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部技术手册.ppt_第1页
塑胶部技术手册.ppt_第2页
塑胶部技术手册.ppt_第3页
塑胶部技术手册.ppt_第4页
塑胶部技术手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塑膠部技術手冊 目錄 第一篇 原料 第二篇 模具 第三篇 射出機 第四篇 成型技術 第五篇 工業安全 第一篇 原料簡介 好產品 目錄 概述 塑料的基本分類 原料熔體指數 MFI 溶膠的流動狀態分析 塑膠原料色差 色差標準 色差與原料 色差與烘料溫度 常用塑膠簡介 塑膠原料趣味小知識 塑膠原特性簡介 一 概述 塑料的基本分類 塑料 一種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為主要成份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可塑制成一形 狀當外力解除后在常溫下仍能保持基形狀不變的材料 化學結構分 a 聚烯烴類 b 聚苯烯類 c 聚胅胺類 d 聚脂類 e 聚醚類 f 丙烯脂類結晶形態分 a 結晶性塑料b 無定形塑料物理化學分 熱塑性和周性兩种按用途分 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1 定義 2 分類標准 3 按用途分類 通用塑料 PS PMMA PP PE AS等 工程塑料 PVC POM PC PPO PBT ABS 等 原料熔體指數 MFI 1 注塑用的指數值一般選擇在1 10 g min 之間 NB選用為成品 2 8 g min 原料 2 2 g min 2 小產品 結構簡單而強度要求較高時 熔體指數選稍小數值較適宜 3 大產品 結构 產品 復雜 簿壁流程長的制件 通常選稍大數值較適宜 在MFI測試儀的加料桶內 加入一定的膠粒 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 在一定的時間內從測試儀內流出的熔膠重量來衡量 2MFI值測試原理 3小知識 MFI值過大會造成強度小 MFI值大 則一般此聚合物的分子量小 膠体表觀粘度小 流動性好 1原料熔體指數 MFI 值選用一般原則 溶膠的流動狀態分析 因熔膠體在流道中為層流 各質點以平行向前運動 又由於液層之間粘性阻力和管壁摩擦力 使相鄰液層之間存在速度差 所以其速度分布圖為 1 在流道中流動狀態 膠体在膠道中的流速分布 A 避免模穴較弱部位的變形 B 減少澆口部位的噴痕 C 減少在澆口部位的焦痕或焦點 因為靠近流道側壁流速較慢又溫度低所以此時在調試時 應將第一段的速度調低一點 目的是讓冷料充分進入冷料穴 這樣的做法可以有以下的效果 2 從中得到的啟示 溶膠的流動狀態分析 3 小知識 未端效應 熔體破碎 1 在流道端口處由於膠体恢復彈性 所以出現膨脹而且脹至比流道口徑要大 膠口徑變粗 流道愈短愈粗現象愈明顯 可聯想模具膠口的設置相關知識 2 在射速達到一定值時 流體表面顯粗糙狀 速度愈大 愈粗糙 甚至不能成流 很快斷裂 這種現象稱為熔體破碎 射膠速度達到一定高度時也會出現此現象 此時會出現噴痕與熔結不良 結构机械性能減弱的后果 塑膠原料色差 1 色差標準 1 色差三要素 b黃 L亮 a紅 b藍 L暗 a綠 2 色差檢驗判定標准 塑膠原料色差 2 色差與成型 原料 在成型塑膠產品時 其產品色差與原料有直接的聯系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色差與來料膠粒的關系 由于成型產品原料膠粒來料批號變化頻繁 各批號之原料色差都有不一致之現象 如有的來料色差偏藍 有的來料色差偏紅 如此等等 因此我們在驗收來料時 試料 一定要將試料產品與原有客戶Sample對比色差以及光澤 只有在色差與光澤完全ok以及無其它問題時方可認為來料ok 2 色差與料管溫度的關系 通常來料色差與料管溫度存在如下關系 料管溫度越高時 色差a值大偏紅 b值大偏黃 L值小偏暗 但在成型過程中也有相對特殊的例子 因此在成型時還應以模溫來配此進行調試色差問題 模溫越高L值變為負變暗 a b變化不大 3 色差與烘料溫度的關系 通常來講 色差與烘料溫度也有較為直接的聯系 塑膠原料色差 如PC PA透明料 烘料溫度過高及時間過長 則顏色會變黃或變黑 成型後之產品透明度變差 如ABS料 