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_第1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_第2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_第3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学案班级 姓名 课标要求: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2.分析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3.理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原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和意义课堂探究(小组合作一起完成4个问题)1、 回答:黄土高原的概况位置 海陆:位于中国内陆 ,地处黄河 与海河上游地区。 经纬度: N, E 。 自然区:太行山脉以 、日月山以东、 以南、秦岭以 的 广大地区。 范围: 行政区 (7个) : 面积: 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 地区地势:地形:气候: 毫米年降水量线穿过黄土高原,该线东南为半湿润、 地 区,该线西北为 、 地区。土壤:植被:湿润地区以 为主,半干旱地区以 为主。多次生灌丛、覆 盖率 、地表裸露。水文: (有或无)结冰期、泥沙含量 、有 现象。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那一些方面?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 4、举例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措施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 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 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2关于黄土高原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 B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C 黄土高原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但地质地震灾害较少 D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会很快把环境恢复到原始状态3黄土高原处于我国多种地理单元的过渡地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B从湿润地区向半湿润地区过渡 C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D从森林农业向草原牧业过渡4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 )水旱灾害 台风 寒潮 土壤侵蚀 火山爆发 A B C D5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是由黄河流水搬运堆积而成 B地跨甘、晋、冀等7省区 C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D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6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7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水土流失严重 人地矛盾尖锐 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A B C D8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无关的是( ) A季风气候 B过渡性地理位置 C植树造林 D人口增长 E绿化美化、吸烟滞尘 F保塬护坡、固沟保肥9.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地跨、7省区(写简称)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2)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山脉)B(文化遗产)C(山)D(山脉)E(山)F(地形区)G(地形区)(3)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判断根据。(4)黄土高原的成因是,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的成因是。(5)黄土高原地区人地矛盾尖锐化的原因是。10.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 水土流失的危害是_,_。 (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是 ,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目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的是 。 (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_。 (4)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形成的原因是_。11.下图是由于人类不遵循生态规律,造成人口、粮食、生态环境之间恶性循环的示意框图。请把有关备选答案的代号填入框图中。 盲目开垦草原 人均耕地减少 地力减退 围湖造田 肥料短缺 灾害加重 生产条件恶化 毁林开荒42.根据有关知识,填写下列图表。(1)读“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格内。 平整土地 修基本农田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 贮水拦沙 改善生产条件(2)根据下表右栏的治理目的,写出左栏治理措施对应的代号。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物排放 调整产业结构 修河筑堤,疏浚河道 建设分洪、蓄洪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