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樊迟学稼学圃的思考.doc_第1页
对樊迟学稼学圃的思考.doc_第2页
对樊迟学稼学圃的思考.doc_第3页
对樊迟学稼学圃的思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樊迟学稼学圃的思考 孔德心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解经释典不能断章取义,惟有联系上下文,以经解经才能贴近作者的原意。 子路篇共有30章,其中关于政治的主题就有19章之多。前三章记述了子路、仲弓问政,第五、六、七章为孔子论政,樊迟请学稼夹在其中,显得有些突兀。编者为何要作如此安排呢?我认为其中寓意相当深刻。本章以学稼学为圃作为切入点,引出“上好礼则民敬,好义则民服,好信则民诚”的治国方略。生动的描绘了孔子善于通过观察弟子的言行,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及时进行修正、引导的教学艺术。 樊迟为何要学稼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种可能:其一考考老师的农业知识;其二想抽出时间来种粮种菜贴补家用;其三看到夫子之道得不到施行,想放弃学业改弦更张。最有可能的就是其二,因为其一有些戏谑,其三有些极端,都不符合人物特点。提问之后,孔子虽然对其提的问题有些不满,但还是实事求是地回答了他,樊迟看到老师表情严肃,就知趣而出了。 除了学稼之外,在论语中有关樊迟的记述还出现了五次:御车(为政第二);问知(雍也第六);问崇德、脩慝、辨惑,问仁(颜渊十二);问仁(子路十三)。问崇德、脩慝、辨惑时还得到了老师的称许。通过以上记述可以看出樊迟是一位天资虽不聪慧但勤学好问得到孔子肯定的学生。 “小人哉,樊须也!”是孔子针对特定的人所做的特别的事所发出的感叹,是爱之深责之切的体现。孔子当时的心境是可以理解的,试想:假如北大清华的博士在学业未竟之时向导师提出诸如怎么卖猪肉、如何擦皮鞋之类的问题,会得到怎样的回复呢?难说当老师的会耐着性子告诉他“我不如老屠户,也不如老鞋匠”。 “小人”一说在这里既不是指道德有问题的人,也不是指地位低下者,而是指目光短浅、没有远大志向的人。人与人是平等的,就像麦田,远远的望去非常的平整。没有谁能比别人高出多少,唯一的区别就是或饱满或轻浮而已。人的区别就在于对人生的追求,或高远或浅薄。经常听到有人教育孩子:上大学干工作挣钱。求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以后能找到容易挣钱的工作吗?若真如此,亿万富豪的子弟还用得着读书吗?穷人家的孩子是否应该辍学挣钱以养家糊口呢?向任何一位小学生提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恐怕没有一个人会说长大后当钟点工。这就说明了不同的职业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成就感。“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需要得到社会的肯定,内心深处蕴藏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 北大学生卖猪肉、擦皮鞋的现象与樊迟学稼类似,也许是人事制度存在瑕疵,时机未至,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亦可能是学而不精,无以立。但无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种现象还是不应该出现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国家需要人才之际,作为学者应当学以致用,努力将所学的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