烘料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 則會導致產品變黃以及性變差等 因此我們在成型產品前一定要在開機前3 4小時將原料預烘至干燥而不能過長時間烘烤及過高溫度烘烤 以免導致產品色差跑掉而不良 但在成型時料管溫度過高則會出現一些相應品質問題 如產品性能變差 產品包風 排氣不良 等等 因此我們在成型時產品色差主要來源於原料來料問題 成型方法控制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 常用塑膠簡介 一 PC料 PC塑料俗稱為防彈玻離膠 具有良好的韌性及耐衝擊度 此類原料吸溫性較強 所以生產前的干燥溫度較高1000C 1200C烘烤4H 8H 原料未充分干燥會使產品機械性能變劣導致產品破裂 另PC透明本色原料 如烘烤溫度過高或烘烤時間過久 還會導致原料出現顏色變黃現象 料管的溫度使用范圍一般在2500C 3000C 此類原料生產中對模溫的要求比較高 模溫過低會導致塑膠流動性較差 產品不易飽模 外觀品質難以達到要求 也會導致日後產品破裂及衝擊強度降低 但模溫使用太高時 產口不能很快冷卻 脫模困難 容易翹曲 內部筋位還會粘在公模內 為改善此現象 必須延長CYCLETIME 成型周期 影響生產效率 常用塑膠簡介 二 ABS料 ABS塑料是丙烯酸 丁二烯 苯二烯三元共聚物 無毒 微黃色 是非結晶合物 具有較好的綜合性能 有良好的机械強度 和一定的耐磨性 耐水性 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能和穩定性 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穩定性 成型后塑件具有良好的光澤 此種原料生產前需預先干燥 700C 800C烘烤2 3小時後方可開機射出 否則易出現料花現象 ABS塑料一般料管使用溫度為1950C 2200C 阻燃級一般為1700C 1900C 此類塑料因含有橡膠成份 過高的成型溫度並不會使流動性增加 相反會引起橡膠分解流動性降低 如料管溫度尾部太高 還會使原料硬化結塊 導致螺杆加不上料 生產此原料時一般不適使用太高模具溫度 除特殊需改善產品外觀 避免結合線 變形 一般使用溫度不超過900C此類塑料成型工藝較為簡單 可多次回收使用 還可以因特殊產品要求在原料內增加一定比例的其它塑料 用途比較廣泛 常用塑膠簡介 三 PC ABS料 1 本部門生產的原料以ABS PC為主 把ABS與PC按特殊要求以一定比例加在一起 使此原料既得到PC材料的韌性及耐沖擊強度 另外與單純PC材料相比 加入ABS後原料流動性更強 更利於注塑成型 成型的溫度一般控制在2350C 2650C之間 除特殊性況 料管溫度一般不會有太大改變 原料的干燥溫度為750C 850C 干燥時為3 5H 8H 為得到產品穩定之尺寸 變形度及外觀要求 機械強度 ABS PC原料在本部生產時全部使使用模溫控制機 一般模溫設定在750C 950C之間 ABS PC原料對溫度非常敏感 烘料時間本部規定最少3 5小時 以防原料短時間未干燥好 最長不超過8小時以防干燥過久造成原料物性裂解 另原料在料管內不宜滯留過長時間 否則也會使物性裂解導致產品結構強度降低 常用塑膠簡介 四 PC ABS料 2 PC ABS由聚碳酸酯和聚丙烯烴合金而成的熱可塑性塑膠 其結合了兩种材料的优异性能 ABS材料的成型性和PC的机械性能 沖擊強度和耐溫 抗紫外線等性質 因此其具有 优异的抗紫外線性顯著的耐沖擊強度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較高的熱變形溫度 80 120 C 防火性 常用塑膠簡介 五 PA料 尼龍原料的化學名是聚乙胺 其品種比較多 有尼龍6 尼龍66 尼龍610以及尼龍加玻璃纖維等 尼龍料具有良好的韌性 耐磨性和耐化學腐蝕物性 廣泛用於各種機械 儀表 電器設備之零部件 尼龍原料對原料干燥程度特別高 烘烤溫度為1000C 1300C 6H 10H 如原料未充分干燥生產中射嘴會出現 流涎 現象 導致生產較為困難 此塑料較適宜的成型溫度為2400C 3100C 但針對射嘴部位溫度要求特別高 否則溫度過低會經常導致射嘴口堵塞 原料注射不出 但料管溫度使用過高也會造成 流涎 現象 對於改善此殃象最好辦法是將機臺上普通射嘴改為彈簧射嘴 此現象就會很好控制 別由於此料极易冷卻 故所有注塑時射出速度要求比較快 為減小產品的內應力 