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二) 第二章.doc_第1页
课时提升作业(二) 第二章.doc_第2页
课时提升作业(二) 第二章.doc_第3页
课时提升作业(二) 第二章.doc_第4页
课时提升作业(二) 第二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二)声现象(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3泰安中考)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C.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3.(2012无锡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4.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发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它发出的声音是由它的振动产生的C.它发声的音色与其他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5.(2013威海中考)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2013德州中考)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8.(2013福州中考)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9.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声音响亮,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造成的。“男低音”和“女高音”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低”“高”是指。10.(2012南充中考)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11.(2013东营中考)“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传播的。12.(2012烟台中考)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13.(13分)(2013广州中考)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介质v/(ms-1)介质v/(ms-1)水(5)1450冰3230水(15)1470软橡胶(常温)40至50水(20)1480软木500海水(25)1531铁(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需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3)真空中声速是。14.(16分)(2012岳阳中考)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海绵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较小最强最弱较弱较强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写出一个即可)。15.(16分)(2011常州中考)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见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钢200.3钢钢400.5尼龙丝300.5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拓展提升】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和。(2)实验过程中,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A.量出200m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计时;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D.乙同学;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F.再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声音特性的认识。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度或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或特色,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轻声”和“大声”是对声音大小的描述,指声音的响度。故选B。2.【解析】选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选项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选项正确;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选项错误;超声波的高频率振动在带动“结石”振动的过程中将其粉碎,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故D选项正确。3.【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相关知识。“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A错;“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错;“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指的是声音的响度较大且由于声波的反射形成的回声,不能说明次声波传播很远,次声波人是听不到的,C错;“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墙)能够传声,D正确。4.【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声现象。声音不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每个发声体发出的音色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判定不同的物体,故C错误;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故D错误。5.【解析】选B。本题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使用隔声板、隔音玻璃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A和D错;B选项中禁止鸣笛是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故B正确;C选项中戴耳罩是在接收环节减弱噪声。6.【解析】选D。本题综合考查声现象及声的利用。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对话靠无线电通讯设备,故A选项错误;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来改变音调,故B选项错误;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选项错误;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D选项正确。7.【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声波具有能量,A正确;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外观做成喇叭状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B正确;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正确;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而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人耳可以听到,故不是次声波,D错。故选D。8.【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嘴对着吹孔吹时,引起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笛声。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还跟发声体的长度、粗细、松紧程度有关。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改变了发声体的长度,故改变了声音的音调。答案:振动音调9.【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声音的知识。声音遇到障碍物可以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作回声。当障碍物离得很近,听到回声和原声的相隔时间小于0.1s时,回声和原声就混到一起。男低音和女高音是指男生的音调低,女生的音调高。答案:反射音调10.【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频率问题。频率是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3 500次10 s=350Hz,人类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故人类能听到这种声音。答案:350能11.【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点及传播。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点,就是音色。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播的。答案:音色空气12.【解析】由于甲、乙两图中完成的振动次数相同,即振动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甲、丙中的振幅相同,故声音的响度相同。答案:甲、乙甲、丙13.【解析】本题考查声速的影响因素、回声测距的知识以及学生读表、总结能力。(1)根据表格判断相同介质,不同温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在不同介质,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但软木和软橡胶(常温)例外。(2)超声波通过的总路程s=vt=1531m/s2s=3062m,则L=s2=3 0622m=1 531 m。(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真空中声速为零。答案:(1)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2)1531m(3)014.【解析】本题考查吸声的探究实验。(1)按照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实验中必须控制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2)本实验是研究不同材料的吸音效果,因此表中空格处应该填入:材料的吸音效果。(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聚酯棉的吸音效果最强,所以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聚酯棉。(4)根据生活经验,可以从材料的厚度、硬度、大小等方面进行猜想。答案:(1)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2)材料的吸音效果(3)聚酯棉(4)厚度或硬度或面积大小等15.【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声音音调的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音调的影响因素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猜想一是探究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则使琴弦的长短、横截面积和弦的松紧度要保持相同,琴弦的材料不同,可以选进行实验;猜想二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横截面积和弦的松紧度相同,使琴弦的长短不同,可以选进行实验;猜想三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长度和弦的松紧度相同,使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同。选用时,长度都应是20cm。编号琴弦的横截面积为0.5mm2。答案:(1)(2)(3)200.5【拓展提升】【解析】(1)除了声源,还应该有测量长度的卷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