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论文亲子教育论文.pdf_第1页
儿童教育论文亲子教育论文.pdf_第2页
儿童教育论文亲子教育论文.pdf_第3页
儿童教育论文亲子教育论文.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8卷 第 10期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Vo l 28 No 10 2010年 10月JOURNAL OF JIAY I NG UNIVERSI TY Philosophy 儿童教育 家庭 社会 中图分类号 G61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 642X 2010 10 0034 04 池田先生创立了涉及幼稚园 小学 中学 大学 的创价教育体系 总结出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 同 时 他在与世界知名人士的对谈中 谈到家庭 社会 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谈到如何保护儿童天性 如何 发掘儿童蕴藏的潜力等问题 对儿童教育涉及的方 方面面问题提出了精辟的看法 关于此问题 刘琨 辉 蒋菊 井上比吕子 乔丽媛等先生的论著中已有 所涉及 本稿即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 对池田大作 儿童教育论述试作解析 一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儿童 教育 历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谈及家庭 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时 池田大作先生认为 家庭 教育中 一方面固然要把重心放在 情 与 意 上 同时恐怕还应当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进行不懈努 力 如果是这样 那就可以认为 家庭教育是人的 教育的基础 在这一基础上 学校教育才有可能很 好地开花结果 1 256 他进一步说到 家庭教育是 教育的原点 应当更加需要予以重视 这是因为 对于孩子们来说 既是在学校或朋友们之间得不 到的生命憩息的地方 又是培育最深刻人性的最高 的教育场所 1 260 良好的家庭氛围 是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环 节 池田大作先生强调营造家庭和谐 亲切氛围 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 父母 互敬互爱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用自己的嘉言 善行 积极进取 创造家庭温馨向上的气氛 让孩子 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不可替代性 领略体会父母崇 高的品质与辛勤劳作的伟大 池田大作先生曾经 说过 父母的身教确实是胜过言教 2 当孩子 看 到父母一心热衷于某种事物的身影 孩子会自然地 感到 兴趣和 关心 要从 这样 的身影 中学 到什 么 这将成为家庭教育的根本 就是说 家庭 教育中父母的言行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家庭的 和谐温馨 乐观向上 奋斗不息 对于孩子的感召和 启发将是无可估量的 也对孩子最初的人格形成具 有重要启迪作用 当然 良好的学习 生活习惯也会 因此形成 如果家庭缺乏应有的温暖和谐气氛 或 者父亲脾气暴躁 动辄发火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庭 暴力 或者母亲喋喋不休 无端纠缠吵闹 甚至父母 一方或两方吸毒犯罪 子女无人照管 抑或如上世 纪 90年代以来 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大量进城务 工农民工出现 我国农村出现所谓的 留守儿童 家 庭 孩子和年迈的祖父母一起生活 造成孩子人格 形成过程中难以挽回的损失 一些父母离异再婚 个别的单亲家庭等 儿童生活在如此家庭中 可能 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也可能只是部分地 有关池田大作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方面的论作 见于期刊及 论文集有 刘琨辉 池田大作家庭教育理念探讨 蒋菊 池田大作的儿童家庭教育观与中国 古典家教之渊源探微 乔丽媛 池田大作的童话的儿童教育观论析 井上比吕子 池田大作的家庭观 另外 池田大作推崇创价学会第一任 会长牧口先生 半天学习 半天劳动 的半日学校制 度 指出 我们要争取实现的教育 是能培养孩子们 身心健全发育 幸福生活的力量 开辟希望社会的 力量的教育 6 到底如何看待科学技术进步对人 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是 进步往往会堕落为退化 物质的繁荣昭示着人类危机的来临 还是紧紧拥抱 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 追逐最大限度的享受 这些 问题引起的争论应当是长期的 其结论也是仁者见 仁 智者见智 对此 池田大作先生与松下幸之助 对谈 过 程 中 专 列 对 现 代 文 明 的 反 省 一 章 1 271 299 涉及关联的各种问题 阐述了各自的观 点 对于儿童教育来说 池田大作先生的见解应当 引起人们注意 儿童间和平相处 反对以大欺小 以强欺弱的 暴力行为 由于人自身与生俱来的缺陷 加之受社 会上弱肉强食现象侵蚀 儿童中常常看到以大欺小 的欺侮现象 造成很坏的影响 对此 池田大作认 为 欺侮人 作恶之类的冲动 本来是人的生命机 能中天生具有的 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 重要的 是要陶冶自己的内心 换句话说 就是如何控制自 己 不引发这种烈马似的阴暗的冲动 正因如此 诸如儿童逃学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家庭作业效率 不高 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 很大程度上都和欺负 人 受人欺侮有关 如何解决此问题 他提出几种 办法 其一 树立欺侮人者百分之百错误并承担责 任意识 以正压邪 其二 加强儿童自我教育 明确 不尊重他人就不会得到尊重意识 其三 提倡扶弱 抑强 用正义的力量感化 教育施暴者 其四 大人 