保壓壓力不可太大 另由於射出速度較快 針對生產尼龍件模具排气結構的設計要求較高 否則排氣不順成型時產品易出現燒焦 包風 缺料等 常用塑膠簡介 PMMA 簡稱壓克力 它具有較好的透時性 在料中較好 傳遞光線性能強 其缺點是較脆 表面硬度雖然高 但容易被刮傷等 六 PMMA料 常用塑膠簡介 POM中文名稱塞鋼 本塑件較硬 流動性一般 蝕性較強 在成型上易加工 此料熔點較低 易燃燒 在燃燒時冒青煙 煙辣刺眼 有自臭的味道 加工此料時 車間應通風有較好的設備 此料用於加工齒輪或滑輪 這料滑潤性較強 耐磨性好 絕緣性好 七 POM料 塑膠原料之趣味小知識 塑膠原料之鑒別知識 1 普通ABS 在燃燒時冒的黑煙 離火時燃燒有輕微橡膠味 火焰的顏色為黃色 外觀為不透明 硬亮 其縮水率為0 003 0 0082 防火ABS在燃燒時冒的黑煙 離火時熄滅不燃燒 有臭味 火焰的顏色為黃色外觀為不透明硬亮 其縮水率為0 003 0 008 3 PC在烯燒時成熔融狀態 冒青煙 火焰呈黃色 帶辣味 有防彈玻璃膠之名 外觀透明硬亮 其縮水率為0 002 0 005 4 尼龍溫度高 易燃燒 離火時熄滅 味道較臭 第二篇 模具簡介 目錄 模具種類簡介 兩板模簡介 三板模簡介 熱膠道模具簡介 模具在生產中常見的病例 模具疑難與剖析 模具進膠口簡介 一 模具種類 兩板模 澆注系統 定模板座 模腔 產品 頂針 頂針 拉料杆 導柱 導柱 型芯 頂板 動模板座 三板模 中間板 推件板 彈料板 定模板 膠口套 定位圈 型腔 產品 型芯 導套 定模板 導柱 熱膠道模具 料流 加熱体分布均勻 熱流道優點周期快 15 20 Faster減少膠粒浪費改善產品質量 低應力 好外觀 模具進膠口簡介 直水口 大水口 刀刃狀水口扇形水口潛水口 點狀水口 單點進膠 多點進膠水口圓盤狀水口環狀水口 進膠口種類 水口 直水口 大水口 PART 流道 水口 過渡帶 扇形水口 凜料井 半徑 扇形進膠口 刀刃狀進膠口 單點進膠水口 多點進膠口 Tab 唧嘴 6in Max 12in Max Tab 唧嘴 水口 水口 Tab 水口 多點進膠口 圓形進膠口 流道 產品 流道 唧嘴 流道 平行流道 水口 毛邊狀流道 平行流道 水口長0 508MM 0 050 900 針狀進膠口 產品 唧嘴 PartingLine 水口 長度為零 GrindFlatonGateSide Min 20 頭要固定不可轉動 潛水口 生產中常遇到的病例 粘模 光澤度 噴射痕 縮水 結合線 尺寸控制 進料影 脆裂翹曲 燒焦 毛邊 常遇到的病例剖析 澆口設計不合理 導致成型困難 翹曲 結合線 气紋 縮水 1 翹曲 如果產品流程較長 如澆口位置不當產品就容易翹曲變形 膠口設置合理 膠口設置不合理 母模面 公模面 實踐証明膠口的設計與變形是十分密切 在我們生產的DVDBEZEL LCDCOVER LCDBEZEL均會出現此問題 另外膠口的位置不同也會產生變形 2 結合線 塑膠熔體在型腔中流動時遇到阻礙物進熔體在澆過阻礙物后 不能很好的結合 於是形成一條明顯的線叫結合線 給合成型帶來很來很大困擾 而無法從成工藝方面消除 但實際操作中只要靈活的改變 澆口位置就立該可以消除結合線 結合線 結合線 改善后 改善后 3 气紋 如前所述 當膠料熔體通過一個狹小的澆口進入較大的型腔時由於受到很高的剪切應力 會產生噴射象 特別是當型腔快被膠料填滿時因噴射而產生的气體將在制品表面靠近澆口 附近處形成明顯的痕跡 此問題點對NOTEBOOK尤為常見 如果單一的從成型方面克服的話困難就會很大 但如果對澆口作適當改變那麼交效果就會有明顯改善 噴痕 改善后 4 縮水 當塑膠熔體通過一較薄的截面后其力損失很大 很難保持很高的壓力來填充較厚的截面 而形成凹坑 但如果將澆口位置做改變后 凹坑就會明顯改善 肉厚處表面易縮水 改善后 第三篇 射出機簡介 目錄 本廠射出機型簡介 料管與模具的關系 模具與機臺的關系 開鎖模的設定與操作 射出設定 保壓設定 加料設定 溫度設定 本廠射出機型簡介 本部現有四十台出產的不同噸位TMC注塑機及十二臺日本出產的TOSHIBA注塑機 1 TOSHIBA品牌TOSHBIA注塑機中文名稱為東芝 本機較一般機臺不同的是彩色觸摸式顯示屏幕 調整或設定各項參數直接以手在顯示屏上輕輕一點即可完成 此機型的合模系統為液壓直壓式 較於普通曲軸式合模系統合模精度更高 另外TOSHBIA機臺的各項特殊功能均配備齊全 如配有中子 絞牙功能可適應各種特殊模具之生產 自動干燥吸料機 可減少加料人員換料 轉色之麻煩 