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品化学检验基础知识 一 药品标准概述 1 1 药品 是用于预防 治疗 诊断人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 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 中药饮片 中成药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抗生素 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 血清 疫苗 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1 2 药品标准 系根据药物来源 制药工艺等生产及贮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制定的 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1 3 国家药品标准 是由国家政府制定并颁布的药品质量标准 系国家站在公众立场为保证药品质量而规定的药品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不能达到国家药品标准要求的药品 即被视为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药品 因而不得作为药品销售或使用 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有 药品标准概述 药品标准概述 1 3 1中国药典现版药典为2005年版 分一部 二部和三部 其中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 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 二部收载化学药品 抗生素 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 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1 3 2局 部 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 简称局颁标准 包括编纂成册出版发行以及单一品种的标准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执行 药品标准概述 2 1 药典包括凡例 标准正文 附录等内容 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同样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正文部分为所收载的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附录包括制剂通则 通用检验方法和指导原则 2 2 2005年版药典凡例共28条 下面介绍与检验相关的重点条款 二 中国药典介绍 2 2 1第五条 性状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 臭 味 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 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 馏程 熔点 比旋度等 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 也反映药品的纯度 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中国药典介绍 2 2 2第六条 鉴别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 仅反映该药品某些物理 化学或生物学等性质的特征 不完全代表对该药品化学结构的确证 2 2 3第七条 检查项下包括反映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试验方法和限度均一性与纯度等制备工艺要求等内容 对于规定中的各种杂质检查项目 系指该药品在按既定工艺进行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或产生并需要控制的杂质 改变生产工艺时需要另考虑增 修订有关项目 中国药典介绍 2 2 4第八条 含量测定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 用于测定原料及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一般可采用化学 仪器或生物测定方法 2 2 5第十条 制剂的规格 系指每一支 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 或效价 或含量的 或装量 注射液项下如为 1ml 10mg 系指1ml中含有主药10mg 2 2 6贮藏项下的规定 系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 有名词术语表示 例如 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 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 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 常温系指10 30 中国药典介绍 2 2 7第十五条原料药的含量 除另有注明者外 均按重量计 如规定上限为100 以上时 系指用本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 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 并非真实含有量 如未规定上限时 系指不超过101 0 2 2 8第十六条标准品 对照品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 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 均按干燥品 或无水物 进行计算后使用 中国药典介绍 中国药典介绍 2 2 9计量单位 1 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 以mol L 摩尔 升 表示者 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 XXX滴定液 YYYmol L 表示 作其他用途不需要精密标定其浓度时 用 YYYmol LXXX溶液 表示 2 温度以摄氏度 表示 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 均指98 100 热水系指70 80 室温系指10 30 放冷系指放冷至室温 3 百分比 g g 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ml ml 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 ml g 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 g ml 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4 液体的滴 系指在20 时 以1 0ml水为滴进行换算 5 溶液后标示的 1 10 等符号 系指固体溶质1 0g或液体溶质1 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未指明用何种溶剂时 