事总是讲挑衅和攻击,他很少给小孩子讲大灰狼和小白兔,当然有时也会讲到,但很多的故事都包含着一种主动出击、攻击、挑衅,或者说打打杀杀。这两种知识对孩子来讲都是需要的,对弱者要同情,但是又要自力自强,奋发进取。按国外的说法,攻击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把攻击作贬义用,他们在这时包含着一种试探、进取。三、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完整的家庭必须是有父母亲的家庭,刚柔并济,形成教育孩子的最佳合力。1、父亲可以平衡母亲功利性和虚荣心女性的虚荣心大都比较重,大部分的母亲都会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考了98分,母亲会说要是考一百分就更好了,孩子考了一百分,母亲会期望孩子怎么不考双百过份的要求和期望,致使有的孩子得了“儿童成才焦虑症”,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的平衡作用非常关键。父亲一般不会象母亲那样苛刻关注孩子的成绩,他们总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很聪明的,知识点也掌握了,只是因为不够细心才考不理想。因此,当孩子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而受到母亲暴风雨般的指责后,父亲的一个微笑、一次拍抚或一句宽慰的话,都能迅速使孩子从与母亲的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通过缓缓引导,使孩子受挫的羞愧转化为奋起的决心。我家就是这种典型的情况,我的妻子望女成凤之心表现得很过份,总是对女儿提出过高的要求。其实女儿已经很棒了,爱学习、爱运动,活泼开朗,妻子的要求有时候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而我则不会这样,有一次她做错了买卖东西的算术题,妻子看了就大声责骂,她吓得不敢出声,我闻声赶来,笑着对她说:“你可真厉害啊!能用50元钱买回100元的东西。”女儿听我这么一说,就笑了,连声说:“我知道哪错了”。平时我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很厉害!”每当妻子有了责骂的倾向,我都能挺身而出顺利化解。2、增强孩子的性别意识,培养良好的性别观念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是: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很少有男性教师,这就减少了儿童与男性接触的机会,这对男孩子的损失尤其重大,因为他完全没有可模仿的榜样,不知道男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使女孩子受到的损失是:长大成人后在男人面前感到无所措手足,紧张和羞涩。因此,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如果父亲长期不介入女儿的教育,女儿的性情要么变得胆大妄为,要么变得局促、内向。前者闹不明白与异性交往的警戒线;后者则自卑自艾,认为身为女孩受到太多的限制,远不如做男孩随心快意,从而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厌弃和抵制的心态。这些女孩长大后,常常因为不能认同和悦纳自己的性别而出现种种交往与心理问题。究其原由,在于父亲没有介入孩子的成长过程,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至于男童,与父亲接触过少产生的后果往往是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我很庆幸,我的成长中,父亲用男人特有的爱伴我成长。我的女儿也很幸福,我从不会跟她讲什么是女孩子做的,什么是男孩子做的。只要女儿愿意,我都会陪她去尝试,如女儿三岁的时候就学会了骑两轮自行车,这在同龄孩子中有点不可思议,而且又是女孩子,但我的女儿做到了。我给女儿买玩具,也从来不限于布娃娃之类的,反而是男性化的赛车、机器人、机关枪等。妻子则教女儿跳舞、画画、写日记,女儿在这种环境中,她的性别意识发展得很好,既有男孩子的刚强勇敢,爽直大方,又有女孩子的活泼可爱,喜欢打扮等。3、培养孩子活泼、勇敢、自信、睿智等心理品质在幼儿园里,作为教师的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父亲带着儿子到大型玩具区玩,有几个大点的孩子在大型攀爬器械上爬得兴高采烈,儿子看到别人玩得开心,自己也要上去,可是上去以后又害怕了,不敢往前爬:“爸爸,快抱我下去。”爸爸却回答:“下来干什么?没事儿,往前爬!”孩子在爸爸鼓励的眼光中终于爬上了顶峰。而这时候如果换作是妈妈,则会心疼地马上把孩子抱下来的,带孩子滑滑梯,坐转椅等比较不必冒险的玩具区去玩。父亲一般允许孩子去探索,妈妈总是拉着孩子的手,爸爸总是让小孩子自己在后面走或是在前面走,在车上也是这样,妈妈一般总是抱着孩子,而父亲甚至可以让小孩子自己吊在栏杆上晃来晃去。关于这点,我更有切身的体会:小时候看一场电影要到离村子很远的村去看。而且通常都是晚上去看,一家五口,全部出动。妹妹还小,由妈妈背着,我和姐姐由爸爸带着。我比妹妹大两岁,比姐姐小三岁,既使这样,爸爸从来不抱我背我,总是一手拉着姐姐,一手拉小不点的我。电影结束后一般是晚上9点多,路崎岖不平,手电筒微弱的光照不了多远。我个子小,常常赶不上爸爸和姐姐的脚步,经常被落下好一段路,而我又是有名的“爱哭鬼”,每当被落下了,我都会大哭起来,而且是可怜状的,虽然前后左右都有同村的人,但我还是哭个不停,目的就是希望爸爸能抱我走一段路,这时妈妈也会让爸爸抱我,可是爸爸从来不可怜我,我哭得越大声,他走得越快,妈妈怪他,他就说:又不是她自己一个人在路上,这样追赶着,有助于训练孩子走路的速度,哭也没关系,泪腺发达,肺部发达,声音响亮,说不定以后能当歌唱家。我现在走路往往是一路小跑,估计跟那时候的“训练”有关吧!如果你细观察会发现:男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很少问:你冷不冷?热不热?想吃什么东西吗?