輔助氮气射出系統 針對較為精密之產品可以輔助機臺加壓及增加注射速度 另外可以控制產品重量 增強產品結構穩定性 各種成型參數監視曲線圖可供技術人員更好檢查成型時機臺穩定性 及品質發生變化時問題出現在哪里 該如保解決 TOSHIBA機台何射出部分壓力只有一個 而射出速度及轉換位置有五個 從此看出TOSHBIA注塑機主要是以速度控制產品成型過程 而保壓部分速度分為一射 壓力四段 以四段保壓壓力配合五段射出速度 此種成型方式較利於成型NOTEBOOK此種較薄而面種較大產品的生產 還有本機台有一種特殊的成型支援功能 在其它品牌注塑上极少見 上面顯示數十種不同原料的成型普通條件 哪怕是一位從未接觸此種原料的技術員 經過參考資料後對此種原料成型工藝也了解幾分 本廠所有TOSHBIA機臺均安裝了各型號的金爪雙向橫走式雙臂機械手 可穩定控制成型周期達到產品品質穩定 減少人工取件時間浪費使生產效率提升 本機與一般臺灣注塑機較為相似 平衡五點式雙曲軸合模系統 單色顯示屏幕 五段射出壓力速度及三段保壓控制成型 另注塑方式分為時間十位置 時間控制單一位置控制 此品牌注塑機相對TOSHBIA機台功能配備較少 但經過二年生產實踐 此機台對於生產NOTEBOOK小零部件較為穩定 本廠射出機型簡介 2 TMC品牌 本廠射出機型簡介 NB塑膠部TMC機臺規格表 SPECIFICATIONS 本廠射出機型簡介 NB塑膠部TOSHIBA機臺規格表 SPECIFICATIONS 料管選用適宜直接影響到模具成型的狀況 如果料管過小 會造成產品無法飽模或成型控制不穩定如果料管過大 原料在料管內滯留時間過久會影響到原料物性分解 使原料材質變劣 如果PC PVC原料在料管內受溫太久 會出現黃紋現象 還容易使射出之產品破裂 所以選用哪種型號料管對模具成型也是非常關鍵的 料管與模具的關系 料管與模具的關系 要架一套模具 首先要考慮模具尺寸是否符合機臺大小的頓數 注射量是否滿足要求 機臺的射出投影面積是否適合模具生產 大頓數機臺生產小模具 計量不容易控制 再者若用太大鎖模力 對模具也有一定損傷 鎖模力不夠導致產品毛邊過大 太大模具超過機臺的負荷對合模系統也會有一定之損傷 模具與機臺的關系 開鎖模的設定與操作 打開機臺操作畫面按功能鍵 I 開鎖設定 此畫面分開模部份 鎖模部分及頂出部分 開鎖模各分三段設定 由慢 快 慢 此種設定是為 了保護機械曲肋的使用壽命 同時快速度進入鎖模低壓時此段設定是非常重 要以免因速度過快導致公模面接觸力過大 從而損壞模具曲肋 頂出設定共分兩段其中頂退設定十分重要如果頂針后退不到位 將會導致模具頂針撞傷母模面或壓傷 頂出油缸 保壓設定 保壓設定A 保壓段速度通常設定10 20 不得為 o 將保壓段時間改為 O 可減少保壓段數 另 射量點督功能 以射出最前端位置之最大最小值為參考 射出最前端於良品區 處則機器警報 B 此種機臺為5段射出3段保壓 但調試時可根据產品的品質要求及結構可隨意精減 射出或保壓段數來調整成型工藝 加料設定 加料設定A 加料設定可分三段 同時具備加料壓力 加料速度及加料位置 三段分加料慢速 加料快速 與加料慢速等三階段 每段可設定不同的壓力 速度與位置 同時加料背也非常重 要如果沒有加料背壓的話那么 所設定的成型工藝一定不穩定 背壓調整閥是一個手動調壓閥順時針方向為增加背 壓逆針方向為減背壓 溫度設定 溫度設定 1 當溫度在待程式進此時無法做射出退與加料動作如顯示完成時方可動作 加熱筒分5段 加熱一段冷卻環一段油溫 調試時可根具不同的原料不同的材質來調不同的溫度 從進料加熱段熔融段均化段由小至大逐一上升來設定 如果料筒溫度設定不當時 會導致產品 缺料 因流動性太差 或者產品表面沅澤過亮及結合不良等現象 如果設定過高時 會導致產品 脆裂 因過高溫度會分解炭化使產品失去韌性 為了防止原料炭化 此機 臺高有自動保溫功能 如暫停或者處理模具異時可將此功能打開 防止原料在料管內因加熱過久 燒焦炭化 第四篇 成型簡介 目錄 射出成型概述 成型專業術語名詞解釋 注塑參數設定 注射量的設定 背壓的設定 注射壓力與保壓壓力 注射料管溫茺設定及模具溫度設定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 成型四大件不良及改善對策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實例 射出成型概述 從注塑技術追求的實質性目的來看 最終是為了取得優質制品 那麼怎樣才能得到優質注塑制品呢 如何評價注塑制品質量呢 