均系指水溶液 中国药典介绍 6 乙醇未指明浓度时 均系指95 ml ml 的乙醇 2 2 10取样量和试验精度 1 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 称重 或 量取 的量 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 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 如称取0 1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 06 0 14g 称取2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 5 2 5g 称取2 0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 95 2 05g 称取2 00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 995 2 005g 中国药典介绍 2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取用量为 约 若干时 系指取样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10 中国药典介绍 3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 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 3mg以下的重量 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 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4 试验中规定 按干燥品 或无水物 或无溶剂 计算 时 除另有规定外 应取未经干燥 或未去水 或未去溶剂 的供试品进行试验 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的干燥失重 或水分 或溶剂 扣除 中国药典介绍 5 试验中的 空白试验 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的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 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6 含量测定中的 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系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量 ml 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量 ml 之差进行计算 7 试验时的温度 未注明者 系指在室温下进行 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明显影响者 除另有规定为应以25 2 为准 中国药典介绍 8 试验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 均系指纯化水 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 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9 酸碱性试验时 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 均系指石蕊试纸 中国药典介绍 3 1 实验误差的来源在药品检验工作中 尤其在含量测定中 经常提到误差 什么是误差 误差的分类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 如何消除和减少误差 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这些问题是分析工作者首先考虑的问题 3 1 1 什么是误差任何分析测量所得的结果 总是和已知的真实含量或多或少有些差别 这些差别在分析上叫误差 三 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 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 3 1 2 误差的分类及其产生的原因根据误差的性质 可将误差分为三类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过失误差 3 1 2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它是由某种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 一般有固定的方向 正或负 和大小 重复进行测定时重复出现 产生原因 1 仪器和试剂引起的误差 如容量瓶刻度不准 试剂不纯等 2 方法误差 所选方法不恰当引起 3 操作误差 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消除系统误差方法 1 校准仪器 2 对照试验 3 空白试验 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 3 1 2 2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又称不可定误差 它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所引起的 如测定环境温度 湿度变化等 特点 有时大有时小 有时正有时负 规律 绝对值相同的正 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体相等 消除偶然误差方法 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减免测量结果中的偶然误差 3 1 2 3过失误差过失误差是指工作中的差错 是由于工作粗枝大叶 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等原因造成的 这类误差在工作中应该属于责任事故 是不允许存在的 总之 杜绝过失误差 校正系统误差 控制偶然误差 测定的数据才是可靠的 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 3 2 实验误差的评估3 2 1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测量值与真值越接近 测量的误差就越小 准确度就越高 通常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 测量值 真值测量值 真值相对误差 100 真值 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 3 2 2精密度表示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 通常用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 多数用相对标准偏差 RSD 来表示 绝对偏差 d 测量值 平均值d xi x平均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 平均值 100 d x平均 100 xi x平均 x平均 100 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 相对平均偏差 d平均 x平均 