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_第1页
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_第2页
第1课 孔子与老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 教学重点 】孔子及老子思想主张与评价。【 教学难点 】对孔子与老子思想的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孔子的生平与主要思想;孔子思想的影响;对孔子的评价。老子的生平与主要思想;对老子思想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孔子的主要思想由学生归纳和概括,教师讲解对孔子思想的理解、认识;由学生归纳老子的思想主张,教师讲解对老子思想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教育家。学习老子的哲学思想,认识其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编者: 李颖秋 教 学 过 程【课标要求】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标解读:(1)孔子的生平(2)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进入新课 】探究1:孔子及其思想问题1:孔子的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孔子年轻时在鲁国曾先后担任过管理粮仓和牛羊的下级官吏,有机会接触广大人民,后来做过地方官,政绩显著,成为四方效法的榜样;直到五十多岁才相继担任鲁国司空(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事务的官吏)、司寇(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事务的官吏),成为政府高官,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主要思想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问题2:孔子的思想核心思想:“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仁”: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就是指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克己复礼是指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为了实现“礼”,他又提出“正名”的主张。政治思想: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哲学思想: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并主张把探讨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放到首位。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态度要老实;学思结合;当仁不让。问题3:如何评价“仁者爱人”?民本思想,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对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美德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问题4:怎样评价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积极:即内要“克己”外要“复礼”,把道德本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规范紧密的结合起来,对家庭,政治阶级以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消极:体现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问题5:孔子的哲学思想有什么特点?现实主义、实用主义问题6: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为什么未受到重视?不符合时代潮流。当时是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的时代。孔子的思想实质上是在力图维护以分封宗法制为核心的奴隶制,而当时春秋末年奴隶制正在走向灭亡,新兴封建制正在形成。问题7:如何评价孔子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未受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问题8:如何评价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主要有诗书礼易乐春秋等。为保存古代文化具有重大贡献。其“仁”“礼”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开端。经历代学者不断创新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汉朝至清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及世界影响深远。其思想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文化思想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探究2:老子及其思想问题1:老子的生平:老子姓李名耳,谥号聃,所以人称老聃,春秋时期楚国人(今河南鹿邑)曾任周朝皇家的图书馆馆长.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有人把他神化,有人认为他就是太上老君,有关老子的传说不胜枚举,种种的遐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 。问题2:道德经又名什么?道德经又称老子,总计约5000字,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问题3:老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哲学思想:“道”本原说: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朴素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政治思想:从“天道自然无为”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主张“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还主张治理百姓要常使民无知无欲。问题4:怎样认识老子的思想?道本原思想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早探索世界本原的思想。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起源的哲学家。辩证法思想具有积极意义,对后世影响很大。“无为而治”的思想反映了老子对严苛统治的否定,但他试图退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实行愚民政策等,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哲学、伦理学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 结 】组织学生归纳、总结本节所学内容。阅读与思考:儒家学派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中国传统社会特征决定的农业社会的保守性和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对灵活性;儒家哲学特征决定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的二重性。解析与探究:对比以上三种天命观的差异,并分别作出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