這是一個很重要而且較復雜的問題 因為它涉及到注塑成型技術所有的理論與實際經驗的實踐 大概的說 注塑制品的質量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功能 結構 質量 二方面是外觀 表面質量 功能質量是指與聚合物結構形態有關的結晶 取自變形 翹曲及內應力分布與力學性質有關的拉伸彎曲衝擊和熔合縫強度 與變形收縮有關的尺寸精度等 總之制品的功能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制品的使用性能影響制品的使用範圍和應用領域 外觀質是指產品的形面質量 就是和使用者 顧客 見面的影響價值的最直接因素 特別是注塑產品而言 它的外觀質量與功能質量有十分密切的內在聯系 注塑制品的形面質量是功能質量的必然反映 例如 當注塑條件不對時 產品形面就會出現凹陷縮水 汽紋 流紋 燒焦 發白 銀紋 變形 結合線明顯 毛邊等形面缺陷造成上述形面缺陷的因素往往都與造成功能質量的不良因素相同一致的 大都是與熔體的流動冷卻的定型等過程有直接關系的 注塑過程定把聚合物從固態 粒 粉料 向液態 熔體 又向固態 制品 轉變的過程 從粒料到熔體 再熔體到制品 中間要經過溫度場應力場流動場以及密度場的作用 在這些場作用下 不同的聚合物 熱塑性或熱固性結晶型或非結晶型 具有不同的結構形態和流變性能 只要有影響上述場的因素都會影響聚合物的離分子結構形態 最後影響到制品的物理 機械性能和外觀質量 在成型過程中 會出現很多的品質異常 身受技術人員 當穩定生產的機台陡然出現品質異常 我們的第一步不是立即調整機台成型參數 而是應先檢查一些細小環節是否出現問題 如模溫機是否異常 設定模溫是否與實際模溫相符 料管溫度是否正常 只有將小的細節注意好 那麼射出成型也不會有太大困扰 這就是成型技術 射出成型概述 成型專業術語名詞解釋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著不同行話 對於塑膠這門新型的行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 要及到塑膠的都多專門術語 在成型缺陷方面機臺模具和塑膠材方面都有著它們自己專用的語言 1 縮水 產品沒有鉋模 造成產品表面有凹陷 縮水一般出現在肉厚不均的地方 2 缺料 產品因劑不足導致產品沒有定滿型腔 使產品有 3 披鋒 在注射程中產品上反應出有多佘的塑料 一般出現在合模線和一些滑塊連接 處披鋒所造成的原因很多 壓力過大 模具結構缺陷 合模到位 4 變形 產品在由於進膠不均勻造成產品上密度不勻所形成的 它有一種變形方向 a 向公模面凸起b 向母模面凸起c 變s形d晃動變形 5 拉白 在成型時產品因鉋模或脫模斜度不夠而造成的拉白一般發生在工線和柱子上 6 燒白 因排气不順而造成產品困气使局部過熱而造成產品根部發白現象 稱之為燒白 可以適當增加排气射速改善 成型專業術語名詞解釋 7 內應力 在塑膠產品中 各處局部應力狀態是不同的 產品的變形程度決定於應力的分布 如果產品在冷卻時 存在溫度梯度 則這類應力稱為成型應力 注塑產品內應力包括兩種 一種是產品成型應力 另一種是溫度應力 8 凹陷 縮水 指塑膠產品在成型中成型條件設定不恰當或一些肉比較厚的地方有明顯凹陷 此類主要發生在肉厚不均或離進膠點太遠的部位 成型專業術語名詞解釋 9 暗斑 指因為塑化不均勻 制品中留有未熔化料粒 從外觀上看呈暗斑痕 有時是因料中有異物 或來自模具上的灰塵 在充模時 模內完全被壓縮溫度升高而燒傷聚合物 多在於熔合縫處發生此類缺陷 10 銀紋 在充模時 波前峰析出揮發性气体 這些气体往往是受熱分解出來的 气体分布在制品表面 就留下銀紋 這些銀紋常形成 字形 尖端背向澆口 11 MFI值 指塑料經過溫度熔化後受壓力在一定時間內的塑料流動指數 一般單位為克 10分鐘 12 熔合縫 結合線 當制品采用多澆口有孔嵌件或設計的制品厚度不均時熔體在模內發生兩個方向以上的流動在兩股料流的江處就形成接合線 它可以從熔體溫度一模具溫度充模速度 注射壓力等方面改善 成型專業術語名詞解釋 13 翹曲 變形 因原料內分子運動產生收縮不一 瓟從而使內應力不均造成翹曲 制品內冷卻不均勻 也發生翹曲 多為溫度應力引起 它可以從適當降低熔和模具溫度加快注射束度 增大注射壓力延長保壓時間等於面著手改善 14 溢邊 毛邊 溢邊是充模時體料流從模具分型面中溢出 冷卻後形成毛邊 它可能是因注塑機的合模力 