100 xi x平均 n x平均 100 标准偏差 s S X1 X平均 2 X2 X平均 2 Xn X平均 2 n 1 相对标准偏差 RSD RSD S X平均 100 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 例如 一分析人员标定某滴定液的浓度 平行操作4次 结果为0 1010 0 1012 0 1014 0 1013mol L 计算测定的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 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 平均值x平均 0 1010 0 1012 0 1014 0 1013 4 0 1012mol L平均偏差d平均 0 0002 0 0000 0 0002 0 0001 4 0 0001mol L相对平均偏差d平均 x平均 0 0001 0 1012 100 0 1 标准偏差s 0 0002 2 0 0000 2 0 0002 2 0 0001 2 4 1 0 0002mol L相对标准偏差RSD 0 0002 0 1012 100 0 2 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 3 2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准确度高 要求精密度一定高 但精密度好 准确度不一定高 准确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精密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重现性 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评估 四 滴定分析法 4 1概述滴定分析 又称容量分析 法 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滴定液 滴加到待测物质的溶液中 直到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 然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滴定 就是将标准溶液 滴定液 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的操作过程 在实际操作时 常在待测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可发生颜色变化的指示剂 在滴定过程中 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滴定终点 4 2分类滴定分析可分为五类 1 酸碱滴定法 以中和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盐酸滴定液 硫酸滴定液 氢氧化钠滴定液 高氯酸滴定液等 2 沉淀滴定法 以沉淀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硝酸银滴定液 硫氰酸铵滴定液等 3 络合滴定法 以络合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 锌滴定液等 4 氧化还原滴定法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碘滴定液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高锰酸钾滴定液等 5 重氮化滴定法 以重氮化反应为基础 常用标准溶液有亚硝酸钠滴定液 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4 3滴定方式 1 直接滴定法 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 2 返滴定法 剩余滴定法或回滴法 先加入一定量的过量的滴定液 待反应完成后 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滴定液 3 置换滴定法 先用适当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 使之置换出另一生成物 再用标准溶液滴定此生成物 滴定分析法 4 4标准溶液 滴定液 浓度表示方法 1 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浓度 mol L 2 滴定度 T 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待测物质的质量 g ml或mg ml 3 浓度因数 F 实际工作中配制滴定液时 不可能恰好配成理论浓度 滴定液的实际浓度浓度因数 F 滴定液的理论浓度 滴定分析法 4 5标准溶液 滴定液 配制与标定4 5 1配制方法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间接配制法和直接配制法两种 采用间接配制法时 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 并使制成后的滴定液浓度值应为其名义值的0 95 1 05 采用直接配制法时 其溶质应采用基准试剂 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 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 4 5 2标定标定系指根据规定的方法 用基准物质或已标定的滴定液准确测定滴定液浓度 mol L 的操作过程 滴定分析法 4 5 3标定实例例精密称定在105 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 8g 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 振摇使其尽量溶解 加酚酞指示剂2 3滴 用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在近终点时 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 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 30秒不退色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 1mol L 相当于204 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本滴定液的浓度C mol L 计算mC mol L V 204 2其中m为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取量 mg g V为本滴定液的消耗量 ml 204 2为与每1ml氢氧化钠液 1mol L 相当的以mg g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假设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0 7996g 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体积为19 57ml 0 7996本滴定液的浓度C 0 2001 mol L 19 57 0 2042 滴定分析法 注意 使用高氯酸滴定液时 应进行温度校正 使用时的温度与标定温度相差不大于10 时 浓度校正按下式计算 C0Ct 1 0 0011 t1 t0 其中t0为标定时的温度 t1为测定时的温度 C0标定时的浓度 Ct测定时的浓度 滴定分析法 4 6滴定分析的计算4 6 