渴不渴等生理性问题。有时对孩子的要求在女人眼里是近乎苛刻的(如上面所讲的攀爬玩具、走山路等),但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活泼、勇敢、幽默、豁达、自信、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4、父亲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引导者这里讲的知识是具有抽象意义的知识,是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学习兴趣。母亲跟孩子游戏的时候总是拿玩具给他玩。父亲觉得玩具很烦,没什么意思。他用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和活动内容跟孩子玩,他们有时把自己变成“大男孩”、“大朋友”,和孩子一起跑跑跳跳,玩各种游戏,有时和孩子一起修理各种玩坏的玩具,有时他们会极有耐心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为什么”。当然,很少有父亲象母亲那样详细地把结果告诉给孩子,他们只会将大体地思路告诉孩子,然后就不耐烦地把问题扔给孩子。而当一个孩子把自己的问题问母亲的时候,母亲会不要他动脑筋地把结果告诉他。看起来父亲是很粗糙的,其实正是他这种粗糙促使孩子去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孩子探索的这一个过程就是他所获取的知识。而我的父亲,也有他自己的方式,记得那时候我家还没有电视,隔壁邻居家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刚好在热播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我和妹妹绞尽脑汁把门反锁着,偷溜去看了。回家后,爸爸坐在屋里等我们呢!他也不问我们上哪去,直接让妹妹去拿小竹条,让我去拿暑假作业。我们不敢不依,都一一拿来了,心想,这下死定了,肯定被揍得屁股开花。父亲看完了我们的作业,天哪,竟然才做两三页,要知道暑假已经过了一个月了,我们自知理亏,大气不敢出,就等着挨揍。没想到等到的不是揍屁股,而是老爸另有高招,他说:“你们今天犯的错误有三,第一,不该晚上溜到别人家里看电视;第二,出门不告诉大人是肯定不对的;第三,暑假作业是一天一课,任务没完成。这么多的错误,打实在太不合算了,就罚你们做作业,老二(就是我)每天背十首古诗,包括词,老三(妹妹)每天背五首,我天天要检查。”免打背古诗,这还划得来。我和妹妹立即行动,在那个暑假里,是我读小学四年级,我背全了唐诗三百首,最熟练的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因为这篇是父亲天天必让我背的。在我后来的学习生涯里,我的语文基础很扎实,或许就是那个暑假奠下的基础。所以很感谢父亲“古诗换竹条”的教子方法。5、父亲善于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不要以为父亲就是力量型的,其实有时候父亲也会很细心,很会把握教育机会。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马上进行教育,不要等过去了好久才旧事重提,那已经失去意义了,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我父亲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只要是过去的事他就既往不咎,如果是现场发生的事,他肯定绝不罢体。小时候我和妹妹的调皮程度可能是家喻户晓的,水坑边、水果树上等都是我们玩游戏的好场所,甚至可以将玩游戏用的炊具、水带到树上去玩,可见我们的攀爬功夫确实不错。这也是因为遗传了父亲能钻善爬的好身手,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把我们按到水里去练潜水,鼓励我们自己爬树摘果子。然而在一次我们爬木头架子的时候,却遭到了皮肉之苦。木头架子足有3米高,是用来晒粮食用的。雨天刚过,在木头尾端长出了一朵朵肥肥嫩嫩的小木耳,我们知道这可以生吃的,于是就顺着架子爬了出去。刚好爸爸回家,看到我和妹妹趴在木头架子上,他不露声色,温柔地向我们招手,还从袋子里拿出红红的苹果晃晃,看到苹果,我们都象猴子一样快速爬了回来。这时候可不得了,父亲不知道从哪变出了一要竹条,在我们的屁股上狠狠地揍了起来,还说既然不怕摔死就让他打死好了。我和妹妹嚎了半天才止住泪水,这时候父亲才慢慢开导我们,不能爬木头架子,太滑了太高了,万一摔下来怎么办?然后又拿出新鲜的苹果一人一个。这可能是父亲唯一的一次打孩子吧!然而我和妹妹都牢记在心,爬木头架子的事情再也没发生过了。四、父爱伴我成长我是一个平凡的教师,没有多少人认识我,但是我所教过的学生,我所接触过的家长,他们都接纳了我,并且很久以后还能认出我;我是一个平凡的儿子,没有多少多钱,不能披金戴银,不能吃山珍海味,但是我喜欢回家与父亲母亲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哪怕是一个西瓜,我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想到我的父亲母亲,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我看得出来,吃着儿子带回家的西瓜,父母亲脸上的笑容是甜的;我是一个平凡的丈夫,虽然不怎么会做家务,但我总让家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我是一个平凡的父亲,没有博大的学问,但我爱孩子胜过爱过我自己,我对孩子谆谆教导最多的是要孩子做一个讲文明,高素质,勇敢、坚强,对社会有用处的人。总之,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默默做着平凡的事,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贡献,但我会将我的善良、开朗、勇敢传给我的女儿和我的学生。是谁培养造就了这样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