模具結構不當 成型條件不形成 15 銀紋 氣紋 在充模時波前峰分解出揮發性氣體 這些氣體往往是由物料受熱分解出來的氣體分布在制品表面 就留下銀紋 它可以提長模溫穩定噴嘴溫度 成型條件適當細整方面改善 注射量的設定 注塑參數設定 注射量指注射螺杆在注射時向模具內所注射的物料熔體量 設定注射量時必須充分地滿足制品及其澆注系統所用料的總量 必須小於所用注塑機的理論注射容積 如果注射量過小則會因注射量不足而導致產品缺陷 過大又造成能源的浪費 所以在設定注射量時不可於小機臺注時量的十分之一超過機臺的注射量的70 背壓的設定 注塑參數設定 背壓指螺杆在頂塑時計量室中熔體的壓強 設定背壓一般不易過大 壓導過大時原料在料管中過密實時會導致噴咀流誕制品進料點拉絲 背壓過小時料管內原料則壓縮不緊導致空氣熔入產品出現氣泡料花 注射壓力與保壓壓力 注塑參數設定 注射壓力指螺杆頭部 注射時所建立的熔體壓強如果設定過低全導致模腔壓力熔體不能充滿模腔 調整過大 會導致制件溢邊 脹模不良良 而且還會造成壓力波動系統過載 保壓壓力是在熔體在模腔內邊冷卻過收縮時 繼續維持熔體流動充制品所需的膠量 保壓過在產品則會出現毛邊脹模 反之 產品則縮水缺料 保壓壓力直接影響到制件的收縮率及制件尺寸 注射料管溫茺設定及模具溫度設定 注塑參數設定 料管溫茺設定一般取決於使用原料熔密溫度 一般每段溫度在相差10 C 15 C為佳 設定溫度時噴咀溫茺不易寸高 或過低一般在噴咀不流誕膠料及制料無拉絲溫度過高時產品則易出現料花氣泡溫度低時原料熔解良產品出現光澤偏差及對機臺字樣 模具溫度指制品接觸的模腔表面溫度 直接響影到制品在模腔中的冷膠速度 可縮短成型周期 提高模溫會增加制件表面光澤性及制件密度有助於熔線痕的密合 溫度過高時 制件則會出現因排氣不良所導致的發亮燒白 周期延長及易粘模 在正常生產中隨模具溫度的升高 料管溫度 及氣候變化 成型條件都會有不同差異 制品也會出現不良缺陷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 成型四大件不良及改善對策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實例 1 1 LCDCOVER主要就是裝HINGECOVER端縮水 適當加大進料量 加快射出速度第三段 因HINGE處膠澕 快速難易充飽模 固最后一段用慢速 關於晃動和變形 晃動成型條件 方面第三段位置太多 導致模具溫度太低導致晃動 變形可用模溫控前模和后模溫度之差在10 150C之間最佳 此兩處縮水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實例 2 2 TOPCOVER裝HINGECOVER處縮水 在生產中適當延長保壓時間 加大保壓壓力 另外還可用調節流閥方法控制 進膠量方便更多 但應注意尺寸的變化 還有裝T PBTN處縮水適當增加注射速度 燒白 也是用調節流閥控制進膠多少 易縮水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實例 3 3 BASE 一般發亮 包風 冷膠出現較多 前兩者可用溫控器溫度結合線位置 盡量調的跑到頂針上和排氣槽上 后者也是用熱膠道溫度控制 結合線 成型不良及改善對策實例 4 4 LCDBEZEL產品易變形 結合線明顯 水口處氣紋 針對變形可用模溫控制 模高 后模低 讓它向公模變 結合線用調節流閥控制 進膠量多少和快慢 溫控器 溫度控制 氣紋調第一段射出速度 適當給予降慢 提高模溫 第五篇 工業安全 目錄 急救守則 生產作業安全規范 架模作業安全規范 電器安全守則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机械操作安全工作守則 消防安全知識 1 急救者的責任在於 1 救命 2 防止傷勢或病情轉危 3 保持傷患安靜及舒適 以靜候醫護人員到來 4 在場急救者應協助傷患述說病情原因等 以幫助醫護人員治療及診斷 2 擔任急救者必需 1 不驚慌失措 2 鼓足自信 3 給予遭意外傷害或急病者之立即和臨時性的照料 直到專業救護人員來到時 或能得到醫師的診治時止 3 一般性急救 1 醫護人員抵達前受過急救訓練之員工應立即對傷患作適當處理 避免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2 在沒有確定受傷之實情前 應將傷患平臥 可防止昏厥與休克 3 傷患面色發紅應將頭部墊高 