1原料药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原料药含量一般用百分含量 g g 来表示 例如 对氨基水杨酸钠含量测定取样品约0 4g 精密称定 用水18ml和盐酸溶液 1 2 15ml溶解 用亚硝酸钠标准液 0 1mol L 滴定 每1ml的亚硝酸钠标准液 0 1mol L 相当于17 51mg的无水对氨基水杨酸钠 假设取样量0 4326g 亚硝酸钠标准液浓度为0 1034mol L 终点时消耗19 80ml 计算其含量 干燥失重17 0 滴定分析法 实验测得的量含量 100 供试品量已知 实验测得的量 V标准FT供试品的量 W N其中V标准为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 ml W为称样量F为浓度因数T为滴定度N为稀释倍数稀释倍数的意义为 第一次取样量为最后测定用供试品量的倍数 原料药中一般为1 原料药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原料药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原料药含量计算公式V标准 F T N含量 100 WV标准 C实际 T N 100 W C理论 一般原料药含量是以干品计算 则原料药含量计算公式 V标准 C实际 T N含量 100 W C理论 1 干燥失重百分数 原料药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则例题中对氨基水杨酸钠19 80 0 1032 0 01751 1含量 100 0 4326 0 1 1 17 0 99 6 原料药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滴定分析法 4 6 2液体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计算液体制剂含量一般以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表示 标示量对固体制剂 即每一个单元制剂中所含药品的规定量 对液体制剂 最常用的表示方法为 每1ml中含有药物的规定量 或者本制剂的规定浓度 例如 氯化钾注射液 规格为10ml 1g 它的标示量为0 1g或10 其含量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本品10ml 置100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10ml 加水40ml 加糊精溶液 1 50 5ml 与指示剂5 8滴 用硝酸银标准液 0 1mol L 滴定即得 每1ml的硝酸银标准液 0 1mol L 相当于7 455mg的氯化钾 假设硝酸银标准液的浓度为0 09830mol L 终点时消耗13 30ml 计算含量 液体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液体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实验测得的量含量 100 供试品按标示量计算的理论量已知 实验测得的量 V标准FT供试品按标示量计算的理论量 V样品W标示量 NV标准 F T N则含量 100 V样品 W标示量 液体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V标准 C实际 T N含量 100 V样品 C理论 W标示量其中W标示量为供试品的标示量 其余同原料药计算公式 则氯化钾注射液含量为 13 30 0 09830 0 007455 100 10含量 100 10 0 1 0 1 97 5 4 6 3片剂 胶囊剂等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 例如安乃近片含量测定 取本品10片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出适量 加规定的试剂溶解后用碘标准液 0 05mol L 滴定即得 每1ml的碘标准液 0 05mol L 相当于17 57mg的安乃近 假设10片重5 3042g 精密称出细粉0 2842g 本品规格为0 5g 所用碘标准液浓度为0 05018mol L 终点时消耗15 10ml 计算含量 以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表示 片剂 胶囊剂等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 片剂 胶囊剂等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 实验测得的量含量 100 供试品按标示量计算的理论量已知 实验测得的量 V标准FTW样品W标示量供试品按标示量计算的理论量 W平均NV标准 F T W平均 N则含量 100 W样品 W标示量 片剂 胶囊剂等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 V标准 F T W平均 N则含量 100 W样品 W标示量V标准 C实际 T W平均 N含量 100 W样品 C理论 W标示量其中W样品 精密称出的样品量 g W平均 被测样品每一单元制剂的平均重量 g 片剂 胶囊剂等含量测定结果计算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 则安乃近片含量为 15 10 0 05018 0 01757 5 3042 10 1含量 100 0 2842 0 05 0 5 99 39 滴定分析应用与示例 4 7滴定分析应用与示例4 7 1酸碱滴定法例1直接滴定阿司匹林原料含量测定 精密称定本品0 4008g 加中性乙醇 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 20ml溶解后 加酚酞指示液3滴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相当于18 02mg的阿司匹林 含阿司匹林不得少于99 5 酸碱滴定法 直接滴定 假设氢氧化钠滴定液浓度为0 1040mol L 样品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为21 35ml 测得量含量 100 供试量 酸碱滴定法 直接滴定 V标准 C实际 T N含量 100 C理论 W21 35 0 1040 0 01802 1含量 100 0 1 0 4008 99 8 酸碱滴定法 剩余滴定 例2剩余滴定阿司匹林片规格0 5g 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的95 0 105 0 含量测定 取本品10片 精密称定 重量为5 4163g 研细 精密称取细粉0 3266g 相当于阿司匹林0 3g 置锥形瓶中 加中性乙醇 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 20ml 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 加酚酞指示液3滴 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至溶液显粉红色 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40ml 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并时时振摇 迅速放冷至室温 用硫酸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相当于18 02mg的阿司匹林 酸碱滴定法 剩余滴定 假设氢氧化钠滴定液浓度为0 1040mol L 硫酸滴定液浓度为0 05018mol L 空白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为40 