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语文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四年语文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四年语文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四年语文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四年语文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语文质量分析报告一、命题思想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语言积累,考察能力。本次命题以教材为依据,以课标为准绳,紧扣新课程理念,全面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大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对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考察,力争覆面广,既有广度又有一定大深度,有些知识点的考察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不越标,确保难易适度,难易比例为7:2:1。力求从不同层面折射出当前学校课堂教学大现状,以尽可能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1、重基础,考察双基掌握情况。本试卷基础知识占42%,基本技能占21%,覆盖四年级下学期前五个单元的全部内容。其中读拼音写词语,填空组成成语,的地得的简单搭配,想一想填空题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按要求写出你所积累的词语,按要求完成句子的练习,续写文章最后一部分是考察学生的基本技能。2、注重平时的积累,考察学生的积累量。语文学习就是学生语言的积累过程。只要不断的对阅读文本、生活实践中的语言积累,语文的学习彩绘才会厚积薄发。本试卷中积累题占20%。如课内外成语量的考察、珍惜时间的诗句、古代诗词、背诵课文片断、谚语、歇后语。3、关注阅读理解,考察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也能直接看出语感水平。其中依据句子的格式和含义把句子补充完整:在我们心中,老师是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 ),( )。读谁说没有规则一文,一定很有感想,回忆课文,联系生活中的现象,试着续写一段。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其中“这几段中,我、他、她、它分别指的是什么?”这是考察学生的语感水平。课内阅读中你对画“”句子的理解,课外阅读中的中心句的理解是在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文章中心的理解程度。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是考察结合语境,对词语的理解程度。4、紧紧围绕“金钥匙”,考察学生阅读习惯。语文教材中的“金钥匙”,是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的“航标”。其中课外阅读中的一分钟,阅读本文,你一定带着一些问题阅读。请试着提出来,至少四个。就是考察良好阅读习惯大养成情况。5、尊重学生的兴趣感受,使习作笔下生花。本试卷中的“笔下生花”,是让学生从两个题目中任选内容习作,尊重了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人手,写出佳作。二、基本范围与实施方式本次测试是区教委和进修学校的统一安排布署下,随机抽取区10所小学16个考场进行统一监考,进修学校抽调没有被抽查的学校四年级语文老师,严格依据评分标准,流水阅卷,因此,考试成绩是非常真实、可信的。以抽取的本试卷共名学生的答卷做为质量分析的基本材料。三、结果及分析表一总数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46873434%91%学生各部分的“三率”“三率”情况内容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积累运用67%81%92%开卷有益27%39%813%笔下生花37%49%78%学校抽调人数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平均得点A4025625%40100%8691B6930434%6595%821C802430%2975%7963D291862%29100%8495E822834%78951%7991F3161932890%7176G281036%2693%77375H3626%1953%5868I27311%22814%6855J36411%26722%6591、取得的成绩(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本技能,本次测试的基础知识包括拼音、识字、积累、改写句子。在拼音识字、填空组成成语,运用几方面均呈现出较好的状况,对汉语言文字的掌握、积累与运用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正确率达90.2%,有的学校并高达98。8%。呈现出上升发展的态势。“积累运用”这一方面,学生的记忆、理解、运用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此题的错误率仅达27%。特别是在模仿例句的创作上令我们感到惊喜。这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了扎扎实实地训练,同时学生对课外、生活中的现象、问题注意观察识记,并能熟练地运用,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部分学校的成绩上升幅度较大。本次质量监控不难看出,一些学校加大了管理力度,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他们认真备课,研究教法与学法,提高教学质量,与往年相比,一些中小薄弱学校有一定的进步幅度。(3)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一段时间以来,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成为语文教师困惑的问题。本次测试的作文的内容可由学生多项选择,学生能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感兴趣的想像作文,因此学生能融入真情,作文感染力强。在作文中,许多学生脱离了空洞的口号式感情渲泄,而是在具体的语气情境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在想像作文中,有许多学有超凡的想像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可喜可贺的,避免了以往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局面。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A:存在的问题本次测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反映出了目前语文教学的偏差,表现在:(1)个别学校成绩很不理想,两极分化现象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表三学校平均得点优秀率最高869162,7%最低58686%表中数据反映最高与最低学校在优秀率上相差56个百分点,平均得点相差28个百分点,这就看出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差距,导致了教学质量的差距,这一差距不缩小,大面积提高区的教学质量将成为空谈。(2)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很薄弱。可以这样说,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语文能力高低一个最直接的反映,这次考试遵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大了阅读量,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开卷有益部分包括课内与课外阅读两部分。