如嘔吐則將頭部轉向一邊 以免窒息 4 需要時可用棉被 衣物等保持傷患之體溫 以防休克發生 5 速召救護車或用擔架運送傷患至醫療處所或速請醫護人員 4 外傷急救 1 外部創傷之種類分為破裂傷 擦傷 切傷 撕裂傷時 就醫前應注意止血及防止細菌進入傷口 2 外傷的急救是以消毒之紗布敷蓋於傷口處 急救人員應有消毒觀念 手指不能直接接觸傷口 清洗消毒應由專業醫護人員行之 3 止血法先查看血色 如為鮮紅色則表示主動脈血 應在心臟及傷口間用帶束緊 暗紅色則為靜脈血 應在傷口及身體外緣之間束緊 急救守則 5 昏倒急救 1 昏倒又稱休克 起因如站立太久 受驚 激動 肌餓 疼痛或劇裂工作等 處理昏倒首先明瞭其為貧血或充血性分別處理之 2 貧血性昏倒 特徵為臉色蒼白 四肢冰冷 處理法為使其頭部低腳高 斜躺在床上 3 充血性昏倒 特徵為面紅耳赤 有時痰聲滾滾 處理法將患者頭部高腳低斜坐在椅子上 6 觸電急救 1 觸電都會發生假死現象 呼吸和心臟停止活動 首先須令其離開電源 千萬不可用赤裸的手去拉 可用乾燥之竹竿 木棒等將傷患挑開 2 然後送至通風良好地方 解開上衣 仰臥 稍抬頭部再用氧氣或進行人工呼吸 有時甚至須經三 四小時直至醫師到來 3 甦醒後 如有電傷 則按灼傷處理之 7 灼傷急救 1 急救時 如為輕度灼傷其皮膚未破時 則塗以消毒凡士林油膏 橄欖油等 2 深度者 應即刻送醫 急救者僅將灼傷面覆以消毒紗布即可 3 呼吸之急救 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a 使遇難者仰臥 頭向後傾 b 大姆指伸進遇難者上下齒之間 用力使下顎突出直至下齒高於上齒 c 搶救者用右手大拇指捏住遇難者之鼻孔 d 搶救者作深呼吸後 把口緊緊對準遇難者之口 向遇難者的口吹進空氣 e 搶救者把空氣吹進遇難者之肺部時 必須注意遇難者的胸部有無隆起 以便確定氣道是否暢通無阻 f 搶救者把嘴移開 讓遇難者吐氣數三聲後重覆吹進空氣 每分鐘應重覆十二次 直至遇難者被救活為止 如遇難者為小孩時 則應增加至每分鐘二十次 8 骨折之急救 1 四肢骨折的急救 先把骨折的肢體 以正確的附木綁紮方法加以固定 細縛時應鬆緊適度 2 鎖骨骨折的急救 於傷側腋下墊以大而厚的棉布摺墊 然後以三角巾將傷側上肢固定 3 脊椎骨折的急救 應絕對禁止傷者坐起 並勿使傷者抬頭 如係頸椎骨折或骨折部份未明 應使傷者仰臥平木板上 如係頸部以下之脊椎骨折應使傷者俯臥 搬運時用擔架並須水平移動 不可傾斜或顛倒 4 肋骨骨折的急救 使用絆創膏 以重疊貼合之方式於傷口處加以固定 注意防止昏厥的發生 並趕緊用擔架送醫急救 生產作業安全規范 動作要求規范1 在噴油或開機拿產品時 注意要完全打開安全門才可動作 2 在擦頂針油時注意手不可夾傷或刮傷 3 使用機械手操作時 注意操作人員不可置于机械手正下方 4 生產中手不可碰到熱嘴和料筒處 5 在生產中 手或人體不可接触到機臺的移動部位 6 在出現火災情形時 要及時使用滅火器 7 電源線不可被板登或其他壓住 以防電源線破裂造成漏電 8 所有的電源線均要理線順暢且不可外露在作業的地方 9 使用銑床時手不可放在鑽頭下 應急措施1 發現電源有被壓到或理線不順時 應知會相關人員立即矯正 2 若發生火災時應立即通知相關負責人並火災區的電源 架模作業安全規范 模具吊起時 嚴禁在其下或附近逗留 移動模具時 不可靠近懸吊的模具 機臺內作業時 應先關閉電動馬達與制動按鈕 噴射頂針油時應使機臺在停止生產狀態 動作要求規范1 當模具被吊起時 模具下面和側邊一米范圍內不可有人逗留或行走 2 操作天車移動模具時 操作人員必須在掉起的模具側邊2米外側操作 3 用天車移動模具前 應檢查吊環的規格是否與模具相配套 吊環應安裝到位后才可移動模具 4 模具在天車上移動時 其行走通道要保証通暢且模具不可踫傷人和其他物件 5 機臺內作業時 應先關閉電動馬達與制動按鈕 6 噴射頂針油時應使機臺在停止生產狀態 應急措施1 當模具吊起時若有人在下面行走時應立即給予制止 2 發現吊環滑牙或其他異常時 應停止使用并且在該吊環上貼上不良標識 電器安全守則 1 在修理電氣設備中切斷之開關必須懸掛明顯之標示牌 除該負責修理者外 任何人不得將該標示牌取下 以免發生傷亡 2 隨時檢修電氣設備 遇有重大電氣故障及電氣火災等應即切斷電源 並即聯絡當地供電機構 3 電線間直線 分岐接頭及電線與器具間接頭 應確實接牢 4 拆除或接裝保險絲以前 應先切斷電源 並不得用銅絲或其他金屬代替保險絲 5 以操作棒操作高壓開關 應使用橡皮手套 