08ml 样品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为23 52ml 单位制剂测得量含量 100 单位制剂理论量 酸碱滴定法 剩余滴定 V空白 V样品 C硫酸实际 T氢氧化钠 W平均 N含量 100 C硫酸理论 W样品 W标示量 40 08 23 52 0 05018 0 01802 5 4163 10 1 100 0 05 0 3266 0 5 99 3 酸碱滴定法 剩余滴定 有些药物具有酸性或碱性 但难溶于水 可先加入定量且过量的酸或碱标准溶液 待反应完全后 再用碱或酸标准溶液回滴 例3氢氧化铝凝胶的制酸力检查精密称定样品1 5036g 置250ml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盐酸滴定液 0 1mol L 50ml 密塞 在37 不断振摇1小时 加溴酚蓝指示液6 8滴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至溶液显蓝色 每1g样品消耗盐酸滴定液 0 1mol L 应为12 5 25 0ml 酸碱滴定法 剩余滴定 假设盐酸滴定液浓度为0 1008mol L 氢氧化钠滴定液浓度为0 1034mol L 样品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体积为20 25ml 计算制酸力为 0 1008 50 0 1034 20 25 19 6 ml 0 1 1 5036 沉淀滴定法 直接滴定 4 7 2沉淀滴定法例1直接滴定氯化铵片规格为0 3g 含氯化铵应为标示量的95 0 105 0 取本品10片 精密称定 重量为3 8562g 研细 精密称定细粉0 1557g 约相当于氯化铵0 12g 加水50ml使氯化铵溶解 再加糊精溶液 1 50 5ml 荧光黄指示液8滴与碳酸钙0 10g 摇匀 用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每1ml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相当于5 349mg的氯化铵 沉淀滴定法 直接滴定 单位制剂测得量V标准 C实际 T W平均 N含量 100 100 单位制剂理论量W样品 C理论 W标示量22 32 0 1018 0 005349 3 8562 10 1 100 3 0 1557 0 1 0 3 沉淀滴定法 剩余滴定 例2 剩余滴定法胆茶碱片规格为0 1g 含胆茶碱应为标示量的94 0 106 0 含量测定 取本品20片 精密称定 重量为3 0422g 研细 精密称取细粉0 7614g 约相当于胆茶碱0 5g 置100ml两瓶中 加水70ml 时时振摇30分钟使胆茶碱溶解后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 加氨试液8ml 置水浴上缓缓加热后 精密滴加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20ml 摇匀后 继续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 放冷至5 10 20分钟后 用垂熔玻璃漏斗滤过 滤渣用水洗涤3次 每次10ml 合并滤液与洗液 加硝酸使呈酸性后 再加硝酸3ml 放冷 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 用硫氰酸铵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每1ml硝酸银滴定液 0 1mol L 相当于28 33mg的胆茶碱 沉淀滴定法 剩余滴定 假设硝酸银滴定液浓度为0 1018mol L 硫氰酸铵滴定液浓度为0 1009mol L 样品消耗硫氰酸铵滴定液体积为11 48ml 单位制剂测得量含量 100 单位制剂理论量 C硝实际 20 C硫实际 V样 T硝 W平均 N 100 C硝理论 W样 W标示量 0 1018 20 0 1009 11 48 0 02833 3 0422 20 100 50 100 0 1 0 7614 0 1 99 3 络合滴定法 直接滴定 4 7 3络合滴定法例1直接滴定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规定含葡萄糖酸钙应为9 00 10 50 g ml 即每100ml葡萄糖酸钙溶液中含葡萄糖酸钙应为9 00g 10 50g 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5ml 置锥形瓶中 加水稀释使成100ml 加氢氧化钠试液15ml 与钙紫红素指示剂0 1g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 0 05mol L 滴定至溶液自紫色转变为纯蓝色 每1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 0 05mol L 相当于22 42mg的葡萄糖酸钙 络合滴定法 直接滴定 假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浓度为0 05036mol L 样品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22 26ml 测得量V C实际 T N含量 100 100 供试体积C理论 V样品22 26 0 05036 0 02242 1 100 10 05 g ml 0 05 5 络合滴定法 剩余滴定 例2剩余滴定氢氧化铝原料规定 含氢氧化铝按Al2O3计算不得少于48 0 含量测定 精密称定本品0 6015g 加盐酸与水各10ml 加热溶解后放冷 滤过 取滤液置250ml量瓶中 滤器用水洗涤 洗液并入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25ml 加氨试液中和至恰析出沉淀 再滴加稀盐酸至沉淀恰溶解为止 加醋酸 醋酸铵缓冲液 pH6 0 10ml 再精密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 0 05mol L 25ml 煮沸3 5分钟 放冷 加二甲酚橙指示液1ml 用锌滴定液 0 05mol L 滴定 至溶液自黄色转变为红色 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 0 05mol L 相当于2 549mg的Al2O3 络合滴定法 剩余滴定 假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液浓度为0 05036mol L 锌滴定液浓度为0 05011mol L 空白消耗锌滴定液体积为24 96ml 样品消耗锌滴定液的体积为13 38ml 测得量 V空白 V样品 C锌实际 TEDTA N含量 100 100 供试量CEDTA理论 W样品 24 96 13 38 0 05011 0 002549 250 25 100 49 2 0 05 0 6015 氧化还原滴定法 直接滴定 4 7 4氧化还原滴定法例1直接滴定维生素C注射液规格2ml 0 1g 含维生素C应为标示量的90 0 110 0 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4ml 约相当于维生素C0 2g 加水15ml与丙酮2ml 摇匀 放置5分钟 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 用碘滴定液 0 05mol L 滴定 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褪 每1ml碘滴定液 0 05mol L 相当于8 806mg的维生素C 氧化还原滴定法 直接滴定 假设碘滴定液的浓度为0 05012mol L 样品消耗碘滴定液22 62ml 单位制剂测得量V滴定液 C实际 T N含量 100 100 单位制剂理论量C理论 