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麟读书心得.doc_第1页
杨玉麟读书心得.doc_第2页
杨玉麟读书心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的读书心得上坊小学 杨玉麟说来惭愧,作为一名教师,而且是一名数学教师,我平时很少读书,尤其是读教育方面的好书。在学校举行的声势浩大的读书活动面前,我才忙里偷闲跟着潮流读起了书。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张万详、万玮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于丹著的于丹论语心得、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看了这些书,感悟很多,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读书是教师充电最简单、最好的方式。记得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厂找到份工作,报酬不错,工作条件也好,他很珍惜,下决心好好干。第一天,老板给他一把利斧,并给他划定了伐木范围。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他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个工人感觉砍树吃力的时候,该想到去磨斧子,同样,当我们做教育觉得吃力时,就该想到要充电。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怎样去读书呢?我觉得应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读书,除了学习一些知识外,重要的是获得快乐的心境、锤炼平和的心态,用这样的自己去面对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每天都能轻松幸福。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于丹教授用了许多浅显的故事,把一部论语说得通俗易懂。她认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教授认为,论语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书中的“头花”、“日本茶师”这两个故事让我明白:也许我们无力快速改变学生的成绩,但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心境!这个学生终于会做一道题了,而不是他还有两道题不会做怎么办。我们早就听说过标签效应的试验,被教授随便说说的所谓“天才”孩子,最后果真成为优秀的人才,而没有被指明的那些孩子却发展得很平庸。可见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充满阳光、自信,那是何等的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心中有一颗太阳,那样你的学生才会沐浴充足的阳光,健康成长。于丹教授认为“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就是我们教育的智慧。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会对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这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于丹教授认为“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有什么事老搁在心里放不下,对人对己的为害就可想而知了。论语讲了“仁者不忧”,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就像我们客观的生活中:遭遇失业呀、朋友背叛呀,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这对你算大事还是小事?这个没有客观标准。“这就如同划个一寸长的口子,算是大伤还是小伤?如果在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她能邪乎一星期,”她老疼、老上药、老看着;“如果是一个粗粗拉拉大小伙子,他可能从受伤到这个伤好,一直都不知道。”所以,其实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拉拉大小伙子,这件事情靠我们的修炼就能做到。论语告诉我们,为人不仅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我们常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内心充满幸福感。仁恕为核心,这是孔夫子儒家理论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字,就是仁,就是爱人。去关爱别人就是仁慈,去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原来生活中这么简单就能获得快乐,何不去实践呢?做最好的老师-读李镇西走进心灵有感在他的教学经历中我寻觅到一种贴近现实需要的更具时代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在看了李老师的书籍后,李老师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一、李镇西是一位纯纯正正的老师。他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习后,他有幸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切磋交流,名气越来越大,回到老家他被调动了工作岗位,他被封了官升了职,可惜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学生当中做一个彻彻底底的班主任,做一个纯纯正正的语文老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来”。孔子几千年就说天下人几乎就为名与利,但李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选择了教育就应放放弃名利,清清白白地做一名彻彻底底的教育工作者。只想说“难得啊!”二、李镇西是一位不断地寻找源头活水的教育高人。在他教学经历中也曾误判了学生,也曾处理不当被领导教训,也曾有许许多多令他极为后悔的事情,但是他走了过来。为什么呢?因为他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学习与反思,不断给自己的教育生涯注入源头活水。曾在他的书籍与报告中提到是无意中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无意中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