从课内阅读看,对写出文中词语的近反义词,失分率很高。“招徕”、近义词的正确率仅有51。3。“徕”字是花之咏这篇课文的生字,在学习生字时应掌握这个词的意思,并找到它的近义词。17。9%的学生空着不写。课内外阅读部分都有这样的对中心句子的理解:课内阅读: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课外阅读:只要把握住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大人生。学生不能联系文章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是浅白理解表面意思,有的学生干脆照原句重写一遍。没有读懂文章内容,51.2%的学生没有得满分。(3)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比较低,没有形成语感。这次试卷积累运用部分中有这样一道改错题: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67%的学生看不出句子有什么毛病,完全正确的仅有38%。课内阅读中,几个代词分别指的什么,这道题得满点的学生只有19%。原题:清晨,我与微风携手宣报光明的到来;黄昏,我和百鸟一起向它告别。草原上,我舞姿轻盈,为她打扮;学生不能认真阅读,精读文章,根据语境,说出他的指向。(4)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待提高。本次监测的语文素养领域中的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阅读习惯的基本养成已有明显的改善,以及习作中真情实感的表达很是值得肯定。但语文素养领域的“积累”:成语的积累中按要求写成语、依照句子的格式和含义把句子补充完整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拓展思维,不要限制学生观察、搜集、查找、创造的能力。在“思维”方面,学生的整体表现、个性化的理解还不够理想,一本卷纸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千篇一律,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感悟,这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如:写出两个人物神态、描写花园或花美大成语;在我们心中,老师是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B:原因教材:北师大版教材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是重视对学生的理解感悟,尊重学生独特感受,让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专家们的理念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免产生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北师大教材容量大,没有明确的知识点,导致教师教学时只能蜻蜓点水,课时紧张,有一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相当薄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2、教材以内容作主题单元编排,没有明确的单元训练点。老师在讲课时,把握不了每一课究竟训练点什么,往往胡子眉毛一起抓。3、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课后问题少了,但训练点多了,信息量大了,做作业的难度、弹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与新教材配套的教辅材料缺乏,因此学生课外辅导用书比学生用语文教材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教师有些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比较僵化、保守,表面上接受新课程,其实质不愿去做,这也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部分教师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首先是教学能力存在问题。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教学内容把握不住,每篇课文,每节课的重点确立不准,自然是从头到尾讲内容,而对于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很少涉及,因此,学生一节课下来只是听个热闹,没有理解语言文字,更谈不上形成语文素养了。二是不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师不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学生对知识掌握较死,不会融会贯通,驾轻就熟。其次表现在教师自身的语文素质。部分教师不能教学相长,不断提高,仍然凭自己多年的老经验,老方法教学,因此,改革步子迈得不大,成绩进步较慢。学生1、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偏低,看到字数多的内容就不知从何入手了。2、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审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检查的习惯。3、心理品质略显薄弱。见到变化题型或思考题没等看清题,先有畏难情绪,甚至不解答。4、易受思维定势影响,不会变通。对未见题型,稍有难度题型,思维角度转换题型束手无策。四、改革教学工作的建议1、教研部门要加大教研力度,通过教研活动来体现一种教学意图时,活动要搞得实在,有实效性,有效仿性,有遵循性,有可操作性,使全体教师通过看课,听讲座真正领悟教研意图,把握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2、语文教学的基本依据主要是语文教材。钻研教材是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重要保证。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准确、全面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倡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深入和独到的认识。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最终达到运用教材完成教书育人的教学任务。3、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既是贯彻语文教学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语文教学中,要提倡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而教法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努力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努力实现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和谐统一。4、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这一切应当是在准确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来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对文本展开多样化的思考。这种多样化的思考应当有助于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有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