V样品 W标示量22 62 0 05012 0 008806 1 100 99 8 0 05 4 0 1 2 氧化还原滴定法 剩余滴定 例2剩余滴定氨咖黄敏片规格每片含咖啡因15mg规定含咖啡因应为标示量的90 0 110 0 含量测定 取本品30片 精密称定 重量为11 5268g 研细 精密称定细粉3 8446g 约相当于咖啡因150mg 置分液漏斗中 加稀硫酸20ml 振摇使咖啡因溶解 用氯仿提取4次 每次分别为40ml 30ml 20ml 10ml 合并氯仿液 置水浴上蒸干 残渣加细硫酸30ml 加热回流1小时 放冷后移入100ml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40ml置100ml量瓶中 精密加碘滴定液 0 05mol L 50ml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在25 避光放置15分钟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至近终点时 加淀粉指示液2ml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碘滴定液 0 05mol L 相当于5 305mg的咖啡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剩余滴定 假设碘滴定液浓度为0 05012mol L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浓度为0 1015mol L 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24 56ml 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为19 02ml 单位制剂测得量含量 100 单位制剂理论量 V空白 V样品 C硫实际 T碘 W平均 N 100 C碘理论 W样品 W标示量 2 24 56 19 02 0 1015 0 005305 11 5268 30 100 40 100 50 1 100 0 05 3 8446 0 015 2 99 4 氧化还原滴定法 置换滴定 例4置换滴定葡萄糖酸锑钠注射液规格6ml 按锑 Sb 计0 6g 约相当于葡萄糖酸锑钠1 9g 规定每1ml中含葡萄糖酸锑钠按锑 Sb 计算 应为0 095 0 105g 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1ml 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水100ml 盐酸15ml与碘化钾试液10ml 密塞 振摇后 在暗处静置10分钟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至近终点时 加淀粉指示液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0 1mol L 相当于6 088mg的锑 Sb 氧化还原滴定法 置换滴定 假设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浓度为0 1002mol L 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16 40ml 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 20ml 测得量 V标准 V空白 C实际 T N含量 100 100 供试体积C理论 V样品 16 40 0 20 0 1002 0 006008 1 100 0 098g 0 1 1 重氮化滴定法 4 7 5重氮化滴定法氨咖黄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含对乙酰氨基酚应为标示量的93 0 107 0 规格 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0 25g 测定方法 取本品30片 精密称定 重量为11 5268g 研细 精密称取细粉0 4624g 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 30g 加稀盐酸50ml 加热回流1小时 冷却至室温 加水50ml与溴化钾3g 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 3处 用亚硝酸钠滴定液 0 1mol L 迅速滴定 随滴随搅拌 至近终点时 将滴定管的尖端提出液面 用少量水将尖端洗涤 洗液并入溶液中 继续缓缓滴定至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少许 划过涂有含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的白瓷板上 即显蓝色的条痕时 即为终点 每1ml的亚硝酸钠滴定液 0 1mol L 相当于15 12mg的对乙酰氨基酚 重氮化滴定法 假设亚硝酸钠滴定液浓度为0 1025mol L 样品消耗亚硝酸钠滴定液19 22ml 单位制剂测得量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100 单位制剂理论量V标准 C实际 T W平均 N 100 C理论 W样品 W标示量19 22 0 1025 0 01512 11 5268 30 1 100 99 0 0 1 0 4624 0 25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五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5 1定义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紫外 可见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度 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一般是在200 750nm波长范围内选择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5 2原理符合朗伯 比尔 LamLert Beer 定律A ECL或C A EL其中 A为吸光度 C为溶液浓度 E为常数 称为吸收系数 L为光通过溶液的长度 单位为cm 当溶液的浓度为1 C 1 光通过溶液的长度为1cm时 E A 称为百分吸收系数 E1 1cm 表示为E1 1cm A CL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5 3应用5 3 1定性物质的定性就是对物质作鉴定 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对物质进行鉴定时 主要根据光谱上的一些特征吸收 包括最大吸收波长 最小吸收波长 肩峰 吸收系数 吸收度比值等 5 3 2杂质检查利用不同化合物的紫外光吸收不同进行杂质检查 5 3 3定量药典中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对照品比较法 5 3 3 1对照品比较法根据A样 E样C样L样A对 E对C对L对其中E样 E对L样 L对A样C样得出 C样 C对 A样 A对A对C对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对照品比较法 W对 N样 A样样品的百分含量原料药为 100 W样 N对 A对W对 N样 A样 W平均片剂 胶囊剂或颗粒剂等为 100 W样 N对 A对 W标示量W对 N样 A样注射液为 100 V样 N对 A对 W标示量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吸收系数法 5 3 3 2吸收系数法根据A样 