和社会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提高自己的修养 杜 绝自身的暴力倾向 因为孩子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来 自周围事物的潜移默化 大人动辄就以上下贵贱 的眼光来看人 不能平等地对待 这也投影到孩子 的身上 对弱者有优越感 傲慢自大 对强者卑躬 屈膝 孩子如果也变成这样 那是很可怕的 培养 对弱者的关怀 是教育的最大目的之一 7 21 25 当 然 加强儿童间互助互爱 集体观念教育 也是解决 此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 学校教育中儿童间 的暴力行为 不利于儿童身心成长发展 应该引起 父母 学校及全社会的重视 对儿童创造力的摧残 应试教育的滥觞及其后 果 池田大作先生认为 孩子好像是未加工的金 刚石 但是 金刚石如不加磨研 也永远是未加工 的金刚石 所有的人都内含着这种 可能性 的美 丽的光辉 重要的是让他意识到这种光辉 如何 发掘儿童的这种创造性 首先 作为父母 老师有 责任培育开发孩子的这种潜能 激发他们的创造 性 其次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蕴藏着这种潜能 信 任孩子 在大人的关怀下 让孩子在一定的环境下 自由的发挥 不要带有歧视和偏见 不要打击孩子 的积极性 用欣赏赞许鼓励的理念 让孩子尽情迸 发出 21世纪希望之火 其三 家长和老师要用耐 心 勇气和爱 用自身发出的人性魅力的光辉 启 36 第 28卷第 10期拜根兴 池田大作儿童教育理念解析 发 熏陶儿童的创造力的发挥 那么 池田大作先 生为什么会提出保护儿童创造力这个命题呢 这 是因为日本国内将发掘 培育孩子创造力的事情 当作次要的 次次要的存在 觉得不知什么时候孩 子们脸上的笑容日益减少了 眼睛里日益失去光 辉 7 36 49 虽然我们不能确切地了解日本在儿童 教育中对其创造力漠视的具体事例 但池田先生把 问题提了出来 而且找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看法 这些应该引起我们注意 那么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 的情况如何呢 是否也有值得检讨和改进的地方 就拿我们讳之莫深 但又高高飘扬的应试教育来 说 虽然有关部门一再宣传加大儿童素质教育力 度 但在学校中考 高考杠杆支配下 学生进入小学 后 随即就被绑上应试教育的战车 幼小的孩子只 有经受奥数的洗礼 才能被好的初中接受 进入初 中后 又要经过每月的月考 应对中考的筛选 考上 高中后 高考的指挥棒高高举起 学生在考试的挣 扎中 进入大学或者被淘汰 孩子创造力的萌发 期 即从进入小学直到高中毕业长达 12年间 在疲 惫挣扎中度过 被禁锢在应试教育的窠臼中 培养 出一大批 高分低能 缺乏后劲失去棱角的碌碌无 为者 当然 在此体制下一些所谓 人才 也被选择 出来 但他们本身具有的潜力并没有完全释放 被 动接受不利于创造力的迸发 而对于绝大多数儿 童来说 应试教育无异于身心摧残 储备在他们身 上各方面的创造力因此被扼杀 这种损失对于一个 民族来说 简直难以用语言表达 如何发掘保护儿 童与生俱来天然的创造力 如何摒除不利于儿童 创造力发挥的体制和做法 如何使儿童最大限度 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这是值得家长 学校 社会各 界 特别是教育最高当局深刻反省的事情 综上所述 我们对于池田大作先生有关儿童教 育方面的论述做了一定的解析 涉及儿童家庭教育 和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然 池田大作先 生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论断绝不止这些 他的儿童 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思想非常广博 其中儿童教育方 面还应包括强调心灵的可贵 重视人格教育 奠定 世界公民的基础 8 以及家庭贫困导致失学等等 其中有些微言大义还需做深刻 全面的诠释 如此 才能真正了解其实质内涵 进而对我们的儿童教育 具体实践提供借鉴 促进我国教育良性快速发展 我们有能力有责任给儿童创造温暖快乐 和平充 实 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应该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把 儿童教育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池田大作 松下幸之助 人生问答 M 卞立强 译 北 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 2 池田大作 新女性抄 M 卞立强 译 上海 上海财经 大学出版社 2004 124 3 林彩梅 21世纪现代女性的典范 香峰子 C 池 田大作思想研究论文集 第 2册 台北 中国文化大学 池田大作思想研究中心 2006 121 128 4 池田大作 论幸福 M 卞立强 张彩虹 译 北京 中国 文联出版社 2009 32 5 池田大作 人生箴言 M 卞立强 译 北京 中国文联 出版社 2009 71 6 池田大作 里哈诺夫 孩子的世界 M 卞立强 李力 译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 49 58 7 池田大作 孩子是 未来的宝贝 教育箴言录 M 卞立强 译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 8 刘琨辉 池田大作家庭教育理念探讨 C 池田大作思 想研究论文集 第 1册 台北 中国文化大学池田大作 思想研究中心 2005 77 98 责任编辑 陈火祥 Analysis of Ikeda Daisaku s EducationalPhilosophy of Children BAIGen xing School of H istory and culture Shan X iNor mol Univxrsity X i an 710062 China Abstract As is known to al l Ikeda Daisaku has founded Soka education syste m and the unique educational philos ophy of the SokaGakuenwas highly acclai med In thispaper some of the issues like fa m ily education on good envi ronmen tfam ily education undermoth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