6 廠內電氣設備及電氣修護工作由合格電工處理 其他人不准擔任 7 與電路無關之任何物件 不得懸掛或放置於電線或電氣器具上 8 不得使用未知規格之工業用電器具必須符合國家規定者才能使用 9 電動機械操作開關 不得設置於須使工作人員跨越操作位置 10 電氣器材之裝置設備與保養 包括修理 換保險絲等 非領有電匠執照或極具經驗之電氣工作人員外不得擔任 11 為調整電動機械而停電 其開關切斷後須掛牌標示 12 變電室或受電室 非工作人員不得任意進入 13 不得以肩負方式攜過長物體 如竹梯 鐵管等 通過加壓設備或其中間 14 開關之關閉應完全 如有鎖緊設備 應於操作後加鎖 15 拔卸電氣插頭時 應拉插頭處 16 切斷開關 迅速確實 17 不得以濕手或濕操作棒操作開關 18 非職權範圍 不得擅自操作各項電氣設備 19 如遇電氣設備或電路著火 須用不導電滅火設備如乾粉滅火器及砂 20 遇停電或電氣設備運轉中有不正常情形時 應即關閉機器之電氣開關 21 勿於電線插座上接裝過多之電具 以免造成負荷過重發生火災 22 廠內各動力機器必須經常保持良好接地線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主管人員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1以身作則 遵守勞工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2 教導及監督部屬遵行勞工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3 負責管理部門或區域之勞工安全衛生狀況 隨時注意不合規定或其他不安全狀況 並隨時提出問題及糾正任何不安全行為 4 隨時與安衛課連繫與合作 5 對新進人員應隨時教導人員安全規則 及該部門特別危險事項及防範方法 以確保其安全 以防止事故之發生 並注意其精神 體力能否勝任工作 6 提供工作經驗與改善安全衛生建議 7 發生意外事故 應立即為傷患急救處理 必要時轉送醫院醫治 並填寫意外傷害調查表及意外傷害分析調查表送安衛課 共同謀求改善 現場管理人員工作守則 1 現場管理人員對員工及新進人員 應詳解關於工作人員所從事工作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及正確的工作操作方法並應用於日常監督之中 2 安全衛生管理人員應監督從業人員 有否按規定使用各種人體防護用具 3 配合雇主 主管釐訂職業災害防止計劃並實施職業災害調查報告及辦理職業災害統計 4 規劃 督導事業單位各部門之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並作檢點 檢查 5 配合主管實施巡視 定期檢查 重點檢查及作業環境測定並要求相關人員記錄於自動檢查表格中 6 規劃勞工健康檢查並實施健康管理 7 規劃及實施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並向雇主提供有關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之建議與資料 一般安全工作守則 1 操作各種機械前 必需檢查電源及機械運轉是否正常 2 非本身經營之機械設備 切誤擅自啟動或操作 3 依照標準工作方法或上級指示工作 不得擅自改變工作方法 4 機器開動後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場所 5 機械儀表發生故障修理時或機械及動力裝備等有異狀時 須立即停機並在電氣開關處懸掛警告牌 始可進行檢查 修理 以免失誤而造成事故 而清潔 擦拭 上油等工作應停止運轉該機械 6 隨時保持使用機械設備及工具之整潔及保持良好功能 7 本廠安全設備 工具不得任意拆卸或使其失去效能 發現被拆或喪失其效能時 應即報告雇主或主管人員 8 工作場所地面應保持乾淨 若有油類傾倒地面應立即清除乾淨 9 手工具應保持良好狀態 使用前應檢查有無鬆動或破損 有此現象時不得使用以確保安全 使用後應放回工具存放處 10 電動手工具應絕對絕緣良好才能使用 11 各部門應指派人員負責開閉門窗及電源總開關 下班後應注意將窗關閉 熄滅燈火 12 機械或材料上面不可任意放置工具 以免掉落擊傷人體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