E样C样L样L样 1A样 N样样品的百分含量原料药为 100 E1 1cm 1 100 W样A样 N样 W平均片剂 胶囊剂或颗粒剂等为 100 E1 1cm 1 100 W样 W标示量A样 N样注射液为 100 E1 1cm 1 100 V样 W标示量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例1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适量 加水制成每ml约含维生素B1225 g的溶液 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在361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按维生素B12吸收系数 E1 1cm 为207计算即得 规格为1ml 1mg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具体操作 精密量取本品5ml 置250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摇匀 以水为空白 在361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为0 409 A样 N样百分含量 100 E1 1cm 1 100 V样 W标示量0 409 250 1 100 98 8 207 1 100 5 0 001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例2 氯氮卓片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氯氮卓30mg 置100ml量瓶中 加盐酸溶液 9 1000 70ml 充分振摇使氯氮卓溶解 用盐酸溶液 9 1000 稀释至刻度 摇匀 用干燥滤纸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另一100ml量瓶中 用盐酸溶液 9 1000 稀释至刻度 摇匀 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308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按氯氮卓吸收系数 E1 1cm 为319计算 即得 规格为10mg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具体操作 取本品20片 称定 1 7320g 研细 精密称取0 2546g 按上述方法操作 测定吸收度为0 460 A样 N样 W平均百分含量 100 E1 1cm 1 100 W样 W标示量0 460 100 1 100 5 1 7320 20 100 98 1 319 1 100 0 2546 0 01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计算分光光度法 略 比色法 略 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 六 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6 1概述药品的杂质系指存在于药物之中的微量无治疗作用 或影响药物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6 2药品杂质来源6 2 1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料不纯 6 2 2制备过程中所用试剂 溶剂 催化剂不纯或某些残留溶剂 6 2 3生产工艺中带来的中间体及副产物 6 2 4由生产中所用器皿 装置及管道等混入的杂质 6 2 5药物因外界条件而引起的变化所致 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 6 3杂质限量药典中所规定杂质检查均为限度检查 即限量检查 也就是一种药物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来表示 杂质量杂质限量 100 供试品量 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 供试品 W 中所含杂质量是通过与一定量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 所以杂质量在数值上应是标准溶液的体积 V 与其浓度 C 的乘积 因此 杂质限量计算可写成标准溶液的体积 V 标准溶液浓度 C 杂质限量 100 供试品量 W 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 6 4药品杂质分类可分为一般杂质与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分布较广 或在多种药物生产 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如 水分 氯化物 硫酸盐 铁盐 砷盐 重金属 炽灼残渣等 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 特殊杂质是指某一些药物中独特存在的杂质 系在制备或贮存中根据其方法或性质可能产生的某一些杂质 而其它药物均不能产生 如 葡萄糖注射液中的5 羟甲基糠醛 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 重金属 6 5重金属检查法重金属是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显色剂作用的金属盐类杂质 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硫代乙酰胺试液或硫化钠试液作显色剂 以铅的限量表示 药品的一般杂质检查 重金属 6 5 1根据实验条件不同 分为四种检查方法 第一法适用于供试品不经有机破坏 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 第二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恋爱考试题及答案
- 坏账考试题及答案
- 电工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手货车抵押融资合同
- 2025年通信线路接地系统施工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制造业实习生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大师傅餐饮企业品牌推广合同
- 2025版桥梁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含工期管理)
- 2025年度房屋抵押贷款利率调整合同范本
- 基于2025年燃气管道更新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标准)动火安全协议书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动物防疫检疫试题(附答案)
- 沙石码头经营方案(3篇)
- 2025年粉笔辅警考试题库
- 2025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水声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
- 能源环保